大便失禁是什么状况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哪些情况胆囊息肉需要处理消化病公益
TUhjnbcbe - 2021/12/25 16:34:00
北京皮肤科主治医院 https://m-mip.39.net/pf/mipso_6084110.html

胆囊息肉在正常人群中的发病率是4%-10%,在胆囊切除的标本中是2%-12%。胆囊息肉本身代表了胆囊壁异常的一组病变,可以分为非瘤性和瘤性。非瘤性包括增生和炎性息肉,而瘤性息肉又包括良性(如腺瘤、腺肌瘤、平滑肌瘤、纤维瘤和脂肪瘤等)和恶性(如腺癌、鳞状细胞癌和黏液性囊腺癌等)。

胆囊息肉之所以需要重视,是因为有的可以发生癌变。在腹部肿瘤中,胆囊癌是癌中之王,而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提高胆囊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随着超声体检的普及,有很多早期胆囊癌是在胆囊息肉手术切除时偶然发现的,也就是说早期的胆囊癌有时候和胆囊息肉容易混淆。

长了胆囊息肉,就要切胆囊吗?切不切,要看癌变危险性大小。

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来理解:

张小姐3个月前体检发现胆囊有个息肉(5毫米×3毫米),当时医生嘱咐她定期复查。最近,她复查B超发现息肉已长到9毫米×5.4毫米。由于息肉增长得比较快,医生建议手术摘除胆囊。张小姐身体很好,没有因为息肉而不适,但害怕切除了胆囊对身体有影响,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

一般认为,胆囊息肉是胆囊癌的诱发因素。近些年来,国内外也有许多关于胆囊息肉癌变的报道,尤其在伴有结石时,癌变概率会明显提高。因此,如果有以下情况——胆囊息肉直径超过1厘米、病人年龄超过50岁、单发病变、息肉逐渐增大、合并胆囊结石等,则视为恶性病变的危险因素,应该切除胆囊,不提倡保胆手术。病人如无以上情况,且无症状,则不宜急于手术,应每6个月B超复查1次。而像上述张小姐的情况,3个月时间内,息肉就长了近4毫米,又是单发病变,建议手术摘除胆囊。

经常有患者拿着超声检查报告来到诊室咨询,其实,超声报告描述的是“胆囊息肉样病变”。所谓“息肉样”,就是说像息肉,而不一定是息肉。例如,临床上常见的胆固醇结晶或者泥沙样结石在黏稠的胆汁包裹下,如果粘在胆囊的黏膜皱襞上,就可以形成隆起于黏膜表面的小突起,很像息肉,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息肉。它们往往是多发的,通常不需要处理。但如果是真正的息肉,则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实际上,胆囊息肉很难通过超声明确它的病理性质,而对于1厘米以下的息肉,有时候CT和核磁也无法区分良恶性。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指征是息肉的长径大于1厘米,这是基于以往的临床观察,认为息肉大于1厘米癌变的几率就要显著增加。然而也有研究显示,40%的恶性胆囊息肉可以小于1厘米。美国胃肠及内镜医师协会(SAGES)的指南甚至提倡对大于5毫米的息肉进行手术治疗。

可见,对于多大的息肉需要手术目前并没有统一标准。因此,临床大夫对息肉的诊治很大程度上需要结合多种因素综合考虑。但是,如果胆囊息肉患者具有危险因素(如伴随结石、迅速增大、单发、有症状、先天胆管异常,以及女性、60岁以上的患者),应该适当考虑尽早手术切除胆囊。当然,得了胆囊息肉也不用紧张,医生会根据情况给出最适合的诊疗方案。

想了解更多请继续

1
查看完整版本: 哪些情况胆囊息肉需要处理消化病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