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德先生,作者沈登苗。
尖端人才的培养是内因与外因、个人与环境、家庭与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统计对象
第一部分,是世界顶尖的11位美籍华裔科学家。他们分别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李*道、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崔琦、钱永健、高琨;沃尔夫数学奖得主:陈省身、丘成桐,以及素有“东方居里夫人”之称的核物理学家吴健雄。
第二部分,是《中国现代科学家传记》收录的三十位美籍华裔科学家。
第三部分,是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的31位、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中的15位美籍华裔。
以上排除重复者,实际统计对象为63人,基本上囊括了现当代最著名的美籍华裔科学家。
李*道,生于中国上海,江苏苏州人。高中毕业于江西联合中学,浙江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本科,芝加哥大学博士。先后任职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哥伦比亚大学,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统计结果
63位著名的美籍华裔科学家,既不是以土生土长的、具有中国血统的美国人为主体,更不是以从其它国家赴美定居的华人占优势,而几乎是清一色的从中国(含港澳台)去的知识移民及其后裔。即使由港台赴美后成名的科学家,八成是年前随父母离开大陆的,在港台土生土长的也很少。
杨振宁,生于安徽合肥。高中毕业于昆明昆华中学,西南联合大学本科、硕士,芝加哥大学博士。先后任职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清华大学,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主要构成
有60人是中国去的知识移民(大都是留学生或访问学者转变)。其中,来自大陆的26人(全部是年前出去的,其中一人在南非读完本科后赴美);台湾的23人;香港的8人(内有2人年由大陆来港);另由新西兰、加拿大转道的各1人,1人(张永山)何时何地赴美不详。
在美国出生的只有丁肇中、朱棣文、钱永健等3人。其中,丁肇中是-年其母王隽英与父丁观海留学美国时怀孕的。丁父先期回国,其母年生下丁肇中,并于三个月后独自把他带回中国。此后至二十岁前,丁一直生活在中国。真正在美国土生土长的仅存朱棣文、钱永健俩人。而朱棣文的父亲朱汝瑾、钱永健的父亲钱学榘(钱学森的堂兄弟)都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留美,后在那里定居的科学家。
丁肇中,生于美国密西根州,祖籍山东日照。高中毕业于台湾建国中学,台湾省立工学院、密西根大学本科,密西根大学博士。先后任职瑞士日内瓦欧洲核子研究中心、麻省理工学院,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出生背景
在60个非美国出生的美籍华裔科学家中,他们的出生地分布:中国大陆52人,占87%;台湾5人;香港、澳门、新加坡各1人。这说明,他们的“根”主要在大陆。且他们的祖籍,多数属清代教育发达的州县,又几乎都出自书香门弟或有产者家庭。
根据相关特征,我们把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的出生时间划分四个时段,具体分布:-年4人;-年20人;-年27人;-年12人。
朱棣文,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祖籍江苏太仓。美国罗彻斯特大学本科、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先后任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贝尔实验室、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美国能源部长。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教育背景
大陆本科(含肄业或同等学历)毕业的22人,其中研究生8人;台湾本科毕业的19人,其中研究生2人;香港本科毕业的4人,其中由本港和德国取得博士学位的各1人。在国内接受本科教育的合计45人,其中研究生10人、博士生1人。
本科教育由英国完成的2人、南非完成的1人。15人在美国修完本科至博士的学业(其中钱永健的博士学位是在英国完成的)。这18位由国外取得本科学位的,又有13人在国内完成高中学业(含自学)、1人接受了小学教育,1人(张永山)不详。
由此可见,若按接受教育的年份计,著名的美籍华裔科学家绝大多数主要在中国接受教育。同时,有10人是国内以教授身份去美国发展、定居的。
63位科学家,除了2位(林同炎、贝聿铭)获硕士学位外,其余都是博士出身。这表明,高学历是华人在美国科学界立足的必备条件。同时,至少有16人在二十岁及以前本科毕业。这也显示,天赋或少年得志并保证学习的连续性,是他们成为自然科学家的一个特征。
崔琦,生于河南平顶山。高中毕业于香港培正中学,美国奥古斯塔纳学院本科、芝加哥大学博士。先后任职贝尔实验室、普林斯顿大学。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成因分析
-年的半个多世纪里(成材与获奖都有时间差),在美华人大概占美国总人口的0.2%,美国犹太人约占全美人口的3%,是华人的15倍。
-年,美国公民共有人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出生或生活在-年的美国华人至今共有7.5人(高锟是英/美双重国籍,计0.5人)获奖,占总数的3.1%;同一时段,美国犹太人获奖人数在70-80人之间,约是华人的10倍。
由此推知,美籍华人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概率不仅远远高于美国人的平均数,在特定条件下比较,甚至还超过了犹太人。
1、华人在美国的历史
华人规模性地移民美国,始自年加利福尼亚州发现金矿之后。根据美国移民*策的变化和华人在美的实际境遇,学术界一般把华人移民美国划分为四个阶段:
-年的自由移民时期
在自由移民时期,华人在美的人口增长较快,从最初的年移民数百人,到高峰期的数万人,扣除回流部分,到年,在美华人已超过了十万。
-年的排华时期
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排华法案》:十年之内禁止华人劳工进入美国;不允许华人入籍为美国公民。此后,美国又出台了一系列的排华法律,执行至年代初。六十余年的排华法令与制约性的移民*策,影响最大的就是移民数量的不断下降,华人人口(主要靠自然繁衍)徘徊不前,甚至减少。
-年的限制移民时期
年,中国*府向美国及时提出废除年以来的《排华法案》,美国总统罗斯福在10月11日向国会呼吁废除《排华法案》,于同年底获得通过并生效。该法律的主要内容是:废除了年以来的所有排华法令和相关的排华条款;每年给中国名的移民配额(后又增加到名);允许合法进入美国的华人入籍美国。
年底,美国国会通过“战时新娘法案”,使六千多名华人妇女以美国*人妻子的资格入美,从而加速了核心家庭与土生华人的增长,也使华人在美更能安居乐业。年代末,中国新旧*权更替,曾有较多的留学生、访问学者和外交工作人员滞留美国。年,美国通过《麦加伦·华而特难民与国籍法案》,使得三万多名上述华人及其家属获准定居美国。这些人中,大约有五千多人是当时的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其他则是原中国社会的上层人士,包括高级*方人员、*府工作人员、外交人员、大资本家和企业家以及其他上流社会成员。此外,从年开始,台湾地区每年有两三千人到美国留学,直至年前,这批留学生的多数在美国定居了,这进一步改变了华人在美的社会结构和地位。
年至今的平等移民时期
年,在民权运动的推动和美、苏人才竞争的国际形势下,美国国会通过了《移民法修订案》,消除了过去移民法中种族、国籍歧视的传统立场,确立了以家庭团聚和技术移民优先的两大方针,这使华人双重获利。正是该法案,华人才得以大量进入美国。如年美国华人才23.7万,可至年就达到81.2万。此后,随着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华人移民美国的势头更猛。
高锟,生于中国上海。高中毕业于香港圣若瑟书院,香港大学、英国格林威治大学本科,伦敦大学学院博士。先后任职国际电话电报公司、香港中文大学、德国SEL研究中心。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年逝世。
2、土生华人与知识移民的比较
在自由移民时期,来美的华人男性人口多,女性人口少,而美国的社会与法律又禁止华人与白人通婚。故早期的华人移民,在美国缺乏组建家庭的条件。所以,在第一代、第二代中前期的移民中,几乎没有土生的华人。不过,即使排华时期,华人中的外交官、商人、访问学者、留学生及旅游者仍可来美。故随着时间的推移,包括上述人员及华工中的幸运者在内,华人家庭逐渐出现,土生华人也开始增多。同时,由于入美移民的减少,使土生华人在美国华人中的比例稳步上升。如土生华人比例,年仅占0.7%,到年土生华人首次过半。
可是,种族隔离下的少数民族教育,客观条件差,教育质量低。当时华人接受教育的年限也普遍少于美国人。年,在二十五岁以上的华人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不到2%,这种排斥与种族隔离*策持续到年代。在此期间,华人的就业也备受歧视。他们先期大多干的是采矿、筑路等繁重的体力活儿;排华后则集中在洗衣、餐饮等两大服务行业。即使受过较多教育的,也很难在主流社会谋取与学历相当的职业。也就是说,前三代约-年在美国出生的华人,几乎不具备成为著名学者的条件。
随着年《排华法案》的废除,特别是年种族隔离教育*策的终止,华人在美的教育环境和工作条件也相应地改善。我们由年上溯,把比较的土生华人的出生上限设定在年,亦即第四代在美华人的开端。因为从法律或理论上说,年后在美国出生的华人,在享受高等教育的权利上已无种族上的障碍。
不同阶段华人在美国的土生比例分别是:年30.1%、年41.2%、年51.9%、年53.0%、年60.5%、年53.1%,年36.7%。我们由此设定-年在美华人土生比例平均为50%。由于年后土生的华人至今成为著名科学家的时间还不充分,而-年来美华人中的知识移民,却具备了这个条件。不过,外来的华人移民人口中,也包括了大量的从东南亚等世界各地赴美的华人。如上世纪70年代末,仅从越南涌入美国的华人难民就达10余万,这些移民的经济、文化等层次,都不会太高。
通常看来,在美国生存与发展,在*治、社会、文化、法律、语言、地理、社区、生活、风俗、同化、交际、适应等方方面面,土生的美国华人要比外来的移民占优势。当然,从经济上评估,-年代的知识、经济、*治移民,总体上要比土生的华裔占优势,因为他们大都出于旧中国的上层家庭。
从外层扫描,知识移民与土生华裔比较,唯一绝对的优势可能是他们接受过良好的中小学教育(特别是-年段),因为,知识移民在当时国内(包括大陆、台湾、香港)上的几乎都是优质的中小学,而土生华人那时在美国大都还没有这个福份。此外,知识移民作为原统治阶级和社会名流的子女,在美国还有较广的人脉。
从对我国明清的专家学者研究中发现了两个规律性的东西。
一是明清的专家学者集中产生在教育发达的地区。一个县级以上教育发达地区的形成,一般需要上百年以上的积累;一个地区在文化上升过程中,出的人才类型先后常常是科举人才→仕宦人物→学者;一个地区从教育勃兴到著名学者的产生往往需要几百年的时间。
另是学者一般产生在前人已为他创造了条件的书香、富贵或破落之家,几乎没有其他家庭。无数的案例表明,一个学者需要一个家庭或家族数代人、上百年的接力,且多数人需要父系、母系双方的接力。这种接力,既是经济的积累,更是文化的薪传;既是先天、遗传的,更是后天营造的,包括人脉的构建。
在中国封建社会,一个赤贫之家的男孩,通过他本人的努力可以致富,也有可能成为*事家、文学家、艺术家、*治家,甚或谋求霸业,唯独很难成为学者尤其是著名的学者。
李远哲,生于台湾新竹。高中毕业于台湾新竹中学,台湾大学本科、台湾清华大学硕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先后任职美国劳伦斯国家研究所、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台湾清华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台湾中央研究院。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3、早期赴美华人的背景
至少是前三代(-)去美的华工,绝大多数来自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其中,60%来自广州府的台山县(年前为新宁县)。随着中国经济、文化重心的不断南移,到清后期,珠江三角洲业已成为全国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然而,珠江三角洲乃至广东省,只是广州府一枝独秀,即使辖14个县的广州府内部,发展也极不平衡。如作为府治的南海、番禺及附近的顺德,已堪比苏杭,可相对边缘的新宁(台山)等县还属于比较落后甚至很落后的地区。
史料显示,清末的台山(新宁)是一个人口众多(年就有人口68万)、土地贫瘠、全年生产的粮食只能养活三分之一人口的贫困县。为了生存和发展,台山人不得不另谋生计。可他们若去广州、香港等地经商,都不占优势。于是,位处南海的台山人,当他们较早地获悉加州发现金矿的消息后,就大批地跨洋去碰运气了。
最初来美的华工是一群身体健康、比较聪明、性格外向、有人缘、能吃苦、受过一点教育,又不满足于现状的社会下层。但是,来自这样的地区和家庭的群体,即使成功,前二代一般也只能是经济和*治上的,想在学术上有较大的作为,通常要等到三代及以后。更何况他们遭到了美国历史上任何移民都未曾遇到的最严重的歧视和暴力,使第一代华人几乎没有任何办法在美发财致富;第二、三代也生活在社会最低层。与美国白人或其他族裔通婚的,对方一般也不会是上层子女。
二战后,虽然在第四代土生华人中有数以万计的青年人进入美国高校,但他们只是家庭、家族中的第一代大学生,考进名牌大学的不会太多,掌握的是谋生的技能而不是治学的基础,一般不会对学术感兴趣,也没有多少人会把科学当作献身的职业。严格地说,包括商人子弟在内的第四代土生华人,鲜有人出生在书香家庭的,至于父、母系都是门第的,更是寥若晨星。
-年代来的新移民,也许平生第一次踏上北美大陆,众多的恐怕是他们家庭、家族中的第一代移民。但是,与早期华工大多来源于台山为主的相对落后的粤地和贫穷、缺少文化的家庭不同,40年代的移民,不仅大多来自全国教育发达的地区或新兴的港口城市,而且基本上出生于旧中国的精英家庭;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前的移民,他们虽然从台湾,香港启航,但背景与前者大同小异。
著名的美籍华裔科学家,绝大多数出生在书香之家,许多家庭还是父母双方都是书香之家,如吴健雄、李*道、丁肇中、高琨、田长霖等家庭。同样,那两个硕果仅存的土生土长的著名的美籍华裔科学家——朱棣文、钱永健,不仅是第四代来美的知识移民的后人,他们的父亲都是有影响的科学家,而且他们的母亲也都出自精英家庭和名牌大学。概而言之,拥有书香家庭的多少和层次,是土生华人和华人新移民中著名的美籍华裔科学家分布极端悬殊的根本原因。
事实上,即使在美国,类似华人内部人才分布不平衡的情况也绝非个别。例如,目前美国黑人的学历和文化水平远低于白人,美国(也是全世界)至今尚无黑人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同样是黑人,大学教授、科学家、学者、工程师,又被少量的内战前的“自由的有色人”后裔和有“黑人犹太人”之称的西印度群岛人所垄断。这些都与美国黑人规模性地接受教育迟——到了内战以后,此后又长期饱尝所谓的“隔离但平等”的教育*策之苦,以及黑人内部获得自由和涉及独立生产的迟早,并主要由此带来的接受教育的先后与条件不同所致。
钱永健,生于美国纽约,祖籍浙江杭州。高中获美国西屋科学天才奖。美国哈佛大学本科、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先后任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年获诺贝尔化学奖。年逝世。
主要结论
百年树人。尖端人才的培养是内因与外因、个人与环境、家庭与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千百年来中国的历史常识告诉我们:专家和学者基本上产自有经济、有文化积累的家庭。
年美国“新移民*策”的推行,尤其是大陆改革开放以来,华人如潮水般涌入美国。截止今天,在美华人已超过数百万,赴美华人的来源、年龄、职业、身份、目的,极为广泛、庞杂与花样。美籍华人的人才类型、层次较为齐全,科学家队伍颇为壮宽,华人已成为美国学历最高的群体之一。
同时,美国华裔学人中的一流人才不仅没有与整体同步增长,而且,绝对数似乎也在减少,抑或存在着断裂的隐患。我们担心,当代中国大陆顶尖科学人才断层的现象,很可能会在美国华人中“复制”。
陈省身,年浙江嘉兴,年毕业于天津扶轮中学,年毕业于南开大学数学系,年获清华大学理学硕士学位,年获德国汉堡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年为西南联合大学教授。年起,先后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南京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任职。年起,先后任职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年起先后任美国国家数学科学研究所、天津南开数学研究所所长。年获沃尔夫数学奖。年逝世。
美国华裔人才史,实则也是千年中华、特别是近现代中国历史进程和变迁的一个折射。
根据出生时间、接受教育及出国前后等情况,我们把著名的美籍华裔科学家划分成三批:
第一批是年前大学毕业(主要在国内接受教育)后赴美的,包括陈省身、吴健雄、杨振宁、李*道等26人。
第二批是-年出生,主要由台港赴美的,包括高琨、丁肇中、李远哲、崔琦等25人。
第三批是-年出生,也主要由台港赴美的,包括朱棣文、丘成桐、钱永健等12人。
吴健雄,年生于苏州太仓。曾在苏州第二女子师范、国立中央大学学习,在浙江大学、中央研究院任职,年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博士,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先后任职史密斯学院、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年加入曼哈顿计划,年证实宇称不守恒。年逝世。
年前出去,确切地说,-年的留美学生(包括回国的),为何至今仍代表着当代华人科学界的最高水平呢?
首先,要肯定民国的教育,尤其是民国的高等教育是相当成功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与水平是和国际接轨的。客观地说,就培养学者而言,短暂的民国是中国人才史上的一座高峰。
其次,是全民族的力量。民国时代,虽然留美的学生不到2万人,但他们是以全中国四万万同胞为基石的,是从占全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中挑选的精英,是举国之力。
第三,说明那个时代留学生选拔的科学与公正,断不会因阶层或家庭的出身受牵连,真正做到了唯才是举。
还有,“改朝换代”后,“遗民”在学术上发愤图強是我国的一个传统。如(明末)清初、(清末)民初,都在遗民群体中出现过一批大师。
对年前出走的原上流社会,特别是对那些厌倦了*治的世家子弟来说,在学术上出人头地往往成为他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唯一追求。而杨振宁、李*道的成功,尤点燃了他们心中的希望。
原民国时代的达官贵人,包括中高级的*方、*界、外交人员,较大的资本家、企业家、地主,部分中高级知识分子和白领,以及其他上流社会成员,基本上都携家眷到了台湾、香港及美国等海外,使千年累积的精英阶层、家庭如漏网之鱼——得到了一定的延续。第二、三批著名的美籍华裔科学家,绝大都数就是这些出走的原中国上层人物的后代。如毛河光、何毓琦等乃将门之子;而吴瑞、钱煦、萨支唐、张立纲等的家父,皆为大学校长或著名学者。
所以,第二、三批著名的美籍华裔科学家,是民国形成的人才高峰的自然延续。他们的成功,可谓是举“半国之力”。民国时代上层人物的多数家庭是从清季开始上升的,至今已积累了数代,作为个体,许多家庭、家族他们今后在美国还会有更好的发展。但是,作为一个民族智力的某种象征,她的巅峰时代已经结束。
丘成桐,年生于广东汕头,同年移居香港,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系;年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数学博士。起先后任职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年起任哈佛大学讲座教授;年出任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所长;年出任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年起任哈佛大学物理系教授。年任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院长;年任清华大学求真书院院长。年获菲尔兹奖,年获沃尔夫数学奖。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美华人留学生和美籍华裔科学家群体,若要取得民国那代学人的辉煌,有待中华民族的大本营——大陆新移民的到来。但由于“双重断裂”,在大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留美学生中,出大师的可能性已很小,也即在大陆-年出生的一代身上,将出现一次中华文明的“断裂”;无论海内还是海外——这代人将处于现、当代中国人才史上的一个低谷。
可令人欣慰的是,大陆年代后出生、受过系统的教育并于年后赴美的留学生中,已出现了一批跻身于美国科学院院士群的华裔科学家,这似乎预示着百废待新后华人(民族主体)科学大师的提前到来。但要形成规模,扬出威力,达到并超越民国那代,恐怕还要积累数代;如果乐观地预测,这一盛况会在0年前后再现。时离上一次*权的隆替,将整整一百年!真乃百年树人也!
全国信息学夏令营最后抢位,马上联系娜美顾问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