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沁源县司法局获得9项国家级荣誉,63项市级以上荣誉,这都离不开沁源县司法局的带头人康晓嘉,凭借敢想敢干的工作作风,他率先在辖区推广电子腕带、社区“三化”矫治新模式、建成“矫正云”指挥管控系统......,通过一项项的创新举措使得沁源县的司法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位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沁源县司法局局长康晓嘉。
沁源县司法局局长康晓嘉
既然咱违了法了,犯了罪了,不怕,改了就好。关键是放下包袱,下一步路很长,这个阶段度过去就好了。
社区矫正工作是司法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沁源县连续6年全县无一名社区服刑人员脱管、漏管、虚管,服刑人员违规行为每年平均递减12.3%,能取得这样的成绩,还得从电子腕带说起。
沁源县司法局特勤大队队员李丹
服刑人员来了落脚以后,让他们带这个电子腕带,电子腕带严管期是带三个月,咱们通过这个电子腕带,能准确定位他们的位置,如果他们离开沁源的范围,电子腕带就会报警。
电子腕带的使用进一步提升了对社区矫正人员的监管,解决了脱管、虚管的问题,但是这项技术的应用却不是一帆风顺。
沁源县司法局局长康晓嘉
当时司法部没有一个制度性的规定,在我们省电子腕带的使用,还是一片空白,//通过和南方的同仁学习,交流,共同探讨,我感觉到为了贯彻执行刑法,为了认真地改造服刑人员,我们司法行*机关必须责无旁贷地挑起这个重担。
在经过详细的调研论证后,沁源县司法局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县级司法机关,对社区服刑人员全面使用电子腕带,使社区服刑人员做到了日见其人,周闻其声,保证不越界,不越位,沁源县的社区服刑人员的管理效率也直线上升,这一做法也在全省进行推广,先后有来自全国6省余个单位前来参观学习。不仅如此,在康晓嘉的推动下,沁源县在全省首家引入“电子手铐”、建成共享公安“天眼工程”监控和“矫正云”指挥管控系统,率先启动为期半个月的矫前教育,创新社区“三化”矫治新模式……通过一项项的创新举措,也让沁源县的司法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他个人也被评为“全国司法行*系统先进工作者”,在全省第七届*法干警“双十佳”评选表彰活动中荣记个人二等功。
沁源县司法局局长康晓嘉
在新时代下,我要紧跟中央、省、市、县的决策部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让每一个群众都能享受公共法律服务的阳光。
来源:i长治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