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发病观有很多理论,有正气邪气斗争说、阴阳失调说、脏腑发病说、六淫七情太过说等,归根到底还是要通畅。如果阴阳失调了,表现出来的就是气和血不通畅,“不通则痛”“通则不痛”。有的人会说:“医生,我没痛呀,只有麻”。实际上,痛是广义的,它还包括很多异常的感觉,如痒、麻、酸胀不适等,这些都跟痛有关。痒可以发展到痛,麻可以变成痛,痛也可以转变成麻。中医以“通”为补。这里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些“有病早治、无病早防的智慧”,这就是“七通养生法”。
一通“五官九窍”五官指耳、目、口、鼻、舌;耳、目、鼻各有两窍,口和舌合为一窍,再加前阴、后阴二窍,共为九窍。内脏与五官九窍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就其主要联系而言,《内经》称之为五脏“开窍”:即心开窍于舌,肝开窍于目,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肾开窍于二阴,又说肾“开窍于耳”。意即某一脏与某一官窍之间存在着对应的联系。但实际上远不止这种单一的联系,而是每一官窍都与多个脏腑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中医讲究整体观念,每一个官窍都和它的内在脏器有关联,比如眼睛经常流泪、发红,我们会考虑肝脏的问题,肝开窍于目,而经常流鼻涕,一般考虑肺的问题,肺开窍于鼻。
二通“大便”大便通畅对人体健康非常重要,如果不通就会造成各种毛病。排便困难,多日不便,称为便秘。热盛伤津者为热秘,阴寒内结者为冷秘,气机阻滞者为气秘,气虚无力者为虚秘。大便不成形或呈水样,便次增多为泄泻;大便稀薄不成形为溏泄,多为脾失健运;腹痛泄泻在黎明者为五更泄,多为肾阳虚;腹痛泄泻,泻后痛减为伤食泄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注意多摄入蔬菜、水果以及杂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适量饮水,坚持运动,保持每天排便一次。此外,如果发现便秘情况严重时,要及时采取措施,如吃一些通便药物等。
三通“小便”正常小便是淡*色的,水喝得多时会淡得几近无色,而体内有热时,颜色又会加深。一般尿量增多为虚寒,尿量减少由于热盛、汗多伤津,或因吐泻损伤津液所致。小便次数增多,尿短赤急迫而数,多为湿热;久病尿清长而频数,夜间尿次增多,属肾阳虚;排尿痛、急迫、有灼热感,多为湿热下注膀胱所致,常见于淋病;小便不能控制,睡中不自主排尿为肾气不固;神志昏迷而失禁属危重证。平常应注意饮水,保证每天不少于毫升,特别是老年人,口不渴也应养成按时喝水的习惯。可饮白开水、淡茶水,少饮可乐、咖啡和浓茶等饮料。多喝水有利于排出体内代谢产生的*素,促进新陈代谢。
四通“月经”《*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