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岁的老芏(du),本来像其他同事一样,过着退休后的安逸生活,但是生活的平静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所打破了。
老芏因为近2个月大便习惯改变并伴有大便带血,医院去做了肠镜检查,这一查就发现了毛病了,距离肛门4cm有一大小约4*4cm肿块,病理结果为直肠中分化腺癌。
求医之路老芏开始了自己的求医之旅,医院,老芏得到的都是同一个答复——必须尽快手术,而且肛门也必须切掉。
一向坚强的老芏,此时也陷入了无尽的悲伤中,肛门真的就保不住了吗?带着这种执着的信念,老芏继续踏上了寻医之路。
略见曙光经过朋友的介绍,老芏不远千里,医院求治。
以刘福坤教授、姚学权教授为首的肿瘤外科团队在详细看过老芏的病情资料后,给出了专业的诊疗意见:肛门不一定能保住,但是可以努力一下。
这下不远千里而来的老芏心里总算有一丝安慰了。
积极配合多学科团队讨论给出的诊疗方案,先行放、化疗,然后再手术。
经过了25次的放疗加上口服同步化疗,老芏再一次回到了我们消化系肿瘤外科,这一次老芏又陷入了沉思,肛门到底能不能保住?
术前我们给老芏进行了详细的检查,来评估肿瘤的当前状况,检查结果显示肿瘤明显缩小了,但是由于肿瘤距离肛门的距离实在太近,我们仍然没有%的把握保住肛门。
CT报告
肠镜报告
术前的谈话中,我们告诉老芏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特别是包括切除肛门。当然我们也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切除肿瘤,保住他的肛门,带着对我们团队无比的信任,老芏缓缓说了一句:“实在保不住我也就认命了。”
得偿所愿我们医疗团队在分离直肠后间隙,发现肿瘤下缘距离肛门还有相对足够的安全距离,可以尝试一下保肛,最终保住了老芏的肛门,但是由于距离实在太近,为了避免术后吻合口瘘,我们给老芏加做了末端回肠预防性造口。
术后第1天,查房时老芏见到我们第一句话就是“我的肛门真的保住了?”我肯定的回答他说“是的”,老芏的嘴角渐渐露出久违的微笑。
时间过得很快,术后第5天,老芏一切恢复良好,能正常进食了,也能正常走路了。
术后第7天临出院时,老芏特地跑到办公室向我们医疗团队一一致谢并说:“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你们就是我的再生父母。”我微笑着回答我们只是做了一个医生该做的事情,并叮嘱老芏出院后要好好恢复,争取早日把造口也还回去……
常常给忽略直肠癌的信号便血便血是直肠癌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但常被患者所忽视或被误诊为痔疮而延误治疗,使病情加重。
大便习惯改变由于肿块及其产生的分泌物,可产生肠道刺激症状,便意频繁,排便不尽感,里急后重等症状。
肠道狭窄及梗阻由于肿瘤浸润肠管,使肠腔狭窄,尤在直肠乙结肠交界处,多为狭窄型硬癌,极易引起梗阻现象。由于粪便堆积,在梗阻上段乙结肠部位,有时在左下腹部,可扪及条索状肿块。
肛门疼痛及肛门失禁直肠下段癌浸润肛管部可引起局部疼痛,累及肛管括约肌则可引起肛门失禁。
如何早期发现直肠癌?直肠指诊肛门指检是直肠癌筛查最为简单、快捷、有效的手段,但目前直肠癌误诊、漏诊的不少,这与很多患者怕麻烦、“羞涩”不愿意接受肛门指检有关。其实,不少常规体检都有直肠指检一项,但人们往往直接跳过这项检查,导致不能及时发现病情而延误诊断。
肠镜肠镜是一种临床常用的纤维内窥镜。通过肛门插入逆行向上可检查到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和盲肠以及与大肠相连的一小段小肠。可以清楚地发现肠道病变,同时还可对部分肠道病变进行治疗。电子肠镜检查也是发现和确诊直肠癌的最直接和明确的方式。肠内情景,一览无余。腹部影像学检查腹部影像学检查包括钡剂灌肠、腔内超声检查、MRI检查、CT检查、PET-CT、腹部超声检查,用于评估肿瘤和分期。
大便隐血试验大便带血是肠癌的早期预警信号,出现便出血后需要及早就医,尽快对肿瘤进行诊断和治疗,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显著改善预后。
肿瘤标志物肿瘤标志物CEA和CA19-9,用于结直肠癌诊断和术后监测。小结“肛门诚可贵,生命价更高”无论是挖肛手术还是保肛手术,都要在肿瘤根治的基础上来考虑,以减少术后肿瘤复发或转移的可能性,然后再考虑保留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从医生的角度而言,可以通过术前新辅助治疗让肿瘤缩小、降期后再手术,或者借助腹腔镜、机器人各种手术方式,尽全力做到两全其美,给予患者最大的人文关怀,结合患者情况让低位直肠癌的病患在不降低生存率的前提下,创造机会保留肛门,以提升生活质量。
特别感谢江苏广电,感谢健康新7点编导蔡晓凤、李燕、主持人龙斌、专业摄像蔡正清,选择这个很多直肠癌患者关心的话题,他们特别专业、特别敬业,令平凡的我们感动。
文字丨姚学权邹坤刘家云
图片丨部分来源于网络
直肠癌的信号不要忽略
再看你就赞赞我!
姚学权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