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失禁是什么状况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中医基础常见考点最新总结
TUhjnbcbe - 2021/6/29 19:03:00

哈尔滨张博士医考中心祝大家顺利通过医师考试!

一、

1、感冒、痢疾、疟疾等术语所属的范畴是疾病

2.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主要是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

3.治疗感冒可分别采用辛温解表或辛凉解表,此属于同病异治

4.事物或现象阴阳属性的征兆是水火

5.以昼夜分阴阳。后半夜为阴中之阳

6."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主要说明了阴阳关系互根

7."阴中求阳,阳中求阴"治法的理论依据是阴阳互根互用

8."寒极生热,热极生寒"说明了阴阳之间的相互转化

9.阴阳的相互转化是有条件的

10.火的特性是炎上

11.土不足时,木乘土虚而克之。属于相乘

12.与血的化生没有直接关系的脏腑是肝

13.在血液运行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心气充沛

14.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脉与藏神

15.心为"君主之官"的理论依据是心主神志

16.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的理论依据是心主神志

17.心主神志最主要的物质基础是血液

18.心脏的正常搏动,主要依赖于心气

19.肺主气的功能取决于司呼吸

20."肺主一身之气"取决于主呼吸

21.肺主通调水道的功能主要依赖于肺主宣发和肃降

22.说肺为娇脏的主要依据是肺气通于天,不耐寒热

23.调节腠理之开合,将代谢后的津液化为汗液。排出体外,主要是由肺的主宣发功能所完成

24.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的理论基础是脾能运化水谷精微

25.脾主升清的确切内涵是脾气以升为健

26.在肝主疏泄的各种作用中,最根本的是调畅气机

27.不属于肝主疏泄功能的是促进骨骼发育

28.肝藏血的生理功能是指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

29.五脏中,具有"刚脏"特性的是肝

30.被称为先天之本的脏是肾

31.《素问·六节藏象论》中,"封藏之本"所指的是肾

32.肾中精气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生长发育和生殖

33.天癸的产生主要取决于肾中精气的充盈

34.机体的生长发育主要取决于肾中精气的充盈

35."气之根"指的是肾

36.肾主纳气的主要生理作用是有助于使肺之呼吸保持一定的深度

37.有主水和纳气功能的脏是肾

38.最易发生阴阳互损的脏是肾

39."贮痰之器"是指肺

40.与气的生成关系最密切的是肺、脾

41.与呼吸运动关系最密切的是肺、肾

42."水之上源"是指肺

43."气血生化之源"是指脾

44.与血液和神志关系最密切的是心与肝

45.脏腑关系中,"水火既济"指的是心与肾

46.肝藏血与脾统血的共同生理功能是防止出血

47.其生理特性以升为主的是肝与脾

48.具有先后天关系的两脏是脾与肾

49."乙癸同源"的"乙癸"所指的脏是肝、肾

50.在调节女子月经和男子排精方面有密切关系的两脏是肝与肾

51.目的视觉功能主要取决于肝血的充足

52.根据藏象理论,肝其华在爪

53.脾在志为思

54.五脏主五志,则忧属肺

55.患者因受精神刺激突发尿便失禁,骨痠痿厥,遗精。其病机是恐则气下

56.患者因受精神刺激而气逆喘息,面红目赤。呕血,继则昏厥卒倒。其病机是怒则气上

57.被称为"中精之腑"的是胆

58."太仓"所指的是胃

59.胃的生理功能是水谷的受纳和腐熟

60."水谷之海"是指胃

二、

1.利小便而实大便的理论依据是小肠主泌别清浊2.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泌别清浊3.被称为“受盛之官”的是小肠4.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传化糟粕5.脏腑中有“主津”作用的是大肠6.津液输布的主要通道是三焦7.患者,女,25岁。口舌生疮,心烦失眠,小便*赤,尿道灼热涩痛,口渴,舌红无苔,脉数。其病位在心、小肠8.脏腑关系中,被称为“燥湿相济”的是脾与胃9.全身气机升降的枢纽为脾胃10.被称为“元神之府”的是脑11.与气的生成密切相关的脏是肺、脾、肾12.机体内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有赖于气的气化功能13.患者自汗,多尿,滑精,是因气的固摄作用失常所致14.易于外感病邪,是气的防御功能减弱15.使血不溢出脉外而在脉中循行。是气的固摄功能16.推动人体生长发育及脏腑功能活动的气是推动功能17.“元气”又称真气18.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元气19.从“虚里”处的搏动状况,可诊察何宗气的盛衰20.具有推动呼吸和血行功能的气是宗气21.联结心和肺两脏使其功能协调平衡的中心环节是宗气22.与血液运行关系最密切的脏腑是心、肝、脾23.血的运行与肾脏无直接关系24.对关节起润泽和滑利作用的主要是液25.对孔窍起滋润作用的主要是津26.与水液代谢关系最密切的脏腑是肺、肾、脾27.对全身水液的调节起着主宰作用的是肾的蒸腾气化28.下列各项,与痰饮形成关系不密切的是心29.与毛发荣枯关系最密切的是精与血30.《灵枢·本神》所言“因志而存变”谓之思31.中医治疗血虚证时,常加入一定量的补气药,其根据是气能生血32.治疗血停瘀滞,多配用补气、行气药,是由于气能行血33.患者曾发高热,热退而见口鼻、皮肤干燥,唇舌干燥,舌紫绛边有瘀斑、瘀点。其病机是津亏血瘀34.“津血同源”的理论依据是同为水谷精微化生35.“夺血者无汗”的生理基础是津血同源36.手三阳经与足三阳经交接在头面部37.在手指末端交接的经脉是手之阳经与手之阴经38.行于下肢外侧中线的经脉是足少阳胆经39.分布于上肢内侧后缘的经脉是手少阴心经40.绕阴器的经脉是足厥阴经41.在奇经八脉中,其循行多次与手、足三阳经及阳维脉交会的是督脉42.“六气”是指六种自然界的气候变化43.最易导致病位游走不定的外邪是风44.下列各项,与疼痛关系最密切的是寒45.六淫之中只有外感而无内生的邪气是暑46.致病后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邪气是湿47.六淫邪气中。具有“重浊”特点的是湿48.六淫邪气中,具有“阻遏气机”特点的是湿49.易伤入血分,可会聚于局部。腐蚀血肉,发为痈肿疮疡的邪气是火50.疠气与六淫邪气的主要区别是具有强烈传染性51.《素问?五藏生成篇》说: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52.患者,男,40岁。腰酸膝软,眩晕耳鸣,精神萎靡,性功能减退,并有遗精,早泄。其病因是房劳过度53.依据《素问·宣明五气篇》理论,久卧易伤及的是气54.瘀血致痛的特点刺痛55.疾病的发生是邪胜正负56.虚的病机概念,主要是指正气虚损57.患者久病,纳食减少疲乏无力,腹部胀满,但时有缓减,腹痛而喜按,舌胖嫩而苔润,脉细弱而无力病机是真虚假实58.“至虚有盛候”是指真虚假实59.患者胃肠热盛,大便秘结,腹满硬痛而拒按,潮热。神昏谵语,但又兼见四肢厥冷。其病机是真实假虚60.阴阳偏盛形成的是实证

三、

1.以阴阳失调来阐释实热或实寒,其病机是阴阳偏盛

2.导致虚热证的病理变化是阴偏衰

3.真寒假热的病机是阴盛格阳

4.阴盛格阳是指真寒假热的病理状态

5.邪热内盛,深伏于里,阳气被遏,不能外达,手足厥冷。属于阳盛格阴

6.以阴阳失调来阐释真寒假热或真热假寒,其病机是阴阳格拒

7.元气耗损和功能减退,脏腑功能低下。抗病能力下降的病机是气虚

8.患者,男,56岁。因情急恼怒而突发头痛而胀,继则昏厥仆倒,呕血,不省人事。肢体强痉,舌红苔*,脉弦。其病机是气逆

9.症见肠鸣沥沥有声,其病机为饮在肠间

10.形成寒从中生的原因,主要是脾肾阳虚,温煦气化失司

11.可致首如裹的邪气是湿邪

12.久病累及脾肾,以致脾肾阳虚,温煦气化失司。可以形成寒从中生

13.邪热炽盛,煎灼津液,伤及营血,燔灼肝经,可以形成风气内动

14.属转化关系的是因实致虚

15.属错杂关系的是上热下寒

16.患者发病初起恶寒发热,头痛无汗,咯吐白痰,舌苔白,脉浮紧。2日后壮热而不恶寒,面赤口渴,溲赤便干,舌红而干,脉数。其证候是由寒转热

17.患者。男。61岁。久病咳喘。吐痰稀白。舌苔白腻,因过用温燥之品,今咳喘加剧,吐痰*稠,舌苔*腻。这种变化属于阴证转阳

18.患者久病咳喘,痰稀白,舌苔白腻,因过服温燥药,今咳喘加重,痰*稠。舌苔*腻。此病证变化属于阴证转阳

19.塞因塞用不适用于血瘀经闭

20.“通因通用”适用于治疗的病证是真实假虚证

21.大出血证的治则是急则治标

22.主水饮、肾虚水泛,气血受困的面色特点是面色黧黑

23.《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调整阴阳,其中满者,应泻之于内

24.阴邪盛而导致的寒实证,其治疗方法是寒者热之

25.正虚而邪不盛,其治则是单纯扶正

26.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是补气养血

27.正虚邪实,其治则是扶正与祛邪同用

28.用寒远寒,用热远热,属于因时制宜

29.我国最早的脉学专著《脉经》提出脉象是为二十四种

30.明清时期最完整的病历书写格式载于《寓意草》

31.《备急千金要方》的作者是孙思邈

32.《三指禅》一书,为周学霆所著

33.疾病初期恶寒与发热同时并见,其证属外感表证

34.久病畏寒,多见于阳虚证候

35.患者身热不扬,午后热甚,头身困重,舌红苔*腻,脉濡数。此证之发热属于湿温潮热

36.寒热往来见于半表半里证候

37.外感病汗出热退身凉者,表示邪去正安

38.外感热病中。正邪相争,提示病变发展转折点的是战汗

39.自汗、盗汗并见,其病机是阴阳两虚

40.表现为心胸憋闷刺痛,痛处不移的心脉痹阻证,其病因是瘀阻

41.少阴经头痛的特征是头痛连齿

42.头两侧疼痛,属少阳经

43.阳明经头痛的特征是前额连眉棱骨痛

44.情志郁结不舒所致胸痛的特点是胸痛走窜

45.视物旋转动荡,如在舟车之上,称为目眩

46.痰湿内阻所致头晕的特征,是伴有昏沉

47.下列不会导致失眠的是痰湿内盛

48.心肾阳衰可导致嗜睡

49.湿热内阻不会出现口渴多饮

50.妇女怀孕后厌食,呕恶,称为恶阻

51.厌食油腻厚味,多见于肝胆湿热

52.饥不欲食可见于胃阴不足

53.青色主寒证、气滞、血瘀、疼痛、惊风。

54.肝胃蕴热的口味是口中泛酸

55.望神的重点是目光,

56.假神的病机是精气衰竭,虚阳外越

57.人体常色是为红*隐隐,荣润光泽

58.虚热证的面色是两颧潮红

59.患者面色苍白,时而泛红如妆,其证型是真寒假热

60.湿热熏蒸的面色是*而鲜明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医考必过

最新医考动态、节日红包、活动红包、答疑解惑、每日一分,只需申请入张博士医考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医基础常见考点最新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