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者/刘东升李玉东编辑/李剑光
师怀堂(—),“新九针”疗法创始人,山西省针灸研究所创始人及首任所长,享受国务院*府特殊津贴。年获中国中医药学会终身成就奖,山西针灸学会授予“针灸泰斗”荣誉称号。
师老一生勤于临床,屡起沉疴,登门求治者踵趾相接,诊务虽忙,无不细致诊察,一丝不苟,一一耐心施针处治;待患者热情亲切,遇重症患者来邀出诊,往往亲至病家,如遇贫困患者则不计报酬。师老勤于思考,既博采典籍各家,又虚怀民间效法,遇有疑难则苦思冥想,朝夕如斯,毫无倦容,必得善法方才罢休。晚年卧病,人事多忘,但说起治疗过的病例连细节也还记得。师老醉心于新九针的临床应用,倾其一生心血,治疗的疑难杂病不胜枚举,现择其要法分述如下,虽不能道尽师心妙用,也可为临床提供参考,供同道发挥之。
-----------------------------
一、治杂病擅针夹脊
夹脊穴系经外奇穴,位于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棘突下两侧共计34穴。师老在此基础上加上C3~C7五组,名为颈夹脊。由于夹脊穴处于背部督脉和膀胱经之间,又恰好是脊神经所在之处,师老用新九针治疗神经科、骨伤科、内、外、妇、儿科等多科疾病,尤其是在治疗脊柱及其周围组织病变方面,疗效显著。
根据先贤经验,脏腑经络辨证,神经分布规律和师老多年临床经验,师老对夹脊穴的主治范围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1.颈夹脊主治颈部、上肢疾患,如颈部及肩关节扭伤性疼痛、肩关节周围炎、上肢麻痹、瘫痪、疼痛等症。
2.胸夹脊夹脊T1-3主治上肢疾患及胸部疾患,如气喘、咳嗽、胸痛等;夹脊T4-6主治胸部疾患;夹脊T7-8主治胸部及上腹部疾患,如胸闷、呃逆、泛酸等;夹脊T9-12主治中、下腹疾患,如肝区痛、胁肋痛、胃痛、呕吐、胆绞痛、胆道蛔虫等症。
3.腰夹脊夹脊L1-2主治腹部疾患,如腹痛、腹胀、肠粘连、阑尾炎、肠炎、痢疾等及大腿根部痛;夹脊L3-5主治腹部及下肢部疾患,如下肢疼痛、腿软无力、瘫痪、腰痛等。
4.骶夹脊骶夹脊主治生殖泌尿系统疾患,如阳痿、遗精、遗尿、脱肛、子宫脱垂、痛经、闭经、月经不调、下肢麻痹、瘫痪等症。
应用上法治疗哮喘病。中医认为哮喘乃肺失宣降,气逆痰滞所致,肺合皮毛,故治以梅花针、拔火罐开皮毛以宣肺气,肺气宣,气机调畅,病必可去;再加毫针、细火针,温通经气,调理肺气,故病止而不复发。
曾治赵某,女,40余岁。年就诊。咳嗽、气喘伴喉中哮鸣、间断性发作4年,每于冬季即发或加重,经多方治疗,病情时好时坏。诊时喘息、喉中哮鸣、声高气粗,汗出,唇紫,纳差,二便尚正常。听诊:两肺可闻及哮鸣音。治疗:梅花针叩刺头、胸、背,然后在大椎、两肺俞处各拔一中号火罐,留罐10分钟,当即缓解。后配合毫针、细火针交替使用,隔日1次,共治20次,哮鸣停止,未再复发。
上法可治疗内科疾病如脑血管病之半身不遂,外伤性截瘫;骨伤及软组织疾病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扭伤、腰椎椎管狭窄症、强直性脊柱炎;外科与皮肤科疾病如泌尿系结石、反复发作性乳腺炎、乳腺增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妇儿科疾病如原发性痛经、小儿遗尿、婴幼儿腹泻、小儿脑瘫等,都可取得满意疗效。
师老曾治疗一例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患者在某院住院1周病情未得到控制,已出现呼吸肌麻痹征象,特邀师老会诊。师老当即用梅花针叩刺督脉、夹脊、四肢井穴、原穴、络穴,再配以火针点刺上述各穴,患者即刻恢复自主呼吸,2小时后双手可以握拳,3日后能下地行走。可见夹脊穴在临床中的功用不容小觑。
二、除疼痛多钩阿是
阿是穴首见于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果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成痛处,即云阿是。灸刺皆验,故云阿是穴也。”师老临床重视阿是穴,治疗疼痛性疾病尤其善以锋钩针钩割阿是穴,每能应手取效,如思邈亲临。
人生在世,不免有抻拉扭摔,跌仆损伤,情志抑郁,造成局部气血运行不畅,甚至影响全身整体的气血周流,出现局部疼痛及压痛或其他异常表现。师老先用左手触摸按压患处,找出或疼痛或硬结的阿是穴作为治疗点,右手持锋钩针点按钩割,往往祛病镇痛于瞬间。
曾治张某,男,52岁。左足跟内侧痛十几年,每于行走时即痛,不能走远路,否则痛更甚。经X线检查示:跟骨骨刺,曾服药治疗不效。查:左足跟内侧压痛明显,遂以锋钩针在痛点钩割3~5下,速出针。再让其行走时,疼痛完全消失。
又如王某,男,30岁。年12月就诊。患者晨起后,颈部疼痛,连及肩背,不能右转,也不能俯仰。查体:颈部僵直,活动受限。遂用梅花针叩刺颈部疼痛部位,再用锋钩针钩割颈部痛点,颈夹脊及背俞穴,针后痛大减,可小范围活动颈部。隔日如上法治疗1次痊愈。
三、磁圆针通经活络
年6月,师老用大磁块给一位省领导(老干部)治疗神经性皮炎。患者腰部患处面积60cm×80cm,右下肢外侧患处面积为30cm×40cm,患部用梅花针局部叩刺,每周2次,叩刺以后,用胶布贴之,腰部经数月治疗痊愈。右下肢无效。这时师老采用大磁块给患者贴局部,用绷带缠紧,昼夜敷之,半月内痊愈。以后再未复发。由此师老设想:如何能将磁装在针上,由静磁变为动磁来提高疗效呢?经无数次的临床摸索改革,终于在年冬将静磁改为动磁,研制出新型针具:磁圆针。
磁圆针循经叩击可通经活络、活血化瘀,具有磁疗、圆针、梅花针三种治疗作用。对急性软组织扭伤、肩周炎、胃下垂、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肠炎、泄泻、静动脉炎、小儿夜尿症、脑动脉硬化、静脉曲张、蚊虫叮伤、跌打损伤性血肿痛、鹅掌风、神经性皮炎等皮肤病,以及风寒湿痹、各种关节炎、虚劳疾患、神经衰弱、颈椎综合征、妇科疾患等均有较好疗效。尤其师老将磁圆针用来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不仅弥补了针灸学上的空白,也为非手术治疗静脉曲张增添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其治疗如下:
1.体位双手倚托直立位,重心放在患肢上,使曲张静脉充盈。
2.操作方法左手拇指固定按压在曲张静脉团的最上方(即近心端),右手持磁圆针垂直叩击静脉团,先自曲张的远端开始,由下而上,渐至曲张之近端,叩至局部隆起,蓝色蚯蚓团消失,局部体温升高(或手触发热)为度。一般轻中度患者可一次治愈,半月以后,如有部分曲张静脉团残留未愈,可以前法再行治疗。
3.注意此法操作时间较长,部分患者耐受力差,疼痛明显,可考虑局麻下治疗。在用磁圆针叩击时,一定要垂直叩,以免因受力方向改变影响疗效,或使局部皮肤损伤。因操作时须站立位,加之捶击疼痛,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晕针现象,按晕针常规处理即可。深静脉瓣功能障碍者此方法无效。
磁圆针通过对经络的调理,不仅可用于预防保健,而且对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四、梅花针起痿治瘫
师老将传统梅花针针柄改由尼龙制作,具有良好的弹性,加之运用“师氏梅花针叩刺法”的特殊手法,使得师氏梅花针在治疗中风、痿证上取得了很好疗效。
师老认为中风后遗症期,梅花针的叩刺部位以头部和四肢井穴最为重要,其次为背部。因头部叩刺可以取近治作用,可以快捷有效地作用于脑血管,促进其血液循环,加快侧支循环的建立,从而使肢体的功能尽快恢复。井穴是阴阳交接的部位,叩刺之可以交通阴阳,醒脑开窍,故治疗中风最为有效。师老曾单用梅花针治疗一位女患者,40余岁,患脑血管病后遗症几个月,右侧偏瘫,只能拄拐扶墙行走,医院针灸科病房,经梅花针叩打头部及四肢井穴、原穴,当场即可扔掉拐棍行走,四座皆惊。
以下附师老应用梅花针的实例3则,以飨读者:
病例1袁某,男,70余岁。年于太原诊治。该患者周六晚上玩麻将,至清晨时突然右侧偏瘫,但神志清醒,语言清晰,师老认为是脑血栓,遂用梅花针叩刺头部患侧,中度手法至微出血,当时患者右手即可活动,再叩患侧手足井、原、络穴至微出血,叩打过程中患者即可以坐起来,先患侧上肢可举起,后来腿也可动了,最后下地站起来走动,1次治愈,疗效甚佳。
病例2梁某,男,50多岁,年就诊。患脑血栓6个月,左侧偏瘫,第一诊时,针到一半即不愿针了,言怕痛,而第二天又来了,言针后胳膊能抬起来了,并且拄棍能挪动一点。遂继续治疗,先梅花针叩头部各经,然后用3寸毫针透刺四神聪、头维穴,用滞针手法,留针30分钟,上法隔日1次,针十几次后完全恢复,后送来一副对联“怀抱九针,堂栽玉树”。
病例3师老应用梅花针还曾治疗煤气中*。以下是师老自述案例:患者王某,男,69岁,山西省侯马市药材公司门卫。年10月诊治。患者发病前一日夜与同室李某(71岁)一起用煤炉烤白薯吃,吃完一轮,又烤第二炉时,二人就着室内温暖便睡着了,次日晨,二人双双昏迷,被医院抢救,经输液、吸氧,患者仍昏迷,口吐白沫,针刺人中也毫无反应,医生遂告其家属患者并发脑水肿抢救无效,停止治疗。医生护士已将抢救器械收拾回值班室。余当时在场,建议针灸抢救试试,经医院大夫同意,便用梅花针在患者四肢井穴及头部各经以中度手法叩刺,数分钟后,患者吐白沫停止,开始呻吟,又睁开眼。余又急转身用上法治疗其同室李某,数分钟后亦醒。不到半小时,两个老人均被抢救过来。
五、皮外科火针新用
火针,首见《内经》,自古多用治疗痹证。《针灸大成》说火针“人身诸处皆可行火针,唯面上忌之”。师老尊古不泥,不仅将火针扩大应用到点刺面部斑点痣,而且应用火针治愈了皮外科大量疑难杂病。
1.色素痣、扁平疣、老年斑
根据痣面积的大小,分别选用中火针(小的痣)、多头火针(稍大点的痣),待皮肤适应后,可将针烧红,刺或刮痣,但必须掌握好深度,去掉色素层即可,不可过深,以防伤及真皮层,遗留痕迹。
针后1周内勿接触湿水以防感染。另外,皮肤结痂后切不可用手抓或自行抠掉,应让结痂自行脱落。
注意:火针、铍针的温度一定要适当,温度不能太高,手法要灵巧。一般治疗5~7天后结痂脱落。师老治疗此类患者不计其数,大部分1~2次治好,且不留任何痕迹。
曾治疗中国驻法国使馆大使,60余岁,脸上生有许多老年斑,用手触摸感到高低不平,斑块发硬。师老用三头火针配合铍针1次治疗,5天后结痂全部脱落,患者甚是高兴,“我年轻了20岁,彻底变了样,您应当到国外去传授医术。”
2.宫颈糜烂
宫颈糜烂是妇科的常见病,表现为宫颈表面充血、水肿、分泌物为脓性,宫颈表面上皮脱落,不光滑。
先用窥器暴露宫颈,将大鍉针在酒精灯上烧至40°~50°,直接烙烫糜烂面,使之变白。
注意:不宜使大鍉针烧至发白而温度太高,一般以40°~50°为好,否则易损伤正常组织遗留瘢痕。
年下乡时曾治疗一任姓女性患者,40余岁,患带下病多年,伴有腰酸腿软症状。经诊为“宫颈糜烂”。用窥器暴露宫颈,将大鍉针烧热,在糜烂面上熨烫使之变白。毫针针秩边(双),使针感到达阴部。13天后复诊,带下明显好转,查宫颈糜烂面已愈合,未再治。
师老用上法治疗宫颈糜烂引起的带下病有10余例,均一次治愈,效果很好。但应注意针后禁同房1个月。
3.外阴白斑
外阴白斑也叫女阴白斑,系指出现在女阴部皮肤的局限性或弥漫性白色病变,可向两下肢内侧、会阴及肛门蔓延,但很少侵犯尿道口及前庭。表现为阴部瘙痒、皮肤干燥、肥厚、失去弹性。多发生在中年以上妇女。有些外阴癌患者有外阴白斑的病史,因此应加以重视鉴别。
师老多用细火针针刺白斑与正常皮肤交界处,深刺1.5寸左右,多头火针点刺病损表面。火针在酒精灯上烧的温度均应至白亮。有时可用三头火针烧红后蘸硫*粉,再点刺病损部,止痒效果更好。若恐针时疼痛,可于针前局部注射利多卡因。每周1~2次。
曾治疗一12岁小女孩,患外阴瘙痒6年,医院诊为“外阴白斑”。来诊时查:整个大阴唇部皮肤黏膜肥厚约2mm,瘙痒异常,用上法治疗10次,每周2次,皮色已为正常,肥厚皮肤亦转正常。
20世纪80年代,师老在针灸研究所病房曾设30张床位,在昆明设6张床位观察,收治百余例外阴白斑患者。据观察,有效率可达﹪,痊愈率占75﹪。一般治10余次可见效,轻者即可愈,重者约需20余次方可治愈。
六、肠粘连妙用滞针
师老用毫针常采用独特的手法——滞针手法。即针下得气后,沿一个方向捻转,故意使肌纤维缠绕针身产生强烈针感,用以治疗麻痹疼痛方面的病症。对因慢性炎症导致的局部软组织的粘连,术后腹壁与肠管粘连等,应用滞针手法撕脱剥离粘连,效果尤佳,从而使这些患者免除手术治疗粘连之苦。
治疗时先提拉腹壁,找到粘连痛点,用1.5寸毫针,在痛点进针1寸左右时,慢进针,针至腹膜时有扎在纸上似的一种反跳感,此时,用押手的食指、中指和刺手的中指把周围的皮肤向外绷紧,然后刺手单方向捻针,将针尖处的组织滞住(即缠绕住),而后,押手用力向下压,刺手持针向上提振,此时粘连处已被扯开,然后,倒捻几转,针向下再刺一点再向上提针,即出针。针刺的针数视粘连的面积和程度而定,有的1针,有的2~3针,最多4~5针。
师老认为毫针滞针手法治疗肠粘连可直接作用于粘连部位,使粘连撕脱,患者痛苦小,疗效好。对于大面积的腹膜粘连,可用梅花针重叩,其原理在于梅花针重叩腹壁时,腹肌受到刺激后必然强收缩,在收缩过程中,可以促使粘连的腹膜脱离开;并且,梅花针叩刺可以活血通络,消除腹膜的炎症,从而使粘连减轻或解除。
年在山西运城办新九针学习班,一日晚,一人扶一老太太,50多岁,言是地委一司机的母亲,新绛县人,腹痛,平时不能端锅、做饭。询问病史,知其曾在17年前做过绝育手术。为其检查:在脐下刀口处分上、中、下三部分提拉腹壁,提一下,患者即呼痛,后在其最痛处进针,行滞针手法,患者急呼痛,此时针已操作结束,出针后令其做弯腰伸腰动作,提水桶均不痛了,在场众人赞不绝口。
七、“代秩边”经验效穴
师老临床善于总结实用有效的腧穴,也善于发现自己独特的经验穴。例如代秩边穴就是师老最常用的一个“腧穴”,几乎可治肚脐以下所有疾患。
取穴方法:患者侧卧,伸下腿,屈上腿,上腿腘窝须屈°,躯体部稍向前胸倾斜,其姿势体位必须正确。然后以髂前上棘与股骨大转子中点的连线画一等边三角形,在三角形的另外两边相交处即为本穴。
主治:
1.下肢疾患腓肠肌痉挛,下肢麻痹,坐骨神经痛,梨状肌损伤,脊髓灰质炎后遗症,腰肌风湿痛,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截瘫,吉兰-巴雷综合征,末梢神经炎,下肢各种神经损伤,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
2.泌尿、生殖、妇科疾病膀胱炎,尿道炎,尿道痛,遗尿,尿潴留,痛经,带下,子宫脱垂,阴道炎,外阴白斑,阴痒,崩漏出血,月经失调,肠痉挛,阳痿,前列腺增生等。
3.直肠、肛门疾病便秘、肛周瘙痒,脱肛,大便失禁,排便困难(并非便燥干结),肛门痛等。
针法:取3.5~5寸长,28号毫针,随体形胖瘦选用。垂直刺入,针感即达下肢、足趾,用于治疗下肢诸疾患(如前所述之下肢疾患);针身斜向前倾斜(腹侧)10°,针感即达小腹、阴器、会阴部,用于治疗泌尿、生殖、妇科病;针尖斜向后(背臀侧)倾斜10°,针感即达肛肠部,并有便意感。
该穴针感强烈,传导明显,受针者常因得气感应而急呼,或肢体猛动,刺时要加注意。进针后,在轻微提插捻转得气后,迅速使用滞针手法,使针感速达病所,待1~2分钟后即出针。如留针常致明显的后遗针感。
针刺方向不同,针感传导部位不同,则主治疾病不同。如治疗尿闭、尿失禁,要求针感传至前面小腹会阴部;治疗肛肠疾患时,要求针感传至肛周部;而治疗坐骨神经痛时,要求针感向下肢传导。
曾治一女性患者,因与家人生气而投井自杀,被救后出现小便不通余天,经治无效,每天需导尿。当即针刺代秩边穴,使针感传至会阴部,留针30分钟,起针后小便即通,但却又不能自控。继续针刺秩边、三阴交、关元、气海,3日后小便恢复正常。
如果您想订阅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编辑部定期推送的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