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仅供参考和学习分享,一切视患者自身情况及医生治疗方案为准
概述
脊柱结核病原菌主要是人型分枝杆菌,主要继发于原发肺结核或胃肠道结核,通过血液传播引起。大多数发生于原发病灶已经静止甚至痊愈多年以后,也可以出现在原发性结核的活动期。当外伤、营养不良、过度劳累等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潜伏的结核分枝杆菌活跃而出现临床症状。脊柱最多见,其次是膝关节、髋关节。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30岁以下者占80%以上。
01
脊柱结核的临床表现
1、结核全身中*症状
早期可无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出现食欲减退,全身不适、低热、乏力、盗汗、体重下降等。低热表现为午后潮热,即在下午开始发热,持续至凌晨,随后降至正常,为轻、中度发热。
2、结核局部症状
主要有疼痛、肌肉痉挛、神经功能障碍等。尤其表现为背痛,下胸椎病变的疼痛有时表现为腰骶部疼痛。脊柱后凸常见。
3、脊髓受压迫
初始表现为背部疼痛和病变节段束带感,是神经根受刺激的结果,然后岀现瘫痪。瘫痪发生的过程是最早岀现运动障碍,接着岀现感觉障碍,大小便功能障碍最迟岀现。脊柱结核并发截瘫病人大小便功能障碍早期表现为排尿困难,逐渐发展为完全尿闭。当膀胱的反射功能恢复后,可出现小便失禁。大便功能障碍的最初表现为便秘和腹胀,也可出现失控现象。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则表现为截瘫平面以下的皮肤干燥无汗。
02
辅助检查
1、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显示患者脊柱间隙及病变椎体的骨质改变。
2)CT检查:显示病灶部位。
3)MRI检查:显示病灶范围、软骨组织、椎间盘的异常。
2、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沉
2)结核菌素试验(PPD):用于初筛潜伏的结核感染。
3)脓液或关节液涂片:查找抗酸杆菌和结核分枝杆菌。
4)血清抗结核抗体检测
5)结核感染T细胞(T-Spot)
3、病理检查
病变部位穿刺活检以及手术后病理组织学是确诊的重要方法
03
治疗原则
1、药物治疗: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和全程”的原则。
2、局部治疗
1)局部制动:使用支具,限制脊柱活动,减轻疼痛,预防、矫正畸形。
2)脓肿穿刺或引流:脓肿较大者,可穿刺引流或局部注入抗结核药物加强局部治疗。
3)窦道换药:及时换药,预防感染。
3、手术治疗
1)手术适应证:
①经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病变仍有进展;
②病灶内有较大的死骨及寒性脓肿存在;
③窦道经久不愈;
④骨质破坏严重,脊柱不稳定;
⑤出现脊髓和马尾神经受压迫症状或截瘫;
⑥严重后凸畸形。
2)手术治疗原则
①术前4-6周规范抗结核化疗,控制混合感染;
②术中彻底清除病灶,解除神经及脊髓压迫;
③术后继续完成规范化疗全疗程。
04
康复指导
1、功能锻炼
1)麻醉恢复后即可进行踝泵、股四头肌、直腿抬高功能锻炼,促进血液循环、肌肉收缩,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
2)与主管医生制定个体化康复计划,由被动运动转为主动运动,循序渐进。
3)鼓励卧床患者主动翻身、坐起或下床活动;合并截瘫或脊柱不稳者,做抬头、扩胸、深呼吸.咳嗽和上肢运动,同时进行被动活动,按摩下肢各关节,以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关节粘连、强直。进行功能锻炼时应注意:(1)原则:活动量根据耐受能力而定,以不感到疲劳为宜,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如出现活动后精神不振、疲乏无力、疼痛加剧、病情加重等,应暂停锻炼。(2)时机:腕关节、膝关节结核,在分别解除固定后开始患处关节功能锻炼;有发热时不宜锻炼,以免引起疼痛或加重心脏负担。
4)协助佩戴相应外固定支具,鼓励早日下床活动。
5)合并截瘫,应协助进行被动活动并按摩下肢各肌肉、关节,防止肌肉萎缩,关节粘连、僵硬、畸形。
福建医院
脊柱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