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基》
第一章绪论
一.中医学的基本概念
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体生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转化的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学科。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1.形成时期:战国至两汉时期
2.形成标志:四部医学经典著作的问世
《*帝内经》构建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文献典籍。
《难经》是指导临床实践的重要理论性著作。
《伤寒杂病论》创立了辨证论治的诊治理论。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1.魏晋隋唐时期:①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
②晋·王叔和《脉经》,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③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④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
2.宋金元时期:①南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提出“三因学说”。
②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发展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
③金元时期(四大家)
刘完素--火热论,以寒凉清热,寒凉派;
张从正--邪去则正安,汗吐下,攻邪派;
李杲--重视胃气,补土派;
朱震亨--养阴派。
3.明清时期:①明·赵献可、张介宾--命门学说。
②李中梓“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
③明·吴有性--《温疫论》,创戾气说。
④清·叶桂--《温热论》创建卫气营血辨证理论。
⑤薛雪《湿热条辨》发展了湿热病理论;
⑥吴瑭《温病条辨》创三焦辨证理论。
⑦清·王清仁--《医林改错》发展了瘀血理论。
4.明清时期集成性著作
明·楼英《医学纲目》;明·王肯堂《证治准绳》;
清·《医宗金鉴》《四库全书·子部》清·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四.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1.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整体观念贯穿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养生和防治等各个方面,是中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的指导思想。
(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a.生理上的整体性:
五脏一体观--以五脏为中心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形神统一观--人的形体与精神是相互依附、不可分割的。
b.病理上的整体性:
人体各个组成部分在病理上相互影响。
形与神在病理上也是相互影响的。
c.诊治上的整体性:
诊断--由外察内--通过分析局部的外在病理表现,推测内在脏腑的病理变化。
治疗--强调在整体层次上对病变部分进行调节强调形神共调。
(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a.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b.自然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包括气候、昼夜晨昏变化,地域环境)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2.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指导中医临床诊治的基本原则。
具体包括辨病因、病位、病性和病势:是以中医学理论对四诊所得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明确病变本质并确立为何种证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又称施治,分三个步骤,因证立法,随法选方,据方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立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及方药,选择适当的治疗手段和措施来处理疾病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辨证是认识疾病,确定证;论治是依据辨证的结果,确立治法和处方遣药。辨证是论治的前提和依据。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所处的疾病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的体质有异,故反映出证候不同,因而治疗也就有异。
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大致相同的证候,故可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
3.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以辨病为先,以辨证为主。
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证是病机的外在反映,病机是证的内在本质。
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如恶寒发热、恶心呕吐、烦躁易怒等症状,也可以是医生检查病人时发现的异常征象,如舌苔、脉象等体征。
第二章精气、阴阳、五行
一.精气学说
1.精,又称精气,一般泛指气,是一种充塞宇宙之中的无形(指肉眼看不见形质)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
2.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源,精气的运动与变化,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3.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对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对整体观念构建的影响。
二.阴阳学说
1.阴阳学说:是研究阴阳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解释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理论,是古人认识宇宙本原和阐释宇宙变化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2.阴阳: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所谓“阴阳者,一分为二也”
3.阴阳的标志性属性:寒热、动静、明暗。水与火这一对事物具备了寒热、动静、明暗的特性,故称为阴阳属性的标志性事物。
4.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阴阳交感、阴阳互藏、阴阳消长、阴阳平衡、阴阳转化。
①阴阳对立制约: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阴阳双方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统一是对立的结果。
②阴阳互根: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互相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即阴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以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
③阴阳互用: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④阴阳交感: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发生摩擦、相错、相荡的相互作用。
⑤阴阳互藏: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互藏是阴阳双方交感合和的动力根源。
⑥阴阳消长: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增长和消减的变化之中,阴阳双方在彼此消长的运动过程中保持着动态平衡。包括阴阳互为消长和阴阳皆消皆长。
⑦阴阳平衡:指阴阳双方在相互斗争、相互作用中处于大体均势的状态,即阴阳协调和相对稳定状态。
⑧阴阳转化: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属阳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补充:阴阳的相互转化,既可以表现为渐变的形式,也可以表现为突变形式。在疾病发展过程中,阴阳的转化常常表现为在一定条件下寒证和热证的相互转化。
5.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脏腑形体分阴阳,经络系统分阴阳)
(2)概括人体的生理功能
(3)阐释人体的病理变化(分析病因的阴阳属性,分析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
(4)用于疾病的诊断(分析四诊资料,概括病证)
(5)用于疾病的防治(指导养生,确定治疗原则,分析和归纳药物的性能)。
阴偏盛、阳偏盛,是属于阴或阳任何一方高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
即阴虚、阳虚,是属于阴或阳任何一方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
由于阴阳之间互根互用,所以在阴阳偏衰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阴损及阳、阳损及阴的阴阳互损情况。
三.五行学说
1.五行学说:是研究木火土金水五行的概念、特性、生克制化乘侮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变化及相互关系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五行学说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所构成,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2.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指土居中央而木、火、金、水分位东、南、西、北四方的五行模式。
3.五行的特性: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
曲,屈也;直,伸也。曲直,指树木的枝条具有生长、柔和、能屈又能伸的特性,引申为凡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木。
炎,是焚烧、炎热、光明之义;上,是上升。炎上,指火具有炎热、上升、光明的特性。引申为凡具有温热、上升、光明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的现象,归属于火。
爰,通“曰”;稼,即种植谷物;穑,即收获谷物。稼穑,泛指人类种植和收获谷物的农事活动。引申为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土,故有“土载四行”、“万物土中灭”和“土为万物之母”说。
从,顺也;革,即变革。从革,指金有刚柔相济之性:金之质地虽刚硬,可作兵器以杀戮,但有随人意而更改的柔和之性。引申为凡具有沉降、肃杀、收敛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金。
润,即滋润、濡润;下,即向下、下行。润下,指水具有滋润、下行的特性。引申为凡具有滋润、下行、寒凉、闭藏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水。
4.取象比类法:“取象”,即是从事物的形象(形态、作用、性质)中找出能反映本质的特有征象;“比类”即是以五行各自的抽象属性为基准,与某种事物所特有的征象相比较,以确定五行归属。如,日出东方与木升发特性相似,故东方归属于木。
5.推演络绎法:即根据已知的某些事物的五行归属,推演归纳其他相关的事物,从而确定这些事物的五行归属。如:肝属木,可推演络绎胆、筋、爪、目皆属于目。
6.五行相生: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7.五行相克: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8.五行制化:指五行之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维持平衡协调,推动事物间稳定有序的变化与发展。
9.五行相乘: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胜的过度制约或克制。
10.五行相侮: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向制约和克制。
11.生克五行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说明自然界的变化与脏腑形体官窍的联系
(2)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3)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与传变
相生关系的传变(母病及子、子病及母)
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异常,累及其子行,导致母子两行皆异常。母病及子的一般规律是:母行虚弱,引起子行亦不足,导致母子两行皆不足。
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异常,影响其母行,终致子母两行皆异常。子病及母的一般规律有三:一是子行亢盛,引起母行亦亢盛,结果是子母两行皆亢盛,一般称为“子病犯母”;二是子行虚弱,上累母行,引起母行亦不足,终致子母俱不足;三是子行亢盛,损伤母行,以致子盛母衰,一般称“子盗母气”。
相克关系的传变(相乘、相侮)
(4)指导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以五行相生确立法则(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治法:滋水涵木法:滋肾阴以养肝阴。
益火补土法:温肾阳以补脾阳。
培土生金法:健脾生气以补益肺气。
金水相生法:滋养肺肾之阴的治法。
以五行相克确立法则(抑强、扶弱)
治法:抑木扶土法:舒肝健脾或平肝和胃以治疗肝脾不和或肝气犯胃病证。
培土制水法:是健脾利水以治疗水湿停聚病证。
佐金平木法:滋肺阴清肝火以治疗肝火犯肺病证。又称“滋肺清肝法”
泻南补北法:泻心火补肾水治疗心肾不交,又称泻火补水法、滋阴降火法。
12.中土五行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构建四时五脏理论体系
(2)说明五脏的生理特性和生理联系
(3)指导五脏病证的整体调理
(4)构建四象体质理论
13.中医学的思维方法:
天地人一体思维方法;形象思维方法;辩证思维方法;类推思维方法。
第三章藏象
藏象又写作“脏象”,指藏于体内的脏腑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外界环境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藏”指藏于体内的脏腑,实际上是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象”指外在的现象和比象。涵义有二:一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二指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与外界事物或现象相比类所获得的比象。
1.藏象学说形成的基础
(1)古代解剖学的认识
(2)长期生活实践的观察
(3)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
(4)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
2.藏象学说的特点
(1)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的整体性
(2)五脏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
3.五脏:为实质性脏器。五脏生理功能:化生和贮藏精气,藏而不泄,满而不能实。
六腑:中空有腔。六腑的生理功能:受纳和传化水谷。泻而不藏,实而不能满。
奇恒之腑:(胆,脉,骨,髓,脑,女子胞)中空有腔。生理功能:类似脏的贮藏精气的作用。无经络相络属。
心
1.心-元神之腑的主要生理功能(1)心主血脉(2)藏神
2.心的生理特性(1)心主通明(2)心气下降
3.心与志液体窍时: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在体合脉;开窍于舌;与夏气相通应。
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
(1)主血
心行血----心气推动血液运行,输送营养于全身;
心生血----水谷精微,奉心化赤
(2)主脉:指心气推动和调控心脏的搏动和脉管的舒缩,维持脉道通利的作用。另外,血液正常运行必须以心气充沛、血液充盈、脉道通利为基本条件。
(心主神志):心统率人体生命活动和主宰意识、思维等精神活动的机能。五脏六腑必须在心神的主宰和调节下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整体生命活动。
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心主血脉,故心主神。
"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肝
1.肝的主要生理功能(1)肝主疏泄(2)肝主藏血
2.肝的生理特性(1)肝为刚脏(2)肝气升发
3.肝与志液体窍时:在华为爪;在志为怒;在液为泪;在体合筋;开窍于目;与春气相通应。
指肝具有刚强躁急的生理特性。与肺为娇脏相对而言。肝在五行属木,木性曲直,故肝气具有柔和和伸展畅达之能;肝主疏泄,肝气喜条达而恶抑郁;肝内寄相火,主升主动。
指肝气向上升动、向外发散以调畅气机的生理特性。
指肝气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进而调畅精血津液的运行输布、脾胃之气的升降、胆汁的分泌排泄以及情志的舒畅等作用。
(1)促进血液与津液的运行输布
(2)调畅脾胃之气的升降
(3)调畅情志
(4)调畅胆汁的分泌排泄
(5)调畅排精排卵行经
肝气的疏泄功能失常。可分为疏泄不及(闷闷不乐,悲忧欲哭,胸胁、两乳、少腹胀痛)和疏泄太过(急噪易怒,失眠头痛,面红目赤,或吐血、咯血)
指肝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功能。
脾
1.脾的主要生理功能(1)脾主运化(2)脾主统血
2.脾的生理特性(1)脾气主升(2)喜燥恶湿
3.脾与志液体窍时:在华为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开窍于口;与长夏之气相通应。
指脾气将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即谷精和水精),并将其吸收、转输到全身各脏腑的生理功能。
(1)运化谷食:指脾气将谷食化为谷精,并将其吸收并转输到全身脏腑的生理功能。
(2)运化水饮:指脾气将水饮化为水精,亦即津液,并将其吸收、转输到全身各脏腑的生理功能。
指脾气具有统摄、控制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而不逸出脉外的功能。
指脾气具有向上运动以维持水谷精微的上输和内脏位置相对稳定的生理特性。
(1)升清:“清”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脾主升清,指脾气的升动转输作用,将胃肠道吸收的水谷精微上输于心、肺等脏,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濡润全身。
(2)升举内脏:指脾气上升能起到维持内脏位置的相对稳定,防止其下垂的作用。附:脾气下陷的病机有二:一是脾气虚衰,无力升举,又称中气下陷,当健脾益气;二是脾气为湿所困,不得上升而反下陷,当除湿与健脾兼用。
指脾喜燥结而恶湿浊的生理特性,与胃的喜润恶燥相对而言,该特性与脾运化水饮的生理机能密切相关。
脾气下陷的病机有二:一是脾气虚衰,无力升举,又称中气下陷,当健脾益气;二是脾气为湿所困,不得上升而反下陷,当除湿与健脾兼用。
肺
1.肺的主要生理功能(1)肺主气司呼吸(2)肺主行水(通调水道)(3)肺朝百脉、肺主治节
2.肺的生理特(1)肺为华盖(2)肺为娇脏(3)肺气宣降
3.肺与志液体窍时:在华为毛;在志为忧(悲);在液为涕;在体合皮;开窍于鼻;与秋气相通应。
(1)主呼吸之气:肺是呼吸器官,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
生理(肺气宣发---呼出浊气;肺气肃降---吸入清气)
病理(肺气不宣---胸闷咳嗽;肺气不降---喘咳气逆)
(2)主一身之气:指肺有主司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运行的作用。
(通调水道):指肺气的宣发肃降作用推动和调节全身津液的输布和排泄。
指肺具有辅心行血于周身的生理机能。全身的血液,通过血脉而流经于肺,经肺的呼吸进行气体交换,而后运行于全身。另一方面,肺通过呼吸运动,调节全身的气机,从而促进血液运行。
指肺气具有治理调节肺之呼吸及全身之气、血、津液的作用。(“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1)治理调节呼吸运动
(2)治理调节一身之气的运动
(3)治理调节血液的运行
(4)治理调节津液的输布代谢。
(1)肺覆盖五脏六腑之上,位置最高——“华盖”
(2)居高位,主行水——“水之上源”
(3)宣发卫气,保护诸脏免收外邪侵袭——“肺者,脏之长也”
指肺脏清虚而娇嫩,易受邪袭的生理特性。
指肺气向上向外宣发和向下向内肃降的相反相成的运动。
宣发与肃降运动协调,维持着肺司呼吸、主行水等机能。
肺气宣发体现在:
(1)呼出体内浊气;
(2)将脾转输至肺的水谷精微上输头面诸窍,外达皮毛肌腠;
(3)宣发卫气于皮毛、肌腠,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并将津液化为汗液排出体外。
肺气肃降体现在:
(1)吸入自然之清气,并将宗气布散至脐下,以资元气;
(2)将脾转输至肺的水谷精微向下布散于其它脏腑;
(3)将浊液下输于膀胱。
肾
1.肾的主要生理功能(1)肾藏精(2)肾主水(3)肾主纳气
2.肾的生理特性(1)主蛰守位(2)肾气上升
3.肾与志液体窍时:在华为发;在志为恐;在液为唾;在体合骨;开窍于耳和二阴;与冬气相通应。
肾气有摄纳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保持吸气深度,防止呼吸浅表的作用。生理---摄纳潜藏呼吸之气,为气之根病理---肾精亏虚、肾气衰减导致呼吸浅表,呼多吸少,动则气喘。
肾气(阴阳)具有主司和调节全身津液代谢的功能。包括对参与水液代谢的脏腑的促进作用以及生尿和排尿作用。
肾具有贮存、封藏精气的生理功能
因肾气虚衰,闭藏精的功能减退,导致精的无故流失,出现遗精早泄等失精的病理变化,称为肾失封藏。
指由脏腑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推动和调控着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功能,继而推动和调控着机体精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及其与能量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难经》左肾右命门说;《内经》“命门者目也”;《医贯》“七节之旁,中有小心”;《景岳全书》命门为水火之宅说。
肾中精气不断充盛,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一种可以促进性腺发育成熟的物质。
胃
1.胃的主要生理功能
(1)主受纳水谷:是指胃气具有接受和容纳饮食水谷的作用。胃有“太仓”、“水谷之海”之称。
(2)主腐熟水谷:是指胃气将饮食物初步消化,形成食糜的作用。受纳是腐熟消化的前提。
2.胃的生理特性(1)胃气下降(2)喜润恶燥
是指胃当保持充足的津液以利饮食物的受纳腐熟和通降下行。
胃气下降,是指胃气具有向下运动以维持胃肠道调畅的生理特性。胃气下降是胃主受纳的前提。具体体现于饮食物的消化和糟粕的排泄过程中:
(1)饮食入胃受纳而不拒
(2)经胃腐熟后下传小肠作进一步消化
(3)协助小肠将食物残渣下输大肠
(4)粪便有节度地排出体外
胆
1.胆的主要生理功能(1)贮存和排泄胆汁(2)主决断:是指胆在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中,具有对事物进行判断、作出决定的作用。
2.胆为奇恒之府:胆汁精纯而洁净(精汁、清汁)不直接受纳水谷,功能与五脏“藏精气”相似(中精之府、中清之府、清净之府)。中空有腔的囊状器官,形态结构与腑相同。
大肠
大肠的生理功能包括传导和变化功能:
(1)传送糟粕,吸收水分(大肠主津)
(2)变成粪便,排出体外
小肠
小肠的生理功能
(1)主受盛化物:小肠接受胃下传的食糜,在脾气的作用下进一步消化。
受盛---即接受,以器盛物之意。
化物---即彻底消化食物,将之化生成精微。
(2)泌别清浊:
①经小肠消化后的饮食物,分为水谷精微和食物残渣两部分
②将水谷精微吸收,把食物残渣向大肠输送
③小肠主液,即小肠在吸收水谷精微的同时,吸收了大量水液,部分下渗膀胱成为尿液生成之源。
膀胱
膀胱的生理功能
(1)汇聚水液,即代谢后的浊液下归于膀胱
(2)贮尿和排泄尿液:肾气及膀胱之气的激发和固摄作用协调,则膀胱开合有度,尿液可及时从溺窍排出体外。
三焦
(一)六腑之三焦
位置:是指腹腔中的肠系膜及大小网膜等。生理功能:疏通水道、运行津液。
(二)部位之三焦生理功能(1)通行诸气——肾中元气,自下而上,行至胸中(经三焦);胸中宗气,自上而下,到达脐下。(2)运行津液——全身津液的输布和排泄是在肺脾肾等脏腑的协同作用下完成的,但必须以三焦为通道。
(三)三焦分部和各自的生理特点:
膈以上的胸部,包括心肺和头面部。主要功能:上焦如雾。(宣发卫气,敷布水谷精微、血和津液,发挥营养和滋润全身的作用。)
膈以下脐以上的腹部,包括脾胃肝胆。主要功能:中焦如沤。(消化、吸收、输布水谷精微,化生气血的功能。)
脐以下的腹部,包括大肠,小肠,肾,膀胱,女子胞,精室等脏腑以及双下肢。主要功能:下焦如渎。(泌清别浊,排泄糟粕。)
脑
(一)脑的主要生理功能
(1)主宰生命活动(脑为元神之府)
(2)主精神活动
(3)主感觉运动
(二)脑与脏腑精气的关系
(1)与精气的关系:肾藏精,精生髓,髓充脑;后天之精(五脏六腑之精)充养肾精,以滋养脑髓。
(2)与脏腑的关系:“心藏神,肺藏魄,肝藏*,脾藏意,肾藏志”
女子胞
(一)女子胞的主要生理功能(1)主持月经(2)孕育胎儿
(二)女子胞与脏腑经脉的关系
(1)与“天癸”的关系:在天癸促发下,女子胞发育成熟,月经来潮,按时排卵,为孕育胎儿准备条件。
(2)与经脉的关系①冲脉---冲为血海,渗灌胞宫②任脉---任主胞胎,为阴脉之海③督脉---为阳脉之海,与肾相通④带脉---约束气血,固摄胞胎⑤十二经---其气血通过冲、任、督灌注于胞中。
心与肺
主要表现在心主血与肺主气,心主行血和肺主呼吸之间的关系。
生理:(1)肺主一身之气,气为血帅,肺气助心行血(2)心主一身之血,血为气母,心血运布肺气
病理:(1)肺气虚弱,行血无力;肺失宣肃,肺气壅塞,影响心的行血,心血瘀阻(2)心气不足,心阳不振,瘀阻心脉也会影响肺的呼吸
心与脾
主要体现于血液生成和运行上的相互为用、相互协同。
(1)血液生成生理:1心主行血,供养于脾则脾运正常,相互促进
2脾主运化,生血养心则心血充盈
病理:1脾失健运,生化乏源或脾不统血,慢性失血则心血不足;
2思虑过度,耗伤心血则脾气虚弱(最终导致心脾两虚)
(2)血液运行生理:1心行血,推动血行不已;
2脾统血,血液不溢脉外(两者使得血运正常)
病理:1心气不足,血行无力则气虚血瘀;
2脾气虚损,统摄无权则气虚出血。
心与肝
主要体现于行血、藏血和精神情志调节两方面。
(1)血液运行:心主行血,使肝有所藏;肝藏血,心行之。
(2)精神情志:心藏神,主宰精神、意识、思维和情志活动,有利于肝主疏泄;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维护情志的舒畅,有利于心神内守。
心与肾
主要表现为心肾相交。包括:(1)水火既济(2)精神互用(3)君相安位
心与肾之间的水火、阴阳、精神的动态平衡失调。主要表现为①水不济火,肾阴虚于下而心火亢于上的阴虚火旺;②或肾阳虚与心阳虚互为因果的心肾阳虚,水湿泛滥;③或肾精与心神失调的精亏神逸的病理变化。
肺与脾
主要体现于气的生成和津液代谢两个方面。
(1)气的生成生理:肺为主气之枢,脾为生气之源。肺主呼吸而纳清气,脾主运化而生谷气(相互结合,形成宗气)病理:肺气虚累及脾,脾气虚累及肺,终致肺脾两虚。
(2)津液代谢生理:肺气宣降水液输布全身,脾气运化水液上归于肺或脾气散精,使津液正常生成和输布。病理:脾为生痰之源——水不化津,转为痰浊;肺为贮痰之器——痰浊停肺,引起咳喘。
肺与肝
主要体现于人体气机升降的调节方面。
(1)肝主升发,有利于肺气肃降
(2)肺主肃降,有利于肝气升发(升降相因,互制互用,调节全身气机)
肺与肾
主要表现在津液代谢、呼吸运动及阴阳互资三个方面。
(1)津液代谢:1肺气肃降,水液下归于肾(肺气宣降行水)
2肾气阴阳,促进肺的功能(肾气蒸化水液)--两者相互协同
(2)呼吸运动:1肺主气司呼吸,有利于肾主纳气
2肾藏精主纳气,有利于肺气肃降(两者相互协同)
(3)阴阳互资生理:肺阴下输于肾,肾阴上滋于肺,金水相生以及肾阳资助肺阳。
病理:1肺阴不足下及肾阴2肾阴亏虚使得肺阴失充3肺肾阳虚津凝为痰
肝与脾
主要体现在疏泄与运化的相互为用、藏血与统血的相互协调关系。
(1)饮食物消化
生理:1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协调脾胃升降,有利于运化转输
2脾气健旺,气血生化--濡养于肝,使肝气充和,条达疏泄
病理:1肝失疏泄脾失健运
2脾失健运肝失疏泄
3脾胃湿热郁蒸肝胆
(2)血液运行
生理:1肝主藏血,调节血量以供应脾运
2脾主生血统血使肝血充足
病理:1脾虚血液化生无源则肝血不足
2脾不统血而出血
3肝不藏血、脾不统血(藏统失司)
肝与肾
主要体现在“肝肾同源”,又称”乙癸同源”,包括精血同源,藏泄互用及阴阳互滋互制。
(1)精血同源:肝藏血,肾藏精,精血皆同源于水谷精微,且能相互转化资生。(2)藏泄互用:肝气疏泄使肾气开合有度,肾气闭藏防肝气疏泄太过。从而调节女子的月经来潮、排卵和男子的排精机能。
(3)阴阳互滋互制:肝肾阴阳之间存在着相互滋养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脾与肾
主要体现于先天后天相互资生和津液代谢方面。
(1)先后天相互资生:1先天温养后天(脾主运化,赖命火温煦)
2后天补充先天(肾主藏精,须脾精补充)
(2)津液代谢:1脾气运化水饮,须赖肾气蒸化和肾阳的温煦推动;
2肾主水,又赖脾气及脾阳的协助,即所谓“土能制水”
六腑之间的关系
六腑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于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和密切配合。分工合作
(1)胃:受纳、腐熟水谷,形成食糜,下传小肠
(2)小肠:受盛化物(食糜),泌别清浊,吸收精微,残渣下传大肠
(3)大肠:接受食物残渣,吸收水分,形成大便,排出体外
(4)膀胱:水液从小肠经三焦渗入膀胱,形成小便排出体外
(5)胆:贮存、排泄胆汁,入于小肠,以助消化
(6)三焦:疏通水道,下归肾与膀胱。
心与小肠
心与小肠通过经脉相互属络构成了表里关系。生理--心主血脉,心阳温煦小肠,心血濡养小肠,有助于小肠化物;小肠化物,泌别清浊,化血养心,有利于心主血。病理--心火移热于小肠,小肠实热;小肠热上熏于心,心火亢盛。小肠虚寒,化物失职,日久心血不足。
肺与大肠
肺与大肠通过经脉相互属络构成了表里关系。生理--肺气清肃下降,促进大肠传导;大肠传导,糟粕下行,有利于肺气肃降。病理--肺气壅塞,失于肃降可使得腑气不通,肠燥便秘;大肠实热,传导不畅可使得肺气不降,胸满咳喘。
脾与胃
脾与胃通过经脉相互属络构成了表里关系。
(1)水谷纳运协调:胃主受纳——为脾运奠定基础;
脾主运化——使胃得以继续受纳
(2)气机升降相因:脾气上升,运化水谷精微上行,有助于胃气通降;
胃气通降,将水谷及残渣下传,有助于脾气升运;
(3)阴阳燥湿相济:脾喜燥恶湿——得胃阳以制其湿;
胃喜润恶燥——得脾阴以制其燥。
肝与胆
肝与胆通过经脉相互属络构成了表里关系。
(1)同司疏泄:肝主疏泄,分泌胆汁;胆附于肝,藏泄胆汁。两者协同,疏利胆汁于小肠,助脾胃消化吸收。肝气疏泄正常,促进胆汁分泌排泄,胆汁排泄无阻,有利于肝气疏泄)
(2)共主勇怯:肝主谋虑,胆主决断。
肾与膀胱
肾与膀胱通过经脉相互属络构成了表里关系。
生理--1肾气蒸化固摄小便,控制膀胱开合2膀胱开合有度,利于肾的主水功能病理--1肾虚蒸化无力,或固摄无权,膀胱开合失度2膀胱湿热,或膀胱失约,影响肾的蒸化和固摄,出现尿液及其排泄异常。
五脏与女子胞
女子胞:主持月经,孕育胎儿。与心肝脾肾关系最为密切。
心:心藏神,心神调节月经来潮和排卵。
心主血,心血充养女子胞,影响月经或孕育胎儿。
肝:肝主藏血,下注冲脉血海,影响月经和孕育胎儿,女子以肝为先天。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调节月经及排卵周期。
脾:脾主运化,化生气血,充养女子胞。
脾主统血,固摄和控制月经量。
肾:肾藏精,肾精充盛产生天癸,激发和维持女子胞的生育功能。
肺:肺主气,朝百脉,与女子胞也有一定联系。
五脏与脉
脉:脉的柔韧、舒缩及血液的畅行,皆与五脏功能相关。
心:心藏神,神驭气,调节血脉的运行。心主血脉,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脾:脾固摄和控制血液在脉中运行而不逸出脉外。
肺:肺主气,朝百脉,辅心行血,调节血行。
肝: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调节血脉运行。
肾:肾阳资助心阳,促进血脉运行;肾阴资助心阴,滋养血脉。
五脏与骨、髓
肾藏精,精化髓,髓充骨;五脏六腑化生精气,充养肾精,滋养骨髓。
五脏与脑
脑:元神之府。
心:心藏神,脑为元神之府。心主血,心血上供于脑,充养脑髓,故心与脑相通,脑部可从心论治。
肺:肺主气,朝百脉,辅心行血,上养于脑,而生魄。
肝:肝主藏血,血养脑,而生*。肝主疏泄,使脑窍通利,调节情志。
脾:脾主运化,化生气血,清阳上达于脑,使脑窍通利。
肾:肾藏精,精生髓,髓充于脑(脑为髓海)
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区别
五脏:为实质性脏器。五脏的生理功能:化生和贮藏精气,藏而不泄,满而不能实。六腑:中空有腔。六腑的生理功能:受纳和传化水谷。泻而不藏,实而不能满。
奇恒之腑:中空有腔。奇恒之腑的生理功能:类似脏的贮藏精气的作用。无经络相络属。
第四章精气血津液
一.精的概念
精是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成的一种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狭义之精---繁衍后代作用的生殖之精。
广义之精(指一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液态精华物质)
分藏于五脏,主要藏于肾
(1)先天之精---贮藏于肾,是肾精的主体成分,部分分藏于其他脏腑
(2)后天之精---脾胃化生后,转输到各脏腑(化为脏腑之精)剩余部分,充养肾中的先天之精。
(1)分藏于各脏腑,濡养脏腑,并化气以推动和调节脏腑的机能
(2)化为生殖之精而有度的排泄以繁衍生命
二.精的生成
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是构成胚胎的原始物质。
后天之精(水谷之精)---来源于饮食水谷,是人出生后赖以维持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
三.精的功能
(1)繁衍生命:生殖之精具有繁衍生命的作用;
(2)濡养:精能濡养人体各脏腑形体官窍;
(3)化血:精可化血,是血液生成的来源之一;
(4)化气:先天之精化生先天之气(元气)后天之精化生谷气;
(5)化神:精能化神,精是神化生的物质基础。
四.气的概念
气是人体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人体的气分布到某一脏腑或某一经络,即为某一脏腑或某一经络之气。生成---由肺纳自然界的清气、脾胃运化水谷之精气和肾先天之精综合而成。功能---构成脏腑经络组织;维持脏腑经络的功能活动。
营气是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组成:脾胃运化所生成的水谷精微(精华部分)分布:进入脉中,循行全身,内入脏腑,外达肢节,终而复始,营周不休。功能:化生血液;营养全身。
卫气是行于脉外而具有保护作用的气,又称“卫阳”。组成:脾胃运化之水谷精微所化生(水谷之悍气)分布: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内至胸腹脏腑,外而皮肤肌腠,布散全身。功能——防御外邪、温养全身、调控腠理、维持恒定的体温。
元气(“原气”、“真气”、先天之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
生成:是肾藏的先天之精所化生,赖脾胃化生的水谷之精的滋养补充。
分布:发于肾,以三焦为通路,流布全身。
功能:(1)推动和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及生殖机能。(2)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
宗气是由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聚于胸中的气。积聚之处称“气海”,又名膻中。
生成:水谷之气和清气相结合
分布:积聚于胸中,贯注于心肺。
主要功能:(1)走息道以行呼吸;(2)贯心脉以行气血。
五.气的生成
人体的气,来源于禀受父母的先天之精气、饮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水谷之气)和存在于自然界的清气。
(1)气的生成之源:先天之气(元气)后天之气(宗气)后者来源于水谷之气和自然界之清气。
(2)相关脏腑功能:肾为生气之根,脾胃为生气之源,肺为生气之主。
六.气的功能
(1)推动与调控作用(2)温煦与凉润作用(3)防御作用(4)固摄作用(5)中介作用
气机即气的运动。
基本形式---升、降、出、入。
意义---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
脏腑气机升降协调平衡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关键。
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气化的形式---物质和能量的转化。
气的运动是产生气化过程的根本。气的运动以及气的阴阳双方之间相互作用是气化过程发生和赖以进行的前提与条件。气化过程寓有气的运动,气的各种运动形式正是从气化过程中得以体现。
七.血的概念
血是循行于脉中而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八.血的生成
(1)化生之源:肾精和水谷之精(营气、津液)
(2)相关脏腑:脾胃为血液生化之源;
心肺对血液的生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肾藏精,精生髓,精髓是化生血液的基本物质之一。
九.血的功能
血的功能:濡养,化神。
十.血的运行
影响血液运行的因素:
气(的固摄作用)脉道(完好无损、通畅无阻)血液质量(清浊和黏稠)病邪
(1)心主血脉---心气推动和调控血液在脉中运行全身;
(2)肺朝百脉,主治节---辅心行血;
(3)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是保证血行通畅的一个重要环节,且肝主藏血;
(4)脾主统血---固摄血液。是保证血液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
十一.津液
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的分泌物,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性质、流动性、分布部位、主要功能
(1)津:性质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并能渗注于血脉,起滋润作用;
(2)液:性质较稠厚,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之中,起濡养作用。
(3)津和液可以相互转化。
十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津液来源于饮食水谷,脾对津液的输布作用;肺对津液的输布和排泄作用,称为“通调水道”;肾对津液的输布和排泄亦起着极其重要的主宰作用。故肺脾肾三脏对津液起着主要的调节平衡作用。
十三.气和血的关系
气为血之帅(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血为气之母(血能养气、血能载气)。
是指血的组成及其生成过程中,均离不开气和气的运动变化(气化功能),营气和津液是血的主要组成部分,营气和津液转化为赤色的血离不开气的运动变化。因此,气旺则化生血的功能亦强,治疗血虚常常配合补气药。
血液的循行,有赖于心气的推动,肺气的宣发布散,肝气的疏泄条达。气机逆乱,血行亦随气的升降出入异常而逆乱,如血随气升,血随气陷。
血在脉中循行而不溢出脉外,主要依赖于气对血的固摄作用。
血是气的载体,并给气充分的营养。气的活力很强,易于逸脱,所以气必须依附于血和津液,如果失去依附,则浮散无根而发生气脱。治疗大出血,往往多用益气固脱之法。
十四.气和津液的关系
气能生津,气能行(化)津,气能摄津,津能载气。
脾胃之气健旺,化生的津液就充盈。
津液的输布及其化为汗、尿等排出体外,全赖于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气虚、气滞可以导致津液停滞,称为气不行(化)水。
维持津液代谢的正常平衡,有赖于气的固摄作用,气虚或固摄作用减弱时,可导致多汗、多尿、遗尿等津液的流失。
气依附于血液和津液。“吐下之余,定无完气”,或可发生“气随津脱”。
(1)精和气的关系:精气互生互化;
(2)精和血的关系:精血互生互化;
(3)气和血的关系: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血为气母;
(4)气和津液的关系:气能生津,气能行(化)津,气能摄津,津能载气;
(5)血和津液的关系:津血同源。
血和津液的生成都来源于水鼓精气,由水谷精气所化生。故有“津血同源”之说。津液渗注于脉中,即成为血液的组成部分。“中焦出气如雾。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病理上,血液和津液也相互影响,“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十五.神
神:广义--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外在总体表现的统称。
狭义--人的意识、思维、情感等精神活动。
神的生成:(1)神产生的物质基础---精、气、血、津液
(2)神分别归藏于“五神脏”。
神的作用:(1)调节精气血津液的代谢
(2)调节脏腑的生理机能
(3)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
第五章经络
一.经络的概念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脉是主干,纵行于固定的路径,行于深部;
络脉是分支,纵横交错,网络全身,深浅部皆有。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系统,是由经脉和络脉组成。
经脉可分为正经、经别和奇经三类。
络脉是经脉的分支,有别络、浮络和孙络之分。
即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
是从十二经脉别出的经脉,他们分别起自四肢,循行于体腔脏腑深部,上出于颈项浅部。
(1)阳经的经别从本经别出而循行体内后,仍回到本经;
(2)阴经的经别从本经别出而循行体内后,却与相为表里的阳经相合。
(3)十二经别的作用主要是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的联系。能补正经之不足。
即任督冲带,阴跷阳跷阴维阳维,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
是较大的和主要的络脉。十二经脉与督脉、任脉各有一支别络,再加上脾之大络,合为“十五别络”。别络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加强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之间在体表的联系。
是循行于人体浅表部位而常浮现的络脉。
是最细小的络脉,有“溢奇邪,通荣卫”的作用。
经筋是十二经脉与筋肉的连属部分。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是十二经脉的连属部分。有连缀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
全身的皮肤,是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经络之气的散布所在。所以,把全身的皮肤分为十二个部分,分属于十二经脉,称“十二皮部”
三.十二经脉的名称
十二经脉的名称,包括手或足、阴或阳、脏或腑三个部分。
手经行于上肢,足经行于下肢;
阴经行于四肢内侧,属脏,阳经行于四肢外侧,属腑。
(1)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行于上肢前缘内侧(外侧)
(2)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行于上肢中线内侧(外侧)
(3)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行于上肢后缘内侧(外侧)
(4)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行于下肢前缘内侧(外侧)
(5)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行于下肢中线内侧(外侧)
(6)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行于下肢后缘内侧(外侧)
四.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
手三阴经从胸腔走向手指末端,交手三阳经;
手三阳经从手指末端走向头面部,交足三阳经;
足三阳经从头面部走向足趾末端,交足三阴经;
足三阴经从足趾走向腹腔、胸腔,交手三阴经。
构成一个“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的循环路径。
五.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手太阴肺经(食指端)---手阳明大肠经(鼻翼旁)---足阳明胃经(足大趾端)---足太阴脾经(心中)---手少阴心经(小指端)---手太阳小肠经(目内眦)---足太阳膀胱经(足小趾端)---足少阴肾经(胸中)---手厥阴心包经(无名指端)---手少阳三焦经(目外眦)---足少阳胆经(足大趾)---足厥阴肝经(肺中)---手太阴肺经
六.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1)在四肢,阴经分布于内侧面,阳经分布于外侧面。内侧分三阴,外侧分三阳,大体上,太阴、阳明在前缘,少阴、太阳在后缘,厥阴、少阳在中线。
(2)在头面部,阳明经行于面部、额部;太阳经行于面颊、头顶及头后部;少阳经行于头侧部。
(3)在躯干部,手三阳经行于肩胛部;足三阳经则阳明经行于前(胸、腹部),太阳经行于后(背面),少阳经行于侧面。手三阴经均从腋下走出,足三阴经均行于腹面。循行于腹面的经脉,自内向外的顺序为足少阴、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
七.十二经脉的属络表里关系
1.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2.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
3.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4.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
5.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6.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
相表里的两条经脉,都在四肢末端交接。足厥阴肝经与足太阴脾经在下肢内踝上八寸处交叉后,变换前后位置:足太阴在前缘,足厥阴在中线。
八.经络的生理功能
经络的功能活动,称为“经气”。其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
(1)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
包括以下四种联系,脏腑与外周肢节,脏腑与五官九窍,脏腑之间,经脉之间。
(2)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
(3)感应传导作用;
针刺中的“得气”和“行气”现象就是经络传导感应作用的表现。
(4)调节机能平衡,经络能运行气血和协调阴阳,使机体活动保持相对的平衡。
九.经络学说的应用
(1)阐释病理变化(2)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第六章体质
一.体质的概念
体质是指人体在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
二.体质学说的应用
(1)说明个体对某些病因的易感性
(2)阐释发病原理
(3)解释病理变化(体质因素决定病机的从化,体质因素决定疾病的传变)
(4)指导辨证:体质是辨证的基础,体质决定疾病的证候类型。
(5)指导治疗(区别体质特征而施治,根据体质特征注意针药宜忌)
(6)指导养生(指导食疗养生,指导精神调摄)
第七章病因与发病
凡能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即是病因,又称致病因素。
是研究各种致病因素的概念、形成、性质、致病特点及其所致病证临床表现的理论,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病因的分类及沿革
秦国名医医和提出六气病源说(六气,阴阳风雨晦明)
内经阴阳分类法(生于阳得之风雨寒暑,生于阴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内经三部分类法(喜怒不节则伤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
仲景的发病途径分类法(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为房事、金刃、虫兽所伤)葛洪三因论(内疾,外发与它犯)
巢元方首次提出具有传染性的乖戾之气
陈无择的三因分类法(外所因-六淫,内所因-七情,不内外因-饮食劳倦、跌扑金刃,虫兽所伤)
现代的病因分类法(外感病因-六淫、疠气;内伤病因-七情、劳逸损伤、饮食失宜;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水湿痰饮,瘀血,结石;其他病因-外伤,寄生虫、药邪、医过、先天因素)
二.病因学说的特点
病因学说的主要特点之一:“辨症求因”,又称“审症求因”,为中医探究和认识病因的特有方法。是以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分析病证的症状、体征来推求病因,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的一种方法。
三.六淫
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淫,有太过和浸淫之意。由于六淫是致病邪气,所以又称其为“六邪”。
六气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不同的自然界的气候变化。
(1)气候变化异常,超过了人体的适应能力;
(2)人体的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不能适应自然界气候变化而导致发病。
(1)与该地区常年同期气候变化相比,六气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或气候变化过于剧烈急骤;
(2)气候变化作为致病条件,主要是与人体正气的强弱及调节适应能力相对而言的。
(1)外感性:多从肌表、口鼻而入,或两者同时受邪。
(2)季节性: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如春季多发风病,长夏多湿病。
(3)地区性:致病常与生活工作的区域环境密切相关。
(4)相兼性:既可单独伤人致病,又可两种以上同时侵犯人体而为病。
内生“五邪”由脏腑及精气血津液功能失常而产生,属内伤病的病机;外感六淫由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失常而产生,属于外感病的病因。内生“五邪”病机所反映的病证,多为里证、虚证或虚实夹杂证;外感六淫邪气所致的病证,多为表证、实证。
凡致病具有善动不居、轻扬开泄等特性的外邪,称为风邪。
风邪侵入所发病证为外风证,致病以春季为多。
性质和致病特点:1)风为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
2)风性善行而数变;
3)风性主动;
4)风为百病之长,易合邪为害。
凡致病具有寒冷、凝结、收引特性的外邪,称为寒邪。
寒邪侵入所致病证为外寒证:1)伤寒:寒客肌表,郁遏卫阳称为“伤寒”
2)中寒: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
性质和致病特点: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2)寒性凝滞;3)寒性收引。
发于夏至之后,立秋以前。
性质和致病特征: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壮热,心烦,面赤,脉象洪大);
2)暑性升散,伤津耗气;3)暑多挟湿。
凡致病具有重浊、黏滞、趋下特性的外邪,称为湿邪(外湿),多由气候潮湿、淋雨涉水,居处潮湿所致。
性质和致病特征:1)湿为阴邪,易损伤阳气,阻遏气机;
2)湿性重浊;3)湿性黏滞;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凡致病具有干燥、收敛等特性的外邪,称为燥邪(分温燥和凉燥)。
性质和致病特点: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2)燥易伤肺。
凡致病具有炎热升腾等特性的外邪,称为火(热)邪。
性质和致病特点:1)火热为阳邪,其性趋上;
2)火热易扰心神;
3)火热易伤津耗气;
4)火热易生风动血;
5)火邪易致疮痈。
相同点:本质皆为阳盛,均为外感六淫邪气,致病基本相同。
区别:热外受,其性弥漫,临床多全身弥漫性发热征象,易耗伤阴液,多泛及全身。火内生,其性结聚,临床多局部红肿热痛等症状,易耗血动血,多脏腑郁发或邪郁化火,其性炎上。
四.疠气
疠气是指一类具有强烈致病性和传染性的外感病邪。
传播途径:空气,口鼻,饮食,蚊虫叮咬,虫兽咬伤,皮肤接触等。
致病特点:①发病急骤,病情危笃
②传染性强,易于流行
③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影响疠气产生的原因:①气候因素;②环境因素;③预防措施不当;④社会动荡。
五.七情
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五志:是指怒、喜、思、悲、恐五种正常的情志活动。)
七情内伤:七情过激或人体调节能力低下,则七情成为病因致病。
(1)直接伤及内脏
①七情损伤相应之脏;②七情首先影响心神;
③数情交织,多伤心肝脾;④易损伤潜病之脏腑。
(2)影响脏腑气机
①怒则气上;②喜则气缓;③悲则气消;
④恐则气下;⑤惊则气乱;⑥思则气结。
(3)多发为情志病
①因情志刺激而发的病证,如郁证、癫、狂等;
②因情志刺激而诱发的病证,如胸痹、真心痛、眩晕(高血压)等身心疾病;
③其他原因所致但有情志异常表现的病证,如消渴、恶性肿瘤、慢性肝胆疾病等。
1)情绪积极乐观,七情反应适当有利于疾病康复;
2)情绪消沉,悲观失望,或七情异常波动可使病情加重或恶化。
六.饮食失宜
饮食失宜包括饮食不节、饮食不洁、饮食偏嗜。
(1)过饥:指摄食不足,如饥而不得食,或有意识限制饮食,或因脾胃功能虚弱而纳少,或因七情强烈波动而不思饮食,或不能按时饮食等,导致气血生化乏源,脏腑组织失养。
(2)过饱:指饮食超量,或暴饮暴食,或中气虚弱而强食,以致脾胃难于消化转输而致病。
饮食不洁作为致病因素,是指进食不洁净的食物而导致疾病的发生。由于进食腐败变质的食物(胃肠病),或被疫*、寄生虫等污染的食物(传染病及寄生虫病),或*性食物(食物中*)。
(1)寒热偏嗜1)偏食生冷寒凉,则易于耗伤脾胃阳气,导致寒湿内生;2)偏嗜辛热温燥,又可使肠胃积热,或酿成痔疮等;
(2)五味偏嗜1)偏嗜某味,导致该脏的脏气偏盛,功能活动失调,也可导致他脏的病理改变。
(3)食类偏嗜1)若偏嗜饮酒,则易酿生湿热痰浊,引发多种疾患;2)过食肥甘厚味,易伤脾胃,助湿,生痰化热,或生痈疡;3)因偏食导致营养缺乏(缺碘或维生素等)
《素问·生气通天论》“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驰,精神乃央”
《素问·五脏生成篇》“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
七.劳逸损伤
(1)劳力过度—耗伤精气、损伤形体;
(2)劳神过度—耗伤心脾气血;
(3)房劳过度—耗伤肾中精气。
(1)安逸少动,气机不畅;
(2)阳气不振,正气虚弱;
(3)长期用脑过少,加之阳气不振,可致神气衰弱。
八.痰饮
1.痰饮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较稠浊的称为痰,清稀的为饮。2.痰饮的分类:痰可分为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饮因其所停留的部位不同而分“痰饮”、“悬饮”、“支饮”、“溢饮”
1)有形之痰:是指视之可见,闻之有声的痰液,如咳嗽吐痰、喉中痰鸣等,或指触之有形的痰核。
2)无形之痰:是指只见其征象,不见其形质的痰病,如眩晕、癫狂等。
因此,中医学对“痰”的认识,主要是以临床征象为依据来进行分析的。
3.痰饮的形成:多为外感六淫,或七情内伤,或饮食劳逸,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化不利,水液代谢障碍,水液停聚而形成。由于肺、脾、肾、肝及三焦等对水液代谢起着重要作用,故痰饮的形成,多与肺、脾、肾、肝及三焦的功能失常密切相关。
4.痰饮的致病特点(1)阻滞气血运行;(2)影响水液代谢;(3)易于蒙蔽心神;(4)致病广泛,变幻多端。
九.瘀血
1.瘀血的概念:是指体内血液停积而形成的病理产物,属于继发病因。包括体内瘀积的离经之血;以及因血液运行不畅,停滞于经脉或脏腑组织内的血液。
2.瘀血的形成1)血出致瘀;2)气滞致瘀;3)因虚致瘀;4)血寒致瘀;5、血热致瘀。
3.瘀血的致病特点①易于阻滞气机;②影响血脉运行;③影响新血生成;④病位固定,病证繁多
4.瘀血致病的病症特点①疼痛:多为刺痛,固定不移,拒按,夜间痛甚;②肿块:皮下或体内肿块,固定不移;或见体表青紫肿胀;③出血:出血量少而不畅,血色紫暗,或夹有血块;④色紫暗:面色紫暗,口唇、爪甲青紫等;舌质紫暗,舌有瘀斑、瘀点等;⑤其他:肌肤甲错,脉涩或结代等。
十.结石
1.结石的概念:是指体内某些部位形成并停滞为病的砂石样病理产物或结块。
2.结石的形成1)饮食不当;
2)情志内伤—肝气郁结,胆汁蕴结;
3)服药不当—脏腑功能失调,或药物沉积于体内;
4)体质差异—某些物质的代谢异常。
3.结石的致病特点1)多发于肝、肾、胆、胃、膀胱等脏腑;
2)病程较长,病情轻重不一;
3)阻滞气机,损伤脉络。
十一.邪气
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简称为“邪”。
邪气包括存在于外界或由人体内产生的种种具有致病作用的因素。
1.邪气的侵害作用(1)导致生理机能失常;
(2)造成脏腑组织的形质损害;
(3)改变体质类型
2.邪气在发病中的作用(1)邪气是导致发病的原因;
(2)影响发病的性质、类型和特点;
(3)影响病情和病位;
(4)某些情况下在发病中起主导作用。
十二.正气
正气,是一身之气相对邪气时的称谓,是指人体内具有抗病、祛邪、调节、修复等作用的一类细微物质。
1.正气的防御作用(1)抵御外邪的入侵;
(2)驱邪外出;
(3)修复调节能力;
(4)维持脏腑经络功能的协调。
2.正气在发病中的作用:(1)正气是决定发病的关键因素。
(2)正虚感邪而发病;
(3)正虚生“邪”而发病;
(4)正气的强弱可决定发病的证候性质。
1.正气不足是发生疾病的内在根据
2.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3.正邪斗争的胜负,决定发病与不发病。
第八章病机
一.病机的概念
是指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
二.邪正盛衰病机
邪正盛衰是指在疾病过程中,机体的抗病能力与致病邪气之间的相互斗争中所发生的盛衰变化。这种斗争,不仅关系着疾病的发生,而且直接影响着疾病的发展和转归,同时影响着病证的虚实变化。许多疾病的过程就是邪正斗争及其盛衰变化的过程。
三.虚实病机
包括实的病机(邪气盛则实)和虚的病机(精气夺则虚)。
1.实的病机(邪气盛则实)
实,主要指邪气盛,是以邪气亢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状态。
特点:正邪斗争激烈,病理反应比较剧烈的、有余的证候。
形成:外感六淫或疠气的初、中期,或痰、食、血、水滞留体内的内伤病证。
表现:体质壮实,壮热狂躁、声高气粗、腹痛拒按、二便不通、脉实有力,舌苔厚腻。
2.虚的病机(精气夺则虚)
虚,主要指正气不足,以正气虚弱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应。
特点:抗病力低下,正邪斗争不剧烈表现出的一系列虚弱,衰退和不足的证候。形成:先天禀赋不足,病后亏虚,多种慢性病损耗,邪气损害。导致气血津液、阴阳耗伤,或气化功能减退,精微化生不足或气化功能亢进但消耗精微过多。
表现:神疲体倦,气短,面色无华,自汗,盗汗,二便失禁。五心烦热、畏寒肢冷、脉虚无力等。
3.虚实变化(包括虚实错杂,虚实转化,虚实真假)
邪盛与正虚并存。
(1)形成:实性病变失治,邪久留、损正气,或者正气不足,无力祛邪外出或者正本虚又内生痰、湿、瘀等病理产物。
(2)表现:虚中夹实(正虚为主)实中夹虚(邪实为主)
(1)由实转虚:邪实久留而损伤正气
(2)由虚转实:正气不足而导致实邪积聚
(1)真虚假实(至虚有盛候):疾病本质为虚,表现为“实”的假象。
形成:正气虚,脏腑气血不足,推动、激发功能减退所致。
表现:纳食减少,疲乏无力,舌淡嫩,又兼腹满(时减)、腹痛(喜按)等假象。
(2)真实假虚(大实有羸状):疾病本质为实,表现为“虚”的假象。
形成:邪气亢盛,结聚于内,阻滞经络,气血不能畅达于外。
表现:便秘腹痛拒按,潮热,谵语又兼面色苍白,四肢逆冷,精神萎顿等状似虚寒的假象。
四.疾病的转归
包括:正胜邪退,邪胜正衰,邪正相持,正虚邪恋,邪去正不复。
1.正胜邪退
正气奋起抗邪,正气日趋强盛,邪日衰,疾病向好转和痊愈的方向发展的一种病理变化。是由于正气盛或邪气弱或治疗正确及时。
2.邪胜正衰
邪气亢盛,正气虚而无力抗邪,疾病向恶化、危重甚至死亡转归的一种病理变化。
3.邪正相持
正气不甚虚弱,邪气亦不亢盛,二者相持不下,病势迁延的病理状态。多见于病之中期或慢性病迁延期。
4.正虚邪恋
正气已虚,余邪未尽,因正气难复,病势缠绵难愈。为邪正相持的特殊病机。
形成:多见于疾病的后期,急性转为慢性,或慢性病久而不愈,正虚驱邪无力。转归:积极治疗和调理,则病趋好转或痊愈,调养失当则转为迁延性或慢性病证,或留下后遗症。
5.邪去正不复
邪气已去,正气损伤较严重,短期内难以恢复。(个人理解)
五.阴阳失调病机
阴阳消长失去平衡协调的简称。包括阴阳偏盛、偏衰,阴不制阳,阳不制阴。
阴阳失调是脏腑、经络、气血、营卫等相互关系失调,以及表里出入、上下升降等气机失常的概括。由于各种致病因素必须通过机体内部的阴阳失调才能形成疾病,因此,阴阳失调又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内在根据。
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阳气病理性偏盛,机能亢奋,机体反应性增强,热量过剩的病理状态。表现为阳盛而阴未虚(或亏虚不甚)的实热病证。
(1)形成原因:感受温热阳邪或阴邪从阳化热,或五志过极化火,或气滞、血瘀、食积郁而化热。
(1)临床表现:热(壮热、面红、目赤)
动(脉数、心烦、躁扰)
燥(口渴,便干,苔*)
(3)转归:实热兼阴亏或久之转为虚热。
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阴气病理性偏盛,机能抑制,热量耗伤过多,病理性代谢产物积聚的病理状态。表现为阴寒偏盛而阳气未虚(或虚损不甚)的实寒病证。
(1)形成原因:感受寒湿阴邪或过食生冷,寒邪中阻。
(2)临床表现:寒(恶寒、喜暖、肢冷)
静(舌淡、脉迟、蜷卧)
湿(水肿,泄泻,痰液清冷)
(3)实寒兼阳虚或久之转为虚寒。
阴或阳的偏盛,主要是指“邪气盛则实”的实证,阳邪侵袭人体导致阳偏盛,故“阳盛则热”,阳偏盛必然会制阴,导致阴偏衰,故曰“阳盛则阴病”。阴邪侵袭人体导致阴偏盛,故“阴盛则寒”,阴偏盛必然会制阳,导致阳偏衰,故曰“阴盛则阳病”
即阳虚,机体阳气虚损,机能衰退或衰弱,代谢缓慢,产热不足的病理状态。表现为阳气不足,阳不制阴,阴气相对偏亢的虚寒证。
(1)形成原因:先天禀赋不足,后天饮食失养,劳倦内伤,久病伤阳。
(2)临床表现:畏寒肢冷,脘腹冷痛,面色晄白,舌淡脉迟等温煦作用减退的寒象;或是神疲,喜静蜷卧,小便清长,下利清谷等中阳不足的虚象。
(3)阳虚必以气虚为基础。“阳虚则寒(虚寒)”是虚而有寒,以虚为主。
即阴虚,指机体阴气不足,阴不制阳,导致阳气相对偏盛,机能虚性亢奋的病理状态。表现为阴气不足,阳气相对亢盛的虚热证。
(1)形成原因:阳邪伤阴,五志过极化火伤阴,久病伤阴。
(2)表现:骨蒸潮热、盗汗、五心烦热、颧红升火、消瘦,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细数等。
阴或阳的偏衰,主要是指“精气夺则虚”的虚证,“精气夺”不仅包括了精气血津液的不足及其生理功能的减退,同时也包括了脏腑、经络等生理功能的减退和失调。
指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到相当程度,病变发展影响及相对的一方,形成阴阳两虚的病机。包括阴损及阳和阳损及阴。
由于阴阳互根,故阴和阳之间可以发生互损,无论阴虚或阳虚,多在累及肾阴或肾阳,及肾本身阴阳失调时,才易发生阴阳互损。
阴虚到一定程度,累及阳气的生化,阳气生化不足,进而导致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的病理状态。
阳虚较重,无阳则阴无以生,导致阴虚,形成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证。
阴阳格拒是阴阳失调中比较特殊的一类病机,包括阴盛格阳和阳盛格阴。是由于阴或阳的某一方偏胜至极,因而壅遏于内,将另一方排斥格拒于外,迫使阴阳之间不相维系,从而出现真寒假热或真热假寒等复杂病理现象。
又称格阳。是指阴寒之邪壅盛于内,逼迫阳气浮越于外。出现面红、烦热、口渴、脉大等假热之象,故称为真寒假热之证。
又称格阴。指邪热内盛,深伏于里,阳气被遏,郁闭于内,不能外达于四肢而格阴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出现四肢厥冷,脉象深伏等假寒之象,故称真热假寒之证。
包括亡阴和亡阳。是指机体的阴液或阳气突然大量地亡失,导致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状态。
机体的阳气发生突然性脱失,而致全身机能突然严重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多由于邪盛,正不敌邪,或素体阳虚,疲劳过度,或过用汗法,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亡阳,多由于阳气的严重耗散,虚阳外越所致。
指由于机体阴液发生突然性的大量消耗或丢失,而致全身机能严重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多由于热邪炽盛,或邪热久留,大量煎灼阴液所致,或其他因素大量耗损阴液而致亡阴。
由于阴和阳互根互用,故亡阴可迅速导致亡阳,亡阳也可以继而出现亡阴,最终导致“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生命活动终止而死亡。
六.气血失常病机
包括了气和血的不足及其各自生理功能的异常,以及气和血互根互用的功能失常。
1.气的失常:包括气虚、气机失调(气滞、气逆、气陷、气闭和气脱);
2.血的失常:包括血虚、血瘀、血热、出血;
3.气和血互根互用的功能失调:包括气滞血瘀、气不摄血、气随血脱、气血两虚、气血不荣经脉。
气的生化不足或耗散太过而致气的不足、气的某些功能减退。
表现:气虚则功能减退。
(1)肺气虚则呼吸功能减退、气短;肺卫气虚则怕冷、自汗、易感冒。
(2)脾气虚则清阳不升,清窍失养而精神萎顿,头晕耳鸣。
(3)心气虚则行血无力而心悸、血瘀。
(4)肝气虚则出血,疲乏无力。
(5)肾元之气虚则生长发育迟缓,生殖功能低下,生理功能减弱。
(6)宗气虚则见动而心悸、呼吸气短。
包括实证的气滞(气的流通障碍)、气逆(气的上升运动过强或下降运动不及)、气闭(气的外出受阻)和虚证的气脱(气不内守而外脱)和气陷(气的上升力量不足或下降力量过强)。均属气的运动失常。其中脾胃和肝肺的升降失常比较重要,尤以脾胃升降失常最为重要。
气滞,即气机郁滞不畅,主要由于情志内郁,或痰、湿、食积、瘀血等阻滞,形成局部或全身气机不畅或阻滞,从而导致脏腑、经络功能障碍。脏腑功能障碍也可以导致气滞。
脏腑之气逆上,多由于情志所伤,或因饮食寒温不适,或因痰浊壅阻所致。气逆常见于肺胃肝等脏腑。气逆一般属实,但也有属虚者,肺虚失于肃降或肾不纳气或胃虚失降胃气上逆。
气陷是气虚病机的一种,以气的无力升举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病理状态,可出现脏器的下垂。
气闭多由于浊邪外阻,或因气郁之极,气的外出受阻,从而突然闭厥的病理状态。
气脱是各种虚脱病变的主要病机。多由于正不敌邪,或正气的持续衰弱,或因大出血、大汗等气随血脱、气随津脱。
指耗损过多或化源不足导致血液不足,血的营养和滋润功能减退的病理状态。
表现:1)生血功能减退;
2)血亏则气虚疲乏无力,头晕眼花,动则气短心悸。
3)血虚失养,面淡白,唇、舌、爪甲淡白无华,伴气虚。
4)皮肤干燥,毛发枯槁,手足麻木,运动无力,肢节屈伸不利。
5)血不养神则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健忘,甚则痴呆。
血液的循行迟缓或不流畅。由于气滞或气虚或痰浊阻于络脉或寒邪入血,血寒而凝或邪热入血,煎熬血液。均足以形成血瘀,甚则血液瘀结形成瘀血。
表现:局部疼痛,痛有定处,得温而不减,甚则形成肿块,称之为癥,可伴见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唇舌紫暗以及瘀斑、红缕等。
病机以实为主。血分有热,血行加速,甚则灼伤脉络,迫血妄行,邪热又可煎熬津液,所以表现为既有热象,又有耗血、动血及伤阴。
气的运行郁滞不畅,血行障碍而致血瘀。
(1)原因:情志内伤,抑郁不遂或闪挫外伤,伤及气血。
(2)表现:气滞血瘀则胸胁胀满疼痛,瘀斑、癥瘕;心肺瘀阻则咳喘、心悸、胸痹、唇舌青紫。
气的不足,固摄血液的生理功能减弱,血不循经,溢出脉外,导致咯血、吐血、衄血、发斑、便血、尿血、崩漏等。
大出血的同时,气随血的突然流失而脱散,致气血并脱的危重病理状态。表现为精神萎靡,眩晕或晕厥,大汗淋漓,四肢厥冷,或有抽搐,或口干,脉芤或微细。
久病耗伤或失血时气随血耗或气虚血无以生化。
表现:气虚+血虚。面色淡白或萎*,少气懒言,乏力瘦怯;心悸失眠,肌肤干燥,肢体麻木甚则萎废不用。
指因气血虚衰或气血失和,以致气血相互为用的功能减退,对经脉、筋肉、皮肤的濡养作用减弱,从而产生肢体筋肉等运动失常或感觉异常的病理状态。
表现:肢体麻木或运动不便,甚则不用;肌肤干燥、瘙痒、欠温,甚则肌肤甲错等。
七.津液代谢失常病机
津液代谢需要多个脏腑的相互协调才能维持正常,诸如肺气的宣发肃降,脾气的运化转输,肾气的蒸化,三焦的通调,以及肝气的疏泄,其中,肺脾肾三脏的作用尤为重要。其核心是气对津液的作用,因此气的运动及其维持的气化过程,调节着全身的津液代谢,因此肺脾肾等脏腑的生理功能异常,气化过程失序,均能导致津液的生产,输布和排泄的失常。包括津液不足和津液滞留体内的病理变化,具体概括为:①津液不足;②津液的输布、排泄障碍;③津液与气血的功能失调,津停气阻、气随液脱、津枯血燥、津亏血瘀等病机。
表现为:
1.伤津(失水)一般是吐泻太过或高热,汗出过多或气候干燥,肺津受伤。
2.脱液(失水和精微)见于严重热病后期、恶性肿瘤晚期,大面积烧伤,可见形瘦骨立,大肉尽脱,毛发枯槁,手足震颤,肌肉瞤动,舌光红无苔或少苔。
输布障碍的原因:1.肾虚不能助脏腑气化
2.肺失宣发和肃降
3.脾失运化与转输
4.肝失疏泄、气机不畅
5.三焦水道不利,津液环流障碍
6.心气虚推动无力(津充血脉中)
排泄障碍的原因:1.肺失宣发-皮肤排汗异常(或呼气受碍)
2.肾失气化及肺失肃降-尿液排出障碍(或大便异常)
导致湿浊困阻,痰饮凝聚,水液潴留,发为水肿。
指津液代谢障碍,水湿痰饮潴留导致气机阻滞的病理状态。
(1)水饮阻肺,肺气壅滞;
(2)水饮凌心,阻遏心气;
(3)水饮停滞中焦,阻遏脾胃气机;
(4)水饮停于四肢,经脉阻滞等。
津液丢失过多,气失其依附而随津液之外泄暴脱亡失的病理状态。
由于津液亏乏枯竭,导致血燥虚热内生或血燥生风的病理状态。津枯血燥表现为心烦、鼻咽干燥,或五心烦热,肌肉消瘦,皮肤干燥,或肌肤甲错并有皮肤瘙痒或脱落皮屑等临床表现。
津血同源,由于高热、烧伤或吐泻、大汗出导致津液大量亏耗,血容量减少,血液循行滞涩不畅,从而发生血瘀的病变。
八.内生五邪病机
内生“五邪”,是指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气血津液和脏腑等生理功能的异常,而产生的类似风、寒、湿、燥、火外邪致病的病理现象。由于病起于内,故分别称为“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和“内火”,统称为内生“五邪”。包括风气内动,寒从中生,湿浊内生,津伤化燥,火热内生。
内生“五邪”由脏腑及精气血津液功能失常而产生,属内伤病的病机;外感六淫由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失常而产生,属于外感病的病因。内生“五邪”病机所反映的病证,多为里证、虚证或虚实夹杂证;外感六淫邪气所致的病证,多为表证、实证。
即“内风”,主要指体内阳气亢逆变动所致的病理状态。内风与肝关系密切,故称肝风内动或肝风。因阳盛或阴虚不能制阳,阳升无制,出现动摇、眩晕、震颤等类似风动的病理状态。包括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风动,血虚生风,血燥生风。
因肝气郁结、化火亢逆;或暴怒伤肝、肝气亢逆;或劳伤肝肾、水不涵木所致。表现为:肝阳上亢之证,筋惕肉瞤、肢体震颤、眩晕欲仆,甚者口眼喎斜、半身不遂、猝然厥仆。
因火热亢盛化风,或邪热煎灼津液、燔灼肝经、筋失柔顺,表现为:痉厥、抽搐、鼻翼煽动、目睛上吊,高热,神昏,谵语。
因热病后期或久病耗伤导致津液枯竭、阴气大伤,筋失濡润、阴不制阳。表现为:低热起伏,舌光少津、脉细如丝,筋挛肉瞤,手足蠕动。
因生血不足或失血过多或久病耗伤导致血不荣络,表现为:肢体麻木不仁、筋肉跳动,手足拘挛不伸。
因久病耗血或年老津亏血少,或长期营养缺乏,或瘀血内结、新血不生,导致血少津枯、肌肤失养、经脉失调。表现为:皮肤干燥、肌肤甲错、皮肤瘙痒或落屑。
即“内寒”。指体内阳气虚衰,温煦气化功能减退,虚寒内生,或阴寒之气弥漫的病理状况。主要机理是脾肾阳虚,阴寒内盛,尤以肾阳虚衰为关键。
又称“内湿”。是指由于脾的运化功能(运化水谷和水湿)和输布津液的功能障碍,从而引起水湿痰浊蓄积停滞的病理状态。脾失运化是湿浊内生的关键。由于内生之湿多因脾虚,故又称脾虚生湿。
(1)形成原因:食肥甘、嗜烟好酒、恣食生冷导致脾失健运或是由于喜静少动、素体肥胖、情志抑郁导致气机不利。
(2)表现:湿犯上焦则胸闷咳嗽,湿阻中焦则腹胀、食欲不振、口甜腻、舌苔厚腻。湿滞下焦则腹胀便溏、小便不利。水湿犯溢皮肤则水肿。
又称“内燥”。
1)是指机体津液不足,各组织器官和孔窍失其濡润,出现干燥枯涩的病理状态。2)可发生于各脏腑组织,以肺、胃、大肠为多见。
2)形成原因:久病伤阴,汗吐下太过,亡血失精或热病伤阴耗津。
3)表现:①肌肤干燥、起皮脱屑、口燥咽干、舌红无津、甚者龟裂;
②鼻干目涩少泪、爪甲脆折、大便燥结、小便短赤;
③肺燥则干咳无痰、甚则咯血;
④胃燥则食少、舌光红无苔;
⑤肠燥则便秘。
又称“内火”或“内热”。
1)是指由于阳盛有余或阴虚阳亢或气血郁滞或病邪郁结产生的火热内扰,机能亢奋的病理状态。
2)病机①阳气过盛化火—“壮火”、“气有余便是火”
②邪郁化火—六淫化火或病理产物、食积、虫积化火
③五志过极化火—情志刺激,气机郁结或亢逆而化火,以肝火多见
④阴虚火旺—阴虚阳亢,虚火内生。
注:阴虚内热多见全身虚热征象,阴虚火旺则为集中于机体某一部位的火热征象。
九.经络病机
即是指致病因素直接或间接作用于经络系统而引起的病理变化。包括经络的气血偏盛偏衰、经络的气血运行逆乱、经络的气血运行阻滞、经络的气血衰竭。
经络的气血盛衰,直接影响着与其相络属脏腑的气血盛衰。《灵枢·经脉》论述足阳明胃经的经气虚实时说“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则胀满”“足阳明之别...实则狂巅,虚则足不收,胫枯”
由于经气的升降逆乱,从而影响及气血的正常运行,导致气血的上逆或陷下而致病。
表现:1)引起人体阴阳之气不相顺接,发为厥逆。
《素问·厥论》“巨阳之厥,则肿首头重,足不能行,发为眴仆”
2)可致与其络属的脏腑生理功能紊乱。
《灵枢·经脉》“(足太阴脾经)厥气上逆则霍乱”
3)导致出血,肝火犯肺所致的咯血,阳明热盛所致的鼻衄。
是指由于经气的衰败而致终绝,气血也随之衰竭而出现的生命临终现象。
《素问·诊要经终论》“太阳之脉,其终也戴眼反折瘛瘲,其色白,绝汗乃出,出则死矣。少阳终者,耳聋百节皆纵,目寰绝系,绝系一日半死,其死也色先青白,乃死矣。阳明终者,口目动作,善惊妄言,色*,其上下经盛,不仁,则终矣。少阴终者,面黑齿长而垢,腹胀闭,上下不通则终矣。太阴终者,腹胀闭不得息,善噫善呕,呕则逆,逆则面赤,不逆则上下不通,不通则面黑皮毛焦而终矣。厥阴终者,中热噫干,善溺心烦,甚则舌卷卵上缩而终矣。此十二经之所败也。
十.脏腑病机
脏腑失调的病机学说,首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愤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痛痒疮,皆属于心”以及按五行学说的生克乘侮阐释的脏腑疾病传变的“顺”或“逆”。
张仲景《金匮要略》提出了“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为脏腑失调病机理论奠定了基础。
具体包括:心阳心气的失调、心阴心血的失调、肺气肺阴的失调、脾阳脾气的失调、脾阴的失调、肝气肝阳的失调、肝阴肝血的失调、肾的精气不足、肾的阴阳失调、胆的功能失调、胃的功能失调、小肠的功能失调、大肠的功能失调、膀胱的功能失调、三焦的功能失调、脑的功能失调、髓骨的功能失调、脉的功能失调、女子胞的功能失调。
主要表现为心的阳气偏盛(即心火)和心的阳气偏衰两方面。
心的阳气偏盛对生理功能的影响:1)躁扰心神;
2)血热则脉流薄疾;
3)心火上炎与下移。
心的阳气偏衰对生理功能的影响:1)心神不足;
2)血脉寒滞;
3)常与肺肾病变相互影响。
主要表现为:心阴不足、心血亏损和心血瘀阻。
[心阴不足]由于劳心过度,久病失养,耗伤心阴;或情志内伤,心阴暗耗;或心肝火旺,灼伤心阴所致。
表现为:1)心阳偏亢或虚火内生,五心烦热;
2)神志不宁或虚烦不得眠;
3)舌质红,脉细数,可有盗汗。
[心血亏损]由于失血或血液化生不足,或情志内伤,耗损心血所致,表现为:1)心血不足,脉细无力;
2)血虚,神思恍惚;
3)血虚,阴不敛阳,阳不入阴,神不守舍,失眠多梦;
4)心失所养,心悸不安甚至惊恐;
5)面色苍白无华,舌色不荣。
[心血瘀阻]又称心脉痹阻。由于阳气不足,血脉寒滞或痰浊凝聚,血脉瘀阻或阳气虚损,不能温运血脉(可由劳倦感寒,情志刺激诱发或加重)表现为:心悸怔忡,惊恐,心胸憋闷疼痛或心前区暴痛,甚则肢冷、脉伏不出,汗出而厥脱。
肺气的失调表现为肺的宣发肃降失常及肺气虚损。肺阴失调是指肺脏的阴津亏损和阴虚火旺。
脾的阳气失调表现在:
1)脾气虚损(纳差,脾不升清,气血化生不足,脾不统血,脾虚下陷)
2)脾阳虚衰(脘腹冷痛,下利清谷,五更泻,水湿内聚,生痰成饮,水泛肌腠)
3)水湿中阻(脾虚湿滞,痰饮或水肿)
指脾的气阴两虚,由于脾气虚,不能运化津液,津液亏乏而形成。且脾阴不足,胃阴亦虚,胃失和降可见干呕、呃逆。
肝气肝阳失调,表现在肝气郁结和肝火上炎等方面,肝阳上亢属肝阴不足。
[肝气郁结]
1)气滞部位胀满痛;
2)局部出现肿块,或发为瘿瘤,梅核气;
3)少腹痛,牵引睾丸坠胀,女子痛经经闭等;
4)肝气郁结,横逆犯胃或横逆犯脾。
[肝火上炎]
1)头胀头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耳鸣耳聋或暴聋;
2)郁火内灼,耗伤阴血,阴虚火旺或,肝火灼伤肺胃络脉,咯血吐血衄血;
3)气火上逆之极,血郁于上,发为薄厥。
表现为肝血亏虚,肝阳上亢,肝风内动几个方面。
[肝血亏虚]
1)见肢麻不仁,关节屈伸不利;
2)血虚不能上荣头目,出现眩晕,目花,两目干涩,视物模糊不清;
3)血虚化燥生风,虚风内动,皮肤瘙痒,或筋挛,肉瞤,瘛瘲。
[肝阳上亢]肝阴不足或肾阴不足,水不涵木或情志失调,气火上逆导致阳亢。表现为:眩晕耳鸣,面红目赤,易激动,腰酸,两足软弱无力。
[肝风内动]
包括肾精亏虚和肾气不固。
[肾精亏虚]由于先天不足或老年精亏或久病耗损,后天失养。
[肾气不固]由于幼年精气未充,或老年肾的精气衰退,或早婚,性生活不节而耗伤肾气,或久病肾虚失于固摄。表现为肾失封藏(遗精滑泄或肾不纳气)、二便失于固摄。
[肾阴亏虚]表现为阴虚内热或阴虚火旺。由于久病伤阴,或五志化火伤阴、邪热化火伤阴导致,也可由于失血耗液或过服温燥壮阳之品或房劳过度,相火妄动耗伤肾阴。
[肾阳不足]表现为生殖机能减退或水液代谢机能减退。
胆汁的分泌排泄障碍,可由情志所伤,肝失疏泄引起,也见于中焦湿热熏蒸,阻遏肝胆的气机所致,不仅可以加剧肝郁气滞,阻碍脾胃运化功能,还可导致胆汁外溢肌肤发为*疸。另外,胆经郁热挟痰,痰热上扰,可影响心神,出现心烦失眠等表现。
胃的功能失调,主要是受纳障碍和腐熟水谷功能的异常,以及胃失和降而致脘腹胀满疼痛,进而导致胃气上逆。分为四个方面。
表现为:1)失于受盛而见食下腹痛、泄泻,呕吐等;
2)不能化物而见食入腹胀,完谷不化;
3)泌清别浊功能失司而见腹痛肠鸣,上吐下泻。
小肠的生理功能分别隶属于脾的升清和胃的降浊,所以小肠的功能失调也属于脾胃的病变。另外,小便淋浊、刺痛多由于湿热下注或心火下移小肠所致,后者称小肠火。
表现为排便异常。
①大便干结、便秘(因胃失和降、肺失肃降、燥热内结、肠液枯涸、阳虚不运、气虚无力推动)
②饮食所伤,食滞不化,寒湿或湿热下注而见泄泻,便溏
③积滞与大肠气血相搏,见下痢赤白,里急后重
④中气下陷或肾虚不固而见久泻、滑脱、脱肛、大便失禁。
由于肾和膀胱气化失常所致。
气化不利(邪实或肾阳不足),导致排尿障碍;
气失固摄(肾失封藏),导致遗尿,小便失禁。
三焦是六腑之一,是上、中、下三焦的合称,三焦是气和津液的升降出入之道,故以三焦的气化来概括全身的气化功能。三焦的气化功能失司,一方面表现为心和肺、脾和胃肠、肝和胆、肾和膀胱的气机不利,气的升降出入异常,从而导致有关脏腑的生理功能异常。另一方面三焦气化失司概括了全身水液代谢障碍的病理机制(肺失通调归结于上焦气化失司,脾胃运化功能失常归于中焦,肾、膀胱、大肠功能失调归于下焦气化失司)
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眼耳鼻舌的视听嗅味,言语,肢体活动均是脑的生理功能,脑的病变,可出现以上功能的的障碍或失调,另外,脑是由髓汇集而成,肾主骨生髓,肾的精气亏虚,也可导致智力减退,视、听、言语应答迟钝,肢体活动不便,痿弱不用。另外,脑的生理活动全赖于气血津液和水谷精微的充养,因此五脏的生理功能失调均可引起脑的功能失调。
可因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或邪热久留,消灼阴液或下焦虚寒、精血不足均可导致骨髓空虚和骨的软弱、松脆。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骨质软弱、松脆易折、精神不振、反应迟钝、听觉失聪,视物不明。
津液枯涸,脉失濡养;痰浊内阻,气机不畅和寒凝瘀阻等均可引起脉道不利而导致气滞血瘀。另外脾不统血可致出血。
1.气血不和导致胞宫功能失调;
2.心肝脾肾的功能障碍引起胞宫功能失调;
3.冲任气血不足导致胞宫功能失常。
第九章防治原则
一.防治原则
包括预防(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和治则(正治反治,治标治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调理精气血津液,三因制宜)
就是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早在《内经》就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预防的内容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
(1)养生以增强正气①顺应自然②养性调神③护肾保精④体魄锻炼⑤调摄饮食⑥针灸、推拿、药物调养。
(2)防止病邪侵害①避其邪气②药物预防
(1)早期诊治:疾病的初期,病位较浅,病情多轻,正气未衰,病较易治,因而传变较少。
意义: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把疾病消灭于萌芽状态,防止其深入传变或危变。要点:要掌握好不同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及其传变的规律,病初即能及时做出正确的诊断,从而进行及时有效和彻底的治疗。
(2)防止传变:在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传变途径的基础上,既着眼于当前病证,又能前瞻性地采取措施避免传变的发生。①阻截病传途径②先安未受邪之地
治疗疾病时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精神指导下而制定的治疗疾病的准绳。包括:正治反治,治标治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调理精气血津液,三因制宜。
是治则的具体化相对复杂灵活,具有多样性。包括以下三个层次。
[治疗大法]针对一类相同病机的证候而确立的较高层次的方法。如汗、吐、下、和、清、温、补、消法等八法,其适应范围相对较广,是治法中的较高层次。
[治疗方法]在治疗大法限定范围之内,针对某一具体证候所确立的具体治疗方法,如辛温解表、镇肝息风、健脾利湿等,它可以决定选择何种治疗措施。
[治疗措施]在治法指导下对病证进行治疗的具体技术、方式与途径。包括药治、针灸、按摩、导引、熏洗等。是治法中的较低层次。
治则与治法区别与联系:治则指导治法,治法从属于治则。治则是治疗疾病时指导治法的总原则,对治法的选择和运用具有普遍性意义;治法则是从属于一定治则的具体治疗大法、治疗方法及治疗措施,其针对性及可操作性较强,较为具体而灵活。
补充:治则治法理论体系的层次结构
指导思想(治病求本)—治则(正治反治,治标治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调理精气血津液,三因制宜)—治法(治疗八法)—具体治法—治疗措施
为辨证论治的原则。治病求本是中医学治病的主导思想,是指在治疗疾病时,必须辨析出疾病的病因病机,抓住疾病的本质,并针对疾病的本质进行治疗。“求本”,实际上就是辨清病因病机,确立证候。
正治是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常用治疗法则。又称逆治。逆,是指采用方药的性质与疾病的性质相反,“热者寒之”、“寒者热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适应证:正治法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与本质相一致的病证。临床上大多数疾病的外在征象与疾病的性质是相符的,如热证见热象、寒证见寒象等,故正治法是临床最为常用的治疗方法。
正治的具体治法:
(1)寒者热之:是指用温热方药来治疗寒性病证的治法,即以热治寒。如表寒证用辛温解表方药,里寒证用辛热温里的方药等。
(2)热者寒之:是指用寒凉方药来治疗热性病证的治法,即以寒治热。如表热证用辛凉解表方药,里热证用苦寒清里的方药等。
(3)虚则补之:是指用补益方药来治疗虚损性病证。如阳虚用温阳的方药,阴虚用滋阴方药,气虚用益气的方药,血虚用补血的方药等。
(4)实则泻之:是指用攻逐邪实方药来治疗实性病证。如食滞用消食导滞的方药,水饮内停用逐水的方药,瘀血用活血化瘀的方药,湿盛用祛湿的方药等。
反治是指顺从病证的外在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原则。由于采用的方药性质与病证中假象的性质相同,故又称为“从治”。适用范围:疾病的征象与其本质不完全符合的病证。
反治具体治法:
(1)热因热用:即以热治热,是指用热性药物来治疗具有假热征象的病证。它适用于阴盛格阳的真寒假热证。
(2)寒因寒用:即以寒治寒,是指用寒性药物来治疗具有假寒征象的病证。它适用于阳盛格阴的真热假寒证。
(3)塞因塞用:即以补开塞,是指用补益药物来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虚证。适用于因体质虚弱,脏腑精气功能减退而出现闭塞症状的真虚假实证。
(4)通因通用:即以通治通,是指用通利的药物来治疗具有通泻症状的实证。适用于因实邪内阻出现通泄症状的真实假虚证。如治疗食滞泄泻、瘀血崩漏。
即正治。是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常用治疗法则。
即反治。是顺从病证的外在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原则。
标与本是相对而言的,标本关系常用来概括说明事物的现象与本质,在中医学中常用来概括病变过程中矛盾的主次先后关系。
关系:两者为对举的概念,不同情况下标与本所指不同。就邪正而言,正气为本,邪气为标;就病机与症状而言,病机为本,症状为标;就疾病先后而言,旧病、原发病为本,新病、继发病是标;就病位而言,脏腑精气病为本,肌表经络病为标等等。
意义:掌握疾病的标本,就能分清主次,抓住治疗的关键,有利于从复杂的疾病矛盾中找出和处理其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
多用于病情缓和,病势迁延,暂无急重病的情况下,着眼于疾病本质的治疗。举例:痨病肺肾阴虚之咳嗽,应滋养肺肾以治本。气虚自汗,应补气以治其本。先病宿疾为本,后病新感为标。新感已愈而转治宿疾,也属缓则治本。
标本取舍原则:标病急重,则当先治、急治其标。有时标病虽不危急,但若不先治,将影响本病的治疗,也应先治其标病。
当标本并重或标本均不太急时,当标本兼治。如扶正祛邪,表里双解等。
就是要扶助正气,祛除邪气,改变邪正双方力量的对比,使疾病早日向好转、痊愈的方向转化。意义:正能胜邪则病退,邪能胜正则病进。
用补法扶助正气,提高机体抗邪、抗病能力的一种治疗原则。适用于各种虚证,即所谓“虚则补之。”
用攻法祛除邪气,排除及削弱病邪损害的一种治疗原则。适用于各种实证,即所谓“实则泻之。”
(1)虚证宜扶正,实证宜祛邪
(2)虚实并存时,根据矛盾的主次,决定运用扶正或者祛邪的先后
(3)掌握好“扶正不留(助)邪,祛邪不伤正”的原则。
(1)单独运用:扶正--纯虚,真虚假实,正虚邪不盛;祛邪--纯实,真实假虚,邪盛正不虚。
(2)同时运用:扶正兼祛邪--正虚为主的虚实夹杂;祛邪兼扶正--邪实为主的虚实夹杂。
(3)先后运用:先祛邪后扶正--邪盛为主或正虚不甚,尚耐攻伐;先扶正后祛邪--正虚为主或有实邪但不耐攻伐。
指纠正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损其有余而补其不足,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损其有余,“实则泻之”或补其不足,“虚则补之”。
《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因此,调整阴阳,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促进阴平阳秘,乃是临床治疗的根本法则之一。
损其有余(偏盛),即“实则泻之”适用于人体阴阳中任何一方偏盛有余的实证。
(1)泻其阳盛,治热以寒,兼阴虚佐以滋阴。
(2)损其阴盛,治寒以热,兼阳虚佐以扶阳。
补其不足(偏虚),即“虚则补之”适用于人体阴阳中任何一方虚损不足的病证。(1)阴阳互制之调补阴阳
①滋阴以制阳:适用于虚热证,属阳病治阴。
②扶阳以制阴:适用于虚寒证,属阴病治阳。
(2)阴阳互济之调补阴阳
①阴中求阳②阳中求阴
③阴阳并补:阴阳两虚可采用,阳损及阴者,以阳虚为主,在补阳的基础上辅以滋阴之品;阴损及阳者,以阴虚为主,在滋阴的基础上辅以补阳之品。
④回阳救阴:适用于阴阳亡失者,亡阳者当回阳以固脱;亡阴者当救阴以固脱。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各脏腑在生理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在病理上则相互影响。治疗脏腑病变时,应注意调整各脏腑之间的关系。
气病及血:①气虚致血虚,补气兼补血;
②气虚致血瘀,补气兼活血化瘀;
③气滞致血瘀,行气兼活血化瘀;
④气虚不摄血,补气兼收涩止血。
血病及气:①气随血脱,益气固脱止血;②血虚致气少,养血兼益气。
根据不同季节气候的特点,制订治疗用药的原则。
(1)春夏--人体肌肤疏松而多汗,慎用辛温;
(2)秋冬--人体的肌肤致密,阳气内敛,少用苦寒伤阳药。
(3)注意“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特点,制订治疗用药原则。
(1)西北地区--地势高而寒冷,病多风寒,治宜辛温。
(2)东北地区--地势低而温热,病多湿热,治宜苦寒。
(3)《素问·五常*大论》“地有高下,气有温凉,高者气寒,下者气热。”
(4)“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所谓同病异治也。”
(5)《素问·异法方宜论》“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岐伯对曰:地势使然也。”
根据病人年龄、性别、体质等特点,制订治疗用药原则。
(1)年龄:老人多虚,治宜补法,实邪须攻,应兼顾扶正(老年慎泻)
小儿多伤食或寒温不调,慎用补法,勿投峻剂,药量宜轻(少年慎补)
(2)性别:妇女宜注意经带胎产等疾患。
(3)体质:阳盛阴虚之体,慎用温热药,阳虚阴盛之体,慎用寒凉药。
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