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藏象与自然五行
一、何为藏象
藏象听起来很奇怪,大家单纯地从字面意思上很难理解,总是感觉古人都是在咬文嚼字。很多人说藏象不就是五脏六腑嘛,何必搞个藏象这么难懂的词语来形容。如果这么简单地理解你就错了。首先说“藏”,主要是指藏在于体内的脏腑组织器官。也就是我们说的五脏六腑。再说“象”主要是指表现与体表外的生理,病理现象。总的来说:藏象就是人体的脏腑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所以中医的藏象不是西医所说的简单的五脏六腑,同时还包括了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功能现象。这种生理,病理的现象对于中医的辩证论治,治疗用药等起着很大的作用。总结下来为以下几点:
①、藏象二字,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
②、藏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③、藏象包括各个内脏实体及其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各种征象。
④、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⑤、它是在历代医家在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在阴阳五行学说的指导下,概括总结而成的,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自然恒动的五行学
遥远的古代,没有任何高科技,甚至人们对自身生命都还处于一种探索状态时,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掌握了一种高超的研究方式,即:“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和人事”的方法。这是人们生于自然长于自然,非常自主的一种研究方式,这也是人类智慧启迪,学会观察分辨的一个过程。
老祖先发现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东边的时候,自然界的季节就是春季。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南方的时候,自然界的季节为夏季;当斗柄指向西方的时候,季节为秋季;当斗柄指向北方时,季节就为冬季。
而行者,动也。也就是说”五行“指的是五种气的运动,接下来我们将具体了解这五种气的运动变化。
三、春之肝木,生生不息
春之气,形如孩童,气形象动,生机勃勃,嫩阳弱阳,阳气种子,虽生不息,勿忘收涩。
春天这个季节,是寒气消去,万物开始复苏,生长,充满生气的一个季节,嫩芽冒出土地,新绿染满大地,人们会准备春耕,为孕育下一波生命的到来而准备,所以春季的这股气它是舒展的,生发的,代表着生命的开始,跟小孩子一样,活泼有生气,所以我们就用“木”来代表这股生发舒展的气。这股气给人的感觉很柔和,很舒适,所以非常容易受到伤害,所以人的养生在这个时候也是应该要以舒展舒适为主。虽然这股阳气以及刚开始生发了,但是不到夏天,藏的象就会一直在,所以肝的功能除了生发一定会有藏的,并不是完全的生发。
《皇帝内经》说:“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接下来我们跟着这股气,看看其所对应脏腑肝的生理功能。
肝的生理功能
肝主藏血,为罢极之本,在体为筋,其华在甲,开窍于目,肝以阳为用,喜疏畅调达。
主疏泄:
肝主疏泄,是指肝气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作用,包括促进精血津液的运行输布、脾胃之气的升降、胆汁的分泌排泄以及情志的舒畅等功能。调畅精神情志:肝气的疏泄功能,能调畅气机,因而能使人心情舒畅,既无亢奋,也无抑郁。情志活动,指人的情感、情绪变化,是精神活动的一部分。
情志活动分属五脏,由心所主,亦与肝的疏泄功能有关。肝气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和调,心情舒畅,情志活动正常。
若肝气的疏泄功能不及,肝气郁结,可见心情抑郁不乐,稍受刺激即抑郁难解,或悲忧善虑,患得患失。
若肝气郁而化火,或大怒伤肝,“怒则气上”,肝气上逆,肝的升泄太过,可见烦躁易怒,亢奋激动的表现。
所以你看这股春之气还是很容易受伤的,为什么呀,这个季节阳气初生,力量还是很弱的,跟小孩子一样,所以我们在发现小孩子哭了闹了多用什么方式去解决呢,特别是对于刚出生没多久的小孩子,我们肯定是去哄的。所以当肝的生理功能发生一些病理变化时,我们都是以疏解为宜的。
我们通常所说的“暴脾气”“急性子”“精神抑郁”“唉声叹气”等等都与肝脏有着紧密的联系,这是因为肝脏对人体全身气机起着舒畅调达作用,当肝气太过于旺盛时,人的脾气就容易大,性子就容易着急;当肝气不畅,肝气郁结时,人就容易出现精神抑郁,唉声叹气的现象。所以肝对人体气机调达,情志舒畅起着重要作用。(2)、调节气血津液运行:
血液的运行和津液的输布代谢,有赖于气机的调畅。气能运血,气行则血行,故说肝气的疏泄作用能促进血液的运行;使之畅达而无瘀滞。
若气机郁结,则血行障碍,血运不畅,血液瘀滞停积而为瘀血,或为癥瘕,或为肿块,在女子可出现经行不畅、经迟、经闭等。若肝气上逆,迫血上涌,又可使血不循经,出现呕血、咯血等出血,或女子月经过多、崩漏不止等症。
气能行津,气行则津布,故说肝的疏泄作用能促进津液的输布代谢,使之无聚湿成水生痰化饮之患。若肝气疏泄功能失常,气机郁结,亦会导致津液的输布代谢障碍,形成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出现水肿、痰核等病症。(3)、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和胆汁分泌排泄:
脾气以升为健,胃气以降为和。脾胃的运化功能,体现在脾胃之气的升降相因,平衡协调,这与肝气的疏泄功能有密切的关系。因为肝气疏泄,调畅气机,有助于脾胃之气的升降,从而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
另一方面,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还要借助于胆汁的分泌和排泄,因为胆汁是参与饮食物消化和吸收的“精汁”。胆汁乃肝之余气所化,其分泌和排泄受肝气疏泄功能的影响。肝气的疏泄功能正常发挥,全身气机调畅,胆汁才能正常地分泌与排泄。
如果肝气的疏泄功能失常,出现肝气郁结或肝气上逆,胆汁则不能正常地分泌与排泄,可导致胆汁郁滞,影响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临床可出现食欲减退、口苦、*疸、厌食油腻、腹胀、腹痛等症。
肝病影响脾,多称之为“肝脾不调”或“肝脾不和”,可出现胸胁胀满、腹胀腹痛等症。
肝病影响胃,多称之为“肝气犯胃”或“肝胃不和”,导致胃失受纳和降,可出现胸胁脘腹胀满或疼痛、纳呆等症。
肝病影响胆腑,胆汁排泄失常而出现郁滞,则见腹痛腹胀、饮食不化等症,重者可见高热、潮热、腹部绞痛;胆汁郁滞日久,则易生结石。
(4)、调节生殖功能:
女子的排卵与月经来潮,男子的排精等,与肝气的疏泄功能有密切的关系。肝气的疏泄功能正常,则精液排泄通畅有度;肝失疏泄,则排精不畅。肝气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月经周期正常,经行通畅;若肝失疏泄,气机失调,则见月经周期紊乱,经行不畅,甚或痛经。由于肝气的疏泄功能对女子的生殖功能尤为重要,故有“女子以肝为先天”之说。2.主藏血:
肝藏血,是指肝脏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功能。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贮藏血液:
肝贮藏一定血液于肝内及冲脉之中,以供机体各部分生活活动所需。肝又称“血海”。(2)、调节血量:
肝根据生理需要调节人体各部分血量的分配。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各部分的血量,是相对恒定的。但是随着机体活动量的增减、情绪的变化、外界气候的变化等因素,人体各部分的血量也随之有所变化。
这种变化是通过肝的藏血和疏泄功能实现的。当机体活动剧烈或情绪激动时,肝脏将所贮藏的血液向外周增量输出,当人体处于安静或情绪稳定时,机体外周对血液的需求量相对减少,部分血液便又归藏于肝。故《素问·五藏生成》说:“人卧血归于肝”。(3)、防止出血:肝主凝血以防止出血。气有固摄血液之能,肝气充足,则能固摄肝血而不致出血;又因阴气主凝,肝阴充足,肝阳被涵,阴阳协调,则能发挥凝血功能而防止出血。
故明代章潢《图书编》说:“肝者,凝血之本。”肝藏血功能失职,引起各种出血,如吐、衄、咯血,或月经过多,或崩漏等出血征象称为肝不藏血。
其病机大致有三:
一是肝气虚弱,收摄无力。
二是肝阴不足,肝阳偏亢,血不得凝而出血不止。
三是肝火亢盛,灼伤脉络,迫血妄行。
这一点上我们会发现很多重要,只要是有活血或者是补血效果的中药,都基本上是走肝经的,这跟肝主藏血的功能是密切相关的。
四、夏之心火,炎炎向上
夏之气,如火之状,万物繁盛,天气以急,乾坤漫漫,以阳为纲
到了夏天,万事万物已经呈现出了蒸蒸向上,繁盛之意,热气蒸腾向上,天气变化难测,人们都热情高涨,兴奋活泼。一切都是那么的欣欣向荣。这股气很活泼,有升,有热的特性,我们用什么来代表呢?就用“火”吧。所以火的这股气它是热的上升的。人们养生该如何呢?《内经》曰:“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疾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心的生理功能
心主血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神明外展,心液内含,心包为墙。
1、主血脉:
指心气推动和调控血液在脉道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心主血脉包含心主血和心主脉两个方面。心主血是心气能推动血液运行,以输送营养物质于全身脏腑形体官窍。另一内涵是心有生血的作用,即所谓“化赤生血”。
2、心主脉:
是指心气推动和调控心脏的搏动和脉的舒缩,使脉道通利,血流通畅。心、脉、血三者密切相连,构成一个血液循环系统。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必须以心气充沛,血液充盈,脉道通利为基本条件。其中心脏的正常搏动,起着主导作用。
3、心藏神:
又称主神明或主神志,指心有统帅全身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和主司意识、思维、情志等精神活动的作用。人体之神,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之神,是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和总体现;狭义之神,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情感、性格等精神活动。
心所藏之神,既是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广义之神,又包括意识、思维、情感等狭义之神。《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我们将要好好来谈谈什么是心主神。
我们说开心、伤心、细心、粗心大意、心神不安、心猿意马,甚至我们还形容一个人没心没肺等等。我们有太多的关于心的表述词语了。同时也说明了,人体内有所想,必外有所表现,这是客观真实的,可以直接通过外部神情观测得到的。
那么这个”神”是从古至今都能让人心生敬畏的,中国古代社会在面对一些自然现象无法解释时,就总会冠以另外一个头衔来代表,比如打雷闪电,大风暴雨、冰雹、洪水等等自然现象总是让远古时期的人们心生畏惧,他们不得不以祈祷的方式来祈福化解劫难,因此“神”这个大家心中所想像出来的东西也自然就出现了,在最开始这个“神”表示着人们对自然发自内心最原始的一种敬畏。心之所以能主神明,来源于我们祖先对心功能的不断观察与探索。而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神”更多被赋予的是哲学意义:
其一,我们中医的“神”指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的功能和规律。所谓“阴阳不测谓之神”(《素问·天元纪大论》)。自然界正常的运动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自然现象,古人认为这种力量只有神才能够具备。起初这只是一种代表和象征,后来这种思维更加具有唯物主义观念,他是我们古人认识自然与观察自然的工具。
其二,指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一般称之为广义的神。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如整个人体的形象以及面色、眼神、言语、应答、肢体活动姿态等,无不包含于神的范围。换而言之,凡是我们机体表现于外的各种“形征”,都是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反映,即神气外显。
在人体之中,神所被赋予的意义与人体功能息息相关,一个人语言谈吐大方,冷静沉稳,思维清晰,动作斯文,给人一种很安静的感觉,那么它的神气就是安静自然的。一个人大大咧咧,性格直爽,做事儿火急火燎、果断、容易马虎大意,那么这个人的神气就是外放热情的。“神”能够直接反映一个人的生命体征,是旺盛,是衰弱,还是抑郁的等等情况。
其三,是指人们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即心所主之神志,这个一般称之为狭义的神。我们通常给患者加强心理上的疏导,让患者坚定信心,医患之间取得信任,这时候患者思维活动就是配合的,相信你的,再难喝的药,他也能很开心的喝下去,这对治疗疾病意义是非常大的。
所以我们说心为君主之官,为什么要称之为“君主呢”这就是“心”它的生理功能所决定的。
回过头来看心的生理功能,阳的一方面表现得很是突出,无论是思维活动,还是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它都是阳气的功能,所以用夏季这股气来对应心是非常贴切的。
秋之肺金,肃降敛藏
秋之气,应金之状,升降透彻,寒光内藏,飙凉肃冷,气机渐敛,收藏为先
秋天来到,经过夏季火气的不停消耗以后,万物都处于能量即将耗尽的状态,所以果实孕育而出,万物凋零归于根,天气凉爽偏肃降,动物开始储存食物,等着气候逐渐严寒起来,开始隐藏。而”肃“者”缩也“,就是开始收敛的意思。所以秋季这股气他是下降的内敛的,我们用”金“来表现这股肃降之气。《*帝内经·素问》中说:“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飨泄,奉藏者少。”总而言之秋季这股气是清肃的凉降的。
肺金的生理功能
肺主气,司呼吸,朝百脉,主肃降,通调水道外合皮毛,开窍于鼻,主声音。
(1)主气司呼吸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两个方面。肺主呼吸之气,是指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因此非容易受邪。
我们人在与自然界进行气体交换的时候,很容易的会把一些不正之气也给吸收进去,你像是在天气严寒的时候,我们吸进去的冷(寒)空气多了就会引发咳嗽,我们知道金属性的东西一敲,声音会很响,而肺是属金的,所以我们肺部受外界邪气侵袭以后,多会发生声音,因此出现咳嗽的现象,我们用了一句很生动的语言来形容肺,这就是《医学三字经》所说的:“肺如钟撞则鸣。”
这跟金属的特性很像。同时我们的肺跟金属一样,需要好好保养,不然就容易生病,金属不保养好很快也会生锈。这就是讲我们肺本身很强大时,是不惧怕外界邪气侵袭的。
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有主司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运行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
①、宗气的生成。
我们整个人体想要发出声音,跟肺的联系是非常大的,肺里面所藏的气很足的话,首先从这个人说话的声音我们就可以听出来,是很洪亮的。那么肺气是怎们生成的呢?它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肺参与一身之气的生成,特别是宗气的生成。
人体通过呼吸运动,把自然界的清气吸人于肺,又通过胃肠的消化吸收功能,把饮食物变成水谷精气,由脾气升清,上输于肺。自然界的清气和水谷精气在肺内结合,积聚于胸中的上气海(上气海,指膻中,位于胸中两乳之间,为宗气汇聚发源之处),便称之为宗气。
宗气上出喉咙,以促进肺的呼吸运动;贯通心脉,以行血气而布散全身,以温养各脏腑组织和维持它们的正常功能活动,在生命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故起到主一身之气的作用。因此,肺呼吸功能健全与否,不仅影响宗气的生成,而且也影响着全身之气的生成。
②、对全身气机的调节作用。
金的这股气是偏收偏降的,但是大家会发现秋天大部分的时间,那个太阳也是挺辣的,气还没有完全的降下去,还没有完全的像冬天那样,整个气都藏,都降。
所以在降的同时,它也有升的一面,也就是降中带升,其实再具体点应该是气机升降最纯粹的时候,我们的秋天为什么常常是万里无云,常讲成是秋高气爽,就是因为气机升降的运动在这个时候是特别明显的,偏凉所以会肃降,但是整个环境是比较清透的,所以宣透的效果要好,环境才可能清透,整个温度才会比较凉,凉了就能降,学过地理的都知道,这是大气的保温作用差,你看万里无云嘛,温度怎么留得住呢?
只不过我们从大方向来说,秋季这个季节已经在向冬季发展了,开始慢慢内敛了,整个肺气的表现是比较符合秋季的特征的,它就具有这种宣透(发)和肃降的功能,所以要知道为什么肺气具有宣发和肃降的这样一种功能。你再看我们整个肺的位置,在五脏六腑中,它的位置是最高的了,所以我们古人讲“肺为华盖”,什么是华盖呀,古时候君王出行头顶上那个遮风挡雨的盖子就是了,所以肺能很好的施布阴阳五行,就好像龙在天上行云布雨一样,整个大地都在收它的滋润。肺就是处于这样一个位置,所以在升降之间对人体内外五脏六腑气机都有着很重要的调节作用。
(2)、主行水指肺气的宣发肃降运动推动和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泄,肺主行水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通过肺气的宣发运动,将脾气转输至肺的水液和水谷之精中的较轻清部分,向上向外布散,上至头面诸窍,外达全身皮毛肌腠以濡润之;输送到皮毛肌腠的水液在卫气的推动作用下化为汗液,并在卫气的调节作用下有节制地排出体外。
二是通过肺气的肃降运动,将脾气转输至肺的水液和水谷精微中的较稠厚部分,向内向下输送到其他脏腑以濡润之,并将脏腑代谢所产生的浊液下输至膀胱,成为尿液生成之源。
其实我们可以看到,肺能够很好的控制津液的疏布与流通,那如果肺的生理功能失常了以后呢?首先在津液这一块会不会出现问题呢?答案肯定是会的,你看有很多水肿病人是不是需要我们把肺的生理功能重视起来,那么治疗起来是不是效果会更好。
所以我们认识到人体的代谢功能需要肺气的肃降与宣发才能够完成,如小便的通利与否,与此关系很大。所以我们说肺是水上之源,能治高水,清肃下行的功能正常了,人体气机的下降才不会受到阻碍,如果气机下降失常的话,则容易出现气机上逆的表现,比如胃气上逆,肝气上逆,浊气上逆,所引发的一系列疾病。另外小便不利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肺不肃降所引起的,这个时候,只需要把肺气一宣发,小便就基本能正常了。
(3)、朝百脉,主治节
到了这一块儿,我们讲肺最后一个功能了,最前面的理解了,这里会很好理解,我们看肺能朝百脉和主治节,靠的什么功能呢?这就是阳气也就是肺气的功能,到了秋天阳气没有了吗?当然是不可能的,一年四季都有阳气的存在,只不过是阳气的多与少罢了,因为秋季这个阳气比较弱,为什么呢?都在做下潜工作了。所以肺气它本身就是比较脆弱的,容易被消耗,那看很多人都是先有肺气的不足,秋季过后就是冬季了,这个时候属于肾的领地了,所以肺气不足严重点的都会累及到肾,出现肾虚的表现。这就是秋季的工作没有做好,冬天就遭殃。
再看夏季这一整个的热量是怎么消去的,要靠秋季这个股宣发和肃降的气呀,不然热过头了大家包括植物都会生病的,所以秋季的这股气能很好的帮助夏季完成收尾工作,不至于亢盛,那么在生理上肺通过呼吸运动,调节全身气机,从而促进血液运行。宗气会“贯心脉”以推动血液运行全身。所以怎么朝的百脉呢?在这里有间接性的意思,是通过心来实现的。所以肺朝百脉不就是指我们的阳气能够正常运行我们人体全身吗,你只要是动起来的,就一定是阳气的功能。
肺主治节即治理调节,它概括了肺的主要生理功能,即肺有辅助心脏对全身进行治理和调节的作用。
肺主治节是对肺的主要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治理和调节呼吸运动;治理和调节全身气机;治理和调节血液的运行;治理和调节津液代谢。所以《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我们接着在看看肺朝百脉与经络之间有着什么样子的联系吧(罗大伦博士语):
现在,不少人对“肺朝百脉”的理解也是有问题的,认为朝是什么,朝向,“肺朝百脉”的意思是肺朝向所有的血管,把脉当做了血管。这个“脉”字,在中医早期确实有点语焉不详,有的时候说的是血管,有的时候似乎又是在说经络,那么,这里面到底说的是什么呢?
的确,肺跟血液循环有关系,因为我们知道我们呼进去的氧气,它在肺的毛细血管里面要跟血液结合,变成了包含氧气的血液,再到心脏里面,心脏就把血液泵到全身去,供全身使用。但是这个功能主要启动的不是肺,启动的是谁?是心脏。那么,“肺朝百脉”中,肺到底管的是哪个脉?实际上,我告诉大家,肺主要朝的是经络。“朝”通“潮”,《素问五脏生成论》:“诸气者皆属于肺,此四肢八溪之朝夕(潮汐)也。”
中医里面有些奇怪的事情,比如在很早的时候就说呼吸与经络运行相关。例如《难经》开首就说:“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中医很早就这么认为了。现在我们想一下这个问题:古代中医为什么没说心一跳脉行多少?按照现在西医讲,应该是心一跳,我们的血管血液行多少,中医没说心一跳脉行多少,而是说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这个速度很缓慢,三寸而已,一呼脉就走这么一点,一点点的走。为什么?因为他们说的这个是经络,不是血管,跟血液没有关系。
我们一直在研究经络到底是什么东西,这一直是一个难解之谜,现在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针灸所研究,有位张维波老师的小组有了一些结论,他们的研究成果是:经络是体内组织液流动的通道。我们体内1的液体,除了血管之外还有组织液,不是血液,我们皮肤破了流出的水不是红色的,有时候是浅*色或半透明的液体,这是组织液,广泛的分布在组织间隙里边的液体,我们中医叫津液,这些液体,美国西医认为死水一潭不动弹,但是北欧那边有一个学派认为它是流动的,我们中医科学院去把这个测量方法学来了,怎么测量?
在猪身上测量了,把放射性同位素打到猪的肌体里边,拍照,结果发现,放射性同位素是沿着一定的线路行走的,这些线汇集的地方就是我们中医称的穴位。这些行走的线路,就是我们中医所讲的经络。在这些线路里面,营养物质在朝全身输送,不仅是血管在输送,组织液也在输送。当猪身上的各条经脉都找到后,他们把凝胶样的东西注射进猪的胃经,把它给给堵上,最后发现猪的胃口急剧下降,不吃东西,死了。怎么死的?搞这个课题的叫张维波老师对我讲,他发现猪不吃东西,肚子很胀、很大。肚子这么多天不吃东西,什么东西胀那么大?解剖,一打开全是空的,一股气出来了,那个味很难闻。这说明什么?说明果然经络是与脏腑功能相关的。
我们中医说人体每一个经络跟我们五脏全是连着的,脏腑的功能会影响经络,而经络的畅通与否,也影响着脏腑的功能。组织液通道跟河里的暗流一样,海里面有暗流,海水不是很平静的,海里面也有河,就跟暗流一样。而人体也有这样的管道,管道会透过一些筋膜、肌肉,在体内流动,非常细微的流动,然后把营养物质带到全身各部位去,同时,为体表提供防御物质。
为什么我们说拉筋起作用?它就是促进它通道的畅通,有的通道堵塞,拉抻就开始畅通了。其实按摩起什么作用?大家明白这个道理吗?实际上它是在促进经络的通畅,我们说把组织液的流动改变了,促进经络通畅,身体才能健康。
针灸为什么起作用,我们经络的通道堵塞了,出现问题了,我们用针来刺激它,身体马上知道这里有问题,于是重新调整压力,让管道通畅了,经络通了,营养物质就可以再次运输了。为什么我们调理胃病,或者肝病,我们扎脚,肝经为什么好用,因为它是通道不通了,用针刺一下,刺激身体,马上就知道哪儿有问题了,身体自己就开始修复,修复以后就通道疏通了,疏通后肝经就通畅了,气血能运行过去了。在这个过程里面不就是阳气运行,阴邪散去的一个过程吗?所以我们又讲阳气不到的地方都是病。
现在,专家们在猪、狗身上全做过实验了,为了不断做验证。我觉得这个是中医药重要的发现。为什么我们中医按摩、针灸起作用,其机理是什么?肝离肝经那么远,按摩肝经会有作用吗?它确实起作用,因为它们之间是相通的。
那么,这些管道流动的动力从哪里来呢?研究者发现,这些管道通向肺,它们的动力来自于肺,是肺的一呼一吸,推动它们行走的。你们看就是秋季的这个升降比明显的气机运动,如今在肺的功能上也是这样,本身阳气不是强大,但是贵在这个上下运动,直接带动了整个人体的气机运行。原来,这是“肺朝百脉”的真实含义。当然,经络可能还有其他的内涵,但是,我觉得组织液这个内容是一定包括在内的主要内容。另外,中医还认为:“肺主治节”,这又是什么意思呢?
这个“节”是什么,像竹节一节一节的,是有节奏的,是管我们身体的节奏,非常关键,我们大家想过没有?我们的呼吸为什么如此均匀,一呼一吸,非常均匀,为什么?我们身体整个的经络运行要靠肺来调整。这是“治节”的含义。
明白了这点,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很多运动方式,都以调整呼吸为主要内容。为什么练打坐对身体有益呢?有人他坐那儿打坐一点儿没动,到最后一身全是汗,为什么?因为他整个调整呼吸。还有瑜珈、气功等,把其神秘的东西抛去以后,它们最基本的就是让人调整呼吸。
调整呼吸的作用就是让你身体气血运行得更有力量,我们想像一下,如果把气血比作水,呼吸如果不均匀,就仿佛胡乱摇晃的频率很快,但水也是不会出来的,水要想出来怎么出来?有节奏地这么晃,它的力量会越来越叠加,水一会儿就溢出来了。呼吸对经络的影响也是这样的。我们如果呼吸不匀,那推动经络运行的力量是弱的,怎么呼吸是有力量的呢?均匀的,按一种节奏呼吸,你会发现推动经络的力量增加,越来越有力,最后身上出汗了。所以很多古老的修炼方式,比如气功、静坐、瑜伽等,都是从深长的、有节奏的呼吸开始的。
肺是我们身体的第一道屏障,我们要抵抗外邪,很大程度上要靠肺的功能。因为一方面肺推动经络巡行,为身体各个部分尤其是体表,带去防御部队,另一方面,肺也开窍于鼻,而每天的呼吸,令鼻首先接触到外面的脏东西,因此,肺的责任是重大的。
六、冬之肾水,万物潜藏
冬之气,应水之状,水为至善,收藏之道,使阳能潜,护本根源
冬天天气已经变得非常严寒了,嫩芽不敢冒头,狗熊开始冬眠,蜷缩身体,蛇也开始冬眠蜷缩身体,减少跟空气的接触面积,河流冰封,封藏着水底下仅有的热能不被消耗,供给水生物的生存,人类也不会出门那么频繁,躲在家中躲避寒冷。所以冬季这股气它是沉降的,向下的,潜藏的,我们用什么来表示呢?当然水的避藏和趋下性了。
所以我们冬季养生是:“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冬季之气就是潜藏下趋的。
肾(水)的生理功能
肾主藏精,生殖发育,又主水液代谢,生髓,通脑,主骨,其华在发,开窍于耳,通于二阴,内寄命门之火。
肾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藏精,是肾的主要生理功能,即是说,肾对于精气具有闭藏作用。肾对于精气之闭藏,主要是为精气在体内充分发挥其应有效应创造良好条件,不使精气无故流失,从而影响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能力。
1.精的概念、组成及功能:精,是精微、精华之意。中医学中的精,即是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长发育及各种功能活动的基本物质。其含义有两方面。
肾所藏的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两部分。
“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虽然来源与功能有异,但均同归于肾,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
我们这里谈谈,肾藏精的意思,我们说过了,生命的开始在于春天,其实是不准确的,准确的来讲,生命始于冬,发于春。为什么是开始于冬天呢?我们通过四季的发展过程来看,万物归根复命于冬季,因为到了秋季,万物已经呈现出了凋零的现象,阳气在这个时候已经表现出衰退的迹象,到了冬天阳气不是没有了,而是藏了起来,因为头顶的太阳力量变弱了,万物无法吸取能量,所以冬季这股收藏的气会把自然界仅剩有的能量都保护了起来,这些能量就是阳气种子,必须经过非常封闭的藏以后才能出来,为什么呢?
因为外界阳气的量已经少得可怜了,所以阳气的旺盛与否直接决定了万物的生命,在人体中一样,阳气的多少决定着人体寿命的长短,而肾封藏的正是我们人体的根本——阳气!这些阳气经过了春生,夏旺,秋败之后,仅剩下来的阳气无不是精华中的精华,那么外界是寒冷的水象,阳气就是潜在其下,潜在寒水之下,只有水才能更持久的封住阳气。所以肾是水火俱在,但是呢是以阳气为主的,因为大地的寒冷只是为了更好的保护阳气。所以补肾的目的是干什么呢?是为了让阴更厚,让阳气能藏呀。
你看阴虚的病人,口干,舌干,潮热,盗汗,耳鸣等等虚热的情况出现了,什么原因呢?冬天温度不够低,阴不足了,盖不住阳气了,阳气外浮,所以出现了阳热的表现,那么用六味地*丸治疗可以吗?从我的角度来看是不行的,培补阴水反而损伤阳气,你看吃六味地*丸来解决阴虚的情况要嘛是反反复复,要么是没有效果,所以最终还是得以扶阳为主,怎么做呢?
潜阳封髓丹是一个很好的方子,这个路子学会了,相当于你能解决很大一部分疑难杂症,其组成有:附子、干姜、炙甘草、*柏、龟板、砂仁。
你看用附子把肾中的阳气补足,把坎中的一阳补起来,这里涉及到了卦象,不是我们主要谈的类容,所以不是去滋阴泻火,我们还用*柏龟板入肾以仿冬季严寒之象,把肾水补足,则阳能入潜,就好象一条龙能够潜入深海里;干姜和炙甘草呢?这两味药是补阳土的,阳气除了在水里面还在哪里呢?土里面也有呀,所以这就使阳气真正的有所归处了,水土封藏阳气,让阳气有了家,最后用一味砂仁,这个砂仁要用西砂仁,合西方肺金收敛之性,还能把中焦的湿邪化开,让阳气回来没有障碍,同时还能把阳气往里收,取其收纳之意,这阳气回去了,阴水和土也足了,症状自然就消失了。
你看一个治本一个治标,看你选哪一个了。有人说阳气都外浮了,教材说的是急危重症,其实是不对的,人体在任何时候都可能会出现这样子的情况,并非在急症重症时才会出现。
同时肾病患者我们随时从哪里考虑出发,我想是从阳气的角度去考虑。
2.肾中精气的生理效应:肾所藏的精气可以转化为气,称为肾气。肾中精气的盛衰决定着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这个精呢就是阳气,人体立身的根本,我们说肾为先天之本,先天之本也需要做事情,干什么呢?就是要为春天这股阳气开始升发做准备,所以你看肾属水,肝属木,水就是生木的,所以在人体当中它就要化生气血才行,为人体提供最原始的动能,所以阳精充足,人体阳气才会充足。
肾主生殖:生殖,即生育繁殖,即是人类繁衍后代的保证。中医学认为,生殖与肾的关系极为密切。肾的精气是构成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又是促进生殖机能成熟的物质基础。人从幼年开始,肾的精气就逐渐充盛,到了青春期(男子二八,女子二七),肾的精气进一步充盛,体内产生了一种叫“天癸”的物质,这时人的生殖器官已发育成熟,男子出现排精,女子月事以时下,从而具备了生殖能力并维持到一定的年龄。从中年进入老年,肾中精气逐渐衰竭,“天癸”这种物质也逐渐消失,生殖能力即逐渐地丧失。
其实这个“天葵”就是指人体的阳气了,能够促进生殖机能成熟的物质基础它就是阳气,说到底还是在说阳,只不过把阳放在用的层次上去了。女子为什么会有月事呢?是不是在说明你的阳气旺盛,气血有余呢,所以你可以把它再看成人体多余的一部分,象征着体内气血旺盛,阳气充足,所以你在调理例假问题的时候,还是得从阳气出发,阳气不足了,化源不足,还容易瘀堵,湿寒就起来了,这个时候还容易出现很多热的现象。你看下过雨的稻草堆,伸手往里面摸的时候很湿,太阳一晒,在一吸收热量,你再摸的时候就是烫的了,人体的湿寒也是一样的,你看那个湿寒一直再人体内吧,可是人无时无刻需要热量的摄入,人体内也还有阳气的存在,这些湿寒就跟稻草堆一样,把这些正能量吸收了进去,成了病理产物了,壮大了自己。
那么这个时候你需不需要来把身体的瘀堵打通?把稻草堆给铺开呢?我看这是当务之急,借助经络的作用,把这个寒湿给打开,阳气运行起来了,自然会去收拾它,阳气运行,阴邪化去,气血自生。所以经络的作用这个时候就不能忽视了。
肾气促进生长发育:人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均和肾中精气的盛衰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
可见肾中精气的盛衰,决定着人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如果肾的精气虚衰,必然会给人体带来相应的病理变化。此外,肾藏精主生长发育的理论,对养生保健具有重要意义,保养肾中精气,是中医防止早衰、延年益寿的核心内容。你看目前所研制出来的抗衰老药物是什么,就是以补肾药物为主。这个大家知道就好,但是不是上上之选,重点应该放在人体阳气之上。
《诸病源候论》说:“肾藏精,精者,血之所成也。”肾精生血理论,对中医临床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前面我们讲阳精要用的时候已经提到了。
肾主水液:肾主水液,主要是指肾中精气的气化功能,对于体内津液的输布和排泄,维持体内津液代谢的平衡起着极为重要的调节作用。故《素问·逆调论》说:“肾者水脏,主津液。”
人体的津液代谢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要通过肺、脾、肾、肝、三焦、膀胱等脏腑的协同作用才能完成。在正常生理情况下,津液的代谢是通过胃的摄入,脾的运化和转输,肺的宣散和肃降,肾的蒸腾气化,以三焦为通道,而输送到全身的。
经过代谢后的津液,则化为汗液、尿液和气排出体外。因此,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实际上是主宰着整个津液代谢过程的。肺、脾等内脏对津液的气化,亦有赖于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特别是尿液的生成和排泄,更是与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直接相关,而尿液的生成和排泄,在维持体内津液代谢的平衡中又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故说肾主水液。
如果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功能失常,则既可引起关门不利,津液代谢障碍而发生尿少、水肿等病理变化,如《素问·水热穴论》所说:“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上下溢于皮肤,故为胕肿。胕肿者,聚水而生病也。”又可引起气不化水,而出现小便清长、尿量大量增加等病理变化。
说白了,还是在谈阳气的功能,你看这个蒸腾气化靠的是什么呢?就是阳气呀,三焦的一个气化功能也是靠的阳气,所以水肿的治疗,前列腺的治疗你从阳气的角度考虑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也就是你看懂了阳气,剩下的就是排兵布阵的问题了,如果我们直接通过经络出发就没有问题了,为什么呢?因为即使是辛温的药物也避免不了药汁本身的阴柔之性,这个时候通过经络来处理就是很好的方法了,让阳气运行,仔细去感受经络的通畅。
肾主纳气:纳,即收纳、摄纳之意。肾主纳气,是指肾有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防止呼吸表浅的生理功能。人体的呼吸虽然由肺来主司,但中医认为呼吸功能的正常与否还与肾密切相关。具体表现为,由肺吸入的清气必须下达到肾,由肾来摄纳之,这样才能保持呼吸运动的平稳和深沉,从而保证体内外气体得以正常交换。实际上肾主纳气是肾的封藏作用在呼吸运动中的具体体现。
《难经·四难》说:“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类证治裁·喘症》亦说:“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
肾的纳气功能,在呼吸运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肾的纳气功能正常,则呼吸均匀和调。如果肾的纳气功能减退,摄纳无权,则肺气上浮而不能下行,即可出现呼吸表浅,动则气喘,呼多吸少或呼吸困难等症,中医称之为“肾不纳气”。中医学根据“肾主纳气”的理论,提出对慢性咳喘病人,采取“发作时治肺,缓解时治肾”的治疗原则,从而使这类疾病的远期疗效显著提高。
只是我们要讲的肾主纳气,多数教材上也是这么去讲的,其实这个肾纳气的功能还是说的阳气的功能,前面讲了,整个冬季的象就是封藏的,封的什么?封的阳气,封住了,来年就能用,自然界在这样循环,人也是一样的。明白了的肾纳气纳的是阳气,另外肺为什么能辅助肾的纳气呢?就是秋天的整个偏于敛降的气,都是在为冬天做准备。
所以你看哮喘病,急性发作起来了只能找西医,就是在中国古代这也是一个难缠的病,古语云:名医不治喘,治喘就丢脸。可见其难度,但是中医真的没办法了吗?如果你认识到了这个阳气的重要性了,那么解决起来是没多大难度的。那么这个哮喘病怎么去治疗呢?如果从肺肾的角度去出发,能不能解决急性问题?在这了给大家一个方向就是治疗急性的话可以从肺肾考虑,你把秋冬季节这两股气玩儿通了,是没有问题的,山西名医李可老中医的破格救心汤就是这样的路子。临床效果非常的好。
七、长夏中焦,升降一体
长夏之气,应土之衡,土最敦厚,载养万物,中庸之道,阴阳相平。
我们祖先对于五行的认识最开始其实是木、火、金、水这四行,正是这四气的动态运动,才使阴阳趋于平衡稳定,才衍化出了这万紫千红的大千世界,生命才能欣欣向荣。那么现在五行少了一行,去哪里了呢?
我们来看看长夏。长夏二字在《说文解字》的解释为:“长,久远也”;“夏,中国之人也。”“中国之人”意为中原地区的人。由此,我们可以得知长夏包含了一个信息,即中原、中土。而中原正是中华民族“化生”、发祥的地方,是重要的*治、经济、文化中心。由于中国文化取象比类和推演络绎思维的共性,说明了长夏与中原、中土的同样重要性。
长夏,首见于《内经》。
在五行学说中,有木、火、土、金、水五行,中医学中配之以肝、心、脾、肺、肾五脏,五季中配之以春、夏、长夏、秋、冬五季。脾为人体的后天之本,五行属土,居中央为中土,与长夏之气相通,主气为湿。《内经》中存在很多诸如此类关于长夏的记载,如《素问·藏气法时论》曰:“脾主长夏”;《素问·六节藏象论》曰:“春胜长夏,长夏胜冬”;《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曰:“是故春气在经脉,夏季在孙络,长夏气在肌肉”。
后世王冰、张志聪等人对《内经》进行了校注,但对长夏的定义始终莫衷一是。直到金元时期,李东垣著《脾胃论》,与脾相通应的长夏才显得越来越重要。而长夏作为一个重要的季节,在时间上一直没有明确统一的界定,导致了各种版本定义的流行、划分的混乱。
其它的我们都不管,因为我们是站在自然界的角度上去观察人和五脏的。无论怎样的划分我们首先应该明白的是长夏的真正意义是什么,无非就是指居中的,相对平衡的时候。所以具体时间我们没必要故意去划分,无论是在一年当中,一季当中,一月当中,还是在每天之中,我们都是有长夏存在的。
我们把这个季节放在我们四季的中间阶段来看看,此时暑热还未全消,凉气也还没有到,是比较闷闷的,它没有夏季的热,冬季的寒,春天的温,秋季的凉,相对来说这个时候的阴阳比较趋于平衡,所以我们就用比较敦厚的,能载万物的土来表示长夏这个季节。这个时候的气它是不浮不沉,升降统一的。
脾的生理功能
脾主运化升清,又主肌肉、四肢,其荣在唇,开窍于口,还主统血。
(1)主运化
运,即转运输送;化,即消化吸收。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把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的生理功能。脾的运化功能,可分为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那么我们看,这个运化是需要能量的,所以还是在讲阳气的功能。
运化水谷,即是对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饮食入胃后,经过初步的消化,输送至脾,脾对之进一步消化,再吸收其中的精微,然后转输至心肺,化生气血布散于周身,才能使脏腑、经络等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所以称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运化水液,是指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作用。饮食物中营养物质的吸收,多属于液态状物质,所谓运化水液的功能,即是对被吸收的水谷精微中多余水分,能及时地转输至肺和肾,通过肺、肾的气化功能,化为汗和尿排出体外。因此,脾运化水液的功能健旺,就能防止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的产生。反之,脾运化水液的功能减退,必然导致水液在体内停滞,聚湿、生痰,甚则引起水肿。这也就是脾虚生湿,脾为生痰之源和脾虚水肿的发生机理。
(2)主升清
脾的运化功能,是以升清为主。所谓“升清”的升,是指脾气的运动特点,以上升为主,故又说“脾气主升”。“清”,是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升清”,即是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上输于心、肺、头目,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故说“脾以升为健”。
另一方面,脾气主升,也是维持人体内脏相对恒定位置的重要因素。因此,脾的升清功能正常,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才能吸收和正常输布,人体始有生生之机;同时,也由于脾气的升发,才能使内脏不致下垂。
不是说了这个时候的气它是不浮不沉的吗?怎么脾会有升清的功能呢?这似乎就有些偏颇了。我们再仔细的来看看这股中正之气,它是一动不动的吗?显然不是的,只是说动得比较缓慢而已,整个夏季的气他还是以升为主的,所以脾要升才行,那降的那一部分呢?降就是另一个土了,我们叫做“胃土”,所以你看,不是说处于中间位置,中庸状态它就不运动,而是指气机升降反而在这个时候显得比较完美,可能会很慢,但是一定是动起来的,因为慢才会显得平稳。你再看看自然界夏季本身就是多湿的,这个湿气从哪里来呢?就是从阳那里来的,阳气旺盛的运动,带动了地气的上升,降而为雨,如果这股阳气不强的话,就如同蒸笼里面的火不够一样,很难让水产生气体。同时这也是阳气自我保护的一个过程,开始为藏做准备的一个过程,所以人体生病应该是人一生中正常的生理反应。
特别是到了长夏这个时候湿气是最为明显的,那么阳气在这个时候自然显得比较笨拙,所以你看万物生长这个时候慢了下来,阳和阴势力似乎相同,而且逐渐的会向阴转换,但是这个过程中,阳气的主导作用始终不变。因为没有了阳气,阴气将没有产生的余地,在人体中,我们用阳来化生阴的思路我想是比较好的。
(3)主统血
统,是统摄、控制的意思。脾主统血,即指脾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之中流行,防止逸出脉外的功能。脾统血的主要机理,实际上是脾气的固摄作用。脾气充足,血液就能循其常道而行。如脾气虚弱,不能控制血液在脉管中流行,则可导致便血、尿血、崩漏等出血病证,也称作“脾不统血”。
脾为什么能统血呢?你看自然界的河流都是在大地上流动的,这个土不厚的话就会决堤了,人体的土也要厚,为什么?盖住阳气,不让阳气外出。这里说的是血,跟阳气有什么关系?不要忘了血液是流动的,流动就是阳气的功能,所以你固住脾中的阳气就是很好的止血方式。
所以你看看张仲景的*土汤,其中很重要的一味药就是土。我们叫做灶心土,又叫做伏龙肝,就是直接能补土的,整个方子你去研究很有意思,这不是这节的类容,我们不讲。但是在这个方剂上你去加减变化几乎能治疗绝大多数出血性疾病。同时伏龙肝这一味中药现在很多药店都没有了。
所以张仲景曰:”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自然界正是因为有了五气的升降外展内收运动,寒热温凉的四气变化,它们逐渐的更替,才使世界变得如此婀娜多姿。人体中正是因为有了五脏的互相协同运作,才有了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其实我们讲五行的篇章,后面还会有更加升华的类容,不然对五行的认识我们始终不够,达不到要求,就明不了理。
第七章、阳用六腑
从五季的变化讲到了五脏的生理功能,从阳气的角度谈了我们对五脏的认识。现在讲到了六腑,六腑如何去讲呢?我们依然会从阳气的角度来讲六腑的生理功能。
到了六腑就与“用”的关系极为密切了。为什么要这样子说呢?因为在五脏这个层面它是人体最为核心的,一般不会出问题,一旦出现问题,也是非常棘手的。阳气出了问题,疾病自然就会出现。六腑与阳气有怎样子的关系呢?
在阴阳的划分里面,我们说五脏属阴,六腑属阳,五脏需要藏精气而不能泄,六腑需要化外物而不能藏。所以六腑与阳的关系是最为密切的。
在《伤寒论》里面的少阳胆、阳明胃、太阳膀胱,这三阳篇里面都是谈腑比较多。阳气出了问题肯定是与阳脏的关系最为密切了,因此疾病才会发生,当然了这些疾病都不是很重,最后进入了三阴以后,包括太阴脾、少阴肾、厥阴肝,就是以脏为主了。这个时候的疾病我们通常讲的是三阴病,相对三阳而言就是很重的了。疾病由表入里,由脏入腑的过程,就是疾病由三阳到三阴的过程,总而言之阳气的虚弱导致了疾病的加重,所以六腑作为阳这一层面来说,我们一定要重视起来。因为腑阳出现问题,就会向脏阴的方向变化。
同时《皇帝内经》所言:“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到了五脏这一块就是很重的情况了,脏阴出现问题,基本上跟现在器官出现实质病变一样了,或者是肿瘤癌症的形成。
五脏在阴阳上就是属阴的,疾病发展在这一阶段就是“阴成实”的阶段。所以治疗疾病一般情况下要先表后里,五脏六腑治疗上要先考虑腑阳在考虑脏阴。因为脏病的出现跟六腑阳气不足是非常相关的。
这也就是我们在前面为什么要讲表证的治疗,经络在治疗表证上的意义,因为疾病大多都是由表入里,由浅入深。即使不是由表而传的疾病,也依然要注意对表证的处理,为什么呢?因为内气受损,体表的抵抗力也会显得不足,就跟一个国家这个*府如果出现了腐败的话,那么在抵御外界入侵时,多是力不从心的。
所以治疗疾病我们讲究抓住表证,经络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更要抓住阳气对阴的影响,而不是想当然的说我们只看见了阳,一直去扶阳,会上火,这就是没有看到阴阳的真正含义。
我们说的阳指的是正气、功能这一方面,我们指的阴是人体这个大形体,我们有重点的看待阴阳问题,就是以阳为主,以阳护阴,以阳化阴,阳主阴从的思路。
两者始终是在一起的,这需要我们不停的去参悟其中的道理。当然了,我们讲阳气,放在了人体里面,是不是有偏颇,是不是偏废其一了呢?肯定是没有的,你看六腑中,胆汁的分泌帮助消化食物、胃气对食物腐熟糜烂、三焦与膀胱对津液的气化作用、大小肠对食物有一次的传送吸收外排等、都是阳动的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种,他们的功能都几乎是与饮食物(物质性的属阴)直接接触,目的是干什么呢?目的就是让精华保留,糟粕排除,这个精华精微物质不就是阴吗?精微物质让五脏、让我们这个大形体更加饱满丰厚,不就是滋阴养阴育阴,壮大阴气的一个过程吗?因此从六腑中我们便可以看出,阳气旺盛的最终目的,就是养阴,在养我们这个大形体,阴反过来又为阳气提供能量,两者分离了吗?是没有的。
这个时候你再看看张景岳说过的一句话:“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升而源泉不竭;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助而升化无穷。”
这句话是张景岳说的,有两句重点。也就是“阳中求阴”和“阴中求阳”。大家不要从左归丸和右归丸的思路去理解,这样还是有点落入了下乘。
“阳中求阴”其实就是指的想要补阴,就要从阳气的角度去思考去发现。“阴中求阳”指的就是阴能很好地升发人体阳气,为阳气提供动力。两者强调的都是阳气,前者指如何用阳化阴,后者讲阴是如何辅助阳气发挥作用的。
当然了张景岳本心不是这样来理解这句话的,这句话是我们的一个延申。六腑阳用讲这么多,就是为了让大家明白什么到底什么腑阳。接下来将进入六腑的内容里面。
一、十一脏取决于胆
胆与肝相连,附于肝之短叶间,肝与胆又有经脉相互络属。胆是中空的囊状器官,胆内贮藏的胆汁,是一种精纯、清净、味苦而呈*绿色的精汁。胆在许多著作里面的形容也都不太一样,但都是为了表达一个意思。比如《灵枢·本脏》云:“中精之腑”,《千金要方》云:“清净之腑”,《难经·三十五难》云:“中清之腑”。
在六腑里面,胆不与外界直接相通,也不像胃肠那样直接与食物接触,所以胆又属于“奇恒之腑”。
胆有三种功能:一是藏精汁(即胆汁),它的功能就是输出胆汁以助消化。胆汁,别称“精汁”、“清汁”,来源于肝脏。“肝之余气,泄于胆,聚而成精”(《脉经》)。胆(腑)为阳,肝(脏)为阴,阴一定要通过阳气表现出来或是发挥作用。《难经》就说得很明白,同时也很明显的表现出了阴为阳用的特征,指的就是肝之余气化生的胆汁(阴)将通过胆的生理功能(阳)表现出来。
胆汁由肝脏形成和分泌出来,然后进入胆腑贮藏、浓缩之,并通过胆的疏泄作用而人于小肠,这一过程就是阳气的功能,《难经正义》云:“胆汁感肝木之气化而成,人食后小肠饱满,肠头上逼胆囊,使其汁流入小肠之中,以融化食物,而利传渣滓。若胆汁不足,则精粗不分,粪色白洁而无*”。这里把胆汁的功能描述的非常好,胆汁是属阴的物质,但是胆汁行使的却是属动属阳的功能。
讲肝我们离不开胆,讲胆我们离不开肝,肝胆同属木行,一阴一阳,表里相合。《医学见能》云:“胆者,肝之腑,属木,主升清降浊,疏利中土”。故胆腑亦具疏泄之功,但胆的疏泄须赖肝气疏泄而行其职。
两者的联系就是阴和阳的联系,胆汁是肝脏这个阴脏化生的没错,但是要体现出胆汁的作用,就要看阳气,就要看胆腑这个阳脏和肝阳的疏泄作用,假如这个阴没办法再体内做出贡献,体现出价值,那就是邪气,有形之邪气了。
贮藏于胆腑的胆汁,在肝的疏泄作用,使之排泄,注入肠中,以促进饮食物的消化。若肝胆的功能失常,胆的分泌与排泄受阻,就会影响脾胃的消化功能,而出现厌食、腹胀、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若湿热蕴结肝胆,以致肝失疏泄,胆汁外溢,浸渍肌肤,则发为*疸,以目*、身*、小便*为特征。
同时人体的另外一个升降系统就是肝脾升、胆胃降。也就是胆是主降的。胆气以下降为顺,若胆气不利,气机上逆,则可出现口苦,呕吐*绿苦水等。
二是主决断:胆主决断,指胆在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过程中,具有判断事物、作出决定的作用。胆主决断对于防御和消除某些精神刺激(如大惊大恐)的不良影响,以维持和控制气血的正常运行,确保脏器之间的协调关系有着重要的作用。故曰《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精神心理活动与胆之决断功能有关,胆能助肝之疏泄以调畅情志。肝胆相济,则情志和调稳定。胆气豪壮者,剧烈的精神刺激对其所造成的影响不大,且恢复也较快。所以说,气以胆壮,邪不可干。胆气虚弱的人,在受到精神刺激的不良影响时,则易于形成疾病,表现为胆怯易惊、善恐、失眠、多梦等精神情志病变,常可从胆论治而获效。故《类经·脏象类》曰:“胆附于肝,相为表里,肝气虽强,非胆不断。肝胆相济,勇敢乃成”。
前面还讲过了子时阳气生发,子时对应的就是我们的胆。阳气生于子时,今后这个阳气旺不旺盛,人体功能是否有动力,脏腑受到滋润的程度如何,就要看子时胆经阳气生发保护得好不好。所以《内经》云:“凡十一脏皆取于胆。”这就是从阳气角度来看的。可以在子午流注理论里面,胆有这样的功能,同时胆为阳中之少阳,少阳什么意思呢?力量不是很强,稚嫩柔弱的这样一股阳气。在五脏里面,讲肝时,胆也提到了,我们把它比喻成了春天,就是春天那样一股阳气,大家可以体会春天阳气是什么样子的感觉。
三是调节脏腑气机:胆合于肝,助肝之疏泄,以调畅气机,则内而脏腑,外而肌肉,升降出入,纵横往来,并行不悖,从而维持脏腑之间的协调平衡。胆的功能正常,则诸脏易安,故《素问·六节脏象论》有“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之说。即《杂病源流犀烛》所言:“十一脏皆赖胆气以为和”。胆为腑,肝为脏,脏腑之中脏为主,腑为从;为何说“十一脏取决于胆”,而不云“十一脏取决于肝”呢?因为肝为阴(乙)木,为阴中之厥阴;胆为阳(甲)木,为阳中之少阳。《素问·阴阳离合论》曰:“阳予之正,阴为之主”。阴为阳基,阳为阴统,阳主阴从,即阴之与阳,阳为主导。胆为阳木,而肝为阴木,阳主阴从,故谓“十一脏取决于胆”。
总之,“十一脏取决于胆”旨在说明在思维活动中,肝主谋虑,胆主决断。肝胆相互为用,而非指胆具“五脏六腑之大主”的作用。胆之决断必须在心的主导下,才能发挥正常作用。
(三)胆的生理特性
1.胆气主升:胆为阳中之少阳,禀东方木德,属甲木,主少阳春升之气,故称胆气主升。胆气主升,实为胆的升发条达之性,与肝喜条达而恶抑郁同义。甲子为五运六气之首,其时应春,且为阳中之少阳。春气升则万物皆安,这是自然界的规律。人与天地相参,在人体则胆主甲子,胆气升发条达,如春气之升,则脏腑之气机调畅。胆气主升之升,谓木之升,即木之升发疏泄。胆气升发疏泄正常,则脏腑之气机升降出人正常,从而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故《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曰:“胆者,少阳春升之气,春气升则万物化安,故胆气春升,则余脏从之。胆气不升,则飧泄、肠痹不一而起矣”。
2.性喜宁谧:宁谧,清宁寂静之谓。胆为清净之府,喜宁谧而恶烦扰。宁谧而无邪扰,胆气不刚不柔,禀少阳温和之气,则得中正之职,而胆汁疏泄以时,临事自有决断。邪在胆,或热,或湿,或痰,或郁之扰,胆失清宁而不谧,失其少阳柔和之性而壅郁,则呕苦、虚烦、惊悸、不寐,甚则善恐如人将捕之状。临床上用温胆汤之治虚烦不眠、呕苦、惊悸,旨在使胆复其宁谧温和之性而得其正。
二、胃为水谷之海
一、脾胃之关系
脾胃学说是藏象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脾与胃共居中焦,《素问?五脏别论》曰:“脾为中央土,以灌四傍;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原也。”所以脾胃为“后天之本”。
1、胃为阳土,脾为阴土,阳气为主,水火并行
接下来,我们讲胃,肯定会连着脾一起说,先看看《经脉别论》中说:“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这是对脾胃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功能的较为全面的认识。在阴阳五行学说中,脾胃属土,脾为阴土,胃为阳土,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胃这个阳土可不得了,因为平时用的最多的就是我们的胃了,不停的在运转,就像蒸馒头的火一样,一直在燃烧,然后馒头一笼笼的被蒸出来。所以胃是阳气最盛的地方。
脾胃需要很好的协调才能维持中焦气机的平衡,就是我们说的,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一升一降对我们的气机运行,起着中焦枢纽的作用。
对于脾胃的相互协调作用的论述,古代很多医家都有论述如《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脾胃者,仓禀之官,五味出焉”。《素问?玉机真藏论》说:“五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素问?痿论》说:“脾为胃行其津液”;藏气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它们在协同工作中,一定是以一个为主的,这些论点都在说明胃阳在整个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后世脾胃派大家李东垣进一步认识到“若胃气一虚,脾无所禀受,则四脏及经络皆病。况脾全借胃土平和,则有所受而生荣,周身四脏皆旺,十二神守职,皮毛固密,筋身柔和,九窍通利,外邪不能侮也。”
大家已经看到了,脾胃协调过程中,虽然,脾属脏,胃属腑,但是从功能上来看,胃阳一败,脾则无所禀受呀,这股阳气一虚,你脾能去运化什么东西呢?无东西可以运化。
二、胃的生理功能
胃为六腑之一,喜润恶燥,体阳而用阴。其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纳与腐熟水谷,胃以降为和,并与脘腹、咽、舌苔有密切的关系。
1.主受纳、腐熟水谷
饮食物入口,经过食管,容纳于胃,故称胃为“太仓”、“水谷之海”。机体的生理活动和气血津液的化生,都需要依靠饮食物的营养,故又称胃为“水谷气血之海”。如《灵枢·玉版》说:“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
我们常常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对于大海而言,这个容是一种容积容量,对于人体而言,如何才能够容呢?首先这个人心胸需要开怀,要大度,也就是我们说的“宰相肚子能撑船。”那么如果这个人斤斤计较、容易小气的话,它能“容”吗?肯定是做不到的。人想要宽容就要保证气机的舒畅,阳气的流通,胃想要容纳东西,胃阳就得运转强盛起来。胃为水谷之海,怎么做到的呢?胃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胃中的阳气是我们人体中最盛大的,我们称之为盛阳,所以有阳则能容。
容纳于胃的水谷,经过胃的腐熟之后,使之变为食糜,下传于小肠,其精微经脾之运化而营养全身。
所以胃虽有受纳和腐熟水谷的功能,但必须和脾的运化功能相配合,才能使水谷化为精微,以化生气血津液,供养全身,所以胃的腐熟功能是在脾阴和胃阳共同参与下完成的。
同时中医学非常重视“胃气”,认为“人以胃气为本”,胃气强则五脏俱盛,胃气弱则五脏俱衰;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所谓胃气,一指胃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也就是胃为水谷之海,有受纳腐熟水谷的功能,又有以降为顺、以通为用的特性;
二指脾胃功能在脉象上的反映。脉诊中常脉谓之有胃、有神、有根、有胃,即有胃气,脉来从容和缓,说明胃气充盛。
很多人都觉得中医把脉很神奇,不知道,摸的些什么,其实在这里就可以告诉大家,中医摸脉摸的就是胃气的变化,这股气就来源于胃的化生,它能很清楚的反映出人体整体的功能情况。这种有胃气的感觉是怎样子的呢?
《素问?五机真脏论》云:“脉弱以滑,是有胃气。脉弱以滑具体是什么样子的感觉呢,这种感觉是和缓的,在脉学还没有总结出二十八部脉的时候,常以胃气的盛衰存亡作为判断善逆的标准。
如《素问?半人气象论》说:“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所以把脉的时候我们重视胃气,这个胃气就是人体一种功能体现的强弱而已,也就是阳气的强与弱,你看这个人摸脉的时候没有力量,整个人也是精力不够好的,但是脉来和缓、力量适中的话,那么这个人的精神情况就会不错。
胃气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全身脏腑之健壮,对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及其存亡,有重要的意义。如果胃气充足,受纳腐熟水谷的功能正常,就会形神俱足,肌肉丰满,四肢轻劲.
如若胃气不足,纳腐无权,则饥不欲食,或食而不消,或呕吐反胃,形体消瘦,精神疲惫。所以有“人以胃气为本”的说法。如《素问·玉机真藏论篇》说:“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
李东垣亦说:“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
故《景岳全书·杂症谟·脾胃》说:“凡欲察病者,必须先察胃气;凡欲治病者,必须常顾胃气。胃气无损,诸可无虑。”胃气强弱,亦是判断疾病顺逆的依据,即“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之意。
其实我们知道了,胃气指的就算是阳气,就是阳的这个功能,它是脾胃完成消化运转的前提条件,也就是胃的受纳,腐熟水谷一定是需要阳气的运转才可以的。
2.主通降,以降为和
胃主通降,是指胃气必须时时和顺通达,下降不逆。因为“胃为水谷之海”,饮食入胃后,经胃的腐熟,然后必须下行小肠,由小肠泌别清浊,其清者即水谷精微输脾达肺,营养全身,其浊者即糟粕废物则由于胃的通降作用,下入大肠,经肛门排出体外。所以说胃气贵于通降,以下行为顺。
胃的通降以降浊为主,降浊是受纳的前提,与脾的升清相反相成,没有降浊则无升清,没有升清当然也无降浊。因而,胃失和降,不仅影响食欲,使食物不能及时下行,而且因浊气在上而发生口臭、脘腹胀闷或疼痛,以及大便秘结等症状。
3.主脘腹
脘腹是指上中下三脘,系胃之所居之处。故胃主脘腹,又有“脘腹属胃”之说。胃气充足,纳腐正常,则脘腹柔软平坦,不胀不痛。若胃气失调,运机壅滞,纳磨不健,则脘腹硬满,时有疼痛;若胃气不足,纳磨无权,则脘腹痞满,所以《灵枢·海论》说:“水谷之海有余,则腹胀。”
气机升降的中枢,一般以胀满出现,多是气机升降出现了问题,气机不畅而导致胀满,可是一但是出现了硬块等有形之物,这个时候一定不要忘记了胃气的作用,也就是胃阳的作用,因为已经出现了阴成实的表现,我必须要在温运脾胃之阳的基础上去用药治疗,效果肯定是不错的。
4、古代各医家对胃的认识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非常重视“顾胃存津”的思想。什么是顾胃存津呢?其实指的就是顾互胃气,保护津液的思想。在仲景的《伤寒论》中“顾胃存津”思想贯穿于该书的始终。张仲景认为脾胃六经病的发生,必因人体阳气变化而引起。而在阳气虚弱当中,是以胃阳不足、津液受伤两种表现。胃强津伤,病从热化;胃阳虚弱,阳气受伤,病从寒化。所以你看阳明篇的治疗多是以三承气汤和白虎汤为主,以通腑泄热生津为主,这个状态就是实热证的典型状态了。这种情况现在很难遇到,但是不是说就没有了。
胃气强弱对伤寒六经病的发展及传变起关键用。胃气存亡与疾病的预后有密切关系,胃气强或胃气得以恢复,那么在临床上的预后就是比较好的。正因脾胃对外感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着重要意义,所以《伤寒论》以“顾胃存津”为其立法施治之本。
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中明确提出“四季脾脏不受邪”的观点。强调脾气健旺是人体抗病的基础,只有脾气健旺,外邪才不能侵入人体为病。这实际上是指出脾胃功能旺盛在养生中的作用。倘若脾胃功能失职,则可产生多种疾病。
如脾胃运化失司可导致水饮停滞,随处留积,在肠胃为“痰饮”,在胁下为悬饮”,溢于肌肤为“溢饮”,上迫胸肺为“支饮”,走肠道为“泄泻”,更可导致“腹满”、“宿食”、“水气病”、“呕吐”、“下利”等病证出现,这些病症的出现无非就是阳。六经病发生的内因就是以胃气虚损,津液受损为主。
金元四大家之一,脾胃牌代表人李东垣的“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观点与张仲景“四季脾旺不受邪”的观点是一脉相承的。
李东垣注重调理脾胃,开创了中医脾胃学说之先河,认为“治未病”始终要重视脾胃的调养,以扶助正气,抵抗邪气。他在张元素的脏腑辨证思想影响下,总结《内经》、《难经》等古典医著和仲景、元素、钱乙等前辈医学的经验,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著名论点,创立了脾胃学说,并充实、发展了中医学,其代表作《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等。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对脾胃思想的创新阐发为脾胃作为“后天之本”,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积极的临床价值。脾胃学说是中医学术体系的精华部分之一,它的形成是历代医家不断努力,经过临床实践进行总结升华的结果。
仲景脾胃学说论述了脾胃分治观,如阳明胃腑宜通宜降,太阴脾土无阳不运等、还注重时时顾护胃气、注意保存胃津,仲景在保护胃气和顾互胃津是并举的,如白虎汤中的粳米,即是在顾互胃气和津液。
还提出了土虚木乘论、胃气资助营卫、药后饮食调摄等诸多理论,这些理论对后世影响很大,对脾胃理论的发展和完善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从《内经》中提出“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人以胃气为本”的基本脾胃理论,至仲景《伤寒论》形成其雏形,再到李东垣《脾胃论》形成较完整的体系,再到叶天士以其对前人脾胃观点继承的全面性和对胃阴学说的创新阐发,形成了完整的中医脾胃学说理论体系。
四、对胃的解剖结构的认识
《灵枢?肠胃》中指出“胃纡曲屈,伸之,长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径五寸,大容三斗五升。”
《灵枢?平人绝谷》又进一步指出“其中之谷常留二斗,水一半五升而满”;“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更虚更满。”可见,尽管当时的条件极为有限,古人对脾胃的基本认知仍起始于解剖实证,而并非一味地以象测藏。这对当时逐步认清脾胃的诸多功能是很有帮助的。
五、《内经》脾胃学应用
饮食与养生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饮食合理与否直接影响人体脏腑生理功能。清代著名温病学家王孟英在其著作《随息居饮食谱》中说到:“若饱食无教,则近乎为禽兽。”想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就是说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人能够很好的管理自己的口腹之欲,否则就跟禽兽差不多了。
鉴于脾胃为仓廪之官,直接与饮食接触,饮食稍不合理,则易损伤脾胃,因此《内经》在饮食方面很注重脾胃,强调食饮有节。如《素问?痹论》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灵枢?师传》曰:“食无灼灼,寒无沧沧。”《素问?五常*大论》曰:“谷肉果菜,食尽养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灵枢?五味》曰:“脾病者,宜食粳米饭、牛肉、棘葵……脾病禁酸”。
非常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春秋战国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能够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和实践证明了脾胃与饮食之间的密切关系——寒温不调,饮食不节,是脾胃致病的重要原因。
所以说今后我们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纠正病人的不良饮食习惯,往往可以加快其康复的进程。脾胃病的治疗依据脾胃的生理关系以及“阳道实,阴道虚”的发病特点,在治疗上胃以降为主,勿忘温阳及化湿之药的运用。
三、小肠阳用清浊归位
一、心阳下注,小肠分权
我们接下来讲小肠的功能,除非是在《中医基础理论》里面,讲到这一节的时候,我们能够知道小肠的功能以外,在平时,几乎很少有人会提及到。因为无论是大小肠它们都归属于脾胃所管理,但是今天我们从阳用的角度继续分析,把小肠独特的生理功能单独拿出来看看。
我们知道小肠有两个生理功能,一个是受盛化物,一个是分泌清浊。这两个功能在人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原因何在?就跟你买了一个快递一样,选好了东西,填好了地址,付了款,商家呢也给发了货物,但是偏偏在物流这一块出了问题,你是重庆的地址,物流给你送到了西安,一个南一个北,这不就乱了套了。
所以我们吃进去的东西,脾胃也运化了,但是如果没有小肠来把好的坏的给分清楚,整个肠胃系统就会乱套。
小肠的这样两种功能非常强大,整个过程行使的权力也是很大的,所以用到的阳气会很多,其中很大一部分阳气就是靠的心脏的阳气,由心阳这个君主之官直接发放出来的阳气给小肠,因为心与小肠是互为表里的,所以你看心脏不好的患者为什么大便也总是不好呢?这就是心阳与肠胃的关系密切。
心火必须要下潜,要去温肾水,其实我们说成是心火下潜,就跟天上的太阳温暖着整个大地是一样的(心火下潜),肾水需要上行,以养心阳,这就是大自然的地气上升为云(肾水上潮),下降为雨的过程,这个过程中,阳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就是天上的太阳,带动了这整个循环,心肾相交,就像大自然云生雨降一样,所以人体就是一个小自然。同样的,心阳下潜过程中会温暖的不仅仅是肾水,还有我们整个中焦,张仲景的小建中汤里面有桂枝甘草来温运心阳的,很多是心经的药,目的就是壮心阳,起到火能生土之功,对于一些胃寒爆痛,或是脾胃虚寒的人就很有疗效。
女子月经颜色淡,量少,痛经,什么原因呢?其实跟小肠的关系就特别大,我们整个小肠是暖暖的,要靠心火的功劳,心火下来以后在小肠,小肠又能温暖我们小腹部,且离子宫很近,所以能避免宫寒的发生,这就是小建中汤能治疗痛经,就有这个道理在里面。
同时女性月经颜色淡,量少,就是火力不够,无法化源,我们还讲过,为什么心能化赤生血,就是要让小肠的阳气很足,有精力去把好的东西分出来,把坏的全带走,这样就自然能够有足够的精微物质化生气血了,其实就是这么个原理。
让然在这里大家可以看看图片就知道心和小肠的关系了,好了接下来看看小肠具体的生理功能,我们给做出了总结。
二、小肠的生理功能
小肠的主要功能是受盛化物、分泌清浊。凡经胃腐熟的饮食物,由小肠承受下来,进一步加以消化,把其中“清”的部分(指从饮食物中提炼出来的精华)吸收后通过脾的运转到全身各部。“浊”的部分(指消化后的糟粕),下注大肠或渗入膀胱,变成大小便排除。所以,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大小便的排泄,都和小肠有直接关系。
1.主受盛化物:正如《内经》曰:“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小肠主受盛化物是小肠主受盛和主化物的合称。受盛,接受,以器盛物之意。化物,变化、消化、化生之谓。小肠的受盛化物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小肠盛受了由胃腑下移而来的初步消化的饮食物,起到容器的作用,即受盛作用;二指经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在小肠内必须停留一定的时间,由小肠对其进一步消化和吸收,将水谷化为可以被机体利用的营养物质,精微由此而出,糟粕由此下输于大肠,即“化物”作用。在病理上,小肠受盛功能失调,传化停止,则气机失于通调,滞而为痛,表现为腹部疼痛等。如化物功能失常,可以导致消化、吸收障碍,表现为腹胀、腹泻、便溏等。
2.主泌别清浊:泌,即分泌。别,即分别。清,即精微物质。浊,即代谢产物。所谓泌别清浊,是指小肠对承受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在进一步消化的同时,并随之进行分别水谷精微和代谢产物的过程。
分清,就是将饮食物中的精华部分,包括饮料化生的津液和食物化生的精微,进行吸收,再通过脾之升清散精的作用,上输心肺,输布全身,供给营养。
别浊,则体现为两个方面:其一,是将饮食物的残渣糟粕,通过阑门传送到大肠,形成粪便,经肛门排出体外;
其二,是将剩余的水分经肾脏气化作用渗入膀胱,形成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膀胱与肾为表里,俱主水,水入小肠,下于胞,行于阴,为溲便”(《诸病源候论·诸淋候》)。
因为小肠在泌别清浊过程中,参与了人体的水液代谢,故有“小肠主液”之说。
所以张景岳说:“小肠居胃之下,受盛胃中水谷而分清浊,水液由此而渗入前,糟粕由此而归于后,脾气化而上升,小肠化而下降,故曰化物出焉”(《类经·脏象类》)。
小肠分清别浊的功能正常,则水液和糟粕各走其道而二便正常。若小肠功能失调,清浊不分,水液归于糟粕,即可出现水谷混杂,便溏泄泻等。因“小肠主液”,故小肠分清别浊功能失常不仅影响大便,而且也影响小便,表现为小便短少。所以泄泻初期常用“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的方法治疗。
四、大肠庚金,通降为顺
1、阳气消藏,阴气静谧,因凉而降,因凉成燥
我们大家都知道,肺与大肠是互为表里的,肺属金,金气肃降的道理也都懂,可是这个庚金是怎么回事儿呢?庚金指的就是大肠,我们把它称为阳明庚金,肺称之为辛金。我们从自然与阳的角度开始分析吧。
大肠跟肺一样,都是燥金主令,所以我们把肺形容成辛金,把大肠形容成庚金。在讲肺的时候,带大家好好领悟了秋季的这股气。秋季这股气是怎样子的呢?我们说是飙凉肃降的,也就是因凉而降。这个凉的形成是怎么形成的呢?是阳气的减弱,气候开始变冷,而形成的一个偏凉的环境。阳气除了在减弱以外,其实很大一部阳气都是潜藏了起来的,藏在果实,藏在食物里面,以形成丰收之象,或是藏在地下,藏进水里,都有可能。也就是秋季到了以后,这股阳气,处于一个逐渐潜藏的过程。因此凉的环境形成,凉则能降。
这个时候大自然的中阳气开始藏,所以地气(阴)是不活跃的,所以很难出现地气升腾,云里雾里的环境,因此整个环境是非常清透的,所以阳气不够导致了地气的不活跃,那么这股阴气不能很好的被应用了,所以整个环境出现了燥的表现,燥就是水汽水分不够了,阴的不足,我们从秋季这个环境来看,燥的形成是由于阳不足导致的。所以你看即使是下雨,也依然挡不住秋季的燥,为什么呢?下雨过后只会让我们整个环境更凉,阴也就更静,阳气还是没有动起来。夏季为什么多湿呢?就是阳气非常旺盛。
因为阴气的不活跃,所以常常天空万里无云,昼夜温差大了起来,为什么呢?保温作用差了。就跟你被子盖少了会冷一样。天上那层雾蒙蒙云的就是起着被子的作用,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阳气可以带动阴气的活跃,阴气可以为阳气提供依附的场所。
总之秋属金,因阳气的减弱而导致阴气的不活跃,阴静而水汽不足所以偏燥,阳气弱而气凉,凉而肃降,同时大肠与肺同属燥金主令,都是以肃降为主。那么明白了以上道理了,接下来这段话,我相信大家就能够明白了。
“大肠属手阳明,以燥金主令,故其气燥。因而大肠为病,燥伤津液,不能濡润,症见便坚而尿利,甚则“痞满燥实”俱见,承气证悉俱者有之。然人之阴气易长而阳气易消,故病于大肠寒湿者,亦属多见。症见大便溏薄,小腹冷痛,遇寒则痛泄愈加。即使大便初干后溏,或老年性便秘,也系脾湿肝郁、疏泄不利所致,非因大肠燥热所为,且不可寒凉伐泄。”(《麻瑞亭治验集》)
这里提出了病于大肠以寒湿多见,虽然因凉成燥,因燥而导致津液损伤,而出现“痞满燥实”的承气汤证,但是阴气很容易生长起来,因为整个秋季不是水分不够,而是阴因为阳弱活跃不起来,更何况阳气容易消退所以,大肠多以寒湿证为主,慎不可妄用寒凉之品。
对于阳明燥金的治法,清代著名医家*元御最有发言权,他还给出了方子:百合、石膏、麦冬、五味子,其实这就是白虎汤和生脉饮的路子。
石膏这味药,就是石头,有金石之气,可以演变成金气,对应着肺,就是让肺降。麦冬、百合是滋阴的药就是来状生阴气的,使阴密而静,以成肃降之局。最后一味五味子用得极为巧妙,我们在讲肺的时候讲过,整个秋季的凉都是味冬季收藏而做准备的。五味子是补肾的,还有收涩的作用,也就是在全方的基础上不仅仅是降,还在往里面收,这样就比整个白虎汤的力量更加强,所以你看我们用中药用的是功效吗?不是的,一定是有理论支撑的。这个方子在《四圣心源》里面连个量也是没有的,为什么?*元御是想让你明白这么个意思,你自己去举一反三,自己去变通,思想学会了就行。
所以这个方子现在并不太适合如今的人吃,但是这个降和收的道理我们要知道,现如今的人呢都是比较寒的,我们讲的潜阳封髓丹,是一个很好收降的方子。
所以我们的郑钦安祖师爷更加的高明一点。
人的形体不会消失,人永远只在适合自己生存的地方繁衍,阳主阴从的道理更是要深入每个人的心里。
2、大肠的生理功能
大肠主要是功能是接受小肠下注的东西,吸收其中剩余的水分和养分,使之变化为成型的粪便,然后由肛门排除体外。所以说大肠是传导糟粕的通道。如果大肠的传导功能失常就会出现泄泻,或痢疾、便秘、便血等病证。接下来一一为其论述。
1.传导糟粕
经曰:“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大肠属金,为肺之府。上接小肠,小肠中食物精汁尽化,则变为糟粕而出。其所以能出之故,则全赖大肠为之传导。而大肠所以能传导者,以其为肺之府,肺气下达故也。是以调大便,必先调肺气。
大肠主传导是指大肠接受小肠下移的饮食残渣,使之形成粪便,经肛门排出体外的作用。大肠接受由小肠下移的饮食残渣,再吸收其中剩余的水分和养料,使之形成粪便,经肛门而排出体外,属整个消化过程的最后阶段,故有“传导之腑”、“传导之官”之称。所以大肠的主要功能是传导糟粕,排泄大便。大肠的传导功能,主要与胃的通降、脾之运化、肺之肃降以及肾之封藏有密切关系。
手阳明大肠经属大肠络肺,手太阴肺经属肺络大肠,表里相关。大肠正常传导,肺气便可清肃下降;肺气清肃下降,亦有助于大肠传导功能的正常发挥。大肠要正常传导,还有赖于肝气疏泄条达,脾气健运,胃津充足及肾阳温煦正常,使气行而降,津润而通,通降得宜,方传导有常。若某一脏器的不足或偏颇,都可影响大肠的传导。
所以当一个人的大便不通时,西医最为直接的办法就是洗肠胃,而中医则不,中医会通过让肺气功能正常,而使大便畅通。人体小肠的蠕动,是靠心(脏)血液的脉动牵引,人体大肠的传导功能则有赖于肺气的开合有力带动。
经曰:“大肠病者,肠中切而鸣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即泄。当脐而痛。不能久立,与胃同候”。仲景也云:“大肠有寒者,多鹜溏;有热者,便肠。”
总之大肠有病,传导失常,主要表现为大便质和量的变化和排便次数的改变。如大肠传导失常,就会出现大便秘结或泄泻。若湿热蕴结于大肠,大肠气滞,又会出现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脓血等。
吸收津液:大肠接受由小肠下注的饮食物残渣和剩余水分之后,将其中的部分水液重新再吸收,使残渣糟粕形成粪便而排出体外。大肠重新吸收水分,参与调节体内水液代谢的功能,称之为“大肠主津”。
大肠这种重新吸收水分功能与体内水液代谢有关。所以大肠的病变多与津液有关。如大肠虚寒,无力吸收水分,则水谷杂下,出现肠鸣、腹痛、泄泻等。大肠实热,消烁水分,肠液干枯,肠道失润,又会出现大便秘结不通之症。机体所需之水,绝大部分是在小肠或大肠被吸收的,故“大肠主津,小肠主液,大肠、小肠受胃之荣气,。乃能行津液于上焦,灌溉皮肤,充实腠理”(《脾胃论。大肠小肠五脏皆属于胃胃虚则俱病论》)。
3、大肠的生理特性
大肠在脏腑功能活动中,始终处于不断地承受小肠下移的饮食残渣并形成粪便而排泄糟粕,表现为积聚与输送并存,实而不能满的状态,故以降为顺,以通为用。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尤以大肠为最。所以通降下行为大肠的重要生理特性。大肠通降失常,以糟粕内结,壅塞不通为多,故有“肠道易实”之说。
3、庚金大肠生理经证概要
大肠为传导之官,传导糟粕、上络于肺、齿龈。其病机为传导功能失调,大肠与肺为表里,与胃关系密切。
1.大肠寒证症候
命理(庚金)呈:金寒水冷、土冻金弱、金与寒湿土成势、冬金无火温煦等组合象,生理上大多显示为大肠经寒证。
腹痛腹泻:肠鸣、腹泻、舌白滑、脉沉迟。
2.大肠热证症候
命局行呈:庚金遇火克、金盛火旺、火多金弱、金遇木火同旺等组合,生理上显示为大肠经方面热证
肛门热痛:大便臭秽、下血痢、下赤白、腹痛、苔*、脉滑数。
3.大肠虚证症候
命局(庚金)呈:金弱无土、金少水旺、金少木多、金衰火旺等象,生理大多显示为大肠经虚证。
虚证症候:大便失禁、脱肛、舌淡、苔薄、脉细弱。
4.大肠实证症候
命局(庚金)呈:金成*势、金旺火弱、金旺无泄、金旺土多、燥土过多等组合象,生理大多显示为大肠经实证。
腹痛拒按:便秘或里急、后重、痔疮、苔*、脉洪滑。
5.大肠经证
龈肿齿痛、颈肿、口臭、舌红、苔*、脉洪滑。
五、膀胱气化,阳气流通
(一)、《伤寒论》中的水气病展现阳用之理
在《伤寒论》中膀胱以太阳代之。那么什么是太阳呢?你看看天上的太阳,只要是阳光能照到的地方都是温暖明亮的,太阳能照到的地方非常之广了,所以它的阳气分布面积非常之广,你想阳光的覆盖率多大,在人体之中太阳主我们人体一身之表,覆盖了我们整个人体的体表。所以太阳又被称之为大阳巨阳。
这股覆盖在我们体表的阳气来自哪里呢?它来自肾里面,由肾阳宣发而出,都知道肾与膀胱是互为表里的脏腑。那么在这里跟中基里面讲的不一样,书上讲的体表这股气是卫气,由肺气宣发于体外。肺是主皮毛的,我们的膀胱也是这样子,其实虽然说法不一样,但是我们可以互相借鉴理解。
所以膀胱即是主卫外,又主内的气化,只有内的气化正常,阳气才能够蒸腾升发,才有体表的恒温。如果里面的气化作用出现问题的话,会出现什么样子的后果呢?气化一但出现问题,《伤寒论》中的“水气病”也就出现了。所以我们现在讨论一下水气病吧。水气病其实就是膀胱气化失常,阳气不足的一种情况。
人体水液能得以正常维持的机理,不离气机之正常运行,《素问·六微旨大论》言: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这说明人体气机之升降出入无非在于阳气之气化,若阳气气化正常,则有自然界之云升雨降,阳气能使阴气得以流通,万物得以滋养,阳气周流全身,则气机升降出入稳定,糟粕可出,精微能布,是以阳主阴而阴能用。
叶天士有“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一言流于后世,此“阳”即指阳气,如何保护好阳气呢?就是通过利小便,去除多余的阴,以使阳气通畅。
《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由此可见,人体内津液的代谢与膀胱的气化功能关系密切,此说为今所共识,如《伤寒论》中所叙述五苓散证为太阳之里证:“知为未尽之余邪兼入太阳之里膀胱,影响其气化功能,既无以通利小便,亦不能水津四布,五经并行,故有小便不利,消渴等,谓之蓄水证”(小便不利与消渴并见)
今天通过五苓散方及抵当汤方临证应用的对比,来讲蓄水证与蓄血证的鉴别,因二者均属下焦病变,故仲景用“小便不利”与“小便自利”对两种相异病变进行区分辨别。
《伤寒论》第71条言:“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分析此条文意指由太阳病发汗过多,令胃干生燥热,故有“烦躁不得眠”的表现,其当与后述五苓散方所治之证形成对比,两证当有轻重之别,此处当系胃中液损、阳阻不甚所生之燥热,渴不甚重,故“少少与饮之”,因水属阴,在此取其增津凉润之效来中和胃燥,虑其致症之机尚且不重,所以运用此法就能达到治愈的目的;如果表现为“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的证候,则是发汗后扰动人体内部正常气机(伤阳气),表证未除则有脉浮、身有微热等,同时阳气受损影响膀胱气化功能,使得津液不能正常疏布,津液蓄结下焦为下焦蓄水证,故有小便不利的表现;津液无以正常上乘于口故有消渴证的表现,所以方用五苓散主利蓄结之水以畅通人体之气机,气机通畅,阳气流通,膀胱气化之功复,津液得以正常疏布,小便得利,消渴得愈。
《伤寒论》第72条曰:“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此处之渴亦因发汗误治后致使人机体内阳分气机紊乱,紊乱郁结而有内热所致脉浮数烦渴的表现,此时“渴”为应用五苓散的主要指征,“渴”是因气乱生热所致,亦有膀胱气化失司之因,所以一定伴有小便不利之气证,此条也是对上调的补充说明,故方仍用五苓利水以复阳气,则膀胱气化之功自复,烦渴得愈。
《伤寒论》第73条言:“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汗出而渴,为汗后伤阳,气化不足,水津蓄结,是膀胱气化失司的表现,影响了正常的津液疏布,故方用五苓散利水以通阳。
郑钦安在《伤寒恒论》中言:“汗出而渴,是太阳寒水从体表而出,不能滋润肠胃,故见口渴,以五苓散主之,乃使太阳寒水之气不从外出,而仍从内出,则汗渴便止。”在后面我们会细细讲解何为太阳寒水一说。太阳寒水不能滋润肠胃,可是明明下焦已有蓄水之症,何故无法滋润肠胃?其实太阳寒水乃指人体阳气,也就是说阳气外出而泄,膀胱阳气自然不足,而气化不够,那么怎么恢复呢?用利水通阳的办法,内在的阳气恢复,自然能够恢复气化作用。又其不渴者,则为人体阳气损伤较少,膀胱之气化功能尚可,津液尚能正常疏布,所以汗出不渴。虑其汗出之因,茯苓甘草汤于此亦是起利水以回阳之用,只不过其所针对之病机,以及所起之效用较五苓散为轻,故而取其轻利之效,恢复中阳。
《伤寒论》第74条言:“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此证为“中风发热”所致之后续之证,且此时有表里证的表现,说明此证是由中风发热之表证而起,六七日表证不解,里阳出表抗邪,必致里阳虚衰,后续有水逆的表现,故又得五苓散实为利水以通阳而设。
五苓散在《伤寒论》中治疗以口渴、小便不利为主症的蓄水证,然亦有五苓散主治之寒湿霍乱之证,下焦水逆引起的脐下有悸,吐涎沫而颠眩之证。《金匮要略·*疸病》用本方加茵陈,名曰茵陈五苓散,治疗湿热郁蒸而湿胜的*疸。以此诸症均有阳气不通,气机郁结而致水湿停聚之患,故可方用五苓散通利水湿之时,以畅通阳气,而得愈诸症。
以上条文我们可以看出,阳气不运,或是阳弱之时,阴则容易成积聚之病,,无论是利小便,还是温阳气,无非都是为了达到阳气恢复正常,膀胱恢复气化功能的目的。
今天我们依然从阳用的层次来看了看膀胱,在气化作用这里,膀胱发挥的作用非常的大,人体温度的恒温和津液的疏布外放,都与膀胱密切。所以这个股阳气必须的强大才行。
(二)、膀胱的解剖形态
膀胱的解剖形态: 膀胱位于下腹部,居肾之下,大肠之前,是一个中空的囊状器官。其上有输尿管与肾相连,其下有尿道,开口于前阴。膀胱又称“尿脬”,是贮存和排泄尿液的器官。膀胱与肾由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相互属络而构成表里关系。
(三)、膀胱的生理功能总结
膀胱的主要作用是“化气行水”、贮尿排尿。尿是人体水液代谢的产物,贮存在膀胱,到一定量后排除体外,就是小便。贮存和排出,都是通过“气化”这一功能来完成的。“气化”即化气行水,就是通过体内的热能,从水液中蒸发出一定量的气体,并利用这一气体来控制体内水液的出入量。因此,气化功能失常,就会导致小便不利、尿闭,或小便频数、失禁等病症。膀胱又称净腑、水府、玉海、脬、尿胞。位于下腹部,在脏腑中,居最下处。主贮存尿液及排泄尿液,与肾相表里,在五行属水,其阴阳属性为阳。
1.贮存尿液:在人体津液代谢过程中,水液通过肺、脾、肾三脏的作用,布散全身,发挥濡润机体的作用。其被人体利用之后,即是‘“津液之余”者,下归于肾。经肾的气化作用,升清降浊,清者回流体内,浊者下输于膀胱,变成尿液。所以说:“津液之余者,入胞脬则为小便”,“小便者,水液之余也”(《诸病源候论·膀胱病候》),说明尿为津液所化。小便与津液常常相互影响,如果津液缺乏,则小便短少;反之,小便过多也会丧失津液。
2.排泄小便:尿液贮存于膀胱,达到一定容量时,通过肾的气化作用,使膀胱开合适度,则尿液可及时地从溺窍排出体外。
(四)、膀胱的生理特性
膀胱具有司开合的生理特性。膀胱为人体水液汇聚之所,故称之为“津液之腑”、“州都之官”。膀胱赖其开合作用,以维持其贮尿和排尿的协调平衡。
肾合膀胱,开窍于二阴,“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然肾气足则化,肾气不足则不化。人气不化,则水归大肠而为泄泻。出气不化,则闭塞下焦而为癃肿。小便之利,膀胱主之,实肾气主之也”(《笔花医镜》)。膀胱的贮尿和排尿功能,全赖于肾的固摄和气化功能。所谓膀胱气化,实际上,属于肾的气化作用。若肾气的固摄和气化功能失常,则膀胱的气化失司,开合失权,可出现小便不利或癃闭,以及尿频、尿急、遗尿、小便不禁等,故曰:“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尿”(《素问·宣明五气篇》)。所以,膀胱的病变多与肾有关,临床治疗小便异常,常从肾治之。
六、神奇三焦以阳来统
中医的五脏六腑为:心、肝、脾、肺、肾五脏,胆、胃、大小肠、膀胱和三焦为六腑。为了建立三焦的阴阳表里关系,在五脏中又加进一脏为心包。所以才有心包与三焦表里关系的这一对脏腑。对这一对脏腑,自古以来人们就没有一个完整的统一认识,其中又尤其是三焦,因心包在解剖后还可看到一层包衣样的形质存在,而三焦就似乎什么也没看见,所以在对三焦的问题上相互争论就更多一些,而且自始至终都在各执一说。争论的焦点具体体现在“名”和“形”上;还有为什么会取名为三焦,其形质内容又是什么等等问题。我们接下拉看看。
一、《皇帝内经》中的三焦
*帝曰:愿闻营卫之所行,皆何道从来?岐伯答曰: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下焦(1)。*帝曰:愿闻三焦之所出。岐伯答曰: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阴之分而行,还至阳明,上至舌,下足阳明,常与营俱行于阳二十五度,行于阴亦二十五度一周也,故五十度而复大会于手太阴矣。
*帝曰:人有热饮食下胃,其气未定,汗则出,或出于面,或出于背,或出于身半,其不循卫气道而出何也?岐伯曰:此外伤于风,内开腠理,毛蒸理泄,卫气走之,固不得循其道,此气悍滑疾,见开而出,故不得从其道,故命曰漏泄(2)。
*帝曰:愿闻中焦之所出。岐伯答曰: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
*帝曰:夫血之与气,异名同类,何谓也?岐伯答曰: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故血之与气,异名同类焉。故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故人生有两死而无两生(3)。
*帝曰:愿闻下焦之所出。岐伯答曰: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故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而成下焦,渗而俱下,济泌别汁(4),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焉。
*帝曰:人饮酒,酒亦入胃,谷未熟而小便独先下何也?岐伯答曰:酒者熟谷之液也,其气悍以清,故后谷而入,先谷而液出焉。
*帝曰:善。余闻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此之谓也。
(1)卫出于下焦:卫气根于下焦肾中阳气始于足太阳膀胱经,故云。又,《太素》“下”作“上”。
(2)漏泄:古病名,由于外感于风,内有热饮食开腠理,导致皮缓腠开,气机外泄,以汗出为主的一种疾病。
(3)有两死而无两生:有两死,既夺血,又夺汗,是死证;无两生,指夺汗而不夺血,或夺血而不夺汗,尚有生机。
(4)济泌别汁:指大肠接受胃及小肠所传下的水谷,分别清浊。
*帝说:请教关于营气与卫气的运行,是从什么道路来的?岐伯答道:营气出于中焦,卫气出于下焦。*帝说:请教三焦之气的出发处。
岐伯说:上焦出自胃的上口贲门,与食道并行向上至咽喉,贯穿于膈膜而分布于胸中,再横走至腋下,沿着手太阴经的路线循行,回复至手阳明,向上到舌,下循足阳明胃经,卫气与营气同样运行于阳分25周次,运行于阴分25周次,这就是昼夜一周,所以卫气50周次行遍全身,再与营气大会于手太阴肺经。
*帝说:人吃了热的饮食入胃,还没有化成精微的时候,就已出汗,有出于面部的,有出于背部的,有出于半身的,不循卫气通常的运行道路而出,这是什么缘故呢?岐伯说:这是由于外表受了风邪的侵袭,腠理开发,毛窍疏泄,卫气趋向体表,就不能循常道而行,这是因为卫气的本性是剽悍滑疾的,见到何处疏张开来,就由此道而出行,所以不一定循行于脉道,这种出汗过多的情况,名叫漏泄。
*帝说:请你再谈谈中焦的出处。岐伯答道:中焦的部位与胃相并列,在上焦之后,它的功能是吸收精气,通过分泌糟粕、蒸腾津液,而化成精微,然后向上传注于肺脉,再化为血液,奉养周身,这是人体内最宝贵的物质,所以能够独行于经脉之内,称为营气。*帝说:血与气,名虽不同而实是同类的物质,如何来理解呢?岐伯答道:营和卫,都属于精微之气,而血是神志所发生的主要物质,因此叫神气。所以说血与气名虽不同,而实质上是同类的物质。凡失血过多的人,其汗也少;出汗过多的人,其血亦少。所以说,人体夺血并夺汗则可死亡,若血与汗夺一则尚有生机。
*帝说:请教关于下焦的出处。岐伯答道:下焦分别清浊,糟粕从回肠而下行,水液注于膀胱而渗入其中。所以说,水谷同在脾胃之中,经过消化吸收以后,糟粕传入大肠,水液渗入膀胱,这就是下焦的主要功能。
*帝说:人饮的酒也是入胃的,为什么五谷尚未消化而小便却先下行呢?岐伯答道:由于酒是谷类蒸熟酿成的液体,其性剽悍而质清稀,因此,酒液虽在五谷之后入胃,但经过脾胃的迅速吸收,多余的水分反可在五谷腐熟之前排出于体外。
*帝说:讲得对。我听说上焦的作用能像雾露蒸腾一样输布精气;中焦的作用能像沤渍东西一样腐熟运化水谷;下焦的作用能像沟渠一样排泄废料,就是这样的道理吧!
想要说清楚三焦,还是得从《皇帝内经》上来找寻答案,这一段关于皇帝与岐伯的对话很鲜明的说明了三焦的来龙去脉。进入近代,由于受西方医学的影响,对三焦的各类猜测就更多了,如陆渊雷、章太炎、祝味菊等人,他们根据“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认为三焦是人体胸腹腔的淋巴干和淋巴导管,可以沟通全身津液,由此进而发展到全身淋巴系统。张锡纯认为三焦是网油。赵隶华等依据古人解剖中无“胰腺”一词,从《难经?四十二难》的“脾有散膏半斤”和陈无择的“在脐下有脂膜如掌大”之论说,根据胰腺的现代解剖位置及其形恰如散膏,约如手掌大,结合其生理、生化、病理,认为三焦可能就是胰腺。亦有人根据“三焦与命门相为表里”之说,力倡三焦就是“脊神经”、“交感神经”、“植物神经”等等。
二、三焦生理功能的总结
三焦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相当中脘(胃部)部位(包括脾胃)为中焦,中脘以上至胸腔部位(包括心肺)为上焦,中脘以下至小腹部位(包括肝肾等诸器官)为下焦。所以三焦的功能是主持诸气,流通水道,是水谷出入的道路。但是上中下三焦又各有各的特长。
上焦的功能是宣发积于胸中的“宗气”,将其输送到全身,供给体内各组织器官的机能活动(主要是心肺功能)。这个作用好象雾露一样均匀的疏布全身,故有“上焦如雾”之说。
中焦的功能主要是消化和传输饮食物(包括脾胃等功能在内),蒸化津液,把营养物质通过肺脉的传化作用以化生营气(即血液的组成部分)。中焦的作用就像渍沤食物使之变化一样,故有“中焦如沤”之说。
下焦的主要功能使把人体消化后的残余物质加以分别清浊,食物的残渣通过大肠排除体外。水液代谢过程中的剩余水分,经过气化由肾通过膀胱排出体外。下焦的作用,好象管道疏通物体一样。因此以“下焦如渡”来形容。综上所述,三焦的总的生理功能,是体腔内几个脏腑在饮食物消化、吸收、营养、排泄等功能方面的总合。而这一总的作用,又是元气(肾)、中气(脾胃)、宗气(肺)三者相辅相成的集合体。
因此三焦的病变也就大都表现在胸腹体腔内有关输送饮食物中的精华合排泄糟粕等几个方面。一般来说,表现在心肺的叫做上焦病,表现在脾胃的叫做中焦病,表现在肝肾的叫做下焦病。
三、三焦者,少阳之火
在我们眼里看来,三焦就是阳气的功能,只不过在人体上中下三个部位展现出不同的功能而已,因此也就出现了所谓的“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的变化。
我们前面讲过春天,知道春天这股气是怎样的感觉。在《*帝内经》里面把胆与三焦命名为“少阳”。我们把它称之为弱阳嫩阳,在人体中的阳气,并不是很强大的阳气,却很有活力,中医也叫“火”,心阳叫君火,其他脏器的阳气都叫相火。所以三焦中的阳气,叫相火,这是生理的概念。
三焦中的阳气、相火相对比较弱小,但它们阳气的运动趋势是展发的、疏泄的、布陈的,所以又和五行中的木气相应。也就是说三焦属少阳,为木行,它的功能和作用是什么呢?
用中医经典的话来说,三焦是通行元气(元气就是能量)、运送水谷精微和水液的道路和场所。毫无疑问,这就是指物质代谢、能量转化的道路和场所。人体任何一个细胞、组织和器官,都存在着物质代谢、能量转化的过程,因此人身处处是三焦。
三焦内藏的阳气,也属少阳,三焦少阳之气不足或者郁遏,必然导致整体的代谢紊乱,痰水内生,使气机更加郁遏。这就像天空的乌云、地面上的雾霾遮蔽了阳光一样,于是人体便出现重度乏力、精神抑郁、神识迷蒙等现象,这也是抑郁症常见的临床表现。
三焦的阳气,像是春天的和早晨初升的太阳,不亢不烈,阳气虽不强大,但木行展发疏泄的运动趋向,作用部位却是全身的,对五脏六腑的新陈代谢、心阳心火的振作、肝气的疏泄条达、脾胃之气的升降、体表阳气的布达以及精神情志的舒畅,都有着决定性的促进激发、调节控制作用。
在中医把它比作枢纽,叫少阳主枢,这就像车轮的轴、门扇的合页,主管着整个车轮的转动和门的开合一样。
人体脏腑的代谢和精神情志的活跃与欢愉,在什么时间段对三焦的少阳展发疏泄之气依赖程度最强烈呢?是一年的春季和一天的清晨。
当三焦的阳气不足,在春季和清晨当旺而不得旺,当展发疏泄而无力展发疏泄,此时又是五脏六腑和精神情志最需要少阳木气大力支持的时候,它却无力支持,于是气机郁遏、代谢低下、心神失养、痰浊蒙蔽、精神抑郁、思维迟钝、重度乏力等等症状就加重或者复发了。
这么有活力的一股气,但是力量不是很强,是怎么维持三焦阳气运行流通的呢?其实很大一部分能量来自于肾,肾就像锅下面的火一样,提供源源不竭的能量过来。
所以三焦虽然力量不强,但是有肾阳的支撑。三焦的问题就讨论到这里。
第八章阳气立身篇
一、人类与火文化
有这样一句老话说的是:“爹亲娘亲也不如火(阳)亲”。火总是能给我们带来光明,带来温暖,驱散阴霾,生活中的我们离不开火,整个大自然的运转也离不开火(阳)。
因为人类发现了火,并且通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才逐渐学会了对火的保存和使用,人们利用火来驱赶野兽保护自身,利用火煮熟食物,这些煮熟的食物不仅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营养,而且极大的提高了食物的安全性,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营养会被人体脑部吸收,人体大脑得以进化加快,从此人类结束掉了那段茹毛饮血的生活,开始慢慢的具备人的智慧。正是因为对火的不断利用,我们的熟食增多,寿命延长,生活不断改善,人类身上长长的毛发才开始脱落,大脑才得以不断进化发达,所以是火将人类带进了文明时代。
因此自古以来中国人对火有着不一样的感情,比如像彝族的火把节,春节前后的社火与灯火活动,人死之后香案上的长明灯,人们自然而然的把火带到了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这些习俗和不成文的规定是人在对火利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更是人类为了表达对火神圣的一种尊崇以及感恩,潜移默化之中,火对我们的影响已经大到我们可以去忽略它,中国文化与火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也可以说是有了火以后,逐渐的才诞生了中华文明。
在《*帝内经》里面更是把我们人体中的火分成了生理之火(阳气)和病理之火(邪热)。我们要讲的火是属于生理之火的范畴,那么生理之火是什么呢?生理之火就是人体的机能活动,也是维持人体机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离开了生理之火,人就是一具尸体,而人的一生就是生理之火不断衰弱的一个过程,我们把这股生理之火叫做阳气。
在大自然中因为有了地球的自转和绕太阳的公转,才有了四季的轮回,细心的人会发现在这个过程中其决定作用的就是阳气量的多少(也可以看成热量),阳气的逐渐增多和逐渐的减少,才有了春季的温暖,夏季的炎热,秋季的凉爽,冬季的严寒。这股阳气(属火)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周而复始,轮回不息,因此才有了万物的生长化收藏的活动出现,在人类身上也正是因为有了阳气的增多减少,因此也才有了生长壮老已的自然规律出现。火这股温暖光亮的物质又被赋予了生命的意义,即是阳气旺则生命力旺,生理之火充足,则生命力充足。
这股生理之火,这股阳气,就是我们的生命之本,也是我们不受疾病侵袭,抵御外来邪气的重要保障,可是我们人类从出生那一刻就已经开始了对阳气的利用,从我们睁开双眼那一刻阳气就在发挥作用了,特别是人过30岁以后,会明显感觉身体再走下坡路,这是什么原因呢?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认为,人30岁以前,阳气是处于生长的一个过程(加上平日的补充,所以人体抗邪能力强),30岁以后阳气不再生长,人体只能通过合适的调养,防止对阳气的过度使用,也就是处于一个消耗的状态,而一旦消耗大于补充时,人就容易生病。所以保护好阳气就是在避免生病,阳气充足即使生病问题也不会很大。
首先应该知道健康的标准是什么呢?世界卫生组织给出了标准(有兴趣的朋友自己去查),依我看来还是中医概括得好。中医有人这样子来概括:“吃饭喷喷香(脾胃这个后天之本功能好),一觉到天光(阴阳交潜互通好),笑容挂脸上(情志调达),干活有力量(身体强度好),检查无异常(进一步的指标确定)。”这就是健康。
大家可以对比下,看自己符不符合这个标准。所以亚健康概念用中医来说就是阳气强弱的这样一个概念,阳气决定着我们的生命质量,这个我们一定要明白。亚健康是对于现代部分群体身体情况的一个概括性的叫法,只是一种什么样子的体质呢?西医给不了答案,因为这样子的人去检查没有任何异常,既然没有指标,就没办法给出标准,更没办法做出治疗了。这样一看似乎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是亚健康了。其实这个并不夸张。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几乎在不停的消耗我们的阳气,思考,吃饭,劳作,看东西都是在损耗阳气,更何况如今的人是在过度的思考,过度的饮食,过度的使用眼睛,过度的劳作呢。
所以所谓的亚健康,就是中医阴阳中,阳气受损的一种状态,火力不足的一种状态。所以不要让火焰过度燃烧,不要让阳气过度损耗。
现如今的肿瘤癌症真的无药可救了吗?中医是如何看待它的形成的?《内经》里面这样说:”阳化气,阴成行。“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一切实物的形成都是阴实的表现,在中医看来无非就是寒证了,所以只要是肿瘤患者,一定是通过扶阳,打通体内瘀堵,要让阳气动起来,阳气旺则生命旺,即使肿瘤不好,也完全可以起到互不相犯,带病生存的。所以凡是肿瘤患者经过现代化治疗以后康复率都是极其的低,很多人甚至完全可以和肿瘤一起共存的,但是却早早的夭折,为什么呢?现代的治疗方法极大的损耗了人体的阳气,加速了人体的死亡。
正如《内经知要》中说:“天之营运,惟日为本,天无此日,则昼夜不分,四时失序,晦明幽暗,万物不彰矣。在于人者,亦惟此阳气为要。苟无阳气,孰厘清浊,孰布三焦,孰为呼吸,孰为营运,血何由生,食何化,与天之无日等矣。”
天上的太阳照耀着大地,世间万物才能欣欣向荣,人若是没有了阳气,就像天没有了太阳。人从一出生那一刻,就不停的在消耗阳气,我们说话,走路,看东西,思考,吃饭,都是全靠阳气功能的正常运作。由此可见阳气对人体的重要性。
二、站在生命的角度上去体会阴阳
阴阳的概念对于如今很多人来说,他都是不可理解的,或者理解的比较简单,同时因为这些术语会跟我们的现代术语相冲突,你看看,这阴阳在哪里?看得见?摸得着吗?并不是常用词汇,因此有人提出阴阳或许这只不过是我们脑中高悬的空中楼阁罢了。科技无法探测的,自然而然成为错的了。可当我们用心观察以后,一切都不一样了。
生命从何而来?这个问题在19世纪末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得出了结论:“生命是整个自然的结果”。
可是早在年前而陆续出现的《*帝内经》等其它著作就已经有了回答。《内经》曰:“人生于地,命悬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
什么意思呢?意思是说人是在天地间所生的,天地间阴阳二气的流转运动生出了人类,所以说人是自然的子女,天地是我们的父母。自然界所有出现的生命也同样如此,是阴阳二气衍化的结果,是天地所化生的。
要把这个问题说清楚得结合现代一些论据。现代的自然科学证明了,要满足构成宇宙的三大元素分别是:物质、能量、信息。
①、人类是大自然的子女,那么我们先从物质构成角度来看看。
我们现在研究发现人体体内元素的构成和地壳中元素的比列是相似的。人体中的血液蕴含了各种电解质,它和大海当中的电解质比例相似,这说明什么呢,这才能说明你是一个地球人。
②从能量方面来看,
我们的饮食物,我们呼吸的空气,我们接受的阳光,我们喝的水等等,这些都让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与大自然进行着能量的交换获取。
③在信息活动方面
我们的心跳、脉搏、血压、呼吸都有一定的规律。女性的卵巢活动有着月节律的规律,我们的脉搏会出现春弦,夏洪,秋毛,冬石的特征,因此我们的脉搏有着四季的节律,地球一天的自转,让我们有了昼夜节律,月球的自转让我们有了月节律,地球绕太阳的自转让我们有了年节律,这些信息活动对我们人类的影响非常之大。所以无论从能量获取,信息活动,物质构成方面来讲,我们就是大自然的子女。
天地间的阴阳二气怎么表现出来的呢?
当然水与火可以明显的表现出来(看得见摸得着),白天与夜晚也可以表现出来,白天是明亮温热(阳)的吧,即使是热也不会热到很高,夜间(阴)即使会降温也不会出现温度很低的情况,自然界正是在这阴阳二气中不停磨合交错了38亿年之久才氤氲繁衍出了这万紫千红的大千世界,
所以阴和阳处于我们这个世界的方方面面,不论白天黑夜的交替也好,火与水呈物质状态出现般也好,生与死的必然结果也好,正是这个世界彼此双方的矛盾运动才促进了世界万物的不断更替和发展演变。所以我们说生之本,本于阴阳.
三、气(阴阳之变)的基本概念
中国古代哲学关于气的基本概念:气是物质,是构成世界的物质本原。《*帝内经》说:"善言气者,必彰于物"。气与物是一个统一体,由于其极其细微故谓之"无形",但并非气不存在,只不过肉眼难辨而已。
在讲五行跟五季关系的时候,知道了有春天这股生发舒展的气。夏天这股上升炎热的气息。秋天这股微凉肃降的气。冬天这股寒冷收藏的气。
这些气寒热温凉的不同,让自然界发生了不同的变化,促进着万事万物生长化收藏的自然演变,才有了春天温和的生机勃勃,夏季炎热的蒸蒸向荣,秋季微凉的清宣肃降,冬季严寒的万物敛藏。正是因为有了气的运动才长产生了这些变化。由此可见气是推动万事万物运动发展的根本动力。
《内经》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气机的上升变冷凝固,然后以雨水的方式形成,这就是大自然中气所化形的一种方式。气是无形的,物是有形的。一切物质的形成都是气运动变化的结果。
人是天地的产物,是气所化生的高等生物。世界的开始没有任何生物,是地球的自转开始,与太阳的合适距离,气的运动不在如此剧烈,火山开始平息,冰雹渐渐停止,气开始归于平和,万物才开始诞生,经过亿万年的演变,我们成了地球上的主宰者。
《*帝内经》曰:“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就是大自然的子女,就是气所化形的典型代表。气在自然界的平衡运动,给人类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人体内生殖之精的形成,是人体正气不断化生出来的。气存在人体之类,维持着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我们所吸收的外界新鲜空气,与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之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最基本的动力。
而这些之所以称之为气,是因为一开始我们祖先就给“气”赋予了形而上的哲学思想,所谓的形而上,不是单独具体指某一事物,它可以不断运动演变出任何新的事物。
我们周围见到的一切物质东西都是属于形而下的,因为他们不再具备衍生出新事物的能力。但是气可以,它可以是火,可以是水,可以是任何东西。
人体精神的外在表现,也往往被称之为神气十足,这是从人体上很直观可以表现出来的气,而神疲懒言,弯腰驼背的自然是神气不足的表现。所以气是人体精神的外在表现,是可以衡量一个人生命是否旺盛的标准。
第九章伤寒六经篇
有人一来就会问,你们的技术怎么样,能治疗哪些疾病,效果如何等等之类的话。那么我想问如果只是一门技术的话,谁都可以学,谁都可以用,那么是不是治疗疾病就会非常的有局限性了呢?你想用这个单纯的技术去应对复杂的临床,我看还不如照搬西医的那一套过来,那样的技术更高端,我们应该首先明白的是,一个高端的技术一定是有理论来作为支撑的,什么理论呢,当然是经过几千年千锤百炼的祖国医学了,这个理论你学不好,或者是你不信任,对这个半信半疑,没有充分的自信,那么在你临床应用效果估计不会很理想,所以前面的一些篇幅我们想让大家明白的就是“理”,如今更是将伤寒六经来作为主要框架,将理论与治法紧密相连,才能将辩证思维充分发挥,如此心中了了,手下自明。
《伤寒论》之卓越贡献在于创立了六经辨证论治体系,其将外感热病发展过程各个阶段所呈现之各种症状,概括为六个基本类型,名之曰:太阳病、少阳病、阳明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并以之作为辨证论治之纲领。但六者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有着密切的有机联系,并能互相传变。其三阴三阳分证,客观地反映了外感热病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轻到重、由实转虚的发展规律,将后世所称的“八纲辨证”体现在六经分证中,有机地将中医的理法方药结合于一起,因此其具有极高度的临床意义。
我们学习了从人体阳气的角度思考问题,并从“阳”的角度认识自然和人体,发现了阳气的重要性,发现经络之所以能够“决生死,处百病”跟阳气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如何在手中运行好这股阳气的流通,们还要落实在治疗方法上来,特别是面对很多的普通疾病,甚至是一些疑难杂症,我们通过运行阳气、疏通经络能够达到目的吗?运用这些理论能够很好的指导我们临床吗?我相信通过对伤寒六经篇的学习,我们能够很好的掌握看病技巧,学会运用六经辩证来指导我们进行外部理疗。
一、何为伤寒
1、厄运来至,痛苦非常,心比冰寒
当我们今天打开《伤寒论》这本书时,我们已经不知道它究竟错漏了几个字,在传抄过程中写错了几句话,又或是少了多少篇幅,但它的光辉即使是在今天也依然无可抵挡,如水中的鹅卵石,在沉淀中越来越圆润,在几千年的的时间里指引着一辈又一辈的中医人前行。
我们想要研究伤寒论,学习伤寒论,在临床当中应用《伤寒论》,最先要搞明白的就是如何跟张仲景对上话。要想其所想,明白他的用心良苦,在这样的基础上,去学习应用《伤寒论》,定有自己的一番领悟。
张仲景在《伤寒论》序言里这样说到:“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年,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論》、《胎臚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当我读到这一句时,我心中是翻腾的,他说他的家族是个两百多口的大家族,可是从建安元年以后,还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就有三分之二的人死亡,可以想象一下,这些死去的人都是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亲眼看着这些不能够被救治,就早早死去的人,而自己却又无能为力,张仲景内心该是何等的痛苦,所以他发了“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大愿力,并结合他生平的经验,写下了《伤寒杂病论》。
有人说什么是伤寒呢?我们都从生理病理上去分析了,却不知道,这本书凝聚了张仲景毕生的心血,暗中包含了张仲景一生的苦难,失去宗亲,原本和谐美好的日子被疾病摧毁,心中是何等的痛苦与心寒呢?至少我在开始读“伤寒论”之时,是这样来理解“伤寒”的。
另外全书除了序言以外,我们能够看见的只有一句句条文,这些条文只与医理相关,所以很多次我都在想究竟仲景是受了多大的劫难,才会如此用心的写下这本书,从序言里面我们看到了太多的伟大,所以学好《伤寒论》,第一步要知道仲景内心,从文字不多的序言当中去细细感受。
我们把寒理解成了仲景对当时不正医风以及失去宗亲的一种痛苦,走进了仲景的内心,下一步也就要好好的去理解“伤寒”的本意了。
2、北方寒水,万物之始,肾之所应,阳气之根
在地球上,最多的就是水了,你看海洋的覆盖面积达到了百分之七十一,现代的科学也证明了所有生命的最开始都是在水中生存的,经过漫长的演变才演化出了万千生命出来。所以寒应当指的就是人体的本源,也就是人体的阳气。似乎“寒”和“阳”两个是对立的,其实说的就是同一个东西,肾里面本身就是水火交融的,这个我们在前面讲肾的时候仔细的讲过了。也就是说“伤寒”其实指的就是人体阳气(肾气)被伤的一种状态,那么我们看是不是这么一会事儿呢?
人体得病无非是两种状态,一种是发热的状态,一种是不发热的状态,在《伤寒论》里面六经病都有发热的情况,针对这些不同的情况,张仲景会在《伤寒论》里面仔细去教我们怎么去辨别,在这里简单的一提就好了。
人体通过发热的体征来告诉我们身体处于抗争状态,当然这个抗争过程中还会有其它兼症,你比如发热伴有恶风恶寒的表现话就可能就是太阳病;发热不恶风寒反而恶热的话可能就是阳明里热症;出现寒热往来、口苦咽等症状的话可能就是少阳证;如果是低热不退,食欲不振,乏力少气的可能就是三阴病的范围,这就是属于典型的阳气不足的虚寒证了。但是不管是三阴还是三阳,一定是人体阳气受损或是阳气与邪气激烈抗争的一种状态。矛盾的抗争就是一种阳动的表现。
还有一种状态就是没有发热,但是人体会有症状出现,那么这个就是属于杂病的范围了。看来是阳气的反应不够明显,所以不会有发热这种典型的情况出现。所以伤寒论整个的观点都是立足于阳气本身的情况,是阳气旺盛,邪气也旺盛的实证呢?还是阳气不足邪气盛的虚证呢?这个时候我们根据实证阳气不虚的情况下,就可以放手去祛邪,根据虚证阳气虚衰邪气又盛的情况,一边去扶正一边去祛邪。
所以什么是伤寒?寒就是人体本源,对应着北方寒水和肾,在具体就是阳气受伤的一个状态,阳气是我们人体的“本气”,本气受伤才会导致生病,这就是本气为病的道理。
3、太阳寒水,外主统表,内为根源,遥相呼应
其次去理解的伤寒,我把它叫做“太阳寒水”这是指的什么呢?又是太阳又是寒水的,是不是很复杂了,其实还是建立在肾的基础上的,学过《中医基础理论》的都知道,人体循行于外,起着防御作用的那一股气我们叫做“卫气”,“卫”就是防卫抵御的意思,那么这股气来自哪里呢?书上说的是它来自肺气的宣发,同时肺还主皮毛,因此这股气跟肺的关系最为密切,当然是有道理的,但是我们学习《伤寒论》要明白伤寒论是如何看这股气的形成的。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提到“太阳寒水”这个概念了。太阳膀胱经覆盖人体整个体表,而太阳膀胱是与肾相表里的,也就是人体肌表受邪以后,受伤的就是太阳膀胱经,那么太阳膀胱经的能量来自于哪里呢?自然是来自肾里面了。肾中的阳气通过太阳经表现了出来,肾是一个能量源泉,当然它自身也有功能活动,我们人体一身的阳气都来自肾中,太阳经的阳气也是如此,所以整本《伤寒论》论述最多的也就是太阳篇了,可见太阳病的重要性。所以当邪气侵袭体表,阳气奋起抗争时,就出现了发热,当两者僵持不下都很强大时,就形成了我们典型的表实无汗发热恶寒的麻*汤证了。当我们的阳气不足,却有恶寒发热的表实证时,就形成了我们典型的麻*细辛附子汤证。当我们阳气不足邪气在内侵的过程中,又会有其它复杂的病理变化出现。所以“太阳寒水”即是指外而言,更是指内而言。
4、广义狭义,只提浅表,均显不足
现代意义上的伤寒是怎么总结的呢?现代把伤寒分广义伤寒和狭义伤寒,广义伤寒包括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
狭义伤寒是广义伤寒之一的伤寒,指感受寒邪引起的外感热病。这里所说的伤寒并非现代医学所指的伤寒杆菌引起的伤寒病。
所以如果我们仅仅是从现代总结的伤寒去学习的话,始终是吃不透《伤寒论》这本书的,因为这只是从字面上及《伤寒论》的表面意思上去分析的,一定要深层次的去分析,找到立足点,并且举一反三。所以以我来看,这个广义和狭义都没有从根本上去出发,关于什么是伤寒,就谈到这么多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