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意识障碍:1.觉醒状态(嗜睡昏睡昏迷)2.意识内容改变(意识模糊谵妄)3.特殊类型意识障碍(去皮层综合征无动性缄默症)
二、认知障碍:认知是对外界信息的加工处理获取知识的过程。包括:视空间、记忆、语言、执行、理解判断。(看到了什么,记住,说出来,理解了之后按要求去做)
1、失认症:无视觉、听觉、躯体感觉障碍的情况下,对既往熟悉的东西不能辨认。(枕叶:视觉失认颞叶:听觉失认顶叶角回和缘上回:触觉失认非优势半球缘上回:体象障碍)
2、记忆:遗忘、记忆减退、记忆错误(记忆恍惚错构虚构)、记忆增强。
3、失语症:外侧裂周围失语综合征、经皮质失语综合征、完全性失语、命名性失语、皮质下失语。
4、认知功能障碍:认知减退,但日常生活不受限,不能达到痴呆标准。
5、痴呆:记忆力、时间空间定向力、学习和判断、语言等受损,可伴有人格和行为的改变。分病变性和非病变性痴呆。病变性:阿尔茨海默病、额颞叶痴呆、肝豆状核变性、帕金森合并痴呆等。非病变性:血管性痴呆、脑积水、梅*艾滋等感染性、脑肿瘤、脑外伤性痴呆、CO中*叶酸维生素B1缺乏贫血电解质紊乱等中*性或代谢性。
6、失用症:观念运动性失用、观念性失用、结构性失用、肢体运动性失用、穿衣失用。
7、执行功能障碍:
三、构音障碍:与发音相关的中枢神经、周围神经及肌肉疾病导致的言语障碍。
1.1上运动神经元损伤:中枢性的面舌瘫。(说话带鼻音、声音嘶哑和言语缓慢,多伴有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咽反射亢进、强笑强哭)。
1.2下运动神经元损伤。
2、基底节病变:导致唇舌等构音器官肌张力过高。如帕金森。
3、小脑病变:导致构音器官肌肉运动不协调。又称共济失调性构音障碍。
4、肌肉疾病:重症肌无力、强直性肌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四、发作性障碍
1、癫痫发作
2、晕厥
2.1反射性晕厥:迷走神经性、体位性低血压性、颈动脉窦性晕厥,排尿性晕厥、舌咽神经反射性晕厥。
2.2心源性晕厥:心律失常、心瓣膜病、心包填塞、心肌病等
2.3脑源性晕厥:脑动脉闭塞、高血压脑病
2.4其他:哭泣性晕厥、过度换气综合征、贫血性晕厥、低血糖性晕厥
五、视觉障碍
1、视力障碍:
1.1单眼视力障碍(1.突发视力丧失:眼动脉或视网膜中央动脉闭塞;一过性单眼视力障碍:TIA缺血发作。2、进行性视力障碍:视神经炎;脑肿瘤压迫;巨细胞动脉炎)
1.2双眼视力障碍:(1.一过性双眼视力障碍:枕叶TIA2.进行性视力障碍:视神经萎缩;中*或营养缺乏的视神经并;颅内压增高的视乳头水肿)
2、视野缺损(颞侧偏盲;同向性偏盲;双眼对侧同向上象限盲(颞叶后部病变)及双眼对侧同向下象限盲(顶叶病变)注:*斑回避:枕叶受损,*斑中心视力保留,受双侧支配。
六:眩晕:是一种位置性及运动性错觉,造成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在大脑皮质反应失真,产生旋转、倾倒和起伏的感觉。与头昏不同:头昏?头重脚轻,步态不稳。
有空间错觉的是?真性眩晕无空间错觉的是?假性眩晕
1、系统性眩晕:
1周围性眩晕(前庭神经引起,有耳聋耳鸣,症状重,发作性时间短,常伴有自主神经症状:心慌胸闷出冷汗,眼震快向向健侧)
2中枢性眩晕:(神经核及核上神经纤维、小脑、大脑皮质引起,症状轻,时间短,眼震方向不一,多有脑神经损害、偏瘫等)
2、非系统性眩晕:头晕眼花、站立不稳,通常无外界和自身旋转感,少伴有恶心呕吐。
见于眼部疾病(眼外肌麻痹、屈光不正)
心血管疾病(高血压、低血压、心律不齐、心力衰竭)
内分泌疾病(糖尿病、低血糖)
中*、感染、贫血。。。。
七、头痛:出血、肿瘤、神经痛、低颅压、炎症、紧张性头痛
八、瘫痪:随意运动的减低或消失。分为:神经源性、神经肌肉接头性、肌源性。
九、肌肉萎缩:常见于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及肌肉病变。
十、不自主运动
1、震颤:病理震颤:帕金森静止性震颤、小脑运动性震颤(意向性震颤);
老年人生理性震颤;
功能性震颤:癔症性震颤、剧烈运动、愤怒等强生理性震颤、疲劳和精细动作时震颤。
2、舞蹈样动作:见于舞蹈病或亨廷顿并。也可继发于脑炎、脑内占位、脑血管病、肝豆状核变性。
3、手足徐动症:上肢远端游走性肌张力增高,而产生手腕及手指缓慢交替屈伸动作。
4、扭转痉挛:基底节病变。表现为躯干四肢的不自主扭动。
5、偏身投掷运动:见于对侧丘脑底核损害,也可见于纹状体至丘脑底核通路病变。
6、抽动症:挤眉弄眼、面部肌肉抽动、鼻翼煽动、噘嘴等。
十一、步态异常
1、痉挛性偏瘫步态:单侧皮质脊髓束受损
2、痉挛性截瘫步态:剪刀步态,双侧皮质脊髓束受损。见于脑瘫、脊髓受损性疾病。
3、慌张步态:帕金森
4、摇摆步态:臀部摆动。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脊肌萎缩。
5、跨阔步态:腓总神经损伤、腓骨肌萎缩、脊髓灰质炎等。
6、感觉性共济失调步态:任何传入神经通路受损导致的感觉共济失调。表现为肢体活动不稳、晃动,走路时姿势屈曲,仔细查看地面和双腿,寻找落脚点和支撑。失去视觉提示,共济失调。见于慢性酒精中*、脊髓小脑病变、脊髓压迫综合征。
7、小脑步态:身体向患侧倾斜。
十二:感觉障碍
1、刺激症状:感觉过敏(癔症)、感觉倒错(癔症)、感觉过度(慢、重、长,见于疱疹)、感觉异常(无刺激有蚁行感,见于周围神经病)、疼痛(局部疼痛、放射性疼痛、扩散性疼痛(三叉神经痛)、牵涉痛(内脏痛传入脊髓后角放射至体表)、灼性疼痛、中枢痛(不刺激导致的自发性神经痛)、幻肢痛(截止后仍感痛,下行抑制系统脱失有关)。)
2、抑制症状:感觉减退、感觉缺失。此外,癔症性感觉障碍表现多样。
十三:尿便障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病变可在皮质、下丘脑、脑干、脊髓、自主神经。
1、排尿障碍:尿频、尿失禁、自主性排尿;排尿困难、尿储留;
病变见于排尿中枢或周围神经病变,也可见于膀胱和尿道。
1.1感觉障碍性膀胱:脊髓后索或骶神经后跟损伤。(不能感受到膀胱里有尿了)。
1.2运动障碍性膀胱:脊髓前脚或前根。
1.3自主性膀胱:见于脊髓排尿反射中枢(S1-S4),马尾和盆神经损伤。
膀胱不受感觉和运动支配,自己说了算。排不完,咳嗽时也尿。
1.4反射性膀胱:骶髓以上横贯性损害两侧椎体束,完全有骶髓排尿中枢控制排尿,并引起排尿反射亢进。(膀胱的硬瘫)?尿频、尿急、间歇性尿失禁。
1.5无抑制膀胱:皮层或脊髓束受损,对膀胱抑制减弱(有点像反射性膀胱啊)。多见于旁中央小叶、内囊病变、脑肿瘤、脑外伤。
2、排便障碍:便秘、排便急迫、自动性排便、便失禁。见于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或全身性疾病。
1.1便秘:见于大脑皮质对排便抑制:脑出血、脑外伤。S2-S4脊髓以上病变。
1.2大便失禁:深昏迷、癫痫发作。
1.3自动性排便:脊髓损伤,中断了高级中枢的抑制。
1.4排便急迫:多见于腰骶神经的刺激症状、鞍区的痛觉过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