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王传利
文:梁瑜
提起魏秀琴,十里八乡的乡亲们无不啧啧称赞。今年49岁的魏秀琴,是东方红林业局第四届道德模范。人们都被她怀着一颗孝老爱亲的善良之心25年如一日,悉心照料家中所有的老人和病人,自强自立、勤俭持家的美德所打动。魏秀琴新婚后细心照料高位截瘫公公,执拗地实现患绝症丈夫能吃上一碗面条的心愿,13年无悔地走在还清债务坎坷路途中并坚强地撑起三个老人二个家庭的生活蓝天。她活着,是为了亲人们更好地活着,她把生命中所有的力量化为温暖的阳光照耀着这个多灾多难家庭,让逝者安息、生者安宁,让天下的公公、婆婆收获慰藉,让人间结发之情升华成对承诺的坚守,让水浓过血的善良超越亲情,让懵懂的孩子成长为奋发向上、感恩社会的栋梁之材。一个朴素山里女子为我们呈现出柔韧的坚强,宽阔的善良以及最美的孝悌,激荡起世人向善的涟漪。
一、细心照料高位截瘫公公七年年,魏秀琴嫁到大岱林场,和职工王玉成结婚。婚前,她就知道王玉成的父亲在王玉成才五个月时因工伤高位截瘫在床、总要打针吃药,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心地善良纯朴的她没想到要什么彩礼,也没觉得未来的公爹可能会影响婚后的生活质量,“谁家没有沟沟坎坎的,谁家没有老人,他爸受了这么重的工伤,躺在床上20多年够可怜的,哪能嫌弃呢。”她认为王玉成厚道实在,是可以托付一生的人,所以就高高兴兴地嫁了过来。王玉成是个独子,父母在他少年时离异,他和父亲一起生活。魏秀琴进了王家门,照顾公公的责任就落在了她的肩头。新婚的魏秀琴克服羞怯心理,主动上前为生活不能自理的公公清理屎和尿,擦洗身子,换上干净、松软的尿布。“您就当我是您亲生女儿吧。”她轻轻安慰着非常不安的公公。从这以后,魏秀琴就成了家中一时一刻都离不开的“主力*”——洗洗涮涮、帮公公翻身、喂药、做可口的一日三餐、有空陪着公公说说话解闷儿。来串门的邻居都夸小魏勤快干净,有孝心。最使魏秀琴头疼的是帮着高位截瘫的公公翻身,公公长得又高又壮,每天给他翻个身都会累出一身的汗。虽然婆婆早已再婚,嫁到饶河县城里。贤惠的魏秀琴常常去探望,她认为婆婆是王玉成的妈妈,哪有不孝敬之理。婆媳关系亲密得如同母女,让邻里们羡慕。家中有一个瘫痪、总生病的公公,婚后一年半又有了女儿,魏秀琴无法出去工作。丈夫的收入微薄,虽然魏秀琴精打细算,可日子还是过得紧紧巴巴,生活的大部分支出就是给公公买一些营养品、买药、交住院费用,攒不下钱,有时还要借钱。平时她不舍得吃好的,也很少添置新衣,却从无怨言,整天乐呵呵的。丈夫在她怀孕时,狠狠心买了十斤桃子让她吃,她不舍得吃,大部分都给了公公。即使怀孕挺着大肚子,她依然细心伺候公公,坚持天天为其翻身、清洗,让病人舒服一点儿。甚至到临盆的那一天早上,魏秀琴照常早起,给公公熬好玉米粥,才去住院。公公常年躺在床上心情很坏,动不动就发脾气骂人,甚至用盘子打人,魏秀琴从不计较,一如既往地尽心伺候。特别是老人生命的最后一段日子,病得脱了相,丈夫胆小不敢进屋照料自己的父亲,全都是魏秀琴在跟前尽孝。那时,王玉成的奶奶在一起生活,身体也不好,总要打针吃药,日常生活用品可以不买,可病人们的医药费必须预留出来。为了贴补家庭收入,夫妻俩决定养牛,这样可以兼顾照看老人。一次,公公又住院了,家中实在拿不出钱来支付住院费用,只好忍痛把刚养一年的两头牛卖掉,小牛哀叫着跳下车来对主人恋恋不舍,家人难过万分……两头牛只卖了元。年,魏秀琴的公公安然离世。临终前感慨地说:“有这样的儿媳,老王家知足了。”魏秀琴伺候瘫痪在床的公公整整七年。对于公公,她所做的一切问心无愧;可是对于自己的母亲,她心存内疚。从年嫁入王家到母亲年心脏病突发过世6年间,她只回过两次娘家。第一次是年,第二次就是参加母亲的葬礼,没能见到最后一面。每每想起,她都泪水婆娑……“我这一生中,首先对不起的就是娘家妈,妈辛苦地把给我养大,我却没尽一天孝哇!没办法啊!娘家在巴彦县离这儿太远,出门就得好几天,可公公随时需要人照料,只能顾一头了。”她擦着眼泪,无奈地说。
二、深情履诺,执拗地实现丈夫“吃上一碗面条”的心愿公公去世后,留下六千元的债务。年轻的魏秀琴和丈夫一起想方设法挣钱、还债——养牛、种地、开游戏厅。家庭收入渐渐增加了,债务也还得差不多了,夫妻俩悄悄地松了一口气。没想到生活的不幸再一次降临这个家庭。年丈夫王玉成患上了食道癌并且已是晚期了,哈一大的医生明确地告知:太晚了,全身都长满了癌细胞,没有手术的价值。那时他们的孩子12岁,家中只有八千元存款。背着丈夫流眼泪的魏秀琴决定要挽救丈夫的生命,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哪怕要举债。她卖掉游戏机,又向亲戚朋友借了一些钱,陪丈夫在哈尔滨做了手术,花去6万元。亲戚朋友深切同情魏秀琴的处境,爽快地把自己家定期的钱取出借给她用,并安慰她,不着急还,不要利息,甚至连借条都没有打。回到家中疗养的王玉成吃不下去饭,日渐消瘦,最后连一口水也咽不下去了,只能靠打昂贵的营养药痛苦地活着。此时,魏秀琴的家中,债台高筑,魏秀琴管不了这么多,她倾进全力挽救丈夫的生命,“他活着一天,孩子就有爸爸一日。”年5月的一天,丈夫对魏秀琴说:“我身体坚持不下去了,再去做手术吧,再做一遍手术放上支架吃一碗面条,我想当饱死*,不想当饿死*。”魏秀琴听到,泪如雨下……当场答应了丈夫的要求。可是想到家中为自己治病已欠了好几万元的债务,王玉成还是犹豫了,“我不去了吧,咱家没钱了。”魏玉琴坚定地说:“不要考虑钱的事,既然你有这个要求,我就是砸锅卖铁,就是再到亲戚朋友家借钱,这碗面条一定会让你吃上的。”当婆婆得知魏秀琴这个决定时,极力劝阻。公公去世后,婆婆常常住在魏秀琴家,帮她打理游戏厅。魏秀琴的女儿从9岁山上林场集中办学后就来到奶奶家读书。从来没红过脸的婆媳,为此还有了争执。婆婆是怜惜儿媳,担心人财两空以后儿媳的日子会更加艰难,魏秀琴的坚持让婆婆更加心疼这个难得的好媳妇。魏秀琴再次举债医院做了手术,目的很明确,就是做个支架,为的是吃上一碗面条。医生坚决不同意做手术,说消化道中堵满了癌肿瘤,连一滴水都进不去,做了也没用,这钱是白花的。魏秀琴对医生说:“医生,我们就是为了吃一口面条而来的,您还是给做手术吧,这样不留下遗憾。”面对这真情执拗的请求,医生无语了。手术后,王玉成真的能吃下东西了——想吃的都吃到了:牛肉馅饺子、羊排,甚至20多元一斤的山竹,当然也包括他爱吃的面条。这次手术又花了四万元。“四万元一碗的面条钱花得值,我这样做就能睡着觉。”魏秀琴坦然地说。一个多月以后,王玉成去世。临终之前,始终咽不下最后一口气,魏秀琴知道他放心不下母亲和女儿,坚定地承诺,“我会一个人把女儿养大,会好好照顾咱妈的,你放心地走吧。”王玉成听后长出一口气,安详地闭上了双眼……
三、践诺还债,勇挑生活重担丈夫的撒手人寰让魏秀琴悲苦交加,处境艰难。家中只有十块零一毛的现金和高达十四多万元的治病欠款,女儿也上了初中正是花钱的时候,生活的重担压得她看不到未来。可是想到在王玉成临终前的承诺,魏秀琴强迫自己振作起来,一边安慰着悲伤的婆婆和女儿,一边投入到辛苦的劳作之中,她现在要独撑家门,要用种地、放牛、或做记件活儿换来的辛苦钱偿还债务。林场领导鉴于她家的这种状况,给她安排了几年收水费的工作,一个月元,一年里只做六个月,收入2元。几年后,林场不需要挨家收水费了,她的这一项收入也就没有了。对于魏秀琴来说,在种地和放牛的两者中,她最畏惧的不是累人耗时的种地,反而是看似轻松的放牛。夏天要二点多起床,把牛放在离家很远的草地上,早上五点牵回来;下午五点多再牵出去,八点钟再牵回来。麻烦不说,最主要的是贴近山根的草原上蛇特别多,这让魏秀琴每次放牛都头皮发麻。只要进了草原,她就拿着棍子,先用棍子在前边打草,把蛇惊走。在她常放牛的路边,总是插着几根棍子。有时,魏秀琴晚上睡觉都会梦到蛇游动到身边,惊得大叫,咚咚咚地踢炕,直到把自己吓醒……因为怕蛇,她现在心脏都不太好了。辛勤的劳作换来的收入,她马上想到的是还债。先还一般朋友的,再打算还好友亲戚的。“人家当初借给你的是救命钱,有了钱必须先还债,一年还不完两年还,欠了钱一定得还。”上学的女儿升入初三后,费用多了,还债的进程慢了下来,这让魏秀琴很着急。婆婆看到她天天不舍得吃喝穿戴,总是不停地干活的辛劳,很不忍心,劝她再找个人家,过一个正常女人的生活。她哭着对婆婆说:“我答应过玉成要好好照顾您和女儿,所以永远不会离开您和孩子。再说,家里有那么多外债,不能给另一半找困难,还是我一个人承担吧。”一个生者对死者的承诺,只是良心的自我约束,魏秀琴却为此坚守,清贫劳累一肩担当。生活虽然是艰辛的,随着女儿的长大成人,魏秀琴似乎看到了生活的曙光。孩子过早懂事,学习成绩好而且有画画的天赋。可是女儿几次对魏秀琴说要放弃学业,帮助母亲分担家庭重担。作为母亲的她,用严厉和深情制止了女儿的想法,鼓励女儿考大学,“妈妈再苦再累也要想尽办法供你完成学业。”乐观的魏秀琴常常安慰自己,现在身体还好,吃点儿苦算不了什么,日子总会有熬出头的那一天。她省吃俭用,供着女儿上学同时还清了三万多元的债务。走进魏秀琴的家,看到的是25年前结婚买的立柜,磨得露出原色,边角一块块地掉漆,老掉牙的电视,就这两样家什。从丈夫死后,她没买过一件新衣服,除了姐妹送的,就是拣别人穿过的。孩子上大学时,唯一的一件羽绒服还是妹妹给买的。她教育女儿“不比吃穿,只比成绩。”
四、撑起三个老人、两个家庭生活蓝天的无悔抉择但不幸好似想再验证一下这个善良女人的承诺。年1月,魏秀琴的婆婆突发脑梗,医院。为了看护婆婆,她和女儿衣不解带地照顾了婆婆整整两个月。女儿正上高二,只有一周的假期,看到奶奶病情危急,不顾魏秀琴的劝阻坚持跟妈妈一起去哈尔滨照顾奶奶,“学业可以没有,奶奶不能没有。”在当时孤立无援的情况下,魏秀琴含泪默许了。两个月,对于魏秀琴来说是多么的漫长!那时的高二已经学了高三的课程,每每想到女儿在哈尔滨看护奶奶一天,学业就会落下一段,她心急如焚啊!还有,还有那离不开的家中牛和地,忙不完的活计。婆婆一倒下,延缓了她还债务的时间。婆婆受到及时的医治,从昏睡状态醒过来了,却暴怒狂躁,常常掴魏秀琴的脸,打得她青一块紫一块的,她只能无奈地小心躲避着,找医生、喂药、喂饭、翻身、洗澡……白天晚上地围着婆婆转。婆婆的病要上呼吸机,一小时50元,一天四个小时。为了节省这元钱,魏秀琴每天用手为婆婆扣背,累得她一直手疼。医院躺了两个月,媳妇和孙女护理得细致,及时翻身和清理,从没得过褥疮。别人看着魏秀琴对婆婆极疼爱、周到看护的情景,都以为是亲生娘俩呢。出院后,魏秀琴主动把患脑梗后遗症半身不遂的婆婆接回家来照料,因家中还有父亲,就给婆婆找到一个离她家很近的房子住,婆婆的后老伴也顺理成章地跟了过来。父亲不放心女儿,从魏秀琴丈夫去世那年66岁就来到她家,魏秀琴要把对母亲欠缺的孝顺弥补给老父亲。从年开始,三个老人、二个家庭的重担落在了魏秀琴柔弱的肩上,女儿也正处在备考的关键时期,此时她更不能考虑个人问题了。有好心的人劝魏秀琴:“你丈夫死了,婆婆也嫁人了,没有义务再侍候她了。”魏秀琴听了正色地说:“我去世的丈夫是她的唯一儿子,婆婆嫁到哪儿都是亲人,我答应过王玉成要好好尽孝的。”“可她不是你的亲妈。”“她就是我的妈!”好心的人还是不甘心,“管管你婆婆也就罢了,婆婆的后老伴有他三个儿子照顾呢,你何苦受这个累?”“人生短暂,两个老人情投意合,怎么忍心拆散他们,做晚辈的尽可能让老人们享受生活。”魏秀琴清澈的回答让人仰望。离老人近了,魏玉琴更忙得像个陀螺。牛要放,地要种,家里所有的活儿只有她一个人干。“一根木头,如果我不搬,它就不会动。原来我爸可以帮忙,现在身体也不行了,得了脑血栓,手不灵活了拿不住东西,坐起来也很费劲。”魏秀琴也有发愁的时候。最为难的是三个老人的吃饭问题,婆婆和后老伴都有糖尿病要忌口,主食只能吃馒头,菜也要吃清淡少糖的;父亲一日三餐都要吃大米,不吃馒头,爱吃土豆。家里的饭要分两拨做,做完婆婆家的,再做自己家的,一天得做六顿饭。在为老人准备好可口的饭菜时,魏秀琴吃得却很简单,一碟咸豆子,一块干馒头——她忙得顾不上好好为自己做一顿饭。年,女儿上了大学,考进了哈尔滨生态学院,这让魏秀琴满含愧疚——她的女儿一直成绩良好,应该上更好的大学,可是因为照料住院的奶奶,落下了课程。女儿坦然地对妈妈说:“妈,为了奶奶我不后悔,我会好好学习,毕业后咱们一起偿还债务。”魏秀琴听到,悲喜交加。她的姐妹和弟弟安慰她:“孩子上大学的费用我们包下了”。要强的魏秀琴怎能安然呢,她心心念念的是照料好三位老人,赶快还清债务。婆婆不在身边时,魏秀琴可以上苗圃做记件活儿挣钱,起早贪黑,经常嘴中嚼着饭走路,一年多挣一些钱还债。现在三个老人在身边,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离不开人了,所以只能接着养牛和种地,这没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可以照料三个老人。每天怕蛇的她孤零零地走在大草地上提心吊胆。今年家中唯一的母牛掉崽了,就等于白养一年牛,一年的辛劳换来的是一声叹息。可就是这样,厄运仍没放过这个早已支离破碎的家庭。婆婆在去年脑梗死加重,不仅瘫痪,还说不出话来了,记忆也变得越发的衰退。婆婆的老伴82岁了身体也越来越差,不仅大小便失禁还有糖尿病和脑血栓。魏秀琴却毫不嫌弃,待老人和自家的父亲一般照料,不仅要给他做饭、洗衣、洗脚,还要为他清理失禁时的屎尿。在艰难里,魏秀琴无怨无悔,让传统的孝道充满每一个细节。这三个老人中,魏秀琴最操心的还是她那瘫痪在床的婆婆。老人爱干净,必须经常洗头、洗澡。给婆婆洗澡时要抱到小屋,要把小屋烧得暖和和的,洗完马上用被子捂上,怕老人感冒。天暖和了,阳光好时,还要抱到外面晒太阳。这样一抱就是6年。往年没觉得婆婆沉,今年感觉有些抱不动了。有空时,魏秀琴就给婆婆按摩,让老人舒服一些。因为脑血管堵塞,婆婆总是认不出人来。为此她不得不每天抽时间陪婆婆说说话,翻照片,帮她恢复记忆。“我是她最近的人,最亲的人。父亲有我们姊妹好几个,我身体不行了,还有兄弟姐妹可以照顾,吕叔(婆婆的后老伴)也可以回到儿子那里,可是婆婆只有我和女儿这两个亲人了,所以我最关心的是她,最惦记的也是她。”
在一个瘫痪在床、一个大小便失禁的老人家中,没有异味、窗明几净,老人衣着清爽,笑容明朗。他们天天深情地看着媳妇忙里忙外,也很心疼。婆婆总是亲热地摸着媳妇的脸含糊地说:“谢谢你。”魏秀琴的妹妹包饺子送给她吃,她赶忙说:“我的那一份不吃,送给我婆婆和吕叔(婆婆的后老伴)吃。”妹妹心疼地说:“多包一些就有了,你呀,对老婆婆真是好。”婆婆糖尿病重,遵照医嘱,每天晚上10点打胰岛素,夏天还好,冬天等给老人打完针,走回家来,冻得好久睡不着……乐观的魏秀琴常在人前说说笑笑,从不言愁,弟弟说:“我三姐的心比面瓜都大。”再多的心酸,再多的委屈她全都能咽下。六年间,她早间2点放牛,清晨6点伺候老人起床,然后给老人做饭,收拾,再赶到地里种地,晚间做完饭后,还得给老人按摩、擦身、洗衣。日复一日,天天如此,没有丝毫的倦怠。她说她忙得充实,顾不上想太多忧愁的事。年7月,婆婆的后老伴觉得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差,不忍心给魏秀琴增加负担,领着老妻住进了饶河私人疗养院,只住了4个月就住不下去了,他们还是觉得家中方便。他的儿子们表示可以养自己的父亲,却不愿意照顾与爸爸结婚30多年的继母。老两口感情很好,怎么能分开呢?所以婆婆与老伴又回来了,“谁对我好,我跟谁,这儿就是天堂,我宁可死在这儿。”魏秀琴安慰着,“既然您跟我妈,您就是我的亲人,您安心地住在这里吧。”在魏秀琴看来,“谁家都有老人,作为晚辈孝敬长辈是天经地义的。人都有老的一天,他们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要给女儿做个好榜样。”她不觉得父亲、公公、婆婆、婆婆的后老伴有什么不一样,都一视同仁。今年开春,魏玉琴父亲的脑血栓加重。医院医生要老人住院治疗,魏秀琴请求说:“医生,我们回家打针也行吧,家中还有二个老人需要我呢。”人毕竟也不是铁打的,更何况一个柔弱的女人。长期生活的重压使魏秀琴经常失眠,并患上了肾结石,腰上也长出了不知名的肉瘤子。她怕老人担心,同样也是为了省钱,就瞒着亲戚和女儿,不敢去看。有时,肾疼的她满地打滚像要了命一样,她就一口止疼片草草打发了事。她的爸爸常常劝她注意身体,“不为我活,也要为你婆婆活啊。”可就是这个不后悔的女人,一提起现已在北京上班的女儿就止不住自己的泪水。女儿从9岁就到饶河念书,她为了还债务、照料病人很少去看望。孩子在日记中写到羡慕别人家爸爸妈妈在一起的幸福,她看到号啕大哭。孩子上大学都没去送一送,懂事的女儿不让送,说是省下钱来还债。女儿的同学以为女儿没有妈妈。甚至在唯一的孩子因智齿手术可能导致面瘫的紧要时期,她都能没去看望一眼,“孩子做手术时,我急得直哭,真想变成一只鸟儿飞到孩子身边。”可身边的老人一天都离不了她,这使她最无奈和愧疚。现在,三位老人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魏秀琴更忙了……魏秀琴的孝道持家,赢得了很多人的敬佩与支持。她的事迹传遍了林区的每一个角落,也受到了每一个有同情心人的帮助。在得知魏秀琴女儿急病住院消息,场长主动带头捐款,为她募集了近元的捐款。局*委林业局也送去了一万元的爱心善款,并多次组织领导班子探望,为她送去了*的温暖。魏秀琴有些过意不去,认为自家给社会和领导找了麻烦,本应当自己承担家中生活的,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她的女儿听妈妈说了因为自己住院手术,林业局和林场众多好心的人的善行,感动得流下眼泪,出院康复后就开始了义务献血行动,并决定每年都要献血,尽自己的一份薄力,帮助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如果说,善良是魏秀琴做人的底限,那么愧疚就是她在亲情与孝道间的两难抉择。25年的倾情付出,更折射出了她视孝如命的高尚美德。她牺牲了自己青春年华的小我,成就了赡养老人弘扬孝道的林区大我。这就是她,尽孝如一,勇于担当的王家好儿媳,一个简单而伟大的林区女性,一个新时代最美的女人。
此文留言功能已开通欢迎大家发表评论!
(点击下方“写留言”)温馨提示:如果你喜欢本文就将本文分享给你的朋友们,让我们共同传递精彩!!!
咨询服务
报料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