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目光澄净如水,皮肤白得发光,嘴角挂着一抹亲切的微笑,蓝色护理帽将一头短发紧紧箍住,一身熨帖整洁的护士服洁白胜雪……她说:“我是一个普通的护士,没有啥惊心动魄的故事。我的工作平凡而琐碎,就是从患者的角度出发,将心比心,以诚相待,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
31年平凡坚守,相隔17年先抗非典再战新冠,她两度在至暗时刻出征,她虽是凡人之身,却闪烁着不凡的光芒。如今,喧嚣过后,复归平静,医院36号感染科大楼的2楼病区——44个床位,和她的14位同事肩并肩、在一起。只是在病房里,现在会不时传来病人的夸赞声:到底是全国劳模啊,打针技术老好的。
她就是——
上海交通大医院
崔洁
崔洁,上海交通大医院感染科主管护师,病区护理组长。年非典疫情爆发,崔洁参与上海市首例非典患者的护理工作,荣获年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在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院第四批援鄂医疗队队员,战斗在抗疫第一线。年3月,崔洁荣登《上海援鄂医疗队英雄榜》;年11月,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做了这么多年护士,越做胆子越小,越做越觉得能力不够。”崔洁说,感染科的专业性和针对性较强,她一直有着知识恐慌,总有学不完的东西,倒逼着她不断进步。
“过去,感染科多是一些重症肝炎患者,现在肝脏肿瘤病人变多了,还有一些发热待查的疑难杂症。以前只能手术开刀,现在治疗方法更多了,有各种抗病*的新药,有MDT多学科联合会诊。护理技术也在不断革新,PICC置管术、深静脉置管、介入治疗等等,要求护理更精准细致。”
结缘“感染”
小时候,在崔洁的心目中,护士就像白衣天使,很漂亮,很荣光。考入卫校后却发现,护士的工作不仅仅是打针、发药那么简单。当时的班主任、医院一位老护士长说,穿上这身制服,就要有责任和担当,不怕辛苦,不畏困难。在卫校,她听得最多的是如何避免犯临床护理中常容易犯的一些差错。
年毕业后,崔洁被分配到家附医院(现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从此便与“感染”结了缘。刚进院她就分到肝炎科,心里总归有点吓丝丝的,担心被传染,更担心传给家人。“以前的防护措施没这么先进,防护衣都是布缝的,护理手套也不充足,可是老护士经验可丰富了,大伏天都穿一身旧的长袖衫,袖口用橡皮筋扎牢,每次工作完起码洗6遍手。她们的专业精神告诉我,只要防护到位,就没啥好怕的。”
年,崔洁临危受命,接任感染科护士长。年,第一个非典隔离病房开医院,8个SARS病人都归崔洁来管理。那段日子,崔洁24小时守护着“非典”病人,因为连续作战,还曾累倒在病床边……“打完这一仗,我的内心更强大了,只要做好防护措施,就不惧任何传染病。”崔洁说。
年,医院搬到金山,因为严重晕车,崔医院工作。舍下一身光辉,她脱去护士长的白袍,医院感染科,从基层的临床护士做起,默默无闻地一干就是17个年头。
二次战“疫”
如果说,年的抗非典是场遭遇战的话,那么年再战新冠,就是场主动出击的阻击战。
第一时间,崔洁报名应征,可是直到第四批才被“安排上”。原来,科里考虑她年近50,家有小学二年级的一双儿女,还有九旬老母,丈夫大病初愈,所以一再劝她暂缓出征。可她却态度坚决,“我有经验,一定要让我上!我是*员,义不容辞!我不怕,因为我了解疾病,更懂得如何保护自己!”
医院重症病区,是“老弱病残”大本营,收治的病人不仅染了新冠,还患有肺癌、白血病、肾功能衰竭、老年痴呆等疾病,甚至还有截肢的残疾人,护工进不来,处理大小便、泡热水、开饭等全部基础护理工作,全由护士给包了。遇到病人大小便失禁,空气里就会弥漫一股臭味,大家会焦虑,担心防护服漏气,病*跑进来。每次进舱前,崔洁会一个个帮助组员检查,确保万无一失。有抗疫老兵稳定人心,大家不再恐惧。
当生命走向终点,怎样缓解患者的痛苦,让他们有尊严、舒服地离开?“年轻时,看到病人痛苦,看到生离死别,我会跟着伤心、抹眼泪。现在,面对肿瘤中晚期患者,我在想怎么做好临终关怀、安息护理,尽可能减轻家属的遗憾。”医疗队离开前送走的最后一位新冠病人,是罹患白血病的山东老人,他拒绝进食,一心向死。崔洁却不忍放弃,守在床边听他讲心事,安慰他,在老人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拉着崔洁的手,向她比着大拇指。
在武汉52天的战疫日子里,崔洁把温暖送进每个患者的心田,也感受到了患者带来的温暖。
大爱无声
战疫归来,怀着一切归零的心态,崔洁再度出发。目前,她正在组建劳模班组,想带领团队提高精细化护理,提升患者满意率。
感染科病房的工作细小而琐碎,病人流动性、不确定性强,病种复杂多变,而护理的精细程度往往决定成败。拿输液来说,护士只有仔细探索每个患者血管的特点,提高穿刺输液的成功率,才能减轻患者的痛苦。
有一次科里来了一个肝癌晚期患者,因血管凹陷严重,回血慢,且易刺破,穿刺难度较大,崔洁一边安抚家属,一边分析穿刺失败的原因,最终在颈部摸到一条静脉,稳健地边摸边进针,穿刺成功。
凡人微光,照进人心;大爱无声,勇于担当。31年感染科临床工作中,崔洁时常目睹那些癌症晚期患者、慢性乙肝患者,被沉重的精神负担困扰,心病加剧了生理的痛苦,她想打开他们心结,于是到精神卫生中心进修《临床护理心理学》,把学到的知识融合到日常护理工作中。
“和她谈过后,心事放下了,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连胃口都好了!”听到患者和家属的道谢,崔洁觉得这是对她最大的肯定和认可。
医者心声
全心全意奉献,
为患者提供可敬可爱的精细化护理。
点击阅读原文可在《劳动报·健康周刊》同步查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