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失禁是什么状况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北京市司法局关于伤
TUhjnbcbe - 2021/5/15 19:57:00
脏腑辨证

脏腑辨证为临床各科应用最广的辨证方法,由于各脏腑之间相互密切联系,脏腑与经络、气血、五官、七窍、体表等之间,在生理上相互协调,病理上相互影响,因此脏腑病变时,所出现的症状极为复杂。脏腑辨证就是根据脏腑病变时各种症状和体征,进行分析、归纳,找出病变所在、病变性质及其转化规律等,采用针对病情的治疗措施,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一)肺病

肺主气,司呼吸,开窍于鼻,外合皮毛,肺气的宣发和肃降,使肺维持正常的呼吸和通调水道功能。在病理变化时,则宣肃失常,通调失职,气机升降亦失常态,主要表现为呼吸、水液等方面的变端。又肺为五脏之华盖,肺气贯百脉而通它脏,故凡它脏有病时,亦常累及肺脏引起多种病变。肺的病变,可概括虚实两大类:虚证有阴虚、气虚之分;实证有风寒、风热外袭与痰浊内聚之别。

1.肺虚证

(1)肺阴虚:证见咳呛气逆,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阴虚阳亢时,则见五心烦热,潮热盗汗,两颧色红,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象细数。治当滋阴润肺,取手太阴、足少阴与背俞等为主,针用补法。

(2)肺气虚:证见咳而气短,咯痰清稀,倦怠懒言,声音低怯,形寒,自汗,面色?白,舌质淡苔白,脉象虚弱。治宜补益肺气,取手足太阴及其背俞为主,针用补法,加灸。

(3)脾虚及肺,土不生金:证见咳嗽多痰,神疲,四肢软弱无力,纳呆,大便溏薄,甚则面浮肢肿,苔白质淡,脉弱。治当补土生金,取手太阴、足太阴、足阳明及其背俞为主,针灸并用。

(4)肺肾两虚:证见咳嗽夜甚,动则气急,腰痛腿痠,甚则骨蒸潮热,颧红口干,遗精盗汗,舌质红少苔,脉象细数。治当滋阴养肺或补肾纳气,取手太阴、足少阴及其俞募等为主,针用补法。

2.肺实证

(1)风寒外束:证见恶寒发热,寒重热微,头痛,身体痠疼,无汗,鼻塞流涕,咳嗽,吐痰稀薄,舌苔薄白,脉象浮紧。治当疏散风寒,取足太阳、手太阴两经为主,针用泻法,可加灸。

(2)寒饮内阻:证见咳嗽频作,痰多,色白质稀,气急身重,舌淡苔白,脉象弦细。治当温化水饮,取手、足太阴两经为主,针用补法,加灸。

(3)邪热乘肺:证见气急息粗,痰稠色*,甚则咯吐腥臭脓血,胸胁引痛,鼻干,鼻煽,或流浊涕,甚则身热不退,烦渴引饮,咽喉肿痛,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而干,舌苔*腻或燥,脉滑数有力。治当清肺泄热,取手太阴、手足阳明等经为主,针用泻法。

(4)痰浊阻肺:证见咳嗽气喘,喉中痰鸣,痰质黏稠,不易咯吐,胸胁支满引痛,甚则气逆喘息,不能平卧,舌苔*腻,脉滑。治当泻肺涤痰,取手太阴、任脉及背俞等为主,针用泻法。

(二)大肠病

大肠为传导之官,主要功能是传送食物糟粕,变为粪便而排出体外,若其功能失常,主要反映为大便不调。如邪热伤津,阴虚液亏,肾水不足等,可引起大便干结;如寒湿入侵或湿热内阻,可引起大便泄泻或痢疾等。一般应从寒、热、虚、实四个方面进行辨证。

(1)大肠寒证:证见腹痛肠鸣,大便泄泻,小便清,口不渴,舌苔白,脉缓。治当温散寒邪以止泻,取足太阴、阳明两经为主,用平补平泻针法加灸。

(2)大肠热证:证见大便干结,口干欲饮,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脉数。如见下痢赤白,里急后重,腹痛身热,舌苔*腻,脉滑数,则为湿热痢疾。治法均应清泻阳明邪热,取手、足阳明经穴及其下合穴为主,针用泻法。

(3)大肠虚证:多见久痢久泻之后,大便失禁,肛门下脱,面色少华,神倦乏力,四肢不温,舌淡苔白,脉象细弱。治当补中固肠,取足太阴、足阳明及任、督等经穴位,针用补法,加灸。

(4)大肠实证:证见大便秘结,腹痛拒按,矢气频转,或发热呛逆,或热结旁流,舌苔*浊,脉象沉实。治当清肠导滞,取手、足阳明经穴及下合穴为主,针用泻法。

(三)脾病

脾与胃相表里,脾主运化,胃主受纳,故其致病因素,多由饮食失节或劳倦内伤,以致脾胃的受纳运化功能失常,影响水谷的消化与吸收,出现寒、热、虚、实不同的证候。同时脾胃为生化之源,如脾胃虚弱,生化之源不足,可引起气血亏损病变。

1.脾虚证

(1)中气不足:多见于慢性病过程中,证见神疲力乏,声微气短,饮食减少,肠鸣腹胀,大便溏薄,或便意频频,甚则肌肉消瘦,气机下坠,肛门脱出,舌淡苔白,脉象细弱。治当补中益气,取足太阴、阳明经穴及其背俞为主,针用补法,或用灸法。

(2)脾阳虚衰:证见面*少华,肌肉消瘦,少气懒言,纳食减少,食后作胀,口泛清涎,四肢不温,口淡泛味,大便溏薄,或完谷不化,舌淡苔白,脉象濡细。治当温运中阳,取足太阴、阳明与任脉等经穴,针用补法,或用灸法。

(3)脾不统血:证见面色无华,少气懒言,饮食减少,倦怠乏力,或大便出血,或皮肤紫斑,妇女则见崩中漏下,舌质淡,脉细弱。治当补脾摄血,取足太阴、阳明、厥阴为主,兼取冲任二脉,针用补法,或用灸法。

(4)脾肾阳虚:证见面色?白,神疲力乏,少气懒言,腰膝痠软,四肢清冷,大便稀溏,或五更泄泻,舌质淡而苔白,脉沉细无力。治当温补脾肾,取足太阴、少阴及任脉等经,针用补法,并宜多灸。

2.脾实证

(1)寒湿困脾:证见脘宇满闷,食欲不振,口淡而黏,头身困重,大便不实或泄泻,倦怠嗜卧,舌苔白腻,脉象濡细。治当温运脾阳,宣化湿浊,取足太阴、阳明经穴为主,用平补平泻针法,亦可加灸。

(2)湿热内蕴:证见身热不扬,胸脘痞闷,全身困重,不思谷食,呕恶便溏,口渴不欲多饮,或面目全身发*,小便短赤不利,舌苔*腻,脉象濡数。治当清热利湿,取足太阴、阳明兼取足少阳等经,针用泻法。

(3)脾胃不和:证见胃脘作痛,或痞满不舒,纳食减少,食入难化,嗳气频作,甚则呕恶,大便易溏,舌苔薄白,脉象细弱。治当调和脾胃,取足太阴、阳明两经为主,用平补平泻针法或加灸法。

(四)胃病

胃主受纳,为水谷之海,凡饮食不节,饥饱失常,冷热不适,都能直接影响胃腑功能,而出现寒、热、虚、实等不同病变。

(1)胃寒证:证见胃脘疼痛,绵绵不已,喜得温按,泛吐清水,呕恶频作,口淡乏味,纳食减少,舌苔白滑,脉细而迟。治当温中散寒,取足阳明、任脉及其俞募穴为主,针用补法,并用灸法。

(2)胃热证:证见心烦口渴,善饮冷水,消谷善饥,胃脘嘈杂,或有呕吐,口气秽浊,牙龈溃烂,大便干结,舌红苔*,脉象滑数。治当清泄阳明,取手足阳明经为主,针用泻法。

(3)胃虚证:胃阴虚者,证见胃脘作痛,有烧灼感,口干唇燥,纳食减少,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象细数。治当清养胃阴,取足阳明、少阴经穴,针用补法或平补平泻针法。胃阳虚证与胃寒证同治。

(4)胃实证:其因饮食停滞者,证见胃脘胀满,嗳气吞酸,口气秽浊,或见呕吐,或泻下*糜,口干,苔*,脉滑;其因气滞者,证见当脘绞痛,或阵发性挛急作痛,噫气较舒,或见呕吐,舌苔薄,脉弦细。前者宜消积导滞,取足阳明经为主;后者宜理气和中,取足阳明、厥阴经穴为主,兼取任脉经穴,针用泻法。

(五)心病

心为一身之主,主血脉,司神明,是维持人体生命和思维活动的中心,凡外感六淫、内伤七情,影响心脏时,都可引起病变。心脏的虚证,多由内伤引起;实证多由温邪内陷或痰火、瘀血等所引起。

1.心虚证

(1)心阳不足:证见心悸,动则更甚,气短而促,兼见汗出,倦怠少力,面色?白,甚则形寒肢冷,脉弱,或见结代,舌淡苔白。治当益气温阳,取手厥阴、少阴及其俞募穴为主,针用补法,或针灸并用。

(2)心阴不足:证见心悸怔忡,惊惕不安,面色不华,健忘,失眠多梦,或见低热,心烦,盗汗,面红,咽干,舌红少津,脉细数或结代。治当养心安神,取手厥阴、少阴经及其俞募穴,针用补法。

(3)心脾两虚:证见面色萎*,饮食减少,神倦乏力,气短息弱,健忘,失眠多梦,妇女月经不调,舌质淡,苔薄,脉软弱少力。治当补养心脾,取手厥阴、足太阴、阳明等经,针用补法,或用灸法。

(4)心肾不交:证见虚烦不寐,梦中遗泄,面红烘热,目眩耳鸣,腰痠腿软,夜尿偏多,甚则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多细数。治当交通心肾,取手足少阴经穴为主,针宜补泻兼施。

2.心实证

(1)痰火内扰:证见心悸不寐,心胸烦热不安,或为癫狂,或为痴呆,语无伦次,哭笑无常,或见面赤,口渴,小便赤热,或见吐血衄血,溲血淋痛,舌质红苔*,脉象滑数。治当清心泻火化痰,取手少阴、厥阴及手足阳明等经,针用泻法。

(2)心血瘀阻:证见心悸不宁,左胸作闷,甚则刺痛,痛甚时连及左背与肩胛部,严重时可见面色发青,爪甲青紫,舌质淡红,或有瘀斑,脉多结代。治当活血化瘀通络,取手厥阴、少阴及其背俞,针用泻法,或补泻兼施。

(六)小肠病

小肠的功能,主要是分清泌浊,在病变时多表现为清浊不分,转输障碍,致使大小便失调,然亦有寒、热、虚、实之分。

(1)小肠虚寒:证见小腹隐痛,喜得温按,肠鸣腹泻,小便频数,舌质淡,苔薄白,脉象细缓。治当温通小肠,取本经俞募及下合穴为主,针灸并用。

(2)小肠实热:证见心烦,口舌生疮,咽痛耳聋,小便短赤,茎中痛,脐腹作胀,矢气则较舒,舌红苔*,脉象滑数。治当清利实热,取手厥阴、太阳原合穴为主,针用泻法。

(七)肾病

肾为先天之本,水火之脏,为生长发育之源,主统摄一身之水而封藏精液,不使泄露。肾多虚证,多由禀赋虚弱,劳倦过度,久病失养,房劳不节,耗伤精气所致。可分阴虚、阳虚两大类别。

1.肾阴虚

(1)肾阴亏虚:证见形体瘦弱,头晕耳鸣,健忘少寐,多梦遗精,腰痠腿软,或见两颧发赤,口唇殷红,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当滋养肾阴,取足少阴、太阳两经为主,针用补法。

(2)阴虚火旺:证见形体消瘦,颧红唇赤,潮热盗汗,虚烦不寐,梦中遗泄,腰膂痠楚,口干咽疼,或干咳少痰,痰中夹血,舌红苔少,脉象细数。治当滋阴降火,取足少阴、手太阴等经为主,针用补法或先泻后补。

2.肾阳虚

(1)肾气不固:证见面色淡白,腰脊痠软,腿足无力,听力减退,遗精滑泄,阳痿不举,小便频数,尿有余沥,甚或不禁,舌质淡苔白,脉象细弱。治当固摄肾气,取足少阴俞募及督任两经经穴,针用补法,或以灸为主治之。

(2)肾不纳气:证见面浮色白,短气喘逆,动则更甚,咳逆汗出,或咳喘而尿液失禁,舌淡苔薄,脉象虚细。治宜补肾纳气,取足少阴、任脉及足太阳背俞,针用补法,并宜多灸。

(3)肾阳不振:证见面色淡白,腰痠腿软,头昏耳鸣,形寒肢清,阳痿不举,小溲清长或频数,舌质淡白,脉象沉细。治当温补肾阳,取足少阴、任脉及其背俞,针用补法,以灸为主。

(4)肾水泛滥:证见周身浮肿,下肢尤甚,按之如泥,陷而不起,大便溏薄;如水气上泛,则见咳逆上气,动则喘急,痰多稀薄,舌苔白滑润,脉多沉弱。治当温阳化水,取足少阴、太阳及任督等经经穴治之,针用补法,多灸为宜。

(5)肾水凌心:证见全身水肿,胸腹胀满,心悸不宁,咳逆短气,甚则不能平卧,指唇青紫,四肢厥冷,舌淡苔薄,脉沉微或虚数。治当温化水气,取足少阴、太阴及任、督等经经穴,以灸为主。

(八)膀胱病

膀胱主要功能为贮藏津液,行气化水,其病变主要表现为小便失常,癃闭或遗尿失禁等,其中有因下焦虚寒所致,亦有因湿热郁结而成者,可分为虚寒和实热两类。

(1)虚寒证:证见小便频数,淋沥不尽,或遗尿,或小便不利,尿色清白,舌淡苔滑,脉象沉细。治当温肾固脬,取足少阴、足太阳及任脉等经穴,针用补法,宜加灸法。

(2)实热证:证见小便短赤,溲时欠畅,尿色混浊不清,或尿频、尿急、尿痛,或小便见血,或尿中夹有砂石,甚至腰腹剧痛,发热口渴,舌红苔*,脉数。治当清热利湿,取足太阴、足少阴,任脉等经经穴,针用泻法。

(九)肝病

肝主藏血,体阴用阳,喜条达而恶抑郁,凡精神情志之调节、血液的盈亏,都与肝有密切的联系。故情志所伤,肝气不舒,郁而化火,而成肝火;肝火伤阴,可导致肝阴不足;阴不涵阳,形成肝阳偏亢;阳盛动风,形成肝风内动等一系列病变。肝血不藏或不足,可使妇女月经失调;外寒入侵,留滞肝经,可成前阴少腹病变。其他如肝与脾、胃、肺、肾等脏,亦常相互影响,发生各种病变。

1.肝虚证

(1)肝阴虚:证见眩晕,头昏而痛,耳中鸣响,按之则减,耳聋,视物不明,或晚间雀目,善恐,肌肉瞤动,肢麻震颤,四肢筋挛拘急,或出现面烘颧红、夜眠多梦等阴虚阳亢证候,舌红少苔,脉象弦细或弦数。治当育阴柔肝,取足厥阴、少阴两经为主,针用补法,阳亢时用先泻后补法。

(2)肝血虚:证见面色萎*,神倦乏力,头痛头晕,失眠多梦,肢体麻木,四肢震颤,妇女月经减少,或经闭不行,肝血不藏时,则为崩中漏下,唇舌色淡,脉多沉细。治当补血养肝,取足厥阴、太阴、阳明及背俞等,针用补法,或针灸并用。

(3)肝肾阴亏:证见形容憔悴,两颧潮红,头目晕眩,咽喉干痛;腰膝痠软,甚则五心烦热,夜间盗汗,舌质红,脉弦数。治当清滋肝肾,取足厥阴、少阴及其俞募穴,针用补法。

2.肝实证

(1)肝气郁结:证见胁肋胀痛,走窜不定,胸闷不舒,情绪急躁易怒,食欲不振,口干而苦,干呕,或呕吐酸苦,或气逆喉中如梗,或腹痛便溏,或胁下结聚,或左或右,聚散无常,舌苔薄,脉弦。治当疏肝理气,有积聚者,宜加消积,取足厥阴、少阳、阳明,或兼取任脉等经经穴,针用泻法,或平补平泻针法。

(2)肝火上炎:证见胁肋灼痛而烦,呕吐苦水或*水,眩晕,头痛而胀,或为跳痛,耳聋暴作,耳鸣如潮,止作无时,目赤肿痛,或呕血量多而色鲜红,大便干燥,小便*赤,舌尖边色红苔*,脉弦而有力。治当清泄肝胆,取足厥阴、少阳、阳明等经经穴,针用泻法。

(3)肝风内动:证见眩晕,耳鸣眼花,行走飘浮,头痛抽掣作痛,四肢麻木,手足面唇等处有如蚁行,面色潮红,头部静脉怒张等。严重者常卒然昏仆,不省人事,四肢抽搐,口吐涎沫,或四肢挛急,角弓反张,苏醒后则出现口眼?斜,言语謇涩,半身不遂等症,舌质红,苔多*或灰腻,脉象弦劲有力。治当平肝息风潜阳,取手足厥阴、少阴及督脉等经经穴,针用泻法,或刺血法。

(4)寒凝肝脉:证见少腹胀痛,睾丸胀坠作痛,上连少腹,或阴囊收缩作痛,遇寒则甚,得热则缓,全身虚怯,舌质滑润苔白,脉缘沉弦或迟。治当温经暖肝,取足厥阴、少阳及任脉等经穴位,针用泻法,或先泻后补,加灸。

(5)肝胃不和:证见胸脘疼痛,连及两胁窜痛,食入不化,嗳气频作,泛呕吞酸,舌苔薄*,脉弦关部尤甚,治当抑肝和胃,取足厥阴、阳明及任脉等经穴,针用泻法或平补平泻针法。

(6)肝脾不和:证见饮食不思,食后作胀,腹胀肠鸣,大便多溏,神倦乏力,舌苔薄,脉弦缓。治当调理肝脾,取足厥阴、太阴、阳明等经经穴,用平补平泻针法,或针灸并用。

(7)肝火犯肺:证见咳嗽阵作,咯吐鲜血,胁肋刺痛,烦热善怒,口干而苦,头晕目赤,舌质红苔薄,脉象弦数。治当清肝泻肺,取足厥阴、足少阳、手太阴等经经穴,针用泻法。

(十)胆病

胆附于肝,为中精之府,中贮胆汁,以通降为顺,其病变常见为胆气虚怯的虚证和湿热内蕴的实证两端。

1.胆虚证

证见惊惕善恐,胆怯,善太息,夜寐不安,头晕欲呕,视物不清,舌苔薄滑,脉弦细。治当调补肝胆,取足厥阴、少阳两经为主,针用补法或加灸法。

2.胆实证

(1)湿热内蕴,胆液外溢:证见头痛目眩,口苦咽干,耳鸣耳聋,胁肋胀痛,甚则剧痛,寒热往来,*疸,呕吐苦水,舌红苔*,脉象弦滑或弦数。治当泻胆清热,取本经俞、募、合穴,兼取足阳明经穴,针用泻法。

(2)肝胆气滞,气机失调:证见胁肋隐痛,中脘作胀,纳食减少,嗳气频作,甚则呕逆,舌苔薄,脉弦等。治当疏肝利胆,取足厥阴、少阳,兼取足阳明经穴,针用泻法,或平补平泻针法。

除上述五脏六腑外,尚有心包络与三焦,因心包为心之外卫,附入于心;三焦为内脏外腑,包括在所有脏腑范围之内,故不另作讨论。

版权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如果您是一名基层医生,请扫描下方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北京市司法局关于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