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失禁是什么状况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1百岁爷爷说15个中医慢病秘方,15
TUhjnbcbe - 2021/5/3 13:05:00
第一篇:百岁爷爷说:15个中医慢病秘方,15个专家推荐-珍藏版

慢性病了怎么办?祖国传统中医是不错的选择,这里为您整理了15个中医慢病偏方,这些都是全国多省国医大师和名老中医结合多年从医经验,总结出来的,全是数十年行医的心血结晶--《15中医慢病偏方,15个专家推荐》

1)心脏病:养心活血汤

推荐专家雷忠义--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方剂组成:人参10克,五味子10克,陈皮10克,麦冬18克,丹参30克,三七粉3克(冲)。

功能:益气活血,理气化痰,标本兼治,改善心功能。

主治: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炎、高血压等多种心脏疾病的气阴两虚、痰瘀内阻证,临床表现多为胸闷、失眠、心烦等。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饭后1小时各服1次,每次-毫升。

2)脂肪肝:畅肝汤

推荐专家曹玉山---医院心内科教授,甘肃省名中医。

方剂组成:茵陈20-30克,柴胡12-15克,瓜蒌9-15克,何首乌15-20克,虎杖12-15克,草决明12-15克,鲜竹沥30-60毫升。

功能:疏肝利胆,化痰祛浊。

主治:高脂血症、脂肪肝。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口服,鲜竹沥水每次15-30毫升兑入。

3)肝郁血瘀:调肝化瘀汤

推荐专家陈勇毅--医院副院长,浙江省名中医。

方剂组成:柴胡10克,白芍12克,*芪15克,丹参12克,栀子10克,三七粉3克(分吞)。

功效:调肝解郁、化瘀通络。

主治:治疗老年性血管性痴呆、健忘等,症见记忆力减退、情志不遂、神疲乏力、反应迟钝等,属肝郁血瘀者。

用法:水煎服,日1剂,分3次服用。

4)肝郁气滞:扶正祛邪中和汤

推荐专家孙光荣--第二届国医大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研究院院长。

方剂组成:生晒参10克,生*芪15克,紫丹参10克,北柴胡、川郁金、制香附各12克,法半夏、广陈皮、淡*芩、大红枣、生姜片各10克,生甘草5克。

功效:具有益气活血、扶正祛邪、疏肝解郁、和解少阳的功效。

主治:邪盛正弱、肝郁气滞、少阳失约之证。症见发热,持续低热,寒热往来,心烦胸满,欲呕或呕吐,口苦,萎靡不振,懒言,不思食,舌质红或淡红,舌苔*或微*或*白而稍腻,脉弦或弦细或弦滑或沉弦。

用法:每日1剂,煎煮2次,合约毫升,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

5)肝炎:调肝健脾汤

推荐专家张恩树--医院主任中医师,扬州市名中医。

方剂组成:醋炒柴胡10克,炒白术10克,陈皮10克,茯苓10克,猪苓10克,石打穿15克,半枝莲15克,虎杖、郁金、丹参、泽泻各10克。

功能:清化肝脾湿热,活血祛瘀解*。

主治:乙型肝炎HBsAg、HBeAg、HBcAb阳性者。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6)咳嗽:桑杷二百五汤

推荐专家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副院长,国医大师邓铁涛、朱良春先生的弟子。

方剂组成:桑叶12克,枇杷叶12克,百合15克,百部15克,五味子15克,沙参15克,麦冬15克,川牛膝20克,炒麦芽30克。

功用:滋降润肺,化痰止咳。

主治: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肺癌等以咳嗽为主的多种肺系疾病。

用法:每日1剂,加水适量,头煎20分钟,二煎30分钟,2次煎液混匀,分早晚服用。

7)变异性哮喘:久咳验方

推荐专家何复东--*维吾尔医院主任医师,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方剂组成:蜜麻*15克,附子9克,细辛6克,蜈蚣2条,蝉蜕15克,全蝎6克,地龙12克,炒僵蚕12克,白毛夏枯草15克,桂枝15克,干姜10克,五味子30克,乌梅30克,甘草15克。

功能:助阳解表、祛风化痰、解痉止咳。

主治:久咳不愈,现代医学之感染后咳嗽、咳嗽变异性哮喘等,但凡以久咳为主,证见咳嗽阵作、咳白痰,量少,不易咳出,伴咽痒不适,舌体胖大有齿痕,舌苔薄白,脉浮,证属阳虚风咳者均可应用。伴有发热、咳痰量多、色*质黏、苔*腻、脉滑数等痰热壅盛者不宜应用。

用法:上药加水毫升,煎取毫升,再加水毫升,煎取毫升,共取毫升,混匀分2次早晚温服,日服1剂,7天为1疗程。服药期间忌辛辣刺激饮食。

8)肾衰:益气活血泄浊汤

推荐专家郑新--第二届国医大师,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

方剂组成:*参30克,*芪30克,生地15克,丹皮15克,地龙15克,莪术15克,茯苓15克,川芎15克,熟大*6-9克,*柏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杜仲15克。

功效:健脾补肾、排*降浊。

主治:慢性肾衰3-4期,面色暗、乏力、气短,伴或不伴水肿。

用法:每剂方药加水浸泡20分钟,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煮20分钟,煎取两次取汁-毫升,早、中、晚饭后各服一次,日一剂。

9)小便不利:肉桂鹿角胶汤

推荐专家刘文峰--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方剂组成:肉桂、肉苁蓉、青皮各10克,鹿角胶(烊化)、熟地各15克,浙贝母、海浮石、海藻各20克,夏枯草、白术、茯苓各15克,莪术、红花各10克。

功能:温补脾肾,行气化瘀,化痰软坚,散结消瘿。

主治:甲减伴甲状腺肿大,症见畏寒肢冷,小便不利,身肿,舌淡暗,脉迟缓。

用法:除鹿角胶烊化外,余药浸泡半小时后,水煎2次,共取汁毫升,早晚餐后各服毫升。

10)目胀耳鸣:清脑饮

推荐专家阮宗武--江苏省名中医,第二批江苏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方剂组成:*针草、钩藤(后下)、珍珠母(先煎)各20克,天麻10克、炙僵蚕、葛根、枸杞、菊花、炒*芩各10克,川芎5克、煅石决明15克。

功能:平肝熄风,清脑和络。

主治:肝阳上扰,清空失旷,症见头痛眩晕,目胀耳鸣,口苦作干,心中烦热。

服法:水煎服,一剂药煎2次,合在一起,分早晚2次服用。

11)偏头痛:加味散偏汤

推荐专家杜雨茂--陕西省名老中医,享受国务院*府特殊津贴,尤擅诊治难治性肾脏病、肝胆病及奇难杂病。

方剂组成:川芎30克,白芍15克,白芥子6克,香附9克,白芷9克,郁李仁6克,柴胡9克,细辛3克,蔓荆子9克,炙甘草10克。

功能:祛风散寒,通络祛瘀。

主治:风寒或痰与瘀交加为患所致之偏、正头风痛。症见头痛时作时止,或左或右,或前或后,或全头痛,或痛在一点。

用法:每日1剂,水煎毫升,分2次服。痛剧者可每日1剂半,分3次服。

12)失眠:调气安眠止眩汤

推荐专家王祚邦--首届深圳市名中医,医院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

方剂组成:白芍30克,姜半夏15克,炒白术15克,桂枝5克,川芎5克,杏仁10克,牡蛎30克,茯苓15克,炙甘草10克。

功能:清降胆胃,安眠止眩。

主治:脾胃升降失常,肝胆气机失和所致的失眠难寐、眩晕时作、胸胁胀满、呃逆呕吐或烦闷不适等症,舌脉象为舌红,左脉弦弱,右脉弦大。

用法:上药加水毫升,煎取毫升,再加水毫升,煎取毫升,共取毫升,混匀分2次早晚温服,日服1剂,5-7天为一疗程。宜清淡饮食,忌油腻辛荤食物。

13)鼻炎:御风通鼻汤

推荐专家成肇仁--湖北省名中医,我国著名伤寒学家李培生教授弟子,湖北省首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方剂组成:*芪30克,白术12克,防风10克,桂枝10克,白芍15克,苍耳子10克,白芷10克,辛夷花10克,细辛3克,薄荷6克,炙甘草6克。

功效:益气固卫、调和营卫、宣风通窍。

主治:过敏性鼻炎以及反复感冒见鼻塞流清涕者。

用法:水煎服,日1剂,分3次温服。

14)除口气:泻脾除秽汤

推荐专家谢兆丰--江苏省名老中医,第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方剂组成:生石膏40克,藿香20克,佩兰20克,防风10克,山栀10克,*连3克,荷叶10克,白蔻仁5克,生甘草10克。

功能:清胃热,泻脾火,除口臭。

主治:口内出气臭秽,晨起尤甚,伴口干口苦,大便干燥,小便短赤,舌苔薄*。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每剂煎2次,早晚分服;严重口臭者,每日煎服2剂。

15)皮肤瘙痒:肤光净

推荐专家曾定伦--重庆市名中医,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方剂组成:半枝莲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石决明25克,草决明25克,*柏12克,白芷12克,苦参15克,白鲜皮20克,浮萍30克。

功效:清热燥湿、祛风止痒。

主治:脂溢性皮炎、痤疮、湿疹、荨麻疹、疱疹等皮肤病,症见皮肤瘙痒、伴见点片状红色斑丘疹、渗液,口干口苦,便秘,舌红苔腻或薄*等。

用法:上方加冷水以盖过药物为度,浸泡30分钟,武火煮沸,改文火煎25分钟,煎煮3次,去渣取汁毫升,每日1剂,分别于早、中、晚饭后1小时温服,每次毫升。脾胃寒凉、大便溏者及阳虚者慎用,年老体弱者酌情减量,随症加减。

第二篇:治疗高血压的几种中医有效偏方!!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互联网和出版刊物,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仅做信息分享,不作为医疗建议、推荐或指引。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辩证使用

中医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时间的积累,中医也积累了丰富的医药宝藏,在各种疾病的治疗上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现如今,高血压已经成为了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因此如何治疗高血压也成为很多人渴求知道的问题。

1:冰糖克,食醋毫升,把冰糖放入醋内微火煮化,待凉后盛入带盖的容器内,饭后服用,每日3次,每次10毫升,用前先量一次血压,连用3~4天后,再量一下血压,若血压恢复正常,即可停药。

2、抽薪散

处方:生栀子二钱、生杏仁二钱、生桃仁七个、江米七粒、白胡椒七粒

制法:将上药捣为粗面,用一个鸡蛋把药面合成膏状,摊在白布上

用法:外贴足心处,外用绷带缠住,贴一天时间再换,贴至血压正常为止

禁忌:血压正常后不能在贴,防止血压过低

3、*针草汤

配方:*针草适量。

用法:夏秋季采收全草(连根),洗净泥沙杂质,晾干备用或鲜用。干品每次20-30克,砂罐加水浸泡15-20分钟,文火煎熬,沸后立即离开炉火,冷却,每日午饭前服一大口(50-70毫升)。鲜品每次50-60克,煎,服法同前。每日服1次,服至症状消失,血压正常即可停药。

功效:主治高血压,症见耳鸣、口干口苦、恶心呕吐等。

说明:*针草又名盲肠草、脱力草等,性平味苦,无*,有清热解*、散淤活血、消痈之功。

4、罗布麻雪菊茶

罗布麻茶10克,雪菊9克。

放入煮容器中加入水-ml,煮10分钟左右,再加水-ml煮3-5分,每天喝3杯茶,6周后血压可下降7个百分点,这是罗布麻茶所含的植物化学成分起的作用,可长期饮用无副作用

罗布麻茶含有芸香苷,类似于维生素P活性,能保持或恢复毛细血管的正常抵抗力,增强血管的柔韧性和弹性,能降低血清胆固醇,防止脂肪在血管壁中沉积。而且,罗布麻茶叶中的单宁酸能抑制血压升高,并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进行降低的作用。野生的静东堂罗布麻茶中所含高含量的绿原酸进入人体后被人体吸收,斩断高血压的发病根源,清除“血*”,疏通血管,恢复血氧供应,降压效果强劲,消除头晕、头痛、耳鸣、眼花、乏力等高血压症状,它所含*酮(槲皮素),也有强的降压作用,两者是“双效合璧”,降压效果更加显著。

养生心得多喝水:我说的多喝水不只是平常的饮用水。日常饭菜的水分都算。只里面我首推苹果。苹果水分多不说,也好买到。也可以做成色拉一样的家庭饮食。蔬菜我首推西红柿,当然不是熟食,生食最好了,对一些美眉来说养颜哦。然后我要说的是喝茶水,对于女士我建议喝枸杞配绿茶,我相信功效你一定相当满意。注意用词:相当!对于男士我建议喝普洱或者毛尖,虽然有点贵,排*效果着实不错,因为男人喝酒抽烟上网严重,新陈代谢急需高效运转排*。

多尿尿:我说的尿尿是为了押韵,这里代指小便和大便。小便排*,排除随水分流出的有害物质。大便最好可以有条件排宿便,医院做清肠

3

多出汗:环境比较燥热,吃饭出汗,睡觉出汗,都算。当然运动体力劳动都算。

第三篇:百岁爷爷说:罕见肿瘤,辩证选择也有疗效很好的方剂!!

良方导读:以下这几种肿瘤比较少见,中医通过辩证治疗仍然有好的效果。但是说实话,这些病案现在少了,因为中医治疗的机会少了。

1,胰腺囊腺瘤

姜某,女,24岁,未婚。年9月20日就诊。半年来腹部胀满,食后加重,尤其食油腻物之后更剧。B超检查发现右上腹鸡蛋大肿块,建议手术,患者惧怕,服中药健脾理气、活血化瘀剂,症状虽减,但瘤日益增大。后选择手术,手术中发现瘤体约6×8厘米,在胰腺动脉上并与十二指肠粘连,因无法手术。

脘腹胀满,嗳气吞酸,肠鸣辘辘,有气体走窜感,上腹疼痛可牵引后背。舌黯红有瘀点,苔少而润,脉沉细。治行气开郁,活血化瘀,软坚散结。

方药

柴胡15克,清半夏15克,*苓15克,桃仁15克,枳壳15克,香附15克,海藻15克,昆布15克,红花10克,桔梗10克,夏枯草20克,牡蛎35克。

服12剂后,腹胀好转,嗳气吞酸已除,包块依然。

原方去*芩、香附,加鳖甲35克,莪术15克,丹参20克,白芥子7克。服10余剂症状大减,但肿块不小。

改用活血祛瘀,软坚散结之剂,用药为:

*芪50克,当归15克,赤芍15克,三棱15克,莪术15克,丹皮15克,桃仁15克,鳖甲30克,红花10克,乌药10克,鸡内金10克,牡蛎40克,海藻20克,昆布20克。

服20余剂,肿块已消一半,按之变软。

遂改丸剂缓治,处方为:

白术50克,枳实50克,煅干漆50克,大*50克,香附50克,穿山甲50克,三棱20克,莪术20克,木香30克,青皮30克,陈皮30克,白芥子30克,干姜30克,鳖甲80克。

共研细末,六曲糊为丸,每次10克,每日3次,约服半年,症状消失,肿块消失。

三年后随访,一切如常,并结婚生一女婴,肿瘤未见复发。

(见《新中医》年第12期)

评析

胰腺囊腺瘤,属少阳经脉所过,先用行气开郁,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小柴胡汤和解开郁,香附,枳壳调畅气机,桃仁红花活血祛瘀,海藻、昆布、夏枯草、牡蛎软坚散结。后加用活血祛瘀剂;肿块消半,改用丸剂缓治而愈。

(李祥云)

2,后腹腔脂肪肉瘤

钱某,女,34岁。年6月2日入院。产后四十四天。上腹部疼痛、高热、呕吐,入院后大剂量抗生素治疗,静脉尿路造影及钡剂灌肠诊为后腹腔恶性肿瘤。剖腹探查:有一14×20×10厘米大小肿块,质实偏硬,与脾、胰尾及腹主动脉均有浸润。因切除有困难,活检病理报告:“脂肪肉瘤”。

6月25日转中医治疗:身热已退,药疹遍布全身,瘙痒,精神萎顿,头晕,心悸气短,口渴欲饮,纳差便艰,后腹肿块按之坚实,推之不移。苔少质红绛,脉细弦。

治养阴清营,消坚解*。

方药

大生地12克,北沙参12克,大麦冬9克,丹皮6克,赤芍9克,嫩白薇12克,夏枯草9克,海藻12克,昆布12克,龙葵15克,白英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蛇莓15克。

上方为基础服用至10月,病情大有好转。

B超:肿块7×7×6厘米,阴液渐复,舌质红绛已退,但气血未充,而无华色。

上方去丹皮、赤芍、嫩白薇,加入*参12克,炙*芪12克,熟地12克,制首乌12克,*精30克。以补益气血而养肝肾。

年6月20日B超肿块3×3×1厘米。随访一年十个月,患者无自觉症状,无肿块扪及,已恢复工作。

(见《上海中医药杂志》年第9期)

评析

中医“癥瘕”。按张洁古所云:“治积者,当先养正积自除”采用标本同治,消补兼施,在用药上力求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取得满意疗效。

(*宣能)

3,外阴癌

马某,女,45岁,年5月初诊。诉一年前发现右侧大阴唇一疣状硬结,溃破。医院检查诊断:“外阴癌晚期”,放疗,溃疡收敛至2×1厘米。年2月溃疡又扩展,疼痛加剧,转中医治疗。

外阴右侧10×12厘米硬性肿块如石,中央有一溃疡3×2×0.5厘米,边缘突起,质硬,凹陷,底平,疼痛难忍。舌淡,无苔、皱裂,脉虚大浮数。

治祛湿解*,活血和营,扶正祛邪。

方药

白花蛇舌草克,生苡仁30克,僵蚕30克,生牡蛎30克,重楼15克,当归15克,*芪15克,白术15克,没药9克,乳香3克,蜈蚣10条,香附12克。

每日1剂。服药五个月后,大便失禁,肛门流脓血,原有癌肿已部分变软和消退。但已浸润扩展至肛周,距肛门3厘米之右侧发生第二处溃疡,约为4×3×2厘米,距肛门5厘米处之左侧发生第三处溃疡,约2×2×1厘米。面色枯黯,不能起床,纳食不进,脉虚浮,舌淡无苔,且有皱裂。

治以大补气血,解*消瘀之剂:

*芪克,当归30克,白术30克,生山药30克,生地30克,重楼30克,乳香9克,投药9克,香附12克,僵蚕15克,蜈蚣3条。

每日1剂。服药后溃疡逐渐收敛乃至愈合,纳食渐增,面色红润,闭经两年有余,今已复潮。检查疮口愈合平整,阳性体征完全消失。年随访,病愈四年无复发,己于年5月恢复工作。

(见《上海中医药杂志》年第8期)

评析

本案证属邪盛正衰,气血亏虚,肝脾两伤,痰湿内蕴,*邪炽盛。用扶正解*,中药治疗六个多月。服药期间未用任何西药及其他疗法。白花蛇舌草、*芪用量在克,一为清热解*,一为益气扶正,和营活血化瘀,蜈蚣走窜破瘀,解*散结,每剂最大用量达10条,未发生不良反应。

(*宣能)

4,巨肢症(静脉性血管瘤)

王某,女,19岁。年5月12日就诊。出生后即发现左手背有一粒芝麻样大小的黑痣,至满月后手背逐渐肿胀,并蔓延至手指、前臂,日益增大。近年来肿胀迅速,疼痛。院外会诊认为已无法保留,拟予截肢。

左上肢血管瘤,左前臂周径39厘米,左手背周径为23厘米,青筋暴露,手指肥大一倍。伴头昏乏力,自汗,舌红,苔薄净,脉细弦。

治清热化瘀,软坚消瘤。

方药

紫丹参12克,生牡蛎30克,地龙9克,丹皮9克,赤芍12克,红花6克,泽兰12克,王不留行12克,炮山甲4.5克,丝瓜络6克,川芎6克,地鳖虫4.5克,威灵仙12克。

1剂药煎3次,头2煎内服,第3煎外熏。

服药后患肢有轻松感,局部肿胀好转,脉舌同前。

持续前方加桃仁12克,水蛭粉1.5克(分吞)。续服42剂,患肢疼痛大减,活动亦较灵活,能稍做家务。舌红、苔薄净,脉小弦。坚守前方治疗。至年1月份起加用*药子,2月份起水蛭粉用量加3克(分吞),生牡蛎加至60克。此后症状继续好转,肿瘤渐消,活动尚可。

年1月份复查,左前臂周径缩小至26厘米,左手背周径缩小至24厘米。先后服药余剂,水蛭粉总量达2斤多,未发现任何副作用。患者避免了截肢,且恢复了劳动力,疗效满意,发文时仍在随访。

(见《上海中医药杂志》年第2期)

评析

静脉性血管瘤以清热、软坚、化瘀而获效。水蛭功能破血逐瘀、散瘀破结,具有抗凝血作用,最好研粉口服,效果较煎药更好。

(*宣能)

5,湿疹样乳头癌(派杰氏病)

冯某,女,30岁。年7月26日初诊。一年前发现右乳头部位瘙痒,灼痛,有紫黑色血性分泌物溢出。半年后,乳房变形,有肿块渐增大。某医院镜检血性分泌物,诊断为“湿疹样乳头癌(派杰氏病)”。患者畏惧手术,要求中医治疗。

精神萎靡,消瘦,身困乏力,饮食二便尚调,舌质淡白无苔,脉细弱无力。右乳肿块约21×6×5.5厘米,乳房肤色颇似橘皮,乳头内陷萎缩,有裂隙。

治益气活血,开郁软坚。

方药

生*芪30克,金银花30克,全当归30克,全瓜蒌50克,柴胡20克,炮山甲9克,青皮9克,陈皮9克,粉甘草9克。

5剂,每日1剂,煎3次,空腹服下。

局部治疗:

大蟾蜍1只,捣泥敷贴患处,用纱布包扎1天,因易变臭,应注意及时更换,隔1~2天,继用此法外敷。

服10剂药后精神佳,面色红润,脉缓而有力,舌质淡红无苔,食量大增,乳晕部病灶消失,刺痒,灼痛消失,乳头血性分泌物不再溢出,肿块变软,未见明显缩小。

处方:

生*芪60克,全当归30克,金银花30克,全瓜蒌50克,生牡蛎45克,甲珠15克,青皮12克,粉甘草9克。

5剂,隔日1剂,并用药同前。

10天后复查,乳内肿块消去大半,乳头裂隙愈合,脉、舌无异常。

上方去全瓜蒌,再服5剂,外用药同前。

乳腺肿块消失,乳房基本复原,未见新生病灶,挤压乳头部不见紫黑色血性分泌物溢出。以后服五味异功散3剂,以善其后。

追踪观察至年,未见复发。

(见《中医杂志》年第4期)

评析

乳癌多系气血郁结而成,故应益气活血,开郁软坚。外用蟾蜍清热解*,消炎软坚。内外合医,收效满意。

(马荫笃)

1

2

3

这是个有温度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1百岁爷爷说15个中医慢病秘方,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