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6月24日,四川省预防医学会盆底疾病防治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二次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治疗新进展学术会议在美丽的成都顺利召开。并在开幕式现场宣读了昨日的选举结果,并对各位委员颁发了证书。
本次会议邀请全国盆底及相关领域知名的全国专家对女性盆底疾病的防治、盆腔器官脱垂的手术及康复治疗及女性泌尿系统疾病的认识、可视化与盆腔会阴部疼痛管理、直肠阴道瘘的修补方式选择及技术要点等进行专题讲座及诊疗经验的分享,并对妇科盆底疾病的疑难病例进行详细的分析,同时对盆底疾病的前沿进展进行交流。
本次会议建立了一个多学科、多方位的综合性交流平台,为广大从事妇科盆底工作者提供了沟通与学习的平台,促进各了位同行在该领域的深入交流。
中国妇产科在线作为本次大会的合作媒体,为您报道会议首日精彩内容。
夏志*教授:盆底重建术的认识与理解
中国医院夏志*教授在本次成都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治疗新进展学术会议上讲述了“盆底重建术的认识与理解”。夏教授指出盆底重建的目的包含:解剖复位;盆底功能恢复以及从根源上解决盆腔脏器脱垂获取远期疗效。并详细阐述了盆底重建术的适应症、禁忌症、手术要点以及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最后,夏教授强调盆底重建是整体理论思维的体现,是模拟盆底结构的修复替代。理解盆底疾病、理解盆底重建术式、良好的解剖培训都是必要的!
梁志清教授:后盆腔器官—直肠脱垂的外科治疗
医院妇产科梁志清教授分享了“后盆腔器官—直肠脱垂的外科治疗”。梁教授对直肠脱垂的分类、并发症、常见表现、发病原因等进行了一一讲解。紧接着详细阐述了直肠脱垂的外科治疗,对于手术的选择,梁教授提出个体化治疗原则:经腹手术更适合年轻患者,其手术效果更令人满意;直肠缝合固定术效果好;联合部分直肠切除可以减少便秘;腹腔镜手术可以获取相同效果,并且可以降低死亡率;经会阴手术适合体弱患者和不耐受警服大手术者;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切除联合进行肛提肌整形术比单进行Delorme’s手术效果好。
牛晓宇教授:四川省女性盆底疾病防治体系的建立
医院妇科及盆底中心牛晓宇教授讲述了“四川省女性盆底疾病防治体系的建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是指各种病因导致盆底支持结构薄弱二造成盆腔脏器位置和功能异常的一组疾病,其中包括盆腔器官脱垂、性功能障碍、尿失禁以及粪失禁。牛教授从盆底疾病发病现状、趋势以及目前面临的问题谈到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防治体系的建立:①.建立多学科的盆底防治分会;②.盆底疾病预防和诊治三级网络;③.借助互联网+医疗,构建患者平台,实现智慧医疗;④.培养盆底疾病专业人才;⑤.协同省卫计委等相关部门指导全省的女性保健工作的开展。
孙智晶教授:盆底康复对盆底疾病的防治
医院妇产科孙智晶教授讲述了“盆底康复对盆底疾病的防治”。孙教授开篇讲到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概述、中国妇女PFD的防治以及盆底肌锻炼的适应症。盆底肌肉锻炼,尤其是生物反馈下的盆底肌肉锻炼能够增加盆底肌肉的强度、耐力和支持力;改善症状以及能够避免或延缓手术干预。孙教授还提到,根据目前临床研究文献,盆底肌肉锻炼可能会改善脱垂的症状和解剖缺陷,具有一级证据。产后盆底康复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防治:能够维持盆腔脏器正常的解剖位置;参与控制排尿;参与控制排便以及维持阴道紧缩度,增进性快感。
罗德毅教授:骶神经刺激疗法在女性下尿路功能障碍中的应用
医院泌尿外科罗德毅教授讲述了“骶神经刺激疗法在女性下尿路功能障碍中的应用”。罗教授从膀胱的解剖架构出发,并讲解了膀胱神经的基本分布以及神经反射。对于下尿路功能障碍的治疗有行为训练、药物治疗、神经调控以及外科手术治疗。罗教授主要阐述了骶神经刺激疗法,即利用介入手段将一种短脉冲的刺激电流连续施加于特定的骶神经,以此剥夺神经细胞本身的电生理特性,并分享了多项临床研究。
王平教授:会阴裂伤诊治及指南解读
医院妇科王平教授分享了“会阴裂伤诊治及指南解读”。王教授开篇首先对会阴裂伤进行了概述,并讲解了会阴裂伤分类标准、危险因素、预防以及治疗。对澳洲妇科泌尿学组Ⅲ、Ⅳ度会阴裂伤相关处理的指南进行了解读。其中也提到美国克里夫兰诊断四级分类:1、无明显大便失禁;2、可控制大便,但不可控制排气;3、可控制固体大便、对稀便失禁和不可控制排气;4、不可控制大便。最后王教授总结到尽可能避免切开会阴;分娩时保护会阴;进行止血及完成组织良好对合以及警惕术后感染并谨慎处理。
张勇教授:盆底器官脱垂治疗的演变与思考
卫生部内镜与微创专业技术四级培训基地兼四川省医学重点甲级专科张勇教授讲述了“盆底器官脱垂治疗的演变与思考”。张教授开篇引用郎景和院士《女性盆腔解剖礼赞》中的描述,强调盆腔的重要作用。张教授讲述了盆底器官脱垂的不同种治疗方式的优缺点,从最早的“悬挂震荡”法、阴道封闭、阴道折叠术、盆底重建术、骶骨固定术、骶棘韧带固定术、无张力尿道悬吊术以及尿道中段悬吊术等等。治疗方式的演变,也引起了我们的思考:心得观念和技术给了我们治疗盆腔脏器脱垂许多新的方式,其疗效有待临床观察和循证。治疗方案应该根据患者年龄、并且、医院技术条件和病人意识进行个体化,精准化设计。
叶菱教授:可视化盆腔会阴部术后急慢性疼痛的管理
医院疼痛科叶菱教授讲述了“可视化盆腔会阴部术后急慢性疼痛的管理”。叶教授首先提到疼痛的定义与危害,并指出有研究表明患疼痛的患者可能有灰质的萎缩,并且抑郁症患者的灰质体积相比健康人是下降的。因此,强调术后急慢性疼痛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分别详细阐述了急性和慢性疼痛的规范化治疗。最后,叶老师总结到盆腔会阴部疼痛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与手术创伤、原发疾病及伴随疾病有关;恰当的评估是确定正确治疗方案的基础,特别是疼痛的病理生理机制类型评估非常重要;对疼痛有效地早期干预,甚至超前镇痛对疼痛的演化非常重要;疼痛治疗应该是一个多学科、多模式的过程。
沈宏教授:清洁间歇导尿在RH术后膀胱功能快速康复中的应用
医院泌尿外科沈宏教授分享了“清洁间歇导尿在RH术后膀胱功能快速康复中的应用”。沈教授从清洁间歇性导尿的定义、发展历史、目的以及RH现状的阐述提出RH术后排尿困难诊治中的若干问题:是膀胱收缩无力?是膀胱出口梗阻?是逼尿肌—括约肌功能协同失调?保留尿管能恢复膀胱收缩力?破坏的盆丛神经网会在短期恢复?间断夹闭尿管起什么作用?等并一一进行了解答。沈教授最后总结到清洁间歇性导尿是根治性宫颈癌术后首选的方案,应该大力提倡。
周彤教授: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治疗
医院胃肠外二院周彤教授分享了“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治疗”。ISR保肛手术指征包括:肛门指检肿块可活动;直肠腔内超声、MRI或CT检查提示外括约肌未受浸;肛门括约肌功能无异常以及通常年龄<60岁。其并发症: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出血;盆腔感染;局部复发以及盆底功能障碍。其中盆底功能障碍包含排尿困难,尿失禁;腹痛,会阴部疼痛;排气失禁,排便失禁,排便频率增加,分辨排气和排便的能力降低;肠道蠕动窘迫以及性功能障碍。最后总结TME+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和职场肛管癌是安全可行的,可实现根治和保肛的目的。术后多种康复手段能够改善病人手术导致的盆底障碍综合征,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魏勇教授:妇产电生理新技术应用——盆底动态电生理技术
魏勇教授分享了“妇产电生理新技术应用——盆底动态电生理技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指各种病因导致盆底支持结构薄弱二造成盆腔脏器位置和功能异常的一组疾病。正常情况下,静息状态,盆底整体起支持功能;在活动状态,盆底肌的收缩支持和括约肌协调功能。其中有讲到盆底动态电生理评估技术是通过电生理技术检测静态状况以及不同的生活场景下动态状况时盆—腹腔各部位肌肉、神经、骨骼的反应和变化,辨别胸腹部肌肉的病理改变与盆底结构的改变的因果关系,可以更全面地分析盆底功能障碍性的原因、性质、严重程度、预后和转归,为制定精准的个体化康复治疗方案打下基础。
何红艳医生:吻合器在直肠阴道瘘修补术中运用
四医院何红艳医生分享了“吻合器在直肠阴道瘘修补术中运用”。直肠阴道瘘是指直肠前壁和后壁之间由上皮组织构成的病理性通道。临床上病人可出现阴道排气、排便、会阴部疼痛,炎症刺激引起全身症状及性功能障碍,从而导致病人出现严重的社会心理问题。何医生从肛门直肠盆底解剖;发病机制;临床诊断及分类以及治疗四大方面阐述了吻合器在直肠阴道瘘修补术中运用。
本次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治疗新进展学术会议的另一亮点就是病例讨论环节,由四位教授讲解自己在临床中遇到的难处理病例,在会场上,和妇产科的同仁以及多学科的专家教授共同商讨,为明确疾病共献方法,从多系统,多学科,多思路等了解病情的发展与转归。
1.牛晓宇教授:生殖道畸形的联合诊治
牛晓宇教授特别提到,盆底防治分会互联网信息平台的建立,为医生与患者之间的联系以及对疑难病症的讨论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
2.魏冬梅老师:慢性盆腔疼痛的诊治
3.周激教授:顽固性肛门疼痛
4.陈悦悦教授:宫颈癌术后盆底功能障碍问题
声明:本文为中国妇产科在线独家采编,经组委会审阅后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精彩回顾隋龙教授谈:同步HPV分型及定量检测临床价值探讨
王丹波教授专访:解密肥胖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诊疗难点
梁志清教授专访:腹腔镜精准手术的局限性及对宫颈癌患者的远期预后
冯力民教授:宫腔镜检查(剖宫产瘢痕憩室)
基因检测助力“个体化用药”,让“安全用药”多一层护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