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是指直肠或肛管与周围皮肤相通的一种异常管道,中医称之为肛漏。肛瘘是现在很多都市人都有的一种疾病,肛瘘是因为肛肠部位受到感染,由肛窦炎症所引起,在病发前期,肛周部位可见脓包,叫做肛周脓肿,肛周脓肿破溃后,皮下组织形成纤维化的瘘管,就是肛瘘。
一、肛瘘的症状主要有哪些?
1、流脓
肛瘘的主要症状,脓液多少与瘘管长短,多少有关,新生瘘管流脓较多,分泌物刺激皮肤而瘙痒不适,当外口阻塞或假性愈合,瘘管内脓液积存,局部肿胀疼痛,甚至发热,以后封闭的瘘口破溃,症状方始消失。较大的高位肛瘘,因瘘管位于括约肌外,不受括约肌控制,常有粪便及气体排出。
2、疼痛
瘘管通畅无炎症时常不感疼痛,只感觉局部发胀和不适,行走时加重。当瘘管感染或脓液排出不畅而肿胀发炎时,可引起疼痛。内瘘时常感到直肠下部和肛门部灼热不适,排粪时感到疼痛。
3、瘙痒
由于脓液不断刺激肛周皮肤,常感觉瘙痒,肛周潮湿不适,皮肤变色、表皮脱落,纤维组织增生和增厚,有时形成湿疹。
4、排便不畅
复杂性肛瘘口久不愈,可引起肛门直肠周围形成大的纤维化瘢痕或环状的条索,影响肛门的舒张和闭合,大便时感到困难,有便意不尽的感觉。
5、全身症状
在急性炎症期和复杂性肛瘘反复发作时,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或伴有消瘦、贫血、体虚等长期慢性消耗症状。
二、肛瘘的危害,得了肛瘘有多严重?
1.感染流脓,肛瘘一旦形成,会带来一系列的危害。得了肛瘘的有多严重,首先肛瘘感染发炎后,肛门疼痛剧烈,溃破后脓水污染内裤,脓汁刺激局部皮肤,肛门瘙痒剧烈。久而久之可使身体虚弱消瘦,精神不振,抗病能力下降,发作亦越频繁,形成互为因果。
2.瘘口、瘘管增加,肛瘘的多次反复发作,脓液可穿破管壁顺括约肌间隙,得了肛瘘的有多严重,蔓延而成多发性、复杂性肛瘘,不但给治疗带来困难,而且也影响到肛门的生理功能。
3.癌变危险,肛瘘的多发性,可形成直肠阴道瘘、直肠尿道瘘和直肠膀胱瘘,危及周围脏器,并且多年未治或误治的老肛瘘有癌变的可能。
4.肛门失禁,任由肛瘘发展,可对括约肌造成严重损伤,得了肛瘘的有多严重,甚至可能造成肛门失禁等并发症。
感谢您抽出
.
.
来阅读本文
大家都在看
●便血就是痔疮?这些对肛肠疾病的“误解”害人不浅!
●肛门坠胀真的很难受,到底是怎么回事?
●肛肠术后恢复期,注意饮食很重要!
(图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余子成,儿科副主任医生,蕲春县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冈市医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冈市医学会呼吸委员会委员,蕲春县首届“蕲春好医生”,医院,医院儿科进修学习,从医20余年,对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为何宝宝容易拉肚子?又该如何对症处理和防范呢?婴幼儿是最需要营养成长的人群,但是父母们都知道,宝宝们对饮食、环境、气候等因素比较敏感,而且一不小心没照顾好就拉肚子,严重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为什么宝宝容易拉肚子呢?面对这种情况父母们该如何对症处理及防范呢?这些问题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必须要知道。
现状:腹泻是非常常见的一个疾病,发病率高。腹泻比较严重时,会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酸中*。如果不能及时治愈,就会出现营养不良。这些严重的并发症会引起重度脱水,严重的会引起休克以至于死亡。从年WHO(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全球儿童死亡原因的报告中的数据来看,腹泻占到了主要死亡原因的第二位。
一、腹泻的定义与分类腹泻(俗称拉肚子,肠炎,中医称之为泄泻)为多种病原、多种因素引起的以排便次数增多,大便性状改变如稀水样、糊状或黏液脓血便等为特点的一组消化道综合征,常伴有腹痛、排便急迫感、大便失禁甚至伴随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在我国,腹泻病是儿科常见病之一,其中5岁以下儿童的年发病率2.50~3.38次/人,而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最高。目前婴幼儿腹泻病的发病因素多而复杂,多持续数天,无特异性治疗方案,容易导致儿童营养不良,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甚至死亡。
根据病因分类可将腹泻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腹泻主要分为感染性腹泻(如病*、细菌、寄生虫感染。常见的霍乱、菌痢及轮状病*肠炎,诺如病*肠炎)和非感染性腹泻(如受凉、饮食不当,过杂、消化不良,过敏等与感染无关的因素引起的腹泻)
儿童好发于秋冬季,多发生在10月~次年2月,呈散发或小流行,夏季也有散发病例;寒冷季节的婴幼儿腹泻80%由病*感染引起,如轮状病*、诺如病*等。
成年人好发于夏季,多发生在6~9月份,成人腹泻多因食用不洁食物导致细菌感染引起。
二、腹泻的临床表现不同病因引起的腹泻具有不同临床表现过程。通常表现出胃肠道症状,伴腹胀腹痛腹泻,粪便频繁,呈*绿色或带粘液或蛋花汤样,严重时发生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脱水等症状。腹泻最大的危害是脱水。
腹泻期间,水分和电解质(钠、氯化物、钾和碳酸盐)通过稀便大量丢失。水分和电解质也可通过呕吐、出汗、尿液和呼吸丢失。如果没有充分补充,可能发生脱水,并且水和电解质缺乏会不断发展。24小时内经过大便丢失的水分在5ml/kg(接近正常)至ml/kg,或更高。丢失的电解质的浓度和数量不定。
根据反映液体丢失的体征和症状,可将脱水程度分级:
●脱水早期,没有体征或症状。
●脱水加重,逐渐出现体征和症状。最初表现为口渴、烦躁或易激惹、皮肤弹性下降、眼窝凹陷和前囟凹陷(婴儿)●重度脱水,以上体征和症状加重,患者可能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的表现-意识丧失、排尿量不足、肢体远端潮冷、脉速而弱、血压低或无法测量和周围性紫绀。如果不及时补液,很快死亡。
注:a捏起皮肤回复≥2秒。
三、治疗原则婴幼儿腹泻总的治疗原则主要为:预防脱水;纠正脱水;继续饮食;合理用药。
治疗原则1、预防脱水
无脱水征和轻度脱水的腹泻患儿可在家庭治疗,从患儿腹泻开始,就给口服足够的液体如口服补液盐III(ORS)以预防脱水。
口服补液盐III(ORSWHO(世界卫生组织)推荐腹泻时首选口服补液盐III,因其所含电解质采用了最佳配比,使其拥有最佳渗透压,能快速地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并且能减少粪便量、减少呕吐发生及静脉补液率,缩短腹泻病程。
预防脱水①母乳喂养儿应继续母乳喂养并增加喂养的频次及延长单次喂养的时间;②混合喂养的婴儿,应在母乳喂养基础上给予口服补液盐III(ORS)或其它干净的饮用水;③人工喂养儿选择ORS或食物基础的补液如汤汁、米汤水和酸乳饮品或干净的饮用水。
治疗原则2、纠正轻至中度脱水:口服ORS,4h内服完。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如过临近4h,患儿仍有脱水表现,要调整补液方案。
重度脱水:静脉补液或饲管补液(医院进行)。对于腹泻剧烈、不能正常饮食、频繁呕吐、发热、粪便带血、或明显脱水医院治疗。
口服补液盐III的正确使用方法,您用对了吗配制将一袋口服补液盐III打开,整袋一次性倒入随包装配送的量杯中,加入毫升温开水(水位至量杯的刻度线处),搅拌均匀。
注:①只能用水来溶解,不能用其他任何液体。②不要加入少于或者多于ml的水,否则会导致溶液太稀或太浓,会影响药品功效。③不要半袋冲ml水。因为无法精确拆分成半袋。
④不能往配好的溶液里添加糖、牛奶、果汁等物质。
服用疗程
腹泻一开始就喝,一直到腹泻停止。
服用剂量
儿童每天3~6袋,成人每天10~12袋
腹泻患者需根据脱水程度及年龄体重来确定剂量1、无脱水症状:
一般原则是:根据患者不同年龄在每次稀便后服用一定剂量的口服补液盐III,直到腹泻停止。具体如下:
例:1岁左右的腹泻患儿,一天腹泻5次,且没有出现明显脱水症状,则日剂量(ml)=ml/次x5次=ml(即2袋)。
2、轻中度脱水:
轻中度脱水表现:口唇干、烦渴、排尿减少、精神萎靡、哭时少泪或无泪、眼眶凹陷等。
剂量=(50~75)ml×体重(kg),成人4~6小时内服完,儿童4小时内服完。
如果4小时后脱水已得到纠正,再按预防脱水的量服用,直至腹泻停止。
3、重度脱水:
重度脱水表现:淡漠、昏迷、不喝水、眼窝深陷等。
重度脱水医院急诊治疗,首先采取静脉补液,采取静脉补液同时,只要患者能口服,即给予口服补液盐III;待重度脱水纠正后,可完全改用口服补液盐III,直到腹泻停止。
婴幼儿喂服技巧足剂量使用是确保口服补液盐III疗效的关键,尤其是给较小的患儿喂服时有哪些技巧呢?
1.配好的口服补液盐III要一次喝完吗?每袋口服补液盐III需一次性配制好,但服用时可分次服用,比如较小患儿可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隔几分钟喝一两口,较大儿童和成人则可直接用杯子喝;配制好的口服补液盐溶液室温可保存24小时,注意避免食物、唾液等污染。
2.宝宝太小喂不进那么多液体怎么办?为了确保疗效一定要足剂量地给患儿喂服,给较小的患儿喂服时可以用勺子、滴管或小杯子频频地喂,每隔3~5分钟喂一次,每次喂10~20ml,直到喂够所需剂量。如果患儿出现呕吐,停5~10分钟后再慢慢喂。
3.口服补液盐凉了该怎样加热?可以直接往里添加热水吗?口服补液盐凉了也可以直接喝,如果想加热喝,可以像热奶那样,用杯子或者奶瓶装起来放进装有热水的容器里隔水温热即可,不能直接往溶液里添加热水,因为这样会使配制好的溶液稀释影响疗效。4.可以用运动饮料代替或在家自己配制口服补液盐吗?运动饮料中糖和钠、钾等电解质的配比和口服补液盐不同,补液的效果不如口服补液盐。有些运动饮料糖浓度很高,甚至有可能因为渗透压高而加重腹泻。所以不建议用运动饮料来代替。家庭自制糖盐水因其操作复杂容易配错也不建议,因为口服补液里的糖和盐要达到一定比例并恰当使用才会起作用,盐多或糖多都可能适得其反,腹泻可引起低钾血症,自制糖盐水无法及时补充钾。这种方法通常只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临时使用。
关于口服补液,家长还有些常见的问题,解答如下:
1.如果孩子不喜欢口服补液盐溶液的口味,家长问能不能自己加些果汁进去调味让孩子易于接受?
不建议这样做,因为果汁里糖含量往往很高,摄入糖分过多的饮食会妨碍水分和电解质的吸收,甚至会进一步加重体液丢失。这是由于停留在肠道里过多的糖分会提高肠道内的渗透压,将孩子体内的水分等通过肠道粘膜“扯”出来,反而会加重腹泻。
2.腹泻时一定要用口服补液盐溶液吗?能不能用运动饮料或者自制的糖盐水来代替?
口服补液盐是WHO为治疗腹泻专门推荐的配方,最新推荐的是口服补液盐III,它的渗透压比传统的口服补液盐I和II低,对急性非霍乱腹泻效果更好。
口服补液盐III不但渗透压合适,还含有比例适当的葡萄糖、钠和钾,特别容易被肠道吸收,补液效果比运动饮料等好很多。就好比我们想要补充冰箱里的库存,一次性买组合打包销售的食品就比零零碎碎到处去搜集要快捷很多。
3.暂时没喝完的口服补液盐溶液,该怎么保存?
用清洁的容器装好室温保存即可。如果冬天孩子不习惯喝凉的饮料,可以像热奶一样隔水温热后再喝,加热不会破坏口服补液盐的成分。
治疗原则3、继续饮食按分腹泻期间不应禁食,疾病早期呕吐剧烈时可短期禁食,轻度脱水患儿可继续正常的喂养,中重度脱水患儿一旦脱水纠正就该立即恢复与年龄匹配的饮食:母乳喂养儿继续母乳喂养,小于6个月的人工喂养患儿可继续喂配方乳,大于6个月的患儿可继续食用已经习惯的日常食物,如粥、面条、稀饭、蛋、鱼末、肉末、新鲜果汁。鼓励患儿进食,如进食量少,可增加喂养餐次。不推荐给患儿喂食含高浓度单糖的食物如碳酸饮料、果冻、甜点心和灌装果汁等。病*性肠炎常有继发性双糖酶(主要是乳糖酶)缺乏,对疑似病例可暂时给予改为低(去)乳糖配方奶,时间1~2周,腹泻好转后转为原有喂养方式。
治疗原则4、合理用药根据其腹泻的特点及伴随的症状,应对因应用止泻药治疗。
(1)抗菌药物治疗
对于病*性腹泻,抗菌药物的应用反而会延长病程。若怀疑为细菌性腹泻时,也不首先推荐使用抗菌药物,因为大多数病原菌所致急性腹泻均是自限性的;痢疾样腹泻、疑似霍乱合并重度脱水、早产儿、合并免疫缺陷病的儿童推荐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建议进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和调整抗菌药物。
通常儿童应避免应用的抗菌药物有氨基糖苷类如庆大霉素、阿米卡星、链霉素等,对婴幼儿耳神经与肾脏有严重损害,6岁以下儿童禁用。
氟喹诺酮类如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依诺沙星等,可致婴幼儿软骨损害,不宜用于骨骼系统未发育完全的18岁以下的小儿及青少年。
四环素类如四环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等,能使牙齿发生钙沉积而形成*褐色四环素牙,对8岁以下儿童禁用。
(2)其它药物治疗
①肠粘膜保护剂:如蒙脱石散(常见为思密达),可覆盖保护消化道黏膜、提高黏膜屏障对攻击因子的防御能力,在治疗儿童急性水样便腹泻是可以缩短腹泻病程,减少腹泻排便次数和量,提高治愈率。推荐用法用量:1岁患儿:3g/天,分2次,l岁患儿:3g/次,3次/天。
②益生菌制剂:益生菌可抑制或拮抗致病菌和其它微生物的生长而纠正菌群失调,达到治疗腹泻的目的。某些益生菌对治疗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具有疗效,尤其是对病*感染导致的水样腹泻具有显著疗效,且在疾病早期给予疗效更明显。目前用于临床的益生菌常见的有地衣芽胞杆菌活菌、双歧三联活菌、双歧四联活菌及枯草杆菌肠球菌等。
由于益生菌为活菌,抗菌药物在杀灭肠道致病菌的同时对其亦有杀灭作用,应与抗菌药物合用时需间隔时间服用(2小时),以免疗效降低。
③消旋卡多曲:属脑啡肽酶抑制剂,延长消化道内源性脑啡肽的生理活性,减少水和电解质的过度分泌。口服消旋卡多曲能减少2月龄以上儿童急性腹泻病程及频率。推荐用法用量:1.5mg/kg,3次/天,作为ORS的辅助治疗应用,餐前服用,疗程5天或用至恢复前。
④补锌:由于微量元素锌对肠黏膜的修复是必需的营养物质一,补锌能够减轻腹泻的严重程度、缩短腹泻病程,而且能够降低以后2~3个月腹泻的再发生,因此腹泻期间也应及早注意锌的补充。按照WHO的推荐,腹泻病患儿能进食后即补锌治疗,6月龄以上患儿每天补充锌元素20mg,6月龄以下患儿每天补充锌元素10mg,共10~14天。元素锌20mg相当于硫酸锌mg,葡萄糖酸锌mg。
⑤洛哌丁胺:已证实有增加疾病严重度和并发症的风险,尤其是在有侵袭性腹泻患儿中,禁用于2岁以下儿童。
⑥盐酸小檗碱片:又称*连素,用于肠道感染,如肠胃炎。口服后在胃肠道吸收迅速而完全,对细菌只有微弱的抑菌作用,但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引起的肠道感染有效。推荐用法用量:1岁:0.05g/次;1~3岁:0.0.5~0.1g/次;4~6岁:0.1~0.15g/次;7~9岁:0.15~0.2g/次;10~12岁:0.2~0.25g/次;频次均为:一日三次。
目前我们国家腹泻的治疗现状,有四种普遍现象:1、过度地使用静脉补液2、过多地依赖止泻药物3、抗生素使用不合理4、禁食
这四种现象其实是四大误区
腹泻治疗的四大误区:
误区一过度使用静脉补液在腹泻患者的治疗中,静脉补液也常常被过度使用。实际上,只有当腹泻患者出现重度脱水或者不能口服补液的情况下才需要使用静脉补液。对于大多数没有出现脱水症状或者是仅仅出现了轻、中度脱水症状的腹泻患者,使用低渗型口服补液盐跟静脉补液是同样有效的,而且治疗更为迅速简单。而这也符合我们日常的用药原则,那就是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静脉补液。
同时,静脉补液带来的风险与成本比较大,比如可能发生过敏、静脉炎、感染等状况,患者还要忍受扎针的痛苦,治疗费用高,花费时间又多,相比之下,口服补液则要安全经济很多。
误区二━滥用止泻药盲目止吐止泻的情况发生也时有发生,事实上对于一般的腹泻,不建议使用止泻药,它会使致病因子以及细菌*素在体内滞留,加大风险。如病*性肠炎或细菌性肠炎的急性期,呕吐及腹泻都是能起到“排*、减压”的自我保护作用的,盲目止吐、止泻则可能打破机体的代偿而使肠道内的“*素”无法排出,从而导致病情加重及并发症的发生。比如,有些食物中*的孩子,临床还要主动给予催吐、导泻治疗,以便排出*物。那么同理,我们也没有必要去反其道而行之。
误区三━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引起腹泻的原因很多,可以是感染性、非感染性的。非感染性腹泻一般是由饮食不当、吸收不良、食物过敏等因素导致,不需要使用抗生素。而大部分感染性腹泻,如病*感染或者产肠*素细菌感染也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只有细菌性腹泻,或者腹泻与另一种急性感染有关时(比如肺炎、尿道感染),才需要使用抗生素。
滥用抗生素对患者有害无益,还白白增加了许多治疗费用。ND
误区四━进食以往患儿及成年患者发生腹泻时,为了让胃肠道得以休息,医生比较强调限制饮食,或干脆禁食。
近年来,专家们发现禁食有害无益;特别是在腹泻大量丢失水分的情况下,禁食会加重脱水和酸中*,同时进食太少,患者处于饥饿状态,会增加肠壁消化液的分泌,加重腹泻。
四、预防措施1.注意饮食卫生、环境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洗手是预防各种疾病最好的措施。研究表明,坚持饭前洗手,可以减少一半的急性感染性腹泻的发生。
另外一些注意事项则包括:不要手抓食物,餐具及时清洗消*,生熟食品处理分开,吃煮熟的海产品等等。)
2.提倡母乳喂养,积极防治营养不良
3.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与细菌性腹泻疫苗如霍乱疫苗、伤寒疫苗等。
影响婴幼儿比较多的轮状病*是有疫苗也是可用的,可以酌情应用。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