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治儿科21种疾病汇总
儿科疾病比较难于医治,古称其为“哑科”,指其不能主诉病情。此正如张介宾所言:“小儿之病……以其言语不能通,病情不易测……”。艾灸法古朴简单,可令治疗小儿之病难医变为通途。
01脐风新生儿破伤风是西医病名,中医称之为脐风,俗称“四六风”“七天风”。脐风是以初生儿断脐时不洁而导致的一种急性疾病。临床多表现为四肢抽搐、强直,牙关紧闭,面呈苦笑,口撮唇青,不吮乳。《幼科铁镜·辨脐风》曰:“脐风初发,吸乳必较前稍松,两眼角挨眉心处忽有*色,宜急治之,治之最易;*色到鼻,治之仍易;到人中、承浆,治之稍难;口不撮而微有吹嘘,犹可治也;至唇口收束锁紧,舌头强直,不必治矣。”
中医学认为,其病因多为外染*邪,秽浊污垢之*乘机侵入,传入经络;或风寒湿邪侵入脏腑,邪犯肝脾,而令四肢抽搐,口撮不乳;或胎禀不强,正气虚衰,气阴两虚,筋脉失养。
然谷:内踝前下方,足舟骨粗隆下缘凹陷中。
神阙:脐正中。
然谷为足少阴肾经之荥穴,其可滋水涵木,以祛风止痉;神阙为任脉俞穴,又内通五脏六腑,可宣通经络,疏散*邪。
艾条雀啄灸,每穴3~5分钟;艾炷灸,每穴施灸3~5壮,神阙穴需隔姜片施灸。
(1)保持室内安静,光线宜暗淡,避免声响。
(2)患儿应头低侧卧,以利痰液清除。
(3)加强营养,增强抵抗力。
脐湿是指婴儿出生时,脐带脱落时结扎不善,令脐中湿润久而不干。临床可见婴儿脐部湿润,甚至有水渗出,严重者,水可为*色,有异味。
中医学认为,此症多为断脐或结扎时器具不洁,外染风湿之邪;或沐浴不慎入脐;或尿液浸渍,湿邪壅积脐中所致。《证治准绳·幼科》曰:“《千金》有脐风、脐湿、脐疮,三者皆因断脐后为风湿伤而成……肿湿经久不干,为脐湿。”
命门: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命门为督脉之俞穴,其寓有生命之门之意,可温补肾阳命门真火,以消阴翳;其又与脐相对,故可消除脐中之秽浊。
艾条温和灸,施灸3~5分钟;亦可施温灸盒灸,施灸10~15分钟。每日治疗1次。
(1)应用消*过的干棉球将脐擦拭干净。
(2)勤换尿布,保持脐部清洁、干燥。
02小儿吐乳小儿吐乳是指小儿食过乳后不久,即有乳块吐出。临床可见,小儿食过乳后,不久即有呕吐,呕吐物为乳块,并伴有酸馊味,嗳气,大便溏或结。
中医认为,此病属于“呕吐”范畴。其病因多为伤食造成,小儿脏腑娇嫩,由于喂养不当,积滞不化,升降失司,则会吐乳;或乳母过食寒凉,以致乳汁寒薄,脾胃受寒,即食入即吐;或喂养不节,造成小儿胃热,会食入即吐。正如《幼幼集成》所说:“小儿呕吐,有寒有热有伤食”。《婴童百问》亦说:“若吐自口角出,此是乳多消化不出,满而则溢,此非病也”。
中庭:前正中线上,平第五肋间胸剑联合的中点。
中庭为任脉俞穴,其下即为食道,故其可降胃气止呕。
艾条温和灸,每次施灸3~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5次为一疗程;艾炷非化脓灸,每次灸3~5壮,每日1次,5次为一疗程。
(1)纠正不良的喂养习惯。
(2)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
(3)喂乳后,应轻轻拍几下小儿的后背。
03小儿急惊风小儿急惊风,是指四肢抽搐、颈项强直、两目上视、牙关紧闭甚或神昏为主要表现的危急病症。俗称“抽风”,相当于西医的小儿惊厥。临床表现为颈项强直,四肢抽搐,两眼上视,牙关紧闭,神志昏迷,可伴有发热等。《幼科释谜·惊风》曰:“小儿之病,最重为惊。惊必发搐,惊必窜睛,惊必牙紧,惊必面青,惊必鱼口。惊必弓形”。
中医认为,其病因最主要的是外感时邪、痰热内蕴或暴受惊吓。小儿多为稚嫩之体,易感外邪,邪蕴内则化火,火热极而动风;或突受惊吓,气机逆乱,而惕惕不安;或饮食不节,热蕴肠腑,痰热内生,痰蒙清窍而动风。此亦正如《幼科释谜·惊风》所言:“心经热积,肝部风生,肝风心火,二脏交争,血乱气壅,痰涎与并,百脉凝滞,关窍不灵。或急或慢,随其所撄,急由阳盛……急缘实病。”
章门:第十一肋游离端下际。
章门为肝经俞穴,为脾之募穴,脏会之穴,足厥阴和足少阳之会穴,肝主筋;故其可通经络,舒五脏之气,补气血,养血柔筋而止痉。
艾条温和灸,每穴灸5~15分钟,每日1~2次;艾炷非化脓灸,每穴2~4壮,每日1~2次。
(1)艾灸对此症确有疗效。
(2)对病情严重者,必须采用综合措施。
(3)随时吸出痰涎等分泌物,防止窒息。
04小儿慢惊风小儿慢惊风来势缓慢。临床多表现为手足蠕动震颤或抽搐,伴颧红唇燥,咽干口渴;或面色萎*,精神疲倦,形寒肢冷;或胸闷呕恶,泛吐痰涎,筋脉拘急,反引掣颤。此症多见于大病或久病之后,亦可见急惊风久治不愈转变而成。
中医学认为,此病多因先天禀赋不强,脾肾阳虚,阳气被遏体内,故虚极而虚风内动;或久病之后气血骤失,筋脉失养,而抽搐拘挛;或急惊风久治未愈,正气耗伤,以令肝阴受损,抽搐频发。
大椎: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脾俞: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关元: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
大椎为督脉之俞穴,又与足三阳经交会,可鼓午一身之阳气,驱风散寒,通络缓急;脾俞为膀胱经俞穴,又为脾之背俞穴,可以健脾和胃,补益气血;关元为任脉俞穴,又与足三阴经交会,可调肝、脾、肾之经气,慢惊风的病变部位主要涉及肝、脾、肾三脏。
艾条温和灸,每穴施灸3~5分钟;温灸盒灸,每穴施灸15分钟,每日治疗1次。
(1)加强营养,提高抗病能力。
(2)抽搐发作时,勿强行拉扯。
(3)保持室内安静。
(4)及时清除痰涎等分泌物。
05小儿呃逆呃逆,古代称之为“哕”,俗称“打嗝”,呃逆是指气逆上冲,呃声连连,短促频繁,不能自控的病症。西医称其为膈肌痉挛。临床多表现为呃声连连,持续不断,声音短促,不能自控,只有在睡眠时呃声方止。《素问·宣明五气篇》曰:“胃为气逆为哕为恐……”
中医学认为,小儿“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其病因为多感受寒凉及饮食不节,令胃受寒冷而失和降,上逆而呃;亦或情志不畅,肝郁气滞,肝火上窜而犯胃,诱发或加重呃逆;此外禀赋不强,中气不足亦可出现呃逆。此正如《景岳全书·杂证谟》曰:“凡杂证之呃,虽由气逆,然有兼寒者,有兼热者,有因食滞而逆者,有因气逆而逆者,有因中气虚而逆者,有因阴气竭而逆者……”
膈俞: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中脘: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或脐与胸剑联合连线的中点。
足三里: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
膈俞为膀胱经俞穴,可以理气活血,缓解膈肌痉挛;中脘为任脉俞穴,又为胃之募穴,可以降胃气止呃逆;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可升清降浊,畅达气机,理气降逆止呃。
艾条温和灸,每穴施灸5~6分钟;艾炷灸,每穴施灸5~7壮。
(1)小儿在啼哭或气郁时,不可进食。
(2)小儿进食应慢,应细嚼慢咽。
(3)小儿应进食富营养、易消化食物。
06小儿脱肛脱肛,是指直肠脱出肛门之外的疾病。小儿脱肛多指1~3岁的婴幼儿,5岁以上少见。临床多见,轻者排便时,肛门坠胀,有肿物脱出,便后可自行复位;重者在每次大便脱出后,必须用手推托帮助回纳;严重者,咳嗽、走路、哭闹都可能脱出。
中医学认为,其病因多为禀赋不强,小儿先天不足,后天失养;或久泄久痢,中气下陷,肛门失摄,升举无力。或小儿饮食失节,湿热蕴结,下注大肠,火热迫使肛门脱出。正如《杂病源流犀烛》说:“脱肛,大肠气虚病也。”《诸病源候论》亦说:“小儿患肛门脱出,多因痢久肠虚冷,兼用躽气,故肛门脱出”。
百会: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
气海: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
大肠俞: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百会为督脉俞穴,是足太阳经与督脉之会穴,督脉总督一身之阳,可升阳固脱;气海为任脉之俞穴,可益气举陷;大肠俞为膀胱经之俞穴,又为大肠之背俞穴,可清大肠之湿热,益气涩肠。
艾条温和灸,每穴灸5~10分钟,每日治疗1次;亦可艾炷灸(百会除外),每穴施灸5~7壮,每日施灸1次。
(1)饮食宜合理,不可过食辛辣及厚味。
(2)保持大便顺畅,不便秘。
07小儿脐肿小儿脐肿是指脐带脱落后,小儿脐部肿胀,甚至疼痛及有液体流出,属于脐部疾病。临床多表现为小儿脐窝肿胀,或脐内潮湿,甚则有水渗出。
中医学认为,此病多为断脐之时处理不当,湿邪乘机袭入脐中;或脐部护理不当,水湿侵袭,湿邪壅积,聚而为患,令经络阻滞,脐中肌肤失养所致。
命门: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命门为督脉之俞穴,督脉又被称为阳脉之海,命门又和脐相对,故其可行气血,通经络,消脐中肿胀。
艾条温和灸,每次5分钟,每日治疗1次;亦可施艾炷灸,每次施灸3~7壮,每日治疗1次。
(1)保持小儿脐部干燥、干净。
(2)小儿沐浴时,应保护脐部不被污染。
(3)小儿啼哭过多,应做检查,找出原因。
08小儿囟门不合小儿囟门不合是指囟门不能如期闭合,属于中医“解颅”的范畴。临床可见,小儿头部膨大,毛发稀疏,颅缝开解,面色不华,肌肉松弛,头皮青筋暴露,伴有颈细身瘦,神情呆滞,食少便溏,目珠下垂犹落日状。《幼幼集成·头项囟证治》曰:“解颅者,谓头缝开解而颅不合也。”本病多见6个月至1岁的小儿。
中医认为,此病多为先天不足,后天失养,以致生气受伐,发育不良。肾主骨,肾虚则骨生缓慢;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虚则气血运行不畅,则骨失濡养,以致囟门不闭。隋·《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曰:“解颅者……由肾气不足故也。肾主骨髓,而脑为髓海,肾气不成,则髓脑不足,不能结成,故头颅开解也。”
脐上下五分处各一。
此为经验取穴,其位于任脉上,任脉为阴脉之海,又被称为血海,任脉和肾经相连,肾主成长发育,故其可补气血,促发育,合囟门。
艾条温和灸,每穴施灸3~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5次为一疗程;艾炷非化脓灸,每穴施灸1~3壮,每日治疗1次,5次为一疗程。
(1)家长调整心态,不可操之过急,更不可拔苗助长。
(2)加强营养,调补后天。
(3)注意保护小儿头部。
09小儿囟陷小儿囟陷是指小儿1岁至1岁半时前囟虽已闭合,前囟却发生明显下陷甚至如坑状。临床多表现为,囟门下陷明显或下陷如坑,伴有面色萎*、神疲乏力、形体消瘦、食欲不振、大便溏泻。
中医学认为,此病多为父母精血亏虚,胎禀不足,令小儿肾虚亏损,肾主骨,肾虚则囟门不充而下陷;或脾胃虚弱,正如叶天士所说:“脾益升则健”,脾虚不健,则清阳不升,令囟门下陷,甚如坑状。
百会: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
命门: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关元: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
百会为督脉之俞穴,位于巅顶,是诸阳之会穴,可益气升阳举陷,其又位于囟门之旁,可疏通局部的经络气血;命门为督脉之俞穴,可补益肾阳,肾主骨,故可充实囟门;关元为任脉之俞穴,又与足三阴经相交会,可调肝、脾、肾之经气,固肾举陷。
艾条温和灸,每穴施灸5~10分钟,每日治疗1次;亦可艾炷灸(百会除外),每穴施灸5~7壮,每日治疗1次。
(1)加强营养,多吃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
(2)多晒太阳。
10小儿消化不良小儿消化不良,是小儿常见的胃肠道疾病。临床可见小儿大便次数增多,一般一天3~5次,大便*色或绿色,並有轻微呕吐,可伴有腹痛、哭闹等症状;严重者,一日之内腹泻10余次,甚至数十次之多,大便稀溏如水样,或有黏液,常伴有呕吐、心烦、口渴等症。
中医认为,本病的根本原因是脾胃虚弱,湿注大肠。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湿胜则濡泻”。此外,喂养不当,感染等亦会诱发本病。
命门: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命门为督脉俞穴,元气之本,其可以补阳益肾,“肾,开窍于二阴”,而命门又是“五脏六腑之源”,脾的运化,亦要靠命门之火的温养;故其可健脾、温肾以止泻。
艾条温和灸,每次施灸3~5分钟,每5次为一疗程;艾炷隔姜灸、每次施灸3~5壮,每日1次,5次为一疗程。
艾灸公开课
长按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