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月,阿花(化名)肚子剧痛、恶心、呕吐,便血,到我院就诊,经检查,发现其患降结肠癌并穿孔,我院立即将其收治入院,并进行了手术治疗,目前其正在恢复中。“如今,结直肠癌是困扰淡水百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今年3月,我科室短时间内收治了6位结直肠癌患者,四女两男,平均年龄约65岁,纳入ERAS快康复通道后,经过手术治疗,均恢复顺利,其中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手术病人恢复的更快。”我院外一区主任、普通外科主任医师罗宏宇说,随着人们饮食结构与生活方式的改变,结直肠癌发病率明显上升,但它也可以向患者发出6大明显的预警信号,告诉患者哪里出问题了。
直肠出血可能是最常见的结肠癌预警症状。如果你注意到手纸上、马桶中或大便中带血,血液可能呈鲜红色或更深的褐红色,不要忽视它,就要告诉医生。
结肠癌肿瘤出血会引起患者体内铁流失。患者可能并没有意识到,他们正在失血,但是常规血液检查就可化验出贫血或红细胞数量不足。
3.腹痛
肿瘤可能导致阻塞或撕裂,从而引起腹部绞痛和其他部位疼痛。具体腹痛(是隐隐作痛还是剧烈疼痛)类型则取决于你的具体情况。如果腹部摸上去极软却会产生剧烈疼痛,这就说明可能是腹部穿孔。同时,疼痛可能是哪里不通的信号。你可能还会出现恶心、呕吐和腹胀。
4.大便变细
“大便变细”指大便粗细的变化。如果你的大便长时间比过去细了很多,这说明你的结肠内可能出现了肿瘤,请注意自己肠排便习惯的其他变化,比如便秘。
5.肛门坠胀感
肛门坠胀感指患者总是有排便的感觉,而当患者试图排便时,却排不出东西。这可能是患者直肠内的肿瘤引起的。
6.原因不明的体重减轻
如果出现原因不明的体重减轻,一般都要考虑是不是结肠癌或任何癌症导致的。虽然你可能进食正常,但是结肠癌可能会改变你身体吸收食物的方式,阻止你的身体吸收所有的营养物质。
95%的患者肠癌都是由结肠息肉演变而来。如下图所示,结肠息肉30年左右演变为癌前病变,5-10年演变为癌症,后浸润、转移。结肠癌的癌前病变是指已证实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的病理变化,包括:锯齿状腺瘤、腺瘤病(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及非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及炎症性肠病相关的异性增生。
如何筛查
筛查
应该对出现什么症状的患者或什么年龄段的人进行结肠镜筛查呢?
起始年龄:50岁
目标人群:
1)所有有便血、黑便、贫血和体重减轻等结直肠报警症状的人群;
2)50-74岁的无结直肠癌报警症状的人群。
而目标人群又可分为高风险人群和一般风险人群。
高风险人群(有以下任意1条者即是):
1)大便潜血阳性;
2)一级亲属(即父亲、子女、兄弟姐妹)有结直肠癌病史;
3)以往有肠道腺瘤史;
4)本人有癌症史;
5)有大便习惯的改变;
6)符合以下任意2条者:慢性腹泻、慢性便秘、黏液血便、慢性阑尾炎或阑尾炎切除史、慢性胆囊炎或胆囊炎切除史、长期精神压抑、有报警信号(低热、消瘦、贫血等)。
一般风险人群:无上述任意1条者。
针对不同的患者,我们的筛查起始时间及间隔时间也是不同的。
筛查方案
1)无异常者,筛查的时间间隔应<10年;
2)有一级亲属家族史者,应40岁起开始进行筛查,以后每5年1次;
以往有肠道低风险腺瘤史者在治疗后5-10年内复查肠镜,有肠道高风险腺瘤史者在治疗后3年内复查肠镜,如果第一次复查未见异常,可延长随访时间间隔至5-10年;(低风险腺瘤:1次结肠镜检查发现了1-2个管状腺瘤,且其直径均小于10mm;高风险腺瘤:1次结肠镜检查发现了3个及以上腺瘤,或其中有1个腺瘤的直径在10mm或以上,或有1/3以上的绒毛结构或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3)对结肠癌根治后的患者,建议术后1年内复查肠镜,以后每2-3年复查肠镜;对于直肠癌根治后患者,前3年内每3-6个月复查一次肠镜,以后每2-3年复查一次肠镜;
4)对于有子宫内膜癌及卵巢癌的患者建议自诊断之日起,每5年行一次结肠镜检查;
5)对于炎症性肠病患者,建议于症状出现后8-10年开始进行筛查。
如何治疗
好了,发现了结直肠息肉后怎么办呢?当拿到结肠镜检报告后尽快到普外科(胃肠外科)专业科室咨询。
目前由于内镜辅助/治疗器械的发展,给息肉或早期癌症患者带来了福音。发现高风险的结肠腺瘤,我们应行内镜下切除,以阻断其癌变链条。对于早期的,无淋巴结转移或淋巴结转移几率极低的结肠癌变,我们都可以应用内镜对其进行EMR/ESD治疗。如上两图所示,即浸润深度不超过黏膜下层的2/3时,都可以根据患者情况考虑内镜下治疗。如果病理检查提示为癌,则争取尽早外科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