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失禁是什么状况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UpToDate直肠脱垂手术治疗
TUhjnbcbe - 2020/10/13 3:55:00

直肠脱垂的手术治疗

王蓉李璐张*杰邵万金编译

参考文献:VarmaMG,SteeleSR.Surgicalapproachtorectalprocidentia(rectalprolapse).UpToDate..

引言:

直肠脱垂是一种致残性疾病,常见于老年人,特别是女性[1-4]。对于全层直肠脱垂患者,手术修复是首选的治疗方法。直肠脱垂的修复方法很多,但是,对于使用哪种修复方法在复发率、排便功能和手术风险上最有效还没有达成统一[4-13]。在直肠脱垂的妇女中,多达三分之一会同时出现盆腔器官脱垂。直肠脱垂合并盆腔器官脱垂的患者可能可能需要多学科团队(即外科医生、妇科医生、泌尿科医生)根据症状和患者风险状况,评估其是否需要接受联合修复?术。

本专题将讨论治疗直肠脱垂的各种手术方法。直肠脱垂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详见其他专题。(参阅“直肠脱垂概述”。)

女性其他形式的盆腔器官脱垂(如直肠膨出、肠膨出或膀胱膨出)的修复详见其他主专题。

(参阅“女性盆腔器官脱垂:选择一期手术)

(参阅“女性盆腔器官脱垂:闭合性手术(阴道闭合术)”)

(参阅“女性盆腔器官脱垂和压力性尿失禁:外科手术治疗”。)

选择手术方式

流程图1

外科手术是治疗直肠脱垂的主要手段[14]。四种最常用的全层直肠脱垂手术方式为:●经腹(前)直肠固定联合乙状结肠切除术●经腹(前)直肠固定不联合乙状结肠切除术●腹侧直肠补片固定术●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Altemeier术)●经会阴直肠黏膜剥除肌层折叠术(Delorme术)最佳手术方式取决于患者年龄、身体状况及基线排便功能(便秘或失禁),以及外科医生的经验和偏好(流程图1)。患者的身体状况可以使用美国麻醉师协会(ASA)身体状况量表(表1)或其他标准工具进行评估。对于外科医生来说,告知患者和家属每种手术方法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是至关重要的。

表1

适合行经腹手术的患者——适合行经腹手术(身体状况适合)的患者应接受经腹修复,?不是经会阴修复。因为经腹修复手术的复发率通常会低于经会阴修复手术(表2)。(参阅下?“复发”)

对接受经腹修复手术的患者,行直肠固定术(固定)优于不行该手术(即仅游离直肠)。?项随机试验显示,未行直肠固定术的患者复发率高于行直肠固定术的患者(8.6%vs1.5%,OR6.32,95%CI1.36-29.47)[4,7]。由于尚无研究显示哪种直肠固定技术(缝合vs补?)更好,所以这取决于外科医生的偏好[4]。(参?下?‘直肠固定术’)

对于接受经腹修补术的患者,直肠固定术(固定)优于不行直肠固定术(即仅游离直肠)。在一项随机试验中,未行直肠固定术的患者比行直肠固定术的患者有更高的复发率(8.6%vs1.5%,OR6.32,95%CI1.36-29.47)[4,7]。直肠固定术(缝合vs补片)的选择由于没有研究证明更优者,所以取决于外科医生的偏好[4]。(参阅下文“直肠固定术”)对于已有便秘的患者,我们进一步建议行直肠固定术联合乙状结肠切除术。乙状结肠切除术被证明能减轻患者的便秘。通过获得完整的患者病史可了解患者是否有便秘,包括排便次数和/或其他可能提示梗阻性排便的症状。基线无便秘的患者不能从乙状结肠切除术中获益,因此,即使患者的乙状结肠冗?,也不应行?状结肠切除术。(参阅“成人慢性便秘的病因及评估”,关于“病史”的章节。)直肠脱垂的经腹手术可采用开放式或微创技术进行[15]。尽管微创直肠脱垂修复手术是安全有效的,但在以病人为中心(如复发或术后排便功能)方面,它并没有显示出优于开放性手术。因此,手术方式应由外科医生决定;当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设备时,可选择微创手术。(参阅下文“经腹手术”)不适合行经腹手术的患者——不适合行经腹手术(身体状况不适合)的患者可采用经会阴手术修复直肠脱垂。一般来说,经会阴手术比经腹手术更容易被接受,因为可以无需全麻,并发症少,疼痛轻(表2)。(参见下文“经会阴手术”)

表2

出于技术原因,对于直肠脱垂较短(1~3cm)的患者,通常会行经会阴直肠黏膜剥除肌层折叠术(Delorme术);对于范围更广(3cm)的直肠脱垂,则会行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Altemeier术)。(参阅下文“经会阴手术”)

外科手术

经腹手术——正确的经腹直肠脱垂修复手术步骤包括游离直肠、切除乙状结肠(必要时)和通过补片或不可吸收缝线将直肠固定到骶骨岬部(直肠固定术)。直肠游离(前vs后)和直肠固定(缝合vs补片)以及手术入路(开放式、腹腔镜或机器人)均未标准化,取决于外科医生的偏好和专业知识[1]。游离直肠——所有经腹手术的第一步都是游离直肠,具体方法包括:●后方游离:在后方从骨盆底到达尾骨尖游离直肠,保留直肠侧韧带。在骶岬水平,保留腹下神经(图1)。●前方游离:女性患者,在前方游离直肠?阴道中上三分之一水平。男性患者,在前方游离直肠几厘米,以便拉直直肠并形成额外瘢痕。然而,前方游离直肠对预防复发和改善功能结果的疗效尚不清楚。●如果行腹侧直肠补片固定术,则前方游离应将直肠阴道隔分离至盆底。

图1

尽管直肠游离的技术不同(后方、前方或两者的结合),但由于单纯前方游离可改善排便功能,近年来越来越受欢迎。年一项随机试验比较了直肠腹侧固定术与直肠后缝合固定术,结果表明单行前方游离的直肠腹侧固定术组排便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更低,且有降低复发率的趋势,与传统直肠固定术相比,该手术越来越受青睐[16]。不管是后方还是前方游离直肠,均应保留直肠侧韧带,因为它们含有支配直肠的神经(图2)。游离直肠过程中离断侧韧带可能导致术后便秘恶化或新发便秘[4]。然而,保留侧韧带可能会增加直肠脱垂的复发率[4]。

图2

直肠固定术——直肠固定术是通过使用不可吸收的缝合线或补片将直肠旁组织固定到骶骨岬的骶前筋膜/骶骨骨膜。如上所述,与未行直肠固定术的患者相比,行直肠固定术患者的复发率降低。(参阅上文“适合经腹手术的患者”)直肠固定术用于治疗没有伴发盆底异常的直肠脱垂患者。据推测,这些患者发生直肠脱垂是因为直肠由于排便的向下力量而被异常拉直,而不是由于盆底肌无力或腹膜囊扩大。伴有盆腔器官脱垂的患者可能需要妇科或泌尿科医生进行额外的修复手术。(参阅“女性盆腔器官脱垂:选择一期手术”,关于‘手术选择的一般原则’一节)直肠固定术可采用缝线或补片。在一项对63名患者进行的小规模随机试验中,直肠缝合固定术和补片固定术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术后大便失禁发生率、便秘发生率和复发率均相近[17]。然而,该试验使用的补片(Ivalon海绵)已不再商业化应用。直肠缝合固定术——游离直肠后,如上文所述,进行直肠缝合固定术的一般步骤包括:●选择骶骨岬下约1~4cm处一个点作为缝合固定的最下方。●在距骶前筋膜/骶骨骨膜约1厘米的地方,以水平褥式缝合的方式放置2~3条不可吸收的缝合线(如0号Ethibond缝线或丝线)。为避免意外结扎血管、扭结肠道或损伤神经,缝合线只能放在直肠系膜的一侧。直肠补片固定术——实行直肠补片固定术时需要用缝线或吻合钉将一块补片固定在骶骨上,并用缝线将直肠固定在补片上。根据所使用的技术,补片可以放在直肠的后方或前方。直肠前补片固定术——直肠前补片固定术(改良Ripstein术)是?一个从直肠前壁包绕的补片悬带,将直肠固定于骶骨凹(图3)。

图3

如上文所述游离直肠后,进行直肠前补片固定术的一般步骤包括[1,18,19]:●选择骶骨岬下约1~4cm处一个点作为缝合固定的最下方。●在直肠前壁缝一个5cm宽的补片(如Marlex、Teflon或Prolene补片)●将直肠向头侧和后侧骶骨牵引,减少冗余肠管,将补片缝合于骶前筋膜/骶角骨膜处。不要用补片将直肠完全包住;直肠的后部应该与骶骨直接相连。●原来的Ripstein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高,因为补片完全包绕直肠前方,造成梗阻或补片侵蚀。改良的Ripstein手术是将补片从后侧固定在骶骨上,并将补片的两端固定在直肠的侧方(图4)。

图4

直肠后补片固定术——直肠后补片固定术(Wells术)与直肠前补片固定术类似,只是补片固定在直肠后段和骶岬之间的骶骨上(图5)。

图5

在上述直肠游离后,进行后补片固定术的一般步骤包括[10,17,20-22]●用吻合钉或不能吸收的缝合线将补片固定在骶岬的骨膜上。●将直肠朝向骶骨凹向头侧、后方回拉减少冗长肠段。将补?悬带从直肠后壁向前壁包绕,并在合适的位置将补片缝合至直肠浆膜面。不要用补片将直肠完全包住;前方留下约1厘米的间隙。●补片悬带应有足够的张?以避免再次脱垂,但并不足以导致梗阻。直肠腹侧补片固定术——实行直肠腹侧固定术时,应于前方游离直肠,而不是后外侧[23,24]。游离直肠后,将直肠前壁缝合到附在骶骨岬或Cooper韧带上的补片上(图6)。直肠腹侧补片固定术通常不需要同时进行乙状结肠切除术。生物补片和不可吸收补片均已应用[25]。

图6

实行直肠腹侧补片固定术时在前方游离远端直肠和悬吊补片不仅可纠正直肠脱垂,还可纠正直肠膨出和直肠内脱垂(直肠套叠),可与阴道脱垂手术(如骶骨阴道固定术)联合用于治疗盆底多腔室缺陷[26]。(参阅“?性盆腔脏器脱垂:初次手术方式的选择”)直肠腹侧补片固定术可以通过腹腔镜进行,由于避免了直肠后外侧游离,术后便秘的发生率较低。在12项腹腔镜直肠腹侧补片固定术的非随机研究的例患者的荟萃分析中,总复发率为3.4%[27]。14%到47%的患者出现并发症。在所有12项研究中,术后大便失禁率低于术前,总的加权平均下降45%(95%CI35.6-54.1)。10项研究报告了便秘率,其中8项显示术后便秘率下降,术后便秘率总的加权平均下降24%(95%CI6.8-40.9)。两项研究报告术后便秘率略有增加。乙状结肠切除术——既往有便秘和直肠脱垂的患者如果乙状结肠冗长,通常行乙状结肠切除术+直肠固定术(图7)。

经腹直肠固定术+乙状结肠切除术的一般步骤包括:

●游离直肠如前所述。(请参见上方的“直肠游离”。)●远端切缘位于向腹膜内直肠过渡的结肠带消失水平。直肠上动脉可以切除或保留,取决于切缘水平(图8)。●近端切缘位置的确定是通过吻合口无张力且无残留多余的降结肠/乙状结肠(图7)。●行乙状结肠切除术的患者,由于技术原因,通常在乙状结肠吻合术后行直肠固定术;瘢痕有助于直肠和直肠系膜与骶前筋膜的粘连(图9和图10)。(请参见上面的“直肠固定术”。)

图7

图8

图9

图10

经腹直肠固定术伴或不伴乙状结肠切除术可通过开放或微创技术来完成。微创手术(如腹腔镜、腹腔镜辅助或机器人辅助)的优势减少了术后疼痛、肠功能的早期恢复和缩短住院时间,但缺点是手术时间较长,更专业的技术要求和昂贵的设备,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更高(如肠损伤)和病人具有选择性(如没有广泛的腹腔粘连,气腹耐受)[4,28]。机器人辅助手术结合了腹腔镜手术(如术后疼痛少、恢复快)和开放手术(如高质量三维视觉、恢复眼-手-靶器官轴)的优点,但也存在成本高、术中准备时间长、手术时间长等缺点[29-31]。经会阴手术——经会阴手术理论上的优点是保留盆腔神经,不需要腹部切口,但缺点是复发率较高和需要考虑直肠壶腹部减少可能引起的肠功能障碍(表2)[32]。一般来说,经会阴手术是为那些不适合经腹手术的患者,通常是年老体弱或患有严重合并症的患者[33]保留的。(参阅上文“外科手术选择”。)

此外,在以下临床表现中,经会阴手术也比经腹手术[34]更可取:

●之前经腹修补失败。●既往有盆腔手术。●既往有盆腔放疗。●年轻男性,以减少勃起功能障碍的风险。会阴手术几乎没有损伤下腹神经的风险。两种最常用的会阴手术是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Altemeier手术)和经会阴直肠粘膜剥离肌层折叠术(Delorme手术)治疗直肠脱垂。在一项包含名患者的随机对照中,两种会阴手术在功能改善和复发率方面结果相似[35]。Altemeier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Altemeier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是北美最常见的会阴手术(图11)[12,36,37]。由于技术原因,它通常用于直肠脱垂长度≥3-4cm的患者。

图11

手术步骤主要包括:●使用Allis钳将多余的直肠从肛管中脱出。●确定齿线,将肾上腺素溶液注入粘膜下层以止血。●距齿线近端约1-2cm处全层环形切开直肠。●沿直肠近端继续剥离,使直肠与直肠系膜和周围韧带分离,直到进入腹腔。●确保不再有多余直肠后,在直乙交界处或乙状结肠水平切断肠管,使吻合口无张力。●使用不可吸收缝线单层手工吻合结肠肛管。●在前方行提肛肌成形术(即缝合提肛肌)以延长肛管并提供额外的支撑。Delorme手术——对于直肠脱垂3-4cm的患者,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在技术上很困难,因此,应行Delorme手术[32]。Delorme手术在欧洲[12]更为常见,是在直肠粘膜下层(图12)进行解剖分离[11,36,38,39]。手术步骤主要包括:●使用Allis钳将多余的直肠从肛管中脱出。●确定齿线,并将肾上腺素溶液注入粘膜下层以止血。●沿齿线近端约1-2cm环周切开粘膜至粘膜下层。继续向近端袖套状切除粘膜,直到切除多余的粘膜管。●使用不可吸收缝线间断折叠缝合暴露的固有肌层。●在横断的近端粘膜和齿线近端切口之间使用可吸收缝线单层手工吻合。

图12

一些外科医生在行Delorme手术的同时行肛后修补和提肛肌成形术。在一项试验中,与单独行Delorme手术相比,这种增加的手术改善了肛门功能结果并降低了复发率[40]。提肛肌成形术在其他章节讨论。(参阅“肛门括约肌断裂的延期手术治疗”,关于“手术”一节。)

术后管理

无论经会阴还是经腹部修补通常术后应早期下床活动和肠内营养。结直肠手术应加速康复方案以优化术后护理。(参阅“强化结直肠手术后恢复”,关于“术后策略”。)对于有便秘病史的患者,手术后的前1-2周应积极保持排便规律,以避免便秘和过度劳累,否则可能导致直肠脱垂复发。术后4-6周,大多数患者能恢复正常活动,包括工作。在大约几个月的腹部和会阴肌肉完全愈合之前,避免过度负重或劳累。

手术结果

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一般来说,由于经腹部做切口,经腹手术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高于经会阴手术(表2)。正因为如此,那些不适合或不能耐受腹部手术的病人,经会阴手术也许是合适的选择。(参阅上文“手术方式的选择”)经腹手术——经腹手术(开腹或腹腔镜)的死亡率为0-7%,并发症发生率为0-52%[7,21,32,39,41-45]经腹修补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包括盆腔感染(脓*血症)、血肿、瘘管、狭窄和排便障碍。乙状结肠切除术可能发生吻合口漏,采用补片修补术,手术部位感染和瘘管的发生率略升高[39]。单纯缝合直肠固定术可避免使用补片修复相关的并发症(如感染、瘘管、狭窄),但其他方面的并发症发生率相似[39,41]。开腹和腹腔镜修复术相比,再次手术和30天内再入院的发生率率相似[42]。经会阴手术——经会阴手术通常比经腹手术的手术风险更小,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大多数报道死亡率低(0-4%),并发症发病率低(通常低于20%)。经会阴修复手术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包括出血、盆腔感染(脓*血症)和粪瘘等[32,39,44]。复发——基于前瞻性研究和回顾性报道,经腹手术的复发率低于经会阴手术(表2)[5,6,21,32,39,41,42,45-48]。直肠固定是经腹修复术的一个步骤,该操作被认为可以降低复发率。在一项随机、多中心试验中,包括例直肠脱垂患者,与未行直肠固定的患者相比,行直肠固定的患者,其五年复发率显著降低(1.5%VS8.6%)[7]。单纯缝合和补片修补[39],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39,42],其复发率类似。经腹直肠固定术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包括合成补片的使用(与生物补片对比)、阴部神经末梢运动潜伏期延长,以及补片固定技术失败等[49]。相比之下,经会阴修复术后复发率较高的原因是缺少直肠固定术[39]。(参阅上文“直肠固定术”。)术后肠功能——直肠脱垂患者可出现便秘或大便失禁。虽然病人也可能保留“正常”的肠功能,但大多数病人由于直肠脱垂而出现便秘或失禁。出现该症状的几率差别很大;同一病人甚至可能在不同时间交替出现便秘或失禁。手术后,失禁的症状通常会改善;而便秘的症状,经会阴手术通常会改善,经腹手术可能改善,但是也可能加重[5,21,39,41,42]。(参阅下文“便秘”。)对于术前存在肠功能问题的患者,由于术前肛门括约肌损伤时间较长或长期便秘对结肠运动的负影响,术后症状可能不缓解。大约72%~80%的患者对手术满意度的评价为优秀或良好,不满意的两个最常见的原因是术后的失禁和顽固性便秘[46]。在术前,应和患者进行沟通,让他们对于术后的肠功能有一个较为现实的期望。大便失禁——无论选择哪种手术方式(如直肠固定术、直肠前切除术)或手术入路(经腹或经会阴),大便失禁的症状通常在术后有所改善:●单纯缝合直肠固定术可改善15%~82%的患者的失禁,大多数研究显示的成功率均超过50%[45,48,50,51]。(参阅上文“单纯缝合直肠固定术”)●应用补片直肠固定术可改善3%~92%的失禁,平均有效率在20%~60%左右[20,52,53]。接受直肠前固定术(Ripstein术)的患者,约15%~80%失禁症状得到改善。(参阅上文“补片直肠固定术”。)●乙状结肠切除术可改善11%~90%的患者的失禁症状[9,45,46]。(参阅上文“乙状结肠切除术”)●经会阴手术(比如:Altemeier手术或Delorme手术)可以完全缓解约20%~50%的患者的大便失禁问题,20%~90%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改善,22%的患者失禁症状加重[39、44、46、55、56]。(参阅上文“经会阴手术”)便秘——便秘通常在术后得到改善,其改善程度与手术有关。一些病人在经腹手术后可能出现便秘或便秘加重,但经会阴手术很少出现这种情况。直肠游离保留侧韧带和增加乙状结肠切除似乎都能降低术后便秘的发生率。经腹手术——大多数研究报道,经腹手术可以改善便秘(14%~83%)[5,7,8,21,45],但术后有14%~50%的患者会出现便秘或者便秘加重[20,21,50,53]。可能的原因包括切断直肠侧韧带引起的神经损伤或乙状结肠冗长导致出口阻力增加[13]。直肠游离时保留侧韧带可以防止术后便秘加重。在一项小型试验中,21例患者中有4例(19%)在保留侧韧带的直肠固定术后出现结肠延迟运输,相比之下,23例患者中有10例(43%)在侧韧带切除后出现结肠延迟运输(OR:0.32,95%CI0.08-1.23)[13]。另两个更早期的小型研究也支持该结论[10,57](参阅上文“经腹手术”)。在直肠固定术中增加乙状结肠切除术似乎可以改善术前已有便秘的患者的症状。年一项Cochrane研究,包括了3项随机试验,82例患者,增加了乙状结肠切除术的患者术后便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单纯性直肠固定术的患者(12%VS48%,OR:0.14,95%CI0.04-0.44)[4]。(参阅上文“乙状结肠切除术”)经会阴手术——经会阴手术的患者在术后便秘情况同样可以改善(13%~%)[32,58-60],新出现便秘的几率很低(1%~15%)[34]。新发便秘的几率低可能是由于直肠容积的减少、套叠的消除和出口梗阻的缓解的原因。

复发性直肠脱垂的治疗策略

大部分直肠脱垂复发在术后三年内出现,平均复发时间为7-33个月[61-64]。经腹修补术后男性的复发率大约是女性的三倍,这可能是由于男性的骨盆狭窄,导致手术难度增加所致[39]。复发性直肠脱垂的治疗策略是需根据复发的类型(粘膜脱垂与全层脱垂)、症状的严重程度、手术风险的大小和手术失败再手术方法共同决定。对于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直肠脱垂患者,初步的治疗,包括观察病情变化和肠道保守治疗。(参阅“直肠脱垂概述”,“治疗策略”一节。)有症状的复发性粘膜脱垂患者可采用胶圈套扎术治疗,即用多根橡皮筋纵向套扎脱垂粘膜。在一项研究中,17例患者中有14例在直肠前壁粘膜双重或三重套扎后,12个月的中位随访中,临床症状完全缓解[65]。有症状的全层直肠脱垂患者需要再次手术,手术选择与初次手术相同[61]。(参阅上文“手术治疗”。)对于复发性直肠脱垂的最佳手术方案,目前尚无前瞻性研究。在一项关于复发性直肠脱垂的非随机研究的meta分析中,研究了例经腹手术患者和例经会阴手术患者[66]。经腹和经会阴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和复发率分别为0~32%、4、0-15%和0-17,0和0-50%。这些结果差异很大,因为大多数研究都是异质性较大、质量较低,而且病例数少。多项回顾性研究也表明,虽然再次手术可以安全地进行,并发症发生率与初次手术相当,但再次手术的复发率一般认为会更高[8,55,58,61-64]。

总结和建议

直肠脱垂是一种严重影响老年人,尤其是女性的疾病。手术治疗是治疗该疾病的合适选择。对于直肠脱垂的最佳手术方式,目前尚无定论。我们建议对于能耐受经腹手术的患者,尽量采用经腹手术,而不是经会阴手术(Grade2C)。经腹手术的复发率通常比经会阴手术低(见表2)。(参阅上文“经腹手术适应症”)●直肠固定可以前壁、后壁或前后壁同时固定;侧韧带无需切断以保留支配直肠的神经。由于能够改善肠功能,目前单独前侧游离得到广泛应用。腹侧补片直肠固定术前侧游离至直肠阴道膈盆底水平(参阅上文“直肠游离”)●缝合或补片直肠固定术的选择取决于外科医生的喜好。对于大多数无便秘的直肠脱垂患者,选择直肠固定术,不切除乙状结肠。补片修复有可能导致更多的并发症,包括感染、瘘管或狭窄。然而,由于减少了肠道功能障碍的并发症,腹侧补片直肠固定术越来越受欢迎。(参阅上文“直肠固定术”。)●对于伴有便秘的直肠脱垂患者,我们建议直肠固定术加乙状结肠切除术,以改善术后肠功能(Grade2C)。(参阅上文“乙状结肠切除术”)●经腹手术可以选择开放、腹腔镜、机器人辅助等方式。只有在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设备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微创手术。(参阅上文“经腹手术”)●对于不能进行经腹手术的患者,我们采用经会阴手术进行直肠脱垂的修补。(参阅上文“经会阴手术”)●对于直肠脱垂小于3-4cm的患者,我们基于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进行改变,实施Delorme手术。(参阅上文“Delorme手术”。)●对于直肠脱垂超过3-4cm的患者,我们施行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Altemeier手术)。(参阅上文“Altemeier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复发性直肠脱垂可以再次手术,手术方式可以和初次手术相同。虽然再手术修复可以安全地进行,并发症发生率与初次手术相当,但再次手术的复发率一般认为会更高。(参阅上文“复发性直肠脱垂的治疗策略”)王蓉博士研究生(在读)南京中医药大学导师:医院陈玉根教授

主要从事溃疡性结肠炎、功能性肠病(便秘、肠功能紊乱)、结直肠肿瘤中医临床与应用基础研究。

李璐医学硕士

江医院肛肠科

医院邵万金教授专科Fellow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普通外科加速康复外科专委会委员

擅长混合痔痔切除术(MM)、Ferguson手术、PPH术、TST术、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DGHAL)黏膜固定术及非DGHAL黏膜固定术;肛瘘经肛括约肌间切开术(TROPIS)及各种保留括约肌手术(改良Hanley、改良Parks松挂线技术、推移瓣、LIFT术);藏毛窦Limberg、Bas
1
查看完整版本: UpToDate直肠脱垂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