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国东部、四川盆地、华北平原和新疆很多地区,都先后经历了持续性的高温天气,有些地区的最高气温,连续数日内突破了40摄氏度,而地面的温度则更高,突破60摄氏度的区域比比皆是。
为了衡量各地夏季炎热情况,我国气象部门于年综合了各省会城市、直辖市近30多年的气象资料,排出了一个榜单,其中排名前四位的城市分别为重庆、福州、杭州和南昌,这个座城市也因此被网友们形容为“中国新四大火炉城市”。
身处杭州的小伙伴们,这一段时间以来,肯定对持续性的“高温”天气苦恼不已,由于空气湿度较大,气温又高,整个城市就像被水汽笼罩的“桑那房”一样,即使是夜晚温度也居高不下。据有的网友反映,夜晚的温度有时能达到33摄氏度,电风扇吹出来的风都成了“电吹风”,“晚上睡觉都需要靠空调来续命”。正因为杭州近日来的高温特别是夜晚的高温,“杭州夜温登全国榜第三”也冲到了热榜之中,在这样的天气下,人们的“难熬”程度,丝毫不亚于四川盆地和新疆等其他地区。
据有关媒体报道,在杭州这样持续的高温天气下,城市道路旁边的树木都“受不了”了。7月11日中午,在杭州中山路的旁边,一棵大树冒起了浓浓白烟,而且还持续向外散发出烧焦的味道。消防人员过来以后,拿着水枪向大树一通喷射,没想到水一停,白烟就又重新冒起。后来,消防人员架起梯子,从上面向里观察,发现树干的中部已经被蛀空,冒烟的位置正好位于中空的树干之内。在确认起火点之后,消防人员将水枪拖到树的上部,然后直接向中空位置内灌水,最后才将火苗扑灭。
细心的网友估计会记得,在6月份的时候,南京市区内的一个道路旁边,也发生过类似的事件,都是一棵内部被蛀空的大树,里面聚集了大量枯枝落叶,在外部持续高温的环境作用下,引发了着火。一般情况下,树木燃烧的燃点在摄氏度以上,即使是像现在的高温天气,地面温度值也顶多有70多摄氏度,距离树木的燃点也有很大的差距。
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自燃呢?关键原因是树木内部的中空空间中,蓄积了大量树叶、枯树枝、腐殖质等物质,而树干内部与外界基本处于隔绝的状态,氧气含量少、湿度也比较大,在这样的环境下,积聚的上述物质会缓慢发生发酵反应,从而释放出甲烷等可燃性气体,从而在树木的周边空气中,或多或少地弥散着这些可燃气体。当遇到明火或者因其他原因使阳光在树干内部聚焦,极容易使气体发生引燃,从而产生从树干内部着火的情况。
那么,近年来,为什么感觉杭州越来越热了呢?这里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从自然因素看,杭州虽然地处亚热带,但是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区,每年夏季的季风风向以东风为主,这不同于周边的上海、宁波以东南风为主,主要原因在于杭州的南部和西部为低山丘陵地貌,每年夏季从东南方向吹过来的季风,受到山体的阻拦,只有一部分转而从东面吹过来,因此无论季风的强度、还是受影响的程度,都与周边城市有着比较明显的区域,所以湿热水汽的抵达或多或少地会受到抑制。
自然因素的第二方面,从广义尺度上看,由于杭州地处我国的东部,非常靠近海洋,每年的副热带高压在发展过程中,基本上都能够覆盖到这一区域,在更大的空间尺度上盛行下沉气流,空气非常稳定,这更加奠定了杭州夏天高温的天气基础。
从人为因素看,近年来杭州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一方面城市中密集的高楼大厦影响了城市风道的畅通,造成了若干个明显的挡风区;
第二是随着工业的发展、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城市热岛效应越发明显,因此造成了城区以下沉气流为主的区域大气运动特征,在水平方面的流动不畅,从而加剧了夏季高温的程度。
从近期的天气预报可以看出,杭州及其周边地区,预计这样的高温天气还将持续几天的时间,最高温度还将高居在40摄氏度以上。不过,随着北方低压槽的壮大和南下,副高的势力会在短期内出现衰退的迹象,预计在17日前后,杭州及其周边地区会出现小规模的阵雨或者雷雨天气,持续性的高温天气将有所缓解。
但毕竟现在还没有进入“伏天”,再过一段时间,杭州仍然有几率重新迎来新一轮高温天气,因此一定要科学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室内空调运行的时间也不宜过长,否则也容易引发“空调病”。
#杭州的树热到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