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书画评论家陈洪标撰写。
76岁老人小楷抄名著,9年写了万字,专家却说:毫无艺术价值!
人生有无数种可能,就看你想不想去做!不对,应该是想不想去玩,玩才是最高境界,那样才会认真。
举例说明:山西高平市有位76岁的老人张喜才,家里穷,小学没毕业,只读到四年级,就回家玩了。
那个年代也没什么好玩的,就拿树枝在地上画,家里没狗没猫,只能画自己的名字。后来是在墙上用木炭画,再后来就成了兵哥哥,玩的条件有了天大的改善,不仅有笔,还有旧报纸,就在上面玩写字。
这一生中,张喜才还玩过唱歌,那时候他们叫唱戏,也玩过太极剑,但发觉最好玩的还是写字。
当他拿着抹布帮在木棍上,蘸水在地上写字的时候,人呼啦围过来,看了一眼,呼啦散去了。有的嘴嘴还叨叨,以为在耍什么猴,原来写几个破字,有病。
现在你走到公园,广场上,看到写地书的老人,你肯定不会奇怪。但是,当你在20年前看到有人这么干,你强大的好奇心也肯定稀罕。
为了表明自己玩地书的目的,张喜才还写了一首打油诗给自己打气:“本人无才有胆量,每天广场敢亮相;以水代墨写地书,椽笔水书伴晨光;坚持书写二十载,预防痴呆身体棒;活出自我图快乐,何俱他人论短长。”
意思是,你们不是嘲笑我吗?我自己找乐,管你们什么事,我不仅要继续玩,还要玩它个20年!
果然,张喜才说到做到。玩了20年地书,而且玩到了用左手写反字的地步。
▲图为张喜才用火炉内胆自制的大笔筒,上面是他写的小楷《弟子规》,李斯瑾摄。
能把字写反,那是篆刻家入门必学技法。
这张喜才厉害吧!
从高平市丝织印染厂退休后,张喜才就全天候专职玩。
这次玩得就更高级了,不仅玩出了文化,还玩出了高度,最关键的是,还玩出人生的价值。
所谓玩出了文化。
就是张喜才在年,也就是67岁那年,改玩写小楷。
书法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国粹,中华民族的瑰宝。小楷又是楷书中最难写的。
所谓玩出了高度。
就是一玩就是9年,天天玩,每天写它个十几页,才算玩过了。
一共玩坏了多支毛笔,玩出了万字小楷,这还不算牛。
最牛的是,张喜才从买纸、裁剪、打格、抄写,用废旧档案袋裁剪后涂了颜色,做成封皮,再进行手工装帧,所有手工制作图书的工序,他一个人全玩遍了,还实用,出了成果。把自己9年所写,变成了本书,摞起来有3米多高。
所谓玩出了价值。
就是张喜才抄写的笵本很高大上,是中国四大名著:《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
另外,先不说这小楷写得怎么样,就说这9年时间手抄的,天下仅此一本,属于孤本。
那么,专家们对张喜才的这手抄本评价如何?
可能会让你失望。专家的意思是说,“就是玩,没什么价值。”“没什么文化内涵,就是玩。”“同质化的东西太多,不具有新颖性和独特性,只对他自己有价值。”
你要问这些是什么专家?自然是网上的专家,喜欢评论的批评家。
高平市民俗协会会长苏香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们知道老人抄写这个之后,都对他钦佩不已,非常有毅力。”而且一些协会经常要求来参观,一睹张喜才的大作。
张喜才的作品也常被当地学校邀请去展览,以鼓励学生学习传统文化。
这就是价值,而且是社会价值,远比艺术价值要重要。
张喜才越玩越来劲。抄完四大名著后,现在他又接着抄《道德经》《千字文》《曾国藩家训》《朱子治家格言》等。
▲图为张喜才写的《曾国藩家训》《朱子治家格言》等长卷,达25米。范丽芳摄。
用小楷抄书抄国学经典,张喜才玩出了新高度。
用张喜才的话说:“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话百岁”。
玩,是认真的!
玩,也是需要志向的。
本文作者其他精彩文章:
博士两幅画,卖万被喷!网友:范曾大弟子,怎么玩起了涂鸦?
他画五女吹箫吹笛,三不画,齐白石更懒,画美人图连人也懒得画
他画船头坐等的少女,不如他画的村姑,雪地里盼等情郎,卖万
艺术,谁说有钱才能玩?黄永玉干校画8千幅速写,后来一幅卖百万
他们画的10只香梨,香脆可口,却不如冷军画的5只烂梨,卖了76万
本文系原创,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书画评论家陈洪标撰写,图片除署名外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