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失禁是什么状况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王文侠度夏
TUhjnbcbe - 2025/4/2 21:08:00
白癜风起因是什么 https://m.39.net/pf/a_4992915.html

在西安这么多年,感到今年是异乎寻常的热,而且连续多日。

清晨公园里,高枝上听不到鸟儿的的欢鸣,树林里本就浓密的绿色更显幽深,紫薇花零零落落的,路边的月季蔫头搭脑,不像春天开的那么热烈。一年四季总在觅食的麻雀也躲在檐下,偶尔跳出来一两只也迅速飞回。岸边的柳枝纹丝不动,湖面一片寂静。只有鸭妈妈带着小鸭在湖上游弋,紫藤架下一群广场舞者汗流浃背的舞动才给这个夏日的早晨带来一些生气。原来,大地一时的寂静不只是冰封雪飘的严冬,赤日炎炎的酷暑也会抑制树木花草、鸟兽虫鱼的活力。

前几天因供电线路故障,小区停了一天多的电,更让这个炎炎夏日变得难熬,业主群里叫苦连天。今早出门,忽有缕缕凉风迎面而来,心中叹道,这才是立秋后应有的天气,早晚凉爽,中午热。

坐在没什么风的大树下,我想起了小时候在农村家里过夏天;在三线工作时,崆峒山下,泾河岸边凉爽的夏日;在十所家属院那个简易楼里热的彻夜难眠的夏夜……。

在家里上学时,每年放暑假,我们要在生产队参加劳动,利用假期多挣点工分也给大人减少点负担,而那些家在县城的同学也有人选择到工地上提泥做小工。生产队有些活是跟着大队伍热热闹闹的干,有些活则是很少几个人在大太阳下干的。有一次,母亲带我到地里去给棉花打顶,扳芽子。(棉花这个作物的田间管理比较麻烦,五六十年代,渭北每个村棉花也种的比较多)。此时,棉花已长到齐我腰那么高了。头上大太阳晒着,地里没一丝风,我抱怨妈为什么挑这么个“好”时间下地。妈却说,这时打掐棉花效果最好,扳过芽子的地方不会再长出新的芽夺取主枝的营养。那天的晒和热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回到学校,我向同学提起此事,还是一阵抱怨。没成想她却说那算什么,我们河川的人在大太阳下干活要专门把娃带上历练历练。由此想到,当时在农村家里很少听到有人中暑这样的事情,大概和农家子女从小跟随大人寒冬酷暑,风里来雨里去长期锻炼有关。

渭北塬上的夏天,每年总有几天热得在屋里待不住。于是,干了一天活的人们便在院子里铺上席子乘凉。男人们有时候也会夹着个一尺来宽的毛口袋到大门外的场上当地一躺,享受从东边沟里吹来的凉风。这时候,大人们有一搭没一搭的家长里短说着闲话,我们这些孩子要么在场上和小伙伴们玩耍,要么在院中间的席子上或坐或卧,听虫鸣数星星。

仰望深邃的太空,银河自西南向东北横亘天际,繁星满天,闪闪烁烁,是那么遥远。那些星星又像在我们的头顶上,是那么的近,伸手可及。我们姐妹时而用手指着北斗七星,看斗柄指向哪里。时而让大人帮我们辨认哪个是织女,银河那边的牛郎又在何方。有时候,同村的表哥来串门,他是个泥瓦匠,走南闯北给人干活,讲起故事来就收不住尾。甚么东村里的小伙子让狼给吓得丢了魂,家里人拿着籮子、扫帚喊了一路才把给魂收回来;西邻家谁谁谁走夜路被鬼給迷住了,一夜在原地转圈圈;从前某个村庄的媳妇死了托生后,比她亲儿子还小一岁,他妈十七娃十八,等等等等……。奇闻趣事,神仙狐鬼,有声有色。那时并没有《故事会》这本小刊物,他的那些鬼怪故事、歇后语从哪里来的,不得而知。那些鬼故事听的人汗毛直竖,却不想让他停下来,以致几天不敢独自回屋睡觉。

及至长大出门上学、工作,生活在钢筋混凝土的森林里,入夜便是万家灯火,就再也没有在柳池沟边的夏夜里那么近距离、长时间的看银河、数星星、听故事的惬意了。有年夏夜,我上到三十二层的楼顶,仰望苍穹,却只看到稀稀落落几颗星星,银河淹没在城市的灯光里。失望之余在当天的日记里发了一通感慨:

万千灯火映苍穹,

寂寥晴空两三星。

常忆七夕农家院,

银河耿耿满目明。

在国防三线的平凉度过了近十年清凉的夏天后,我来到了号称四大火炉之一的西安。正是流火七月时候,下车伊始就领教了炙烤和闷热交替的滋味。家属区简易的二层楼用水泥预制板搭建的楼顶,没有采取多少防晒隔热措施。连续几天高温天气使得屋子里如同火炉,雨前更是蒸笼一般。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家里有电风扇的很少,更别提家用空调。即便有,只够点个灯泡的供电线路还时不时跳闸,那里还奢望更多。晚饭后,许多人便拿着板凳,凉席奔向篮球场、爬上楼顶去纳凉。我们半岁儿子的脑门上、脖子后背上的痱子长了消,消了长,痱子粉成了夏日必备。每当此时,就特别怀念柳池沟边凉风习习,听虫鸣数星星的夏夜。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家用空调,这个曾经的奢侈品逐步成了城市居民装修房子的标配,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商场超市、专卖店里,各种规格,各种品牌的家用空调琳琅满目,选择倒成了大问题。我们的孙辈从出生就没尝过炎夏的炙烤和闷热是什么滋味,可他们也缺失了夏夜里仰望星空,观赏银河,亲近大自然的幸运。

作者简介:王文侠,澄城县人,陕西省信息中心退休职工,业余文学爱好者。

*配图、配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

1
查看完整版本: 王文侠度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