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失禁是什么状况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汤婆古诗词五首永夜寒如许,脚底踏汤婆
TUhjnbcbe - 2024/10/7 17:14:00

古人如何过冬?当然难不住他们。否则也不会有人类的延续。而且每个时代,都有更贴心的取暖用具。貂裘,兽炭是贵族的用品,夹衣被窝里絮各种保暖纤维,连树叶芦花都用上,是普通人对付冬天的方式。寒气无所不在,出手成冰的季节,魏晋南北朝有竹子制作的小炭手炉,可以随身带着。唐朝的官员怀中也多半煨着一个。

不过到了北宋,又发明了一个新的取暖保暖玩意,叫作”汤婆“。

汤婆最初是用陶瓷,锡,铜做成,中间注热水,扁圆可爱,放在脚下和被窝里,可以保暖很长时间。因为这种工艺讲究密封,所以当时市价还是很贵。算是都市里新潮时尚的保暖用具。

如今引用汤婆的最早记录,往往会说苏轼,他写给一个朋友杨君素的信是这样写的:‘送暖脚铜缶一枚,每夜热汤注满,塞其口,仍以布单衾裹之,可以达旦不冷。“

可以知道苏轼送给朋友的是当时最流行且比较高端的铜汤婆,而且还教他用,这东西,你每天晚上用热水灌进小口,把它放在被窝里,可以不冷哦。类似送了新潮空调,附带详细说明书。

这证明汤婆在宋朝初年才面世,而且很多人看到这圆鼓鼓的东西不会用,像酒壶却没有出口。

不过苏轼也不是第一人使用并推广汤婆,因为他会用这东西,全赖另外一个朋友鲁元翰,这位高官的后代送给了他”暖肚饼“,价值万钱,苏轼觉得好用,隔年反送给他一个”暖肚饼“,但是这次送的汤婆,明显档次比他收到的要高,所以叫对方不问价钱,不是铜做的也不是铅做的,你要是不喜欢,退给我就是。

那么这里可以看到,早期汤婆的材料,陶瓷,铜,合金锡都有,但是非常贵,在仕途圈和时尚圈流行,但是挺管用。毕竟宋朝的极寒天气太多,汤壶的诞生对应了很多冬天保暖的需求。

汤壶官名叫做叫”煖足瓶“,但是脚婆和暖肚饼的叫法同时流行,因为这种东西在冬天里实在是亲切。

”脚婆原不食,缠裹一衲足。

天明更倾泻,颒面有馀燠。“北宋·黄庭坚  戏咏煖足瓶二首其一

同时期的黄庭坚为这脚婆赋诗两首。

这脚婆什么都不吃,放在被窝里就够。天明将里面的水倒出来,还有残留的温暖可以洗脸。

但是在第二首诗里,就强调了这个汤婆的贵。

”千金买脚婆,夜夜睡天明。“

用千金买个汤婆壶,可以夜夜酣睡到天明。

苏轼和黄庭坚倒是不吝啬这买汤婆的钱,而且苏轼更大方,管它贵不贵,送给朋友过冬要紧。

”皤然一器微,有用在冬时。

永夜寒如许,孤衾暖不知。

少年皆见弃,老者最相宜。

却恨无情处,春来便别离。“宋·顾逢《汤婆子》

有市场,能解决问题,很快就流行。而且随着大家都喜欢,自然高中低档都有。价值不菲的锡制,铜制精美的汤婆在上层流行,普通的仿制品,自然也就民间盛行。

于是不多久,几乎家家都可以用上汤婆了。实在没有的,是在属于孤陋寡闻。

但是许多人在最初使用时,还是惊讶这个器物的实用,颇有感慨。

这不过是小小一个器物,最有用的时候是在冬天。

冬天这么寒冷,被窝里不暖和。

年轻人看到,都嗤之以鼻,汤婆最适合老年人,放在被窝里暖暖和和。

最是人们对器物的无情之处在于,过了冬天,这东西就不适用了,春天来了就告别它了。

本来就是一暖壶,何以这么感伤?要不就是买的时候,价格不低,要不就是自己伤感身世,人老了,没有用,被别人抛弃脑后。

”独寝书窗下,其如寒夜何。

头边枕黄妳,脚底踏汤婆。

纸帐梅花暖,布衾春意多。

道人无妄想,梦不到南柯。  “冬夜即事南宋末·黄庚

少年人不喜欢可能是真的,成长期的少年火气大,谁要这个费事的东西,又要灌水。

但是冬夜的读书的人,不能抗冻全靠抖啊,所以冬天爱学习的人用得上,无论老中青。

睡在书窗下,这夜晚真是寒冷。

头上枕着书,脚下踩着暖和和的汤婆。

那梅花帐子,也因为汤婆的存在暖和,被窝里有了春天的感觉。

我就坐在床上读书,心地温暖平淡,没有做什么升官发财中进士的狂梦,梦和现实都是如此安然。

”野翁有汤婆,爱逾美淑姬。

视之若彭亨,虚中而无为。

冬日则饮汤,身唯一衲随。

曾不涴脂粉,简洁良易资。

终宵暖吾足,贞静无邪思。

德音之所同,可作偕老期。

誓不中道绝,若彼氓蚩蚩。

作诗以遗婆,婆听当勿疑。“  南宋·释文珦《汤婆》

这首诗是和尚写的,天寒地冻,什么温暖都赶不上抱着一个汤婆,如同当代人在没有空调的地方抱着暖手袋。实际热水瓶,热水袋,暖手器都是随着时代进步发展而产生的新型的随身取暖用具。当代人用能源取暖的各种用品不缺,自然已经体会不到汤婆在古代冬天那种保暖给人带来的依恋感。

我有汤婆,我喜欢她胜过一切美女。她虚怀若谷,冬天只喝水,带在我的布袋子里就可以天涯行走。她也不要什么脂粉,每天给我暖脚,而且没有一点杂念和其他的要求。我决定将汤婆当成老伴,一起偕老,绝对不会半途抛弃她。

我必须作诗给汤婆,来表达我对你的爱和坚定。

这首诗看笑了我。这是拟人化写汤婆的实在。也表达了自己最深切的需求和感动。

林逋梅妻鹤子,这老和尚,调侃自己汤婆是自己良妻。

但是想想也对,寒冷的冬天,我们最亲近的,最能感知温暖的实在的用具,可能就是你房间的火炉,电热毯,你对它们实在的依赖和相处,大约远比亲人朋友多。

”衰年冬月更愁人,不怨天寒怨此身。

惟尔与予堪共老,脚头布被暖如春。“明·杨巍《衰年苦寒暑赖此二物相陪戏各为一绝聊以遣怀非叹老也其一汤婆子》

到了明清两代,汤婆自然在工艺上又有提高,大部分是以锡制作,价格也亲民。老人抱个汤婆在怀中,因为里面是水,不会引发身体干燥上火,放在被窝里,相对恒温,宛如春天,是老人过冬良器。

尤其是年老体弱多病的老人,更是依赖这汤婆暖身温被。

这年纪大了,寒冬腊月总觉得难过,我不埋怨天气寒冷,只是怨恨自己多病。

只有汤婆你和我可以共老,你让我的脚和布被温暖如春。

《红楼梦》第五十一回,怡红院的屋子里,有炭灰熏笼,但是晴雯忽然想起,”终久暖和不成的,我又想起来汤婆子还没拿来呢。“这是要在户外烧水灌汤婆子,然后给宝玉的床暖被。晴雯这丫头,连这点事也不想做,不想出门。不过怡红院的汤婆想必做工精良,那价格等同实用工艺品,大约也不是普通人所能享用的。

当代的人取暖方式极多,自然用不上这劳什子,不过没准在乡村里还找得出几个来,所消耗的能源,不过是一壶热水,却也暖老温贫。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图片来自网络。#诗词#

1
查看完整版本: 汤婆古诗词五首永夜寒如许,脚底踏汤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