倔强坚守铁匠铺子藏深山
清晨6点,冲破山间雨雾,伴着鸡鸣一起唤醒小村的是此起彼伏的打铁声。
凯里市旁海镇联巩苗寨,距离凯里市37公里,不足人的小村,有12家铁匠铺。曾经城镇人生活中熟悉的打铁铺子,虽在城市销声匿迹,却在这个距离凯里市区近两小时车程的山村中,倔强保存。
顺着山路入村,循着“铿铿锵锵”的打铁声寻去,黧黑的铺子,彤红的炉火旁,左手握榔头,右手持钳子的精壮汉子,在清晨稀薄的光线下,将一烧得通红的铁块放在铁砧上,锤子落下的刹那间,火星绽放……
这是老铁匠杨昌和的铺子,是走进村里的第一家铁匠铺,其父亲是把打铁手艺引入小村的第一人。
初见杨昌和,他正埋头忙着锻打手中烧红的铁器。炉内通红的火光映红了杨昌和黝黑的脸庞,也将一道道皱纹映得格外真切。
尽管年逾50,杨昌和看上去依然是个壮实的汉子,手臂粗壮,手掌粗糙,抡着重重的锤子有力地砸在烧得火红的铁块上,浑身都是力量,一看便是为打铁而生的好筋骨。
铁匠铺也称“铁匠炉”。所谓“铺”只是一间破棚子,不足10平方米的小棚子内光线昏暗,货架上、台上落满了灰色、黑色的铁灰,里侧一个土坯砌成的炉子,炉边架一风箱,一台自制的皮带锤,一台落满灰的旧电风扇,到处摆放着打铁需要的工具和各种半成品:锤子、钳子、榔头、铁砧、菜刀、锄头……密密麻麻。
只见杨昌和一手把风箱一拉,风进火炉,炉膛内火苗直蹿,把要锻打的铁器先在火炉中烧红,然后移到大铁墩上,右手握小锤,左手握铁钳,在锻打过程中,上手凭目测不断翻动铁料,将方铁打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烧红的钢条在他的铁锤下,仿佛女人手中的面团,想揉成什么模样就揉成什么模样。烧红,折叠,锻打,翻来覆去打扁打长,做成合适的形状后再嵌入通红铁块中。铿铿锵锵的声音中,在力与火的作用下,生动地演绎着“百炼钢化成绕指柔”的过程。
一个小时后,在“兹啦啦”的声音中,一把大小适中的柴刀入水完成淬火冷却,顺利出炉。
子承父业38载带徒15人
灼人的炉火,呛人的黄烟、飞溅的铁屑和清脆的打铁声,已经伴随杨昌和整整38年。
“我父亲是村里第一个打铁匠,受他影响,我们四兄弟都成了打铁匠。”今年53岁的杨昌和,从15岁开始跟着父亲、哥哥学打铁,17岁出师自己单干。现如今,哥哥们年纪大了,唯有他仍在坚持打铁。
都说“世上有三苦,撑船、打铁、磨豆腐”。手工打造农具是又苦又累的体力活,但对杨昌和来说,这是养活一家人的唯一营生。“苦水里泡大的孩子,从来不知苦是啥滋味。体力上的累是小意思,只要能吃饱饭,还能挣钱,我就愿意干这力气活。”
“我这全身的力气,都是一天一天砸出来的!”杨昌和一边打铁一边跟记者谈着过往。“砰”的一声,大锤落下,火星溅得人眼睛都睁不开,老杨却不躲不避,泰然站在炉火边,神情自若。
30多年的经历,早已让老杨养成面对火花面不改色的习惯。日复一日,他也“百炼成钢”,练就了一身结实的肌肉和巨大的力气。
随着科技水平提高、先进设备的使用,原来许多需要双手作业的行业,如今已被机械取代,杨昌和的打铁生意虽然目前并没有受太大影响,但现如今种田的人少了,锄头、耙头、刀具等工具的需求也就少了。长此以往,铁匠铺的生意必然也将举步维艰。
杨昌和很怀念过去的时光。那时村里农活多,干活少不了农具,经常使用自然就钝了,过段日子就要请铁匠重新锻打一下,那时的铁匠铺煞是热闹。
令杨昌和同样怀念的,是过去打铁这一行业的火热。那时候打铁算是个颇有收入的行当,虽然累点,但在八九十年代,一个月就能收入二三百元,比城里上班的工资还高,穷人家都愿意让孩子学习这门手艺。而现在,这一行当已很少有人问津。
杨昌和总共带过15个徒弟,如今也仅有2个还在坚持打铁,其余的均已另择行当谋生。
看似红火,小村有10多户人家在打铁卖刀;实则传承艰难,铁匠们都面临着手艺后继无人的境况。杨昌和无奈地感叹,“村里打铁的师傅,年纪都在40岁以上。年轻人没人学这苦营生了。”
供不应求刀好不怕山路远
“剑河、台江的老板每周上门收货,有多少要多少。”杨昌和说,现在主要锻造的就是柴刀、镰刀,偶尔打一下菜刀,平均一天能打10余把,一个月能收入七八千元。
凭着30多年的经验,杨昌和的打铁手艺是远近闻名的。30多年来,他打出的铁器不计其数,锄头、耙、铁钳、菜刀、锅子……生活中大部分用铁制成的器件他都制过,十里八乡的村民们也都喜爱他打出来的铁器。因此,他打造的农具完全不愁销量,但却面临着二手贩子收货利润稀薄的困境。
“手工打铁要经过选料、入炉、煅烧、锤打、定形、淬火、成品几个环节。手工打铁首先是原铁的质量要好,淬火工艺是整个流程的关键……”说起打铁,杨昌和的话语开始多了起来。
虽然现在的农具和菜刀等物品都已经实现了工业化生产,但是农户们在选择农用刀具时,还是喜欢来找铁匠打制“顺手”耐用的手工刀具。
杨昌和打制的都是“夹钢刀”,两侧使用硬度较低、韧性好的铁;在中间刀刃部分使用硬度较高的钢材。这样可以保证刀刃有较高硬度的同时,刀身整体又有较高的韧性。就好像汉堡包一样,两侧是硬度低、韧性好的铁,中间夹一块高硬度的钢材,使其兼具钢和铁的优点,成为一把把刃口锋利、刀身耐用的手工刀。
杨昌和告诉记者,打铁手艺好不好,除了看东西美不美,接头牢不牢固,重点还是要看镰刀、菜刀、斧头等快口工具钢火要好。“钢火好就是铁与钢相结合,打造的菜刀、斧头切东西时不裂口、不卷口。要选好铁好钢,打造成型磨出快口后,将有钢的部位在炉火中烧红,然后放在水里淬火。淬火的技巧,影响到钢火刃口的好坏。”说完就兴致勃勃地为我们演示起来,钢与铁如何浴火融合,在铁锤的敲打下入水冷却,锻制成刀。
父子直播手工苗刀触网远销
见父亲干劲正浓,杨昌和的儿子杨胜勇顺势拿出三脚架,挂上手机,打开直播软件,开始进行当天的第一场直播。
杨昌和的儿子杨胜勇22岁,今年大学毕业,疫情期间与父母朝夕相处,父亲母亲打刀卖刀的辛苦都看在眼里。
“我爸每天早上6点开始打铁,直至晚上8点左右结束,除了吃饭时间休息一个钟头,其余时间都在抡锤打刀。”这样惜时如金的不停打铁,一天最多也只能生产12把刀。虽然销路不用愁,但了解到刀具的零售价与自家批发给中间商的价格之间的差距,他心疼父亲的辛苦付出,决定做点什么让父亲的刀卖出好价钱!
直播卖货,就是他为自家手工苗刀找到的销售新窗口。
一开始,腼腆少言的父亲不答应他的异想天开。最终,耐不住孩子的劝说,他勉强同意试一试。
“大家好,我们是苗家铁匠,我们的产品都是手工打造的……”
今年5月开始筹备,7月份,小杨的快手号“苗家铁匠”正式开始发布短视频,并直播自己家的手工苗刀锻造过程。
完全没有粉丝的他从零开始,最初直播间里只有十几个观众,他也坚持一天做两场直播。
平台上直播打铁的人不少,但有“苗刀”标签的却不多,大概因为“少数民族文化”和“传统手工艺”的双重特质加持,开播半个月,他的一条标题为“苗家百年铁匠”的短视频作品得到平台推送,一下达到60万人次的浏览量,粉丝数骤然破千。如今已发布短视频作品件,粉丝达到人。
“这直背破竹刀不错,能定制一把吗?我想要把刀背有弧度的。”“刀背有弧度的没问题,尺寸和重量都可以提出要求,我们家都能定制!”采访中,小杨才打开直播五分钟,正对着镜头介绍父亲早上刚打制好的破竹刀,便有网友连线咨询,并下单定下了一把刀。
打开身旁的黑色笔记本,杨胜勇记下订货网友的电话和地址,写清楚定制要求和发货时间。
翻看厚厚笔记本能看到,上面已写得密密麻麻,清楚地写着几百单苗刀的销售记录。从收货地址能看到,顾客几乎遍布全中国,从最北边的辽宁、黑龙江,到邻近的云南、广西、四川。小村铁匠铺子里生产的传统手工苗刀,通过网络已让全中国的网友看到,更通过便捷的农村物流,顺利送到了外地消费者的手中。仅快手小店的记录,开播3个多月,他已通过平台成交件商品。
有网友在短视频上留言:“菜刀收到了,很好用,刀身上还刻着名字和电话号码。”另有人回复:“刻名字和电话,这是敢对质量负责!”刀背上凿刻的电话和名字,不仅成为让顾客放心的售后电话,也成为苗刀的活名片和广告。这些通过网络带货销售出去的刀,跳开了中间商,大大提高了苗刀的销售利润,辛苦的劳动付出得到了较好利润,这让父子俩都十分高兴。
“刚开始是为了让自家的手工苗刀卖个好价钱,但通过直播,我收到了全国各地很多网友对我们苗族文化和手工苗刀的喜爱,我自己也在介绍苗刀与他们的交流中,真心喜欢上了这门手艺。”
除了继续直播,扩大粉丝基础,让更多人认识苗刀,购买苗刀,小杨已打算跟父亲认真学习打制苗刀的手艺,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END
来源:州融媒体中心记者王珺李林果杨玲
﹏
﹏
﹏
﹏
总监制:吴会武监制:龙卫东
编审:杨勇编辑:张杰
(转载请注明出处,并保留LOGO)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原标题:《即将消失的行当——打铁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