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雨绵绵的“谷雨”节气悄然离去,我们紧随其后迎来了标志着夏季序幕的“立夏”。今年的立夏,定格在公历5月5日,对应农历甲辰年的三月二十七日,它不仅预示着夏季的开端,也是古人智慧中以天文观测划分季节变换的象征。古人云:“斗柄东指,春回大地;斗柄南向,夏至人间;斗柄西移,秋风渐起;斗柄北指,冬雪纷飞。”据此,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东南方的“巳”位,便意味着夏天的正式来临,这与古籍《历书》中描述的“斗指东南,万物茁壮成长”不谋而合。
立夏,作为二十四节气序列中的第七位,也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它的到来伴随着气温的显著升高,相较于谷雨时节,平均温度可提升3至5摄氏度,这无疑为农作物的旺盛生长提供了绝佳环境,使得大自然进入了生机勃勃的繁茂期,各类果蔬也纷纷迈向成熟。
然而,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南北差异巨大,立夏时节的气候体验截然不同。南方已然是“绿荫浓郁,夏日悠长,楼台倒映于池塘”的夏日盛景,而遥远的东北地区,却似乎仍沉浸在“春风一夜,梨花千树”的春末冬初幻象中,展现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季更迭的多样性。
此外,民间流传着“立夏观三伏,热否由此判”的谚语,意指立夏的气候特征往往预示着随后三伏天的炎热程度。那么,今年立夏的气候信号,是否预兆着一个酷热难当的三伏天呢?让我们一探究竟。
今年立夏有啥特点:
遵循传统观念,今年的立夏被归类为“早立夏”,这一界定引发了“早立夏凉风习习,晚立夏热如烤牛”的古老农谚再次回响。那么,何为“早立夏”呢?这背后,蕴含着民俗智慧的划分规则。
按照民俗的界定,早立夏与晚立夏的标签,是依据立夏节气落在农历月份的不同而贴上的。如果立夏恰好降临在农历三月的范畴,就被视为“早立夏”。反之,若推移到农历四月,则被标记为“晚立夏”。今年的立夏,精确地落在农历三月二十七日,显然,这属于典型的早立夏范畴。
此外,判定“早立夏”与“晚立夏”的另一个依据,是立夏当天的具体时辰。当立夏时刻超过正午十二时,这一天便被定为“晚立夏”;反之,若发生在十二时之前,则属于“早立夏”。而今年的立夏准确时间是上午8点09分5秒,显然早于午时,进一步证实了今年立夏为“早立夏”的结论。
年“三伏天”哪天入伏呢?“夏至三庚,冬至逢壬,寒暑交替有定时”,然而,三伏与三九的起始并不遵循固定的日期,其背后的缘由何在?
这涉及到历法的精妙差异。公历,基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设定,一年计天,与之紧密相合的是二十四节气的轮回,两者相辅相成,勾勒出季节的更迭。而农历,则是依据月亮盈亏变化的韵律,以每月29.5天计算,全年累计天,与公历相比,自然产生了约11天的偏差,正是这差异,使得三伏天的起始变得灵活多变。
不过,古代先民的智慧在此彰显无遗,他们巧妙运用干支纪年法,以夏至后遇见的第三个“庚”日作为三伏天的开篇,于是“夏至三庚入伏”的原则应运而生。《历书》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夏至之后,三庚为初伏首,四庚入中伏,秋后庚日启末伏”,言简意赅地道出了计算法则:自夏至算起,逢第三个庚日即入初伏,第四个庚日转进中伏,立秋后的首个庚日则标志着末伏的开始,直至伏天结束,一切顺天应时,尽在自然之序中展现。
那么什么是庚日呢?
干支纪年,这一古老而精妙的系统,通过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的巧妙配对,编织出六十个独特组合,引领着时间的流转。十天干的序列含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而十二地支则由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组成。在这六十甲子的循环中,庚日作为特殊的存在,以六种形态出现:庚子、庚寅、庚辰、庚午、庚申、庚戌,每隔十天轮转一次。
夏至节气之后,等待第三个庚日的降临,便标志着炎炎夏日中“三伏天”的序幕正式拉开。而今年的三伏时长格外引人注目,它被赋予了“超长伏”的称号,共计40天,详细划分如下:
-初伏,自公历7月15日起,至7月24日止,为期10天,为夏日热浪的初次洗礼。
-中伏紧接着启动,自7月25日延续至8月13日,长达20天,期间暑气最为鼎盛。
-最后,末伏自8月14日始,至8月23日结束,再次回归10天的周期,为三伏天画上句点。
这四十天的“超长伏”,不仅是对自然规律的遵循,也是对人们耐力与智慧的考验,提醒着我们顺应节气,调节作息,安然度夏。
“三伏热不热,就看立夏”,我们看看老祖宗留下来的农谚咋说的:第一,“立夏无雨三伏热”。
农村智慧凝聚的谚语揭示了自然界的微妙联系:“立夏无雨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此言寓意深远,指出立夏之日的降水情况,与随后而来的三伏酷暑乃至整个冬季的气候模式间存在着微妙的预示关系。
具体而言,若立夏之际甘霖降世,预示着三伏期间雨水充沛,带来凉爽宜人的夏日,为大地披上一层清凉的外衣。反之,立夏干旱,则暗示三伏天可能雨水稀缺,炎炎夏日将如火炉般炙烤大地,令空气都仿佛凝固,炎热难当。这对于三伏这全年最炽热的三十日而言,无异于火上浇油,不仅考验着生物的耐热极限,也对农作物生长构成严峻挑战,影响农田的丰收希望。
同时,谚语的后半句“重阳无雨一冬晴”,则是对冬季晴朗天气的另一种预见,进一步展示了古代农耕文化中对气象变化深刻而细腻的观察,以及这些自然信号对农业生产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整体而言,这些谚语不仅是气候变化的简单记录,更是农民世代相传,用以预测天气、规划农事的宝贵智慧。
第二,“立夏雷,六月旱”。
这句农谚传达的信息是:立夏之日若只见雷声轰鸣而未见雨滴降落,预示着接下来进入农历六月,特别是中伏期间,可能会遭遇干旱的气候。需注意,这里特指的是无雨之雷,区别于雷雨交加的情形,否则此谚语的意义将转变为对立夏降雨的描述。
农历六月,正值三伏天的中心——中伏阶段,此时若气候趋向干旱,将使得炎热升级,烈日炙烤大地,酷暑难耐。反之,若雨水充沛,则能有效缓解高温,带来相对凉爽的夏日体验。因此,立夏无雨之雷,不仅仅是自然现象的简单记述,更是对后续可能出现极端炎热天气的一种预警,对农业生产与日常生活安排具有指导意义。
第三,立夏小满田水满,芒种夏至火烧天。
这则民间俗语蕴含着对季节变换的深刻洞察,它告诉我们,若立夏与小满时节逢雨,预示着随后的芒种至夏至期间,将迎接酷暑的严峻考验。这段时间恰逢三伏天的初始阶段,虽依据“夏至三庚入伏”的规律,我们能大致估算三伏的起始,但芒种到夏至的炎热并不能完全代表夏至之后的气候全貌。
而“立夏有雨,九场大雨”的古老谚语,进一步佐证了上述观察,强调了立夏降雨与后续多雨季节之间的关联,体现出农民智慧中对气候周期的细腻感知。这些农村谚语,不仅仅是经验的累积,更是自然规律的朴素表达,它们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天气与季节更迭间的微妙联系,证明了在没有现代气象科技的年代,人们依然能够凭借观察和经验,对未来的天气趋势做出合理的预测。
第四,立夏立夏起北风,十口鱼塘九口空。
这则古老的农谚传达了一种自然界的警示:若立夏之日意外吹起了北风,那么预示着六月将会面临严重的干旱,以至于鱼塘干涸,水泽不存。北风或西北风的不期而至,实为北方冷空气的征兆,与夏季本应有的和煦东南风形成了鲜明反差,这种气象异常,往往是后续干旱季节的先声。
三伏期间,倘若遭遇干旱,不仅意味着水源的稀缺,更预示着酷热难耐的夏日将至。因为少了雨水的调和,大地被热浪紧紧包裹,炎热程度愈发加剧。故而,这句谚语从侧面描绘了夏季炎热的极端情形,同时也警醒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