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腊月天气寒冷,这时,各种保暖器具就会轮番上阵,其中既有暖水瓶,也有热水袋,还有电热毯和烤火器等。
在滇西地区保山和施甸一带,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当地人往往会选择烧炭烤火的方式取暖,而采用竹编的烘篮儿“向”火(烤火)则是当地人选择最简便的一种方式。其中,尤以施甸县姚关镇出产的烘篮儿最受欢迎。
一到冬天,姚关人习惯用烘篮儿取暖。烘篮儿是一种篾编的烤火器,极具地域特色,深受姚关人青睐。
烘篮儿是名副其实的土特产,篾子围边,陶盆定心,是篾编技艺和土陶制作的完美结合,是传统手工艺的突破与创造。姚关人制作烘篮儿材料也很讲究,要用冬天的老竹子和陈年的土陶盆。
一个小小的烘篮儿众采所长,通过篾匠的巧手,最终编成这云南十九怪——姚关烘篮儿不够卖的“篾”火器。烘篮儿也一度成为茶马古道上,姚关对外输出的紧俏商品,那深深浅浅的马蹄印烙下了姚关兴盛不衰的商旅文明。
现如今,空调、电炉等取暖工具走进千家万户,烘篮儿的需求量逐渐萎缩。
小小的烘篮儿不光是驱寒送暖的烤火神器,也是五谷杂粮的聚宝盆,在烘篮儿内烤上一块粑粑,放上几个蚕豆,火钳翻搅,掌握着火候,在享受烤食的同时,还溢出一股温暖的烟火味,弥漫着整个冬天。
一个小小的烘篮儿,能让主人追溯年华,享受静谧光阴;让客人入乡随俗,宾至如归;让游子情系故乡,心中一团火永不熄灭。或有朋自远方来,或游子天涯,一说到烘篮儿,相聚会变得温暖,相思会升腾暖意。围坐一炉火,生活有了相知,岁月有了归途……
开屏新闻记者崔敏通讯员张天理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猫恩泊
校对朱丽
编审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