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失禁是什么状况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1983年,谭善和奉命去新疆工作,临行前
TUhjnbcbe - 2024/7/6 16:38:00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http://baidianfeng.39.net/

前言

年10月上旬,谭善和接到了总政治部的通知,中央已决定派他前往新疆工作,担任乌鲁木齐军区政治委员。

10月15日这天,军委的命令下发到谭善和的手里。在他与秘书收拾行装的时候,忽然接到通知,说邓小平约他去谈一谈。

21日下午,谭善和应约来到邓小平的住处。一见面,邓小平就亲切地握着谭善和的手,问道:“你是老红军里的年轻人,也快有70岁了吧?”

谭善和回答:“我今年68岁了。”

邓小平微笑着点点头,继续说:“不年轻了,但是目前新疆还需要你去,怎么样?身体吃得消吗?有什么困难没有?”

谭善和说:“我身体很好,没有任何困难,听从组织的安排。”

谭善和少将

邓小平让谭善和坐下,接着,两个人聊了许久。这期间,邓小平说出了为何选择接近古稀之年的谭善和去新疆赴任的原因!此时,聆听着老首长的教诲,让谭善和感觉仿佛又回到了过去与邓政委相处的日子。

邓小平:“拿到书就要看,不要糟蹋了”

谭善和出生于湖南省茶陵县的一个偏僻小山村。在茶陵境内的洣江边,有一尊宋代铸造的铁牛远近闻名。谭善和的性格,犹如“茶陵牛”一样,忠实坚定。

15岁那年,谭善和加入了王震任政委的独立师3团。由于他作战时冲锋最前,上级就奖励了他全班仅有的一支钢枪。

年10月,谭善和所在的红6军团,在军团政委王震率领下,连续行军作战近80天,冲破近10万国民党军队的堵截,终于来到了湘鄂川黔边界。接下来,在与国民党军的激战中,贵州军阀王家烈的李成章旅被打败,我军趁机在此地创建了10多个县的新苏区。

这期间,在贵州黄平县,谭善和奉命扣留了一些外国传教士,其中一位出生于英国的传教士薄复礼随军长达一年多的时间。谭善和对薄复礼以礼相待,给他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后来,薄复礼写了一本回忆录《一个被扣留的传教士自述》,里面比较真实、客观地向世界介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

年,谭善和进入红军大学学习,毕业后被分配到八路军总部警卫团任政治处组织股股长、总支书记。也就在那个时候,谭善和认识了邓小平。

而他直接在邓小平领导下工作,是在解放战争时期。

年10月邯郸战役打响,时任冀鲁豫军区后勤部政委的谭善和,负责组织将弹药、物资、粮食运送给参战部队。他的高度负责、刻苦耐劳,哪里有困难就往哪里上的精神,引起了冀鲁豫军区政委邓小平的注意。

战役结束后,邓小平亲自点名让谭善和去完成一项特殊的任务——到山东日照去兼任晋冀鲁豫军区驻山东办事处主任。

这个职位的主要工作是,转运华东新四军和山东军区支援给晋冀鲁豫的炮弹;接受经周恩来争取由救济总署分给晋冀鲁豫解放区的救济物资。当时,国民党已挑起了内战,拦在谭善和面前的老虎是极为凶猛的,可他丝毫不胆怯。

谭善和

在他的运转下,炮弹、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到晋冀鲁豫解放区。最后一批物资运走后,中国解放区救济总会又分来一台摩托车。谭善和本不会驾驶摩托车,但又舍不得放弃,于是,他就找会开摩托车的人请教驾驶要领,然后试着骑上了路。结果,这台摩托车硬是被他奇迹般地从山东日照县骑回了河南旧范县。

回来后,谭善和从摩托车上取下了一包书。书籍是上海出版界的进步人士送给邓小平的,因为不知道邓小平的具体地址,所以就辗转送到了晋冀鲁豫军区驻山东办事处。

一路奔波,谭善和见包已破损,便打开来重包。包里的许多书都是他只听说过却没有见过的。爱读书的谭善和被吸引住了,他想了想,决定留下几本历史和文学方面的书。

过了几天,谭善和回晋冀鲁豫军区司令部所在地河北武安汇报工作,顺便将那包书也带了去。

见到邓小平,谭善和汇报了办事处的工作。邓小平点点头,简明地夸赞道:“干得不错。”

接着,谭善和拿出了那包书,说:“邓政委,上海进步人士送给你一包书,其中有几本我很想看看,就自己做主留下了,”

邓小平接过书,爽快地说:“想看你就看嘛,包里的书你想要哪本还可以拿走。以后需要什么书就讲,我这里有的都可以给你。不过,书拿去了就要读,可不能糟蹋了。”

谭善和忙说:“事情再多,我也一定要把那几本书读完。”

邓小平笑着说:“对嘛,当个指挥员,负责干部,就是要多读书。不怕文化程度不高,就怕不肯学习。没有文化,没有知识,打不好仗也做不好工作。”

邓小平的这番话,谭善和一直牢记在心。后来,不论是在大小战斗不断的大别山区,解放大西南的行军路上,还是在空气稀薄的康藏公路筑路工地,他都带着书,有时间就读上几页。

邓小平:“黄包车兄弟那么瘦,我们帮他推一推吧”

年7月,谭善和被任命为第11纵队旅政治委员。还没到职,他又接到邓小平的命令,调他到晋冀鲁豫军区司令部任军械处处长。谭善和虽然一心想去作战部队,但还是服从了组织决定。

8月上旬,邓小平找到谭善和,对他说:“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马上要打到国民党统治区,挺进大别山,在大部队出发之前,你负责组建一个野战军留守处。此外,兵工厂迁移、筹集在大别山区使用的银元等等,也要抓紧办。”

谭善和坚定地说:“保证完成任务!”

尔后,在谭善和的组织领导下,如期完成了邓政委交代的各项任务。10月初,他带领新组建的军械处人员,以及人的南下干部支队,携带万块银元和大批弹药,紧随刘邓大军进入了大别山。

在大别山区,邓小平召见谭善和,交给他新的任务。邓小平说:“河南商城这个县很重要,至今地主武装和土匪结合,到处开枪打炮,使我们的工作无法开展。现在派你去当县委书记,要尽快打开局面。”

谭善和(前左二)

谭善和领到任务后,带队前往商城上任。这期间,他带人一家家地争取群众,群众发动起来以后纷纷协助部队剿匪反霸,很快肃清了这片地区的“豺狼恶犬”。

1个月后,邓小平来到商城,他对商城的新局面表示满意,特意表扬了谭善和深入细致发动群众的做法。

年5月,晋冀鲁豫野战军改称“中原野战军”。年2月,中原野战军改编为“第二野战军”。此时,邓小平下令组建“第二野战军特种兵纵队”,李达任司令员和政委,孔从洲任副司令员,谭善和任副政委。

谭善和赴任前,邓小平嘱咐他:“特纵是一支新组建的部队,成员有二野的,也有三野的,还有刚刚起义的。李达参谋长主要管野战军司令部这一块,特纵的工作要靠孔从洲和你做。”

谭善和点了点头。邓小平看着他,拍了拍他的肩膀继续说:“孔从洲是杨虎城将军的老部下,西安事变时就与我们合作,你要尊重他,配合他,至于具体工作,你要多分担一些。”

谭善和上任后,与孔从洲齐心协力,不到1个月的时间就将“特种兵纵队”组建起来了,下辖2个炮兵团、2个工兵团、1个坦克团。4月21日,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在安徽安庆准备强渡长江,谭善和下令用密集炮火压制长江南岸的国民党守军火力,成功掩护部队渡过了长江。

孔从洲

4月23日,南京解放。同月月底,谭善和率特种兵纵队一部,跟随刘、邓等进驻南京。接着,谭善和兼任了长江渡口浦口镇的军管会主任一职。

5月间的一天上午,邓小平忽然行色匆匆地来到浦口的渡江指挥部,身边仅跟着一名警卫员。

见到谭善和后,邓小平对他说:“我在中央开完会以后,从北平坐火车到南京来的。现在要赶回城里的二野司令部。可长江上还没有桥,南来北往的人员和物资都得在浦口乘轮渡。”

谭善和说:“我送邓政委过江。”

在等候轮渡的时间,邓小平询问了特种兵纵队和浦口的情况。谭善和向邓小平提出了几个要点问题。

谭善和说,战士们进城了,对电灯、沙发、抽水马桶等都感到新奇。邓小平听后,非常严肃地说:“特纵进驻了南京,要特别注意抓紧部队的教育。不能像过去的农民起义军那样,进了城就眼花缭乱,脱离人民群众。”

关于浦口的麻烦,那就是国民党军在那里埋了不少地雷。邓小平立即作出指示:“你们特纵不是有工兵团吗?工兵排地雷有经验,要组织力量尽快清除这些地雷,保护群众的人身安全。”

谈着谈着,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时分。谭善和邀请邓小平吃了午饭再走,邓小平摆摆手没有同意。谭善和考虑到下关地区还有国民党散兵游勇出没,行走不太安全,就向邓小平建议说:“给司令部打个电话,让他们派车到中山码头来接。”

邓小平摇摇头说:“不要打电话了。人民群众是心向我们的,有群众就有安全,走到哪里都不怕。我看,过了江雇一辆黄包车就可以了。”

谭善和陪邓小平乘轮渡过了长江。上了岸,谭善和招呼来一辆待客的黄包车,请邓小平上车。

邓小平见那位黄包车夫面黄肌瘦,说什么也不肯往车上坐,只把随身携带的皮箱放到车上,自己和警卫员跟在车后步行。

从中山码头到中山北路是一段上坡路,特别是上中山桥时,坡度更大,黄包车夫拉车显得特别吃力,邓小平见状,对警卫员说:“黄包车兄弟那么瘦,我们帮他推一推吧。”

时值初夏,“四大火炉”之一的南京已是酷热难当,汗珠不断地从邓小平的头上滴落下来,但他仍弓着腰推车,直到把车推上坡。黄包车夫没有料到,共产党、解放军的大官雇了他的车,不但不坐,反而帮助他推,一时间脸上浮现出惶惑、感动的神情。

与此同时,谭善和站在江边目睹了刚才的那一幕,他对邓政委的品行更为敬佩了。

邓小平:“谭善和,你去新疆工作是合适的”

建国初期,邓小平兼任西南军区政委、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谭善和仍在邓小平领导下工作。年2月,进军西藏前,二野特种兵纵队改编为“西南军区炮兵纵队和工兵纵队”。谭善和任工兵纵队司令员兼政委。

这天,谭善和在重庆见到了邓小平。邓小平嘱咐他:“进军西藏,军事上不会有很大的硬仗,最大的困难是运输补给。这方面工兵的任务很重,所以才把特纵分开。你当司令员兼政委,副司令员和政治部主任都是贺龙从西北带来的,也都是你在红二方面军时的老战友。你们要团结一心,做好支援进军西藏的工作。”

谭善和拍着胸部保证说:“放心吧,首长。”

进藏的第一件大事,那就是修筑康藏公路。在“世界屋脊”上修筑长距离公路,还是亘古未有之事。中共中央十分

1
查看完整版本: 1983年,谭善和奉命去新疆工作,临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