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中师母校17:河北邢台师范学校,建校于年
作者:大洋之南
如今谈到邢台市曾经存在的中等师范学校,大家都会提到隆尧师范和威县师范两所学校,很少有人会提起邢台师范学校。其实邢台师范学校曾经是邢台地区办学最早,实力最强的一所师范学校,只不过早在年就升格为邢台师范专科学校,退出了中等师范学校的序列。
邢台学院正门
在邢台市,大家都简称邢台师范学校为“邢师”。比起众多业已消失的师范学校,邢师算非常幸运的,不仅没有消失,如今还成长为一所相当规模的本科院校:邢台学院。在邢台学院的网页上,学校历史介绍如下:
邢台学院是一所经历百余年风雨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其前身是创立于年的直隶第四初级师范学堂,历经中等师范学校(直隶第四师范学校、河北第四师范学校、邢台师范学校)、师范专科学校(邢台师范专科学校、邢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两个师范教育办学层次的发展,年升格为综合性普通本科高等学校。
从新中国建立到师专成立,三十五年间,学校为国家培养小学教师名,中学教师名,培训教育行政干部名,培训中学教师名,为社会各界代培学生名。总计培养、培训各类人员名。其中不少人在社会中担任着重要职务,更多的毕业生继续默默无闻地工作在中、小学教育第一线。
就像简介中所说,邢师作为河北省最早的几个省立师范学校之一,曾经为邢台市培养了大量的中小学教师。现在作为本科院校,仍然是邢台市中小学教师的主要培养者。这所学校对邢台市教育的影响,没有任何学校能够相比。在邢台市不乏一家几代都毕业于这所学校的情况,笔者父亲也是邢师的毕业生。下面这张照片应该有笔者父亲,当时他正在邢师上学,他们班有一部分同学没毕业就去上军干校,准备去朝鲜战场。
我们年入学时,虽然学校名称还是河北邢台师范学校,但学校从年恢复高考后就开始同时招收大专班和中师班。和年高考大中专一张卷,那两届中师生是通过高考从高中生中招收的,只不过录取分数比同校的大专生要低。年又恢复从初中毕业生中招收中师生,但只招了两届,学校就只招收大专生不再招收中师生。我们是邢师的最后一届中师生,年入学,年毕业。我们毕业的前一年,学校名称正式改为邢台师范专科学校,从此告别了作为中等师范学校的历史。不过我们毕业时领到的还是邢台师范学校的文凭。
历史上河北省会经常打游击,河北省的大学也跟着到处搬家,大部分大学都不在最初建校时的地方了。邢台学院是少有的例外,如今仍然位于百年之前建校时的老地方,只不过面积扩大了许多倍,当年的老校园现在只是校园中的一个小小角落。当年直隶四师成立时的校门还在,如今作为学校百年历史的见证,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建于年的直隶四师大门
当年直隶四师的老建筑
邢师校园当年在邢台市区的最北面,其实是已经出了市区了。旁边是邢台市造纸厂,造纸厂的大烟囱经常喷出浓烟,气味非常难闻。造纸厂用麦秸作原料,从学校校园就能看到隔壁造纸厂院内小山一样的麦秸垛。有一年麦秸垛着火了,但火是因为内部温度过高自燃引起的,从外面喷水不管用。造纸厂找到我们学校领导,让学生帮着一点点把麦秸移开,才把火彻底扑灭。我们干了好几天,没记得有什么别的补偿,好像给了几张免费澡票,可以去造纸厂澡堂洗澡。
当时校园大小跟一所普通中学差不多,全校只有两座楼房,一座是教学楼,共有四层。另一座是个单排的三层小楼,作为女生宿舍。学校南门是正门,正对大门的是校园的主路。一进大门,主路左侧是教学楼,教学楼北面是大操场,女生宿舍楼在操场北面。主路的东侧最南头是老师宿舍,往北是食堂和餐厅。再往北是直隶第四师范时的老校门,上写直隶第四初级师范学校。再往北就是一排排的男生宿舍,都是平房。北门围墙外面,有一条小河流过,小河旁的田地里好像有时往外冒出泉水。
当时办学条件不比中学强。宿舍没有厕所,上厕所要去位于操场西侧的大厕所,离的很远。到冬天晚上,男生就在宿舍前解决小便问题。所以每年冬天,男生宿舍前都堆满了厚厚的黄色的冰,不用说,一看颜色大家也知道那是什么。
学校没有统一供暖系统,取暖靠烧煤火炉。不过当时整个邢台市能统一供暖的单位恐怕也没多少。学校伙食,在当时感觉也相当不错了,起码比县里中学好多了,但跟省城和京城大学里的食堂比,还是差不少,不过当时没有对比,也就觉不出来这种差距。上学期间许多人闹夜盲症,现在想想,其实是因为大家身体正在处于发育期,营养跟不上,不过当时大家都不知道是这个原因。学校当时连澡堂也没有,大家都是去旁边造纸厂澡堂洗澡。
和这两届中师生每届有五个班,一个班50来个人。其中每年有一个班是英语班,面对全邢台地区招生,其他四个班则面对邢台市区周围几个县招生。我上的是英语班,同学们学习还算用功,老师水平也可以。因为当时英语老师很短缺,英语班的同学大多都能分到县城的学校,所以大家对琴棋书画之类的技能不像普通班同学那样重视。到毕业时,我连识谱都还不太行,也是一大遗憾。
我们班一共53个同学,大部分是女生,男生只有11个,绝对阴盛阳衰。同学中有的是应届生,15岁左右。也有一部分是往届生,比我们大个两三岁。有几个同学对上中师感到有些遗憾,打算将来再参加高考上大学,但毕业后真正付诸实践的只有我一人。这些学生生,如果当年能上高中,有相当一部分应该能够考上大学。
从邢师毕业后的最初几年曾经回去过几次,但后来由于求学和工作,离家乡越来越远,每次返乡行程匆匆,就很少有机会去邢台,至今算来大约有三十年没回过邢师了。前几年腾讯推出街景地图,偶然发现竟然有邢师校园内部的街景,就从网上进校园逛了一番。“遥看”校园已经今非昔比,面积扩大了许多倍,一座座气派的建筑使学校脱去了曾经的寒酸,俨然已是一所大学的模样了。当年的主路早已不再是校园的中心,原来的正门现在成了一个看来很少有人进出的侧门。唯有那座教学楼还在,还能找到一些熟悉的感觉。不过前两天在谷歌地图上再查看,似乎那座教学楼已经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一座新楼。将来再回邢师,除作为历史文物保护起来的直隶四师的大门以外,恐怕一点当年的痕迹都找不到了。
邢台学院体育馆
当年中师和大专在同一所学校,学校管理还是中师那一套,或者说是中学那一套,与大学的管理方式相去甚远。如今升为大专院校已经三十多年了,不知除建筑更像一所大学以外,管理和教学方式是否得到了提升。
虽说邢师三年只是我漫漫求学路上的一小段,但毕竟也承载着一段青春的回忆。为今天母校的发展感到高兴,也祝愿百年邢师越办越好,越办越像一所大学。
作者简介:大洋之南-就读于邢台师范学校。毕业后在中学任教三年,后又参加高考升入大学。90年代末赴美攻读博士学位,现在大洋洲某大学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