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失禁是什么状况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纳翁篇山头尖遭遇笔头尖
TUhjnbcbe - 2024/6/19 18:08:00
寻常型白癜风 https://m.39.net/disease/a_7749327.html

罗城山头尖、筷头尖、笔头尖,“三尖”之说便由此而来。而当我们要向外人推介罗城的秀美风光时,很少有人提及纳翁。因为她既没有小长安镇、怀群镇“两江”旖旎的风光,没有天河镇悠久的历史,没有龙岸镇“大地方”的辽阔豪迈,更没有黄金镇、宝坛乡“声名”显赫。纳翁偏居一隅,连名字也起得有点草率:“纳翁”一名由壮音直译,壮语意为一块烂田,就是现在纳翁屯前的那块冷水田,由于乡府驻地就在该屯,也将就用了这个名称。

默默无闻的纳翁乡与环江县交界,于她,我是熟识的。早在十多年前,我就职的单位就是联系挂钩纳翁乡的县直后盾单位之一,每年都会数次来到这里,或是植树、或是各种慰问。后来,我又担任了纳翁乡洞敏村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员、作战大队长,我早已领略纳翁的美!她天生丽质,养在深闺人未识,其境内苍翠连绵,高山峡谷,飞泉瀑布,溪流交织,23万亩林海是其最靓丽的名片。在这个绿色屏障下的民族村雨平山是罗城最高峰,可谓罗城山头最尖的地方。

立冬过后,纳翁乡迎来了一批贵客,他们是由县作协组织的罗城县作家、文学爱好者共20余人,一起到纳翁瑶寨采风。参加本次采风的都是当今罗城文坛的中坚力量。作家敏锐的文艺嗅觉,是被遥远又神秘的纳翁所吸引,还是这里的“山头尖”与他们的“笔头尖”碰撞所发出的火花?我有种莫名的期待。

晨曦微照,大伙从县城出发了。刚进到纳翁地界没多久,在一个崎岖坎坷、车道狭窄的长上坡处,大巴车不能前进了,只好又调来一辆中巴车来换乘。作为前导的半个纳翁人,我感到爱莫能助,舟车劳顿已经习以为常,加之二级公路正在建设中,我早已不能开自己的车进来了。

耽搁了两个多小时,沿着九曲十八弯的山路,穿越万亩林海,采风团到达民族村时已是下午1点多了。身着盛装的瑶族姑娘端着茶杯在等候,她们身材婀娜,脸上挂着淡淡的笑,没有过多的粉饰雕琢,走起路来,散开的裙摆随之晃动,在冬日暖阳下摇曳生姿,让人忘却了旅途的疲惫。

头天得到消息的瑶胞们,在年轻的村支书阿妮的带领下,早上5点开始杀猪、磨豆腐,此刻早已准备好了秀色可餐的瑶家特色美食。这本应是为大家准备的早餐,此时摇身一变成了午餐。饥肠辘辘的文友们对着美食左右开弓,大快朵颐。让人唇齿留香的豆腐圆,别有风味的猪狼棒,金黄软糯的油堆,洁白无瑕的豆腐花,鲜香四溢的骨头粥,色香味俱全的炒冬笋,无一不让人回味无穷。

味蕾的极大满足使大伙热情高涨,继续向雨平山进发。车辆到达海拔多米的鱼家坪屯,前方已经没有向上的车道了。这只是雨平山的半山腰,如果要登顶,还得徒步两个小时才能抵达。因时间关系,文友们选择就地进入这个最具特色的瑶族寨子采风。

太阳暖融融的,大家迎着从雨平山上吹下来的风,用深深的呼吸搜寻着山顶的气息,弥补未能登顶的遗憾。第一次和这片土地亲密接触人声鼎沸的新鲜劲相比,古朴的寨子显得很寂寥。

隐约看到一座木楼的黑瓦上有青烟飘出,我们打算前去探访。女主人寻声出到门前倚在栏杆上看过来。阿妮与她喊话,说着瑶语,没几句,便切换为桂柳话,热情邀请我们上屋里坐。原来,她是阿妮的好姐妹阿燕。她一头乌黑的长直秀发扎在脑后,脸上泛着红晕,笑靥如花。

阿燕周到地为客人们倒上瑶山人家常年必备的九节茶(草珊瑚茶),耐心地回答着文友们的问题。她的孩子在外上中学了,丈夫在外做工。灶头上挂满的腊肉,有一部分是山外的老板订做的……我仔细打量着这座古老的木楼:这是典型的山区少数民族半干栏式建筑,全屋榫卯构造,依山就势而建,一半悬空吊脚,一半建在实地上,使得居所在这潮湿的深山林区里能较好地通风,又能防虫、防蛇、防兽,悬空的楼板下面堆放着柴火和农具,无不彰显着瑶人的智慧。屋外的木板经年累月接受风雨洗礼,颜色已变得深浅不一。栏杆上交替染着蓝白二色,也已变得斑斑驳驳。栏杆正中间的木板上还镂空出红桃、梅花、方块、黑桃图案,飞檐吊柱无不精心雕琢,绝对是当年的大户人家!但年轻的女主人已不能为我们解读其中的情感和文化密码了。

屋内比从外部看要牢固多了,因为上来前还担心一下子进不了这么多人,只是多虑了。常年的烟火气,使内部的几根顶梁柱越往上越乌黑,反而是底部往上半人高的地方光滑锃亮,能看出原木的底色。环顾偌大的木楼,当年瑶族妇女坐着小木凳、倚着门板对歌和孩童们围着堂中的柱子快乐嬉戏的笑声依然余音绕梁。

太阳偏西,我们将宁静还给了瑶寨,心中不禁涌上一种“我与春风皆过客,你携秋水揽星河”的感慨。沉浸在这样的天然氧吧里,我是万万舍不得关上车窗的,婆娑的树影钻入车里,投在我的身上,与我拥别。一路流水潺潺,鹧鸪声声,满目的绿色把瑶寨上的天空映衬得更蓝、云朵更白了。

到了山下老村支书家里,热情的瑶胞用温暖的手牵着我们入席。瑶家杀猪菜几乎溢出桌面,纳翁群众称之为“民族团结饮料”的纳翁米酒满上了,大家围着火炉吃了起来。不一会儿,阿妮领着姐妹们到每桌边给客人唱起瑶家敬酒歌。大意是:

党的政策好得多,一日三餐有酒喝。

贵人海量见杯底,瑶家小妹喝解渴。

糯米煮酒香得多,腌在坛中无奈何。

拿到堂前敬贵客,你喝我喝大家喝。

难得贵客远方来,来到民族小地方。

没有好菜来招待,薄酒一杯敬贵人。

唱毕,大家在欢呼声中一饮而尽。

主客把酒言欢,气氛越来越热烈,来自县高中的陈老师和起了仫佬歌,资深文艺工作者颜老师唱起了汉歌……

她们的歌声悠扬动听,让我如痴如醉,不胜酒力的我悄悄退了出来,与胡老师围坐在火炉边听瑶族邓姓老者讲述他们的故事。原来,民族村里盘、邓、赵、李四姓全都是瑶族同胞,他们的先祖原先在贵州、广东、海南生活,民国时期为躲避战乱辗转来到了这里隐居。广大雄伟的雨平山,是瑶胞繁衍生息的巨大屏障。他们靠山吃山,通过刀耕火种,造出绿色银行,福泽子孙。邓老在自己的小本子里工工整整地写到:

多谢党的好领导,瑶族人民得翻身。

瑶族人民得翻身,又得当家做主人。

感谢政府的恩情,

处处想着为人民。

真为少数民族想,千秋万代永继承。

围坐在火炉边的人多了起来,采风团的男士们对瑶族妇女精美绚丽的服饰饶有兴致,认真研究起来了。村里的妇联主席阿芳拉起了我,热心地给我穿上她崭新的民族服装。拍照纪念罢,我脱下这套盛装,给采风团的美女们穿到户外拍照。她们兴高采烈地出去,又美滋滋地回来,互相分享着美照。

说起来,我与阿芳、阿妮及村委副主任阿斌都是同龄人,他们当年读的是中专,学的是林业、兽医专业,毕业后他们都曾到江苏、广东等发达地区务工多年,见过世面,是村里最优秀的瑶族代表人物。文友们见多识广,阅历丰富,对村里的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给出了很好的建议。大家用壮话、瑶话、仫佬话、官话侃侃而谈,亲如一家,相约待二级路修好后再来。有年轻的两委班子带领乡亲们搞乡村振兴建设,加之国家林草局派驻的第一书记神助攻,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新瑶乡不只是在梦里。

是什么让县作协采风团不辞辛劳远道而来?我的内心有了答案:是这里独具一格的森林风光,是雄壮的雨平山,是诱人的美食,是纯朴的民风,是勾起乡愁的瑶寨,是发展前景美好的纳翁乡,都有之吧,但更多的可能还是基层文学创作者们根植于人民、讲好百姓故事、为人民创作的初心。

纳翁,有酒有水有故事,你是那个愿意读懂她的人儿吗?

来源:秀美罗城

1
查看完整版本: 纳翁篇山头尖遭遇笔头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