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失禁是什么状况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社教少了这些,围炉煮茶就不讲究了
TUhjnbcbe - 2024/5/1 16:37:00

天气渐冷,围炉煮茶成为时下最热门的新中式生活方式。红泥火炉,烹雪煮茶,随手一拍,“碳热”的冬日氛围便扑面而来。

若想从茶水沸腾,烤物毕剥的情境中品出古代文士茶炉围坐清谈的风雅,煮茶的水,烹茶的壶,饮茶的碗,拨茶的匙……没有一处是不讲究的。

茶水

适逢冬至节气,水泉动,一阳初生。天地笼罩寒气,自山间汩汩而出的泉水,却如预示不久后的春日般,涌现生机。

陆羽《茶经》中建议烹茶要用山泉,沏茶的好水常在风景胜地、名茶产区。如西湖龙井茶,伴有虎跑、龙井泉;庐山云雾茶,伴有谷帘泉;太湖碧螺春,伴有惠山泉。所谓“拣乳泉石地慢流者上”,顶好的水泡顶好的茶,自然也要配着顶好的器具。

茶具

茶具,古代亦称茶器或茗器。西汉辞赋家王褒《憧约》有“烹茶尽具,酺已盖藏”之说,这是中国最早关于“茶具”的记载。至唐,“茶具”一词在唐诗里较为常见,诸如陆龟蒙《零陵总记》中说:“客至不限匝数,竞日执持茶器”。白居易《睡后茶兴忆杨同州诗》:“此处置绳床,旁边洗茶器”。

俗话说:“水为茶之母,壶是茶之父”。茶、水、火、器四者相配,缺一不可。茶具不仅是饮茶时不可缺少的一种盛器,不同的茶具对于茶叶的色、香、味有不同的影响,同时,一件高雅精美的茶具,本身便极富赏玩的艺术价值。

譬如汉族传统名瓷建盏,乃是宋朝皇室御用茶具,也是宋代八大名瓷之一,多口大底小,有的形如漏斗,器型整体较饱满,手感重,以建盏盛茶,能保温蓄热,提升口感;白瓷茶具杯壁较薄,无纹轻透,散热性、透气性好,用来盛泡不耐高温的鲜嫩茶,可平衡茶汤温度,不夺茶香。

品类

“美食美器”,从粗放式羹饮到细啜慢品,饮茶方式的发展,令茶器也拥有各种纷繁品类。

陶土茶具

明代文震享《长物志》记载:“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

宜兴紫砂壶早在北宋初期就已是品茶名器,明代广为流行。烧结密致,胎质细腻,既不渗漏,又有肉眼看不见的气孔,且传热不快,碰杯啜饮不至烫手,造型简练大方。

瓷质茶具

瓷质茶具,坯质致密透明,无吸水性,音清而韵长,且颜色缤纷,造型也各具特色,瓷器泡茶,能较长时间保持茶叶的色、香、味。

漆器茶具

较为有名的当属北京雕漆茶具、福州脱胎茶具、江西鄱阳等地生产的脱胎漆器等,轻巧美观,色泽光亮,能耐温、耐酸,多为黑色,也有黄棕、棕红、深绿等色,并融书画于一体,饱含文化意蕴。

玻璃茶具

现代,玻璃茶具也颇受青睐,用玻璃器皿泡茶,水中茶叶上下浮动,叶片逐渐舒展,都可一览无余。玻璃晶莹剔透,可塑性强,杯中轻雾缥缈,有奇异观赏性。

金属茶具

历史上有金、银、铜、锡等金属制作的茶具,尤其是用锡制作的储茶茶器,有较好的防潮、避光、密封性能,更有利于散茶的保藏。

竹木茶具

陆羽在《茶经·四之器》中开列的28种茶具,多数是用竹木制作。竹木茶具来源广,制作方便,对茶无污染,对人体无害,缺点是不能长时间使用,无法长久保存。

玉石茶具

玉石茶具中,含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经水浸泡,能够析出多种元素;且玉石天然形成的纹理加之天地滋养的茶田,茶叶,茶汤,茶具,尽显天然之美。

“茶”字的精妙,尽乎“人在草木间”。茶蕴风雅,或许自“茶”字诞生之初,便肩负了一种非比寻常的天地哲思。

一盏热茶在手,半冬的风雅之事便足了。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1
查看完整版本: 社教少了这些,围炉煮茶就不讲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