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失禁是什么状况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在没有暖气的古代,他们靠这些神器取暖
TUhjnbcbe - 2023/12/23 20:18:00
白癜风土方治疗办法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205318.html

现代化的今天,取暖已然不是问题,如空调、暖气、暖宝宝等。不过在古代,在那个没有电力、热力技术的时代,我们的先人是如何度过漫漫的冬日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古人的那些取暖神器。

01烤火盆

毋庸置疑,在长达几千年的古代,古人取暖的主要方法是烤炭火。

不论贫富,古人们都用炭火取暖,但是富裕人家所用的器具炭盆不仅精致考究,而且分工也很明确。与炭火盆配套使用的还有火盆架,富贵之家不惜用贵重的*花梨来制作。

胤禛行乐图围炉观书

火盆可随时点燃和熄灭,自由控制“供暖”时间和热度,快速高效。聪明的古人还会合二为一:在火盆里烧松枝,可为居室添香;在火盆上浇点水,秒变“加湿器”。史料记载,火盆起源于黑龙江,据说是在三国时期开始使用的,已近年。

清代火盆清代楠木如意足火盆架

炭盆的取暖方法可以说在古代相当普遍,但是这其中也有个问题,如果屋里想多放几个炭盆,让满室都暖和起来,炭尘就会增多了,弄不好灰尘四起。

02手炉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一到冬天,人们都会下意识地把手保护起来,手的温度感受直接影响我们对于冷热的判断。于是,我们现在还能看到一些古人的“暖宝宝”——手炉。

清乾隆掐丝珐琅鎏金团鹤手炉

手炉是用来暖手的小火炉,炉外加罩,且精巧玲珑、形状多样。甚至还可放在袖子里暖手,又被称为“暖手炉”、“火笼”。

清乾隆朱漆描金龙凤纹手炉

手炉一般用铜制作,铜的导热性能好,人们在椭圆形的铜质炉内放火或者是尚有余温的灶灰,炉子外加罩,炉上加小提手,便于携带。

手炉在我国的历史非常悠久,关于其起源,目前说法尚未一致,但可以明确的一点是,手炉在明清时期最为盛行。

既有手炉,那么肯定会有与之相对应的足炉。

足炉在体积上要比手炉大一些,是一种用锡或铜制成的扁瓶子,一般为南瓜状,上方有一个带螺帽的口子,热水便从这里灌进去,灌满热水后放进被窝,这样晚上睡觉就十分暖和。因此足炉也被称为“脚婆”、“汤媪”、“汤婆子”。

民国铜错花迎春图脚炉

《红楼梦》第九回中,描写宝玉到学堂读书:“脚炉手炉的炭也交出去了,你可着他们添”。从中可见,手炉、脚炉是大户人家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

03暖椅

身处冬季,除了裹上厚实的服装外,最惬意的莫过于“宅”于家中享受暖气熏人的惬意。所以,明代的文人李渔针对这样一个问题,发明了一件神奇的家具——暖椅。

暖椅实为书桌与座椅的一种结合体,只是椅子下面设计了一个抽屉,抽屉里面放置炭炉,这样一来全身就都不冷了。

李渔声称暖椅能把周身全部容纳进去,暖椅前后各有一扇门,两边安有木板,臀部下面和脚下都装有栅栏。

四出头官帽冷暖椅

用栅栏是为了让火气进来,用木板则是让暖气完全保留下来,前后安门是为了前面进人后面进火。

有了暖椅以后,按说已经惬意多了,可这还不够。因为李渔发现,在写字的时候,砚台的墨汁会结冻,也要想办法增温溶解才行。

04暖砚

于是,古人发明了暖砚。作为文房四宝之一,砚台的造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抄手砚”在宋代时候就已经出现了。

清康熙五彩长方形瓷暖砚

人们将砚台的底部掏空,前端和两侧留边与砚堂相连,三边如足,平整着地,手可插入,便于移动。

有的抄手砚掏空体积较大,远远超过了手掌的厚度,有近10厘米。在这个空间内,可以放一根小蜡烛,对墨汁缓缓地加热。

明代铜洒金镂空暖砚

与今天化学试剂合成的墨汁不同,在古代,墨的原料包括煤烟、松烟、胶等,严格地说,墨水并不是液体。

墨块用水溶解,也就是磨墨之后,是以胶体的状态存在。因此,一旦研磨好的墨汁放置不用,很快就会凝固。

05汤婆子

其实在古代就已经有了暖宝宝,但是当时的暖宝宝并不像我们现在这样便捷,而是采用热传递的方式来实现取暖的,又称为“汤婆子”。

汤婆子

“汤婆子”也称“脚婆”,这类取暖用具和今天我们常用的暖水袋很相似,在“汤婆子”面灌入热水,充满热水后放置被窝以提高温度。

汤婆子外型有两类,一类圆形,另一类椭圆形,一般说来椭圆形贵重些。过去手工制作的产品也是圆形易,椭圆形难,加之使用时椭圆形易裹易放,椭圆形就显得高档一些,尤其铜制的。

汤婆子

寒冬夜里,在被窝底下放一个“汤婆子”,就能一夜睡到天亮。这在古代,已经算是非常舒适美好的事情了。

06富人穿裘衣,穷人穿纸衣

古代虽然没有羽绒服,但各种裘皮大衣会轮番登场。在古代,用动物毛皮制成的“裘”是达官贵人必不可少的冬季御寒法宝。

裘衣是由羊、兔、狐、獭、貂等动物皮毛制成的皮衣。明朝以前棉花种植并不普遍,所以裘衣是御寒的最佳选择。毛面向外,且裘外再罩一层“裼衣”,这是古人穿裘衣的标配。

在古代,穷一些的人穿不起裘,就穿“纸裘”。纸衣并非我们现代理解的易烂、易碎之物。古时的纸以树皮为料,坚韧且厚,含有大量的植物纤维,抗拉力强,纸质密实,抗风抵寒效果奇好。

制纸的原材料充足,取之方便,制作工艺也简单,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便宜耐用,是贫民最常用的制衣材料。唐宋时期,纸衣几乎是平民阶层的标准装备,制作纸衣甚至还成了一门专门的行业,有独立的制作和浆洗作坊。

据考证,这种纸应该比较像是“无纺布”,它们都是纤维做成的薄片,未经经纬线的织造。

07火锅

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已经有火锅了,但用的不是锅,而是鼎,准确的叫法应该是“火鼎”。铜制的锅子与陶制的砂锅,到现在还是最实用、是最普遍的火锅器皿,而大的鼎最后则延伸为权力的象征了。

故宫博物馆中的西周文鼎

宋代,人们开始用火锅涮肉吃了,真正奠定今天涮肉火锅基础的是蒙古族人。蒙古族人好吃羊肉,但在外行*打仗时,他们就将羊肉薄切,在沸水里涮一下即熟。随着蒙古族人征服中原,这种火锅也传入了内地。

在所有朝代中,喜欢且最会吃火锅的当属清朝人。在清朝,火锅不仅在民间盛行,而且成了一道著名的“宫廷菜”,在清宫中被称为热锅,清宫御膳食谱上有“野味火锅”,曾被作为国宴。

热气腾腾的涮肉火锅,在北方更受欢迎,因为它不光好吃,还能取暖。

08结语

今天随着科技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古老的取暖御寒物件渐渐被取而代之。但是不管怎样,这些方法技术永远具有启发意义,且这些经历数百上千年的实践经验总结,这些凝聚了中国古人劳动智慧的结晶和文明见证,永远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被遗忘。

1
查看完整版本: 在没有暖气的古代,他们靠这些神器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