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已经是一八年的年末了,同时也已经进入了深冬之际,天气变得越来越冷,人们穿的也越来越多,在北方除了各种面料的保暖衣,羽绒服之外,水热毯、电热毯、暖气、空调也是过冬必备,特别是在没有暖气的南方,家里和室外一样冷,据说被子都是湿的,真的是靠”一身正气“呐!好奇的小编不禁脑洞大开。那么在寒冷的古代,古人们都是怎么过冬的呢?
第一,最简单的也就是加衣加衣啦。古代的暖衣神器,就是——裘!
《礼记·月令》中就规定“孟冬,天子始裘”。由此我们得知,裘是古时王公贵族们冬天必不可少的御寒衣物。“以毛为表,美人衣裘“,说到这个经典造型就不禁会想起《红楼梦》里的王熙凤。剧中的王熙凤穿戴总会给人一种非常华丽的感觉,尤其是在冬天。除了想要表现地位的尊贵之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王熙凤流过产,要非常注意保养保暖,不能受寒,而裘衣在古代是最保暖的了。在古代,古人们过冬惧寒,裘衣可以算是古时的终极防寒的衣物了。而古人穿裘也一直延传至今。
第二,那就是一家一户的“小太阳”啦。古代的快速变暖神器——炉!
古代也有“小太阳”,想不到吧!用陶土或铜铁打制成的贮火器具,专供室内使用的熏炉,又被称为暖炉、红炉。还记得古装剧里,一到冬天,各位小主们手里捧着的小手炉吗?真的可以说是很精致了。在暖手的小火炉里,放入火炭或尚有余温的灶灰,炉外再加一个罩子,以防各位小主烫伤,又被称为暖手炉、火笼。冬天许多人都有手脚冰凉的毛病,手上有暖手炉,脚下当然也有暖足炉啦。暖足炉又被称为脚婆,其实也就是我们现在的热水袋!
第三,那就是穿越时空的”中央空调“啦。古代的长暖神器——椒房!
提及花椒,我们想到的就是炒菜时用的花椒,古代人怎么还拿来取暖了呢?小编觉得可能麻麻的感觉会让人感觉到热?椒房的建造,是利用花椒和着泥涂抹墙壁的,能够使宫殿保温,并且还带有芳香的气息。汉代典籍说“椒房殿名,皇后所居也”,所以这屋子是皇后VIP“空调房”,后妃住,那是皇恩浩荡。
第四,那就是过冬必吃的”麻辣小火锅“啦。古代的最爱神器——火锅!
12月的寒风嗖嗖的,是不是全身都在想念热腾腾的火锅!现代人是这样想的,而古代人也是,要不怎么说,冬天与火锅更配呢!其实早在战国时期,火锅一词就已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之中了,只不过那时吃火锅用的是陶罐并非现在的铜火锅,继而到了宋代,经济的繁荣昌盛,普通老百姓吃火锅也就非常的普遍了。元朝的时候,火锅流传到了蒙古一带,吃火锅就变成了涮牛羊肉。到了清朝的时候,无论是民间还是宫廷,吃火锅已经成为冬天的爱宠了。正所谓在冷冷的一天中要是能吃一顿辣辣的火锅,满足一整天!
看到这里,你还会为古人们如何取暖而担忧吗?其实大可不必,古人们也拥有着我们中华五千年的智慧呐,还是先去吃顿辣辣的火锅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