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张全国抗冻地图在网上悄然走红。出乎意料的是,最抗冻的不是天寒地冻的东北,也不是四季如春的海南,而是长江以南一带。
想想也对,北方室外虽冷,但室内有暖气护体,东北的热炕头真暖和;两广和海南属于亚热带,老天爷照顾;只有长江是个天然分界线,长江以南,南陵以北,既没有暖气护体,也没有老天爷照顾,阴冷阴冷的,特别是寒流南下,北风一吹,只好冻成狗。
关键时候,还是要靠空调,暖风吹起来。
可中国古代呢?没有暖气,没有空调,比现代还要冷,漫长的冬天该怎么熬?
中华五千年,冬天的平均气温是不断变化的,不同时代的气温相差还挺大,从五代十国开始,中国便进入一个持续寒冷期,特别是宋、辽、金和明末清末阶段,全国平均气温是最低的,堪称历史上的“小冰河期”。
冬天,对不同阶层的人们来讲,感受是不一样的,正所谓“几家欢乐几家愁”。
1,烧炭生火取暖
人类很早就发现了火的作用,不仅可以用来烤熟实物,还可以取暖。
今天来看,生火是一件很稀松平常的事,特别是农村,柴火、煤炭都是常用的取火燃料,在没有暖气的广大农村,现在仍然普遍烧炭生炉子取暖,不时发生煤气中*的悲剧。
但在古代生火取暖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古代煤炭并不普及,冬天取暖主要使用木炭,木炭不是柴火,必须要使用特殊木材烧制才行,普通百姓并不掌握这些森林资料和烧炭技术,所以必须花钱购买,白居易的《卖炭翁》讲的就是一个在山里烧制木炭的老翁的故事。
皇室贵族和富豪之家自然不在话下,皇帝每年冬天都会赐给后宫嫔妃和朝廷高官木炭,我们在宫廷剧中经常可以看到,他们不仅有大的火炉或炭盆,足够房间取暖,还有专门的暖手炉,放在桌上温暖双手,即便皇帝不赏赐,他们的工资收入购买木炭取暖也毫无压力。
唐代诗人白居易,虽以清正廉洁著称,到了冬天却颇有诗情酒意,生起一方火炉,喝上两盅小酒,不亦暖乎?所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平民百姓就要稍微吃力了,每到冬天就要挖空心思,攒钱买一点木炭过冬;那些穷苦百姓更惨淡,他们身无分文,很可能一点木炭都买不起,只好想别的办法取暖,饥寒交迫之下,冻死者不在少数,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这一不平等现象的真实写照。
2,穿厚衣盖厚被
天越冷,穿的越多,盖的越厚,这是最简单的道理,也是百试不爽的取暖招数,但在古代,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穿棉衣棉裤,盖厚被厚褥,穷人富人之间差距十分明显。
皇室贵族和富豪之家,冬天可以穿上各种天然皮毛大衣、厚厚的棉衣,皇帝每到冬天都给嫔妃和高官们赏赐丝绵或棉花,让他们吃饱穿暖,一件不成就穿两件,头、脸、耳朵、手……平时露在外面的全部武装保护起来,一定冻不着。
被子也是如此,越厚越暖和,一层不行就盖两层,虽然压到身上很重,但暖和才是第一位的。
在元末明初以前,棉花还没有在全国普及,冬天的衣服、被子都是絮入丝绵、芦花、蒲绒、木绵、纸絮、甚至稻草,这些东西保暖效果都不如棉花,但总比没有强。
即便是芦花、稻草,也不是所有人都能用的,唐代大诗人杜甫一生贫困潦倒,连所像样的房子都没有,他的被子就是“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3,暖水壶
古人很早就发明了暖水壶,把热水灌入陶壶瓷壶中,就成了一个暖水袋,既可以平时抱在手里,踩在脚下,也可以塞到被窝里,抱着取暖。
这种方式直到现代还用,作者记得小时家里没有暖水袋,父母就用一个输液瓶灌上水,晚上抱着暖被窝;第二天早上,把水倒出来,还可以洗手洗脸,比冰凉的冷水好多了。
4,火坑火墙
古人很早就发明了壁炉、火墙、火炕,用于卧室或冬天洗澡时取暖,当时人已经懂得一氧化碳中*,所以壁炉和火墙都设计有排烟口通向室外,类似西方的壁炉和现在的土暖气,但这些取暖方式都受制于一个因素——炭,没钱买炭,火炕火墙都玩不转。
5,晒太阳
这是一种最经济实用的取暖方式。古代农耕社会,冬天是没有农活的,老少爷们到了冬天,只要有太阳,都蹲在南墙根晒太阳唠嗑,既能取暖,又能补钙,一举两得。
6,抱团取暖
最原始的取暖方式是抱团,不管有钱没钱,只要有老公、老婆,两人互相抱着,使用身体互相取暖,总强过一个人单身冻成狗,实在不行就摩擦生热。君不见影视剧中,男主角或女主角落水受冻时,必有异性毅然脱掉衣服,使用自己的身体抱着主角取暖。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还知道古人有哪些有意思的取暖方式?你们小时候或者现在又是如何应对寒冷冬天考验的?欢迎留言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