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诗云“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这就是寺坡山村的真实写照。常常喜欢行走在这样的古村落,它们虽然繁华褪尽,但骨子里却透着宠辱不惊,在岁月的流淌中依然保持平静。它们虽然有些荒凉,即将被人遗忘,却存在着真实的生活气息。
走进新安县石井镇寺坡山村,仿佛走进了时光的深处。村口高柳鸣蝉,精巧的荷花池、曲折的水上木桥、古色古香的凉亭,构成一幅清新的高山园林美景。寺坡山静谧、安闲,村内绿树众鸟、青瓦石屋,一条条石板铺就的小径延伸至各家各户,整个小村就像一个错落有致的石阵,安放在大山深处。这里的老人老屋幽静自然,老碾、粮仓和古房相得益彰。
寺坡山村是一个隐在大山中的小村落,因山中曾有古寺而得名。但古寺早已被毁,如今村里人已很难说清古寺的来历。古寺占地好几亩,昔日香火鼎盛,山也因此得名寺院山,后来改为寺坡山。寺坡山村有三个自然村,自西向东一字排开,分别住着王、马、张三姓人家,住的基本上都是依山而建的石头房子。其中王姓是直接从山西洪洞县迁来的,马、张两姓则辗转多处,最后才在这里落户。这些石头民居大多已有数百年历史,现存最古老、最气派的当属三院相连的马家院。
这个马家院,出过大人物。比如马小文、马文庄叔侄,村民至今津津乐道。马小文是民国时期很有名望的教书先儿,人称马老六。和张伯英(即张钫)、姚北辰、冯玉祥等*界*界要人私交很好,张伯英的大少、二少都是他教的。作为当地耆宿,马小文还参与了民国版《新安县志》的编修,负责“社会、实业、人物、仕进”等部分。民国二十四年书成,序言中提到“马小文长卿”,原来他名长卿,小文(一说筱文)是字。与叔父的“文”相比,马文庄的“武”也不逊色。马文庄上过抗日大学,曾任豫西剿匪总司令。
村里有上万亩山林,山下就是龙潭沟。寺坡山村和龙潭沟村本在一起,年分开,当时两村各有千把口人。由于山上交通不便,人口外流严重,目前村里有多口人,其中近一半都搬迁到了镇上,还有几十口迁到了外县、外市甚至外省。留下的人中,大多都外出打工了。在马家院子有两棵古槐,其中一棵相传为马姓迁来时所栽,已有岁了。另一棵也有多年树龄。
村委会到景区间有一段“培固炎*根脉”的文化墙。墙体青砖青瓦,磨盘石磙,嵌出了各种精美的图案。碧波荡漾中,一帆风正满,沙鸥翔集,千里送客船。石磙的火炉火正旺,两侧各一朵向日葵花开争艳。寓意村民们生活红红火火,蒸蒸日上。姜干石攒成的房,小绵羊,挑着瓷罐汲水的农民,栩栩如生。
古村落右手边,红石铺就的小广场,内有匠心独运的水系景观。红石垒起柱形高台,柱体嵌石槽磨盘,顶塑大水缸。一群彩衣和尚依缸仰望,作祈雨状。石柱底部正前方,青草红花环绕着一泓清水,水中一架碾盘上倒扣一只瓦罐,依着景观错落有致的散放着莹润的石头,清水的石槽,甘泉的水缸,青瓦堆叠的造型。每一个物件都摆放得恰到好处,足见匠人们用心精巧。
王姓所在的自然村位于村西,也是路的尽头。这里的石头民居错落分布,多数没有大门,甚至干脆不砌院墙。本村人少了,有些外地人却把这里当成了世外桃源,闲暇时总来住上几天。能在时光凝固的地方驻足,也是一种幸福。
寺坡山村是一个幽静、不染红尘的村子。这里静谧,安然,绿树青鸟、青瓦石屋,一条条石板铺就的小径延伸至各家各户,整个小村就像一个错落有致的石阵,摆放在大山的摇篮中。
欢迎喜欢的朋友留下你们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