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张一直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它以不同的身份和作用出现,比如新年春联、产品包装。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纸在材质、性能、种类等多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不少艺术家、广告公司纷纷选择将创意呈现在纸张上,这让人们意识到,创意并不局限于视频、广播等媒介上,看似平平无奇的纸张所能承载的创意灵感,也不容小觑。
当纸作为一种传播载体
01.海报媒介
爱沙尼亚研究调查类报纸EestiEkspress利用纸张的两面性,创作了具有AB面的系列海报。比如右图海报,A面是一男一女在拥抱,但温馨的画面其实是个假象,B面,呈现出女孩倒在男孩怀里、失去自主意识的事实。标语“WEHELPYOUSEETHETRUTH”意在说明,媒体呈现给大众的新闻并不一定是真相,而该报纸希望自己能够在过度包装的时代,帮助人们树立对信息的辩证思维和理性思考。
02.报纸媒介
为了宣传《权力的游戏》,HBO承包了《纽约时报》的版面,试图颠覆报纸在人们心中的固有形象——规整的文字和黑白的颜色,颇有创意地将龙的身影呈现在报纸上,既不影响文字的阅读,又能在视觉上形成一种强烈的冲击,再由吸引人的图像转而发现版面底部《权力的游戏》的宣传标题,使信息的触达率得到了很大提升。
采用过类似做法的还有三星。为了在瑞士推广GalaxyS8手机,三星承包了当时瑞士规模最大的德语日报——20Minuten的版面,一方面,为沉闷的报纸增添视觉色彩,让GalaxyS8手机的推广辐射到更广泛的人群;另一方面,也突出了GalaxyS8手机的随心标记功能,提高人们对该功能的兴趣和好感度。
日本新闻协会也曾做过这样的创意:为了庆祝平成年最后一个新闻周,协会邀请木村拓哉15岁女儿Kōki,将她的头像登上全日本74家报刊,宣读日本新闻协会的宣言。报纸,对于日本民众而言是日常必备品,因此当地拥有不少报亭,很多家庭也会有订阅报纸的习惯。日本新闻协会就利用“报纸在人们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和地位”这一消费者洞察,运用醒目的头像,让人在很远处就能看到报纸。加之Kōki的人气和颜值,吸引了不少日本民众购买并阅读日本新闻协会的宣言。
03.杂志媒介
瑞典五金零售品牌ClasOhlson,看似只是在杂志上投放了产品广告,却绝非如此。他们将植物种子嵌入杂志内页中,当人们撕下内页,放在花盆中,不久就能收获一株好看的盆栽。杂志,在传统认知中,是单方面进行信息输出的载体,很难与读者进行互动,但ClasOhlson却通过杂志这一媒介将内容信息进行了有效延伸,正如广告语说的“Thisadwillgrowonyou”(这则广告会从你这里生长),信息不再以文字形式进行传播,即转变了它的呈现方式,实现了杂志的“一纸多用”。
04.视频媒介
本田公司的这则定格广告《纸》虽然是一支视频广告,但是在内容呈现上,却利用纸的强可塑性,通过纸的折叠、拼接等常见的处理方式,展现本田60年的创新之路,以此来纪念公司的发展历史和产品。大量的内容、多种本田科技的使用场景,仅仅通过纸张这一种媒介来呈现,在体裁上可谓是“物尽其用”。
来自法国的艺术家BenoitLeva,发布了一支名为“IamSquare”的视频。视频主要通过将一个普通的小纸盒拟人化,来表现人们丰富的情感。在视频中,纸盒会对不同的情绪和性格进行不同的表达,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个体的独特性,许多人的外表可能平平无奇,但每个人都是特殊的存在。
多力多滋发布的一则“超级碗”的零食广告,讲述的是生活中总有很多不顺心的事情对自己施压,让自己成为可以随意被风吹走、被扫地机器人卷走、被服务员忽视的“纸片人”,视频通过主人公在2D、3D之间的形象转换,试图引起人们的共鸣。视频利用纸的轻、薄等物理属性,巧妙地表现出无法掌控生活的无力感,从而鼓励人们要在生活中寻找点乐子——吃多力多滋薯片来愉悦自己。
当纸作为一种形色载体
01.外观包装
南非设计师RickyStoch成长于南非艾滋病危机最严重的时期,他以此为灵感,将现阶段的设计重点放在抗逆转录病*药物上,他重新设计了一款可以粘贴在常规的药瓶上的贴纸,用“刮刮乐”的方式来帮助患者记得每天服药。一方面,帮助有间隔服药需求的患者,能够记录下吃药的情况;另一方面,能在服药的过程中增添趣味性,让他们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斗志和勇气。
随着年的到来,麦当劳迎来了它新的十年。为此,创意设计公司Pearlfisher为品牌设计了一套全新的视觉系统,将麦当劳所售卖的产品都能与其包装对应。比如,麦当劳的经典产品“巨无霸”,Pearlfisher利用卡纸能准确地呈现色彩的特点,大胆舍弃了产品名称,并运用解构产品后所得到的简单图案,展示出产品丰富的用料以及“巨无霸”的身份。丰富的色彩,不仅让购买麦当劳的人们还未见到食物之前就产生了食欲,而且营造了舒适、愉快的就餐氛围。
02.产品设计
日本纸雕公司TRIAD与建筑模型合作,推出了年OMOSHIROICALENDAR纸雕日历。纸雕日历选用了硬度较强的纸张,在每一张纸张上都刻有相应的印痕,随着时间的推移,日历一张张被撕下,最后,纸雕的形态逐渐显露,让消费者自然参与到纸雕艺术的创作中,感受它的魅力。纸雕传统技艺和日常用品相结合,一方面,让艺术品走进了大众生活,提高了大众的审美能力;另一方面,也打开了纸雕艺术的知名度,增加了相应的影响力。
商务人士往往在外出旅行时,会为“是否携带占空间的剃须刀”这一问题而犯难。另外,酒店提供的一次性剃须刀,到最后都会成为成吨的废弃塑料制品,不利于环保。
因此,日本品牌Kai设计了一种无塑料的剃须刀,利用了具有防水功能的纸张,通过折叠纸张来替代一次性剃须刀的塑料部分,保护刀头的胶带也可取下,用于固定手柄形状,提高握持时的舒适感。此外,纸质版剃须刀重量仅4g,可展开携带的设计也大大方便了商务人士携带,助力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环境保护。
03.材质选择
美国库尔斯淡啤酒品牌注意到,人们喜欢在冬天的时候围着火炉吃喝谈天。为此推出了一款“ChillStarters”的助燃块,除了贴合消费者的使用场景之外,品牌还注意到,在年所经历的一切都非常糟糕,消费者经常以此为谈资,吐槽、抱怨心中的不满,因此品牌回收了年的报纸并作为这款助燃块的原材料。这不仅实现了纸张的二次利用,还试图让消费者在使用时产生仪式感,用发泄的方式将一切的糟糕都扔进火炉里,重新开始生活,在精神上能够激励人们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希望。
年,威尼斯运河的生态系统受到藻类植物的破坏,既污染水质,也让台阶上长满了苔藓,影响整个城市的市容风貌。于是,威尼斯纸业公司Favini将这些藻类植物加工处理成了纸张,这种纸张的颜色、质感与普通纸张不同,带有威尼斯地区特有的印记。意大利设计师PabloDorigoSempere利用了这种特殊纸张设计了一组威尼斯城市邮票,这套邮票上的条形码模拟了威尼斯水波的流动造型,从产品材料到设计理念都透露着威尼斯的历史文化、自然风貌和风土人情。
当纸作为一种内容载体
01.文字内容
来自英国的书籍雕刻艺术家SuBlackwell,善于将二手书的纸页相互堆叠、排列后进行雕刻,完成对文章内容在视觉上的再现。在细节上,艺术家还会利用灯、丝线、灯罩等道具,让雕塑的细节更加精致和丰富,让纸张不仅仅能进行文字记录,也让二手书能以艺术品的身份得到重生。
02.风格内容
来自俄罗斯的艺术家AsyaKozina和DmitriyKozin,不仅利用了纸张轻薄、可塑性强的特点,他们还观察到纸张具有很强的表现张力,由此,在发型和服装这些领域进行了纸的艺术创作,让造型在内容、风格上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他们的创意灵感来自历史,不少造型是巴洛克风格、蒙古风格,他们的创作不仅是对历史的复刻,更加融入了美学的思考。目前,他们的作品已经被博物馆收藏,作为历史、艺术史与时尚史展览的重要象征。
03.功能内容
谷歌曾开启一项名为“DigitalWellbeingExperiments”的实验,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