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失禁是什么状况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跟端午节有关的莆仙方言你还记得几个
TUhjnbcbe - 2023/6/18 20:38:00

端午节是莆仙民间的重大节日,包含了多姿多彩的民俗事象,文化内涵丰富,地域特色明显。关于端午节的莆仙方言谚语,则如实反映这个大节的民俗,说明当时的气候农事等特点。

首先要说端午节的名称。

在我国,端午节是个大节,其名称也多种多样。一般称端午节,根据时令特征,也称端阳节、重午节、正阳节、天中节;根据节日民俗活动,又称龙舟节、龙节、菖蒲节、浴兰节、女儿节等等。而在莆仙地区,我们称之为五日节,比较独特。莆仙端午节,从五月初一就开始了,一直延续到初五,每天都有民俗活动,而在初五进入高潮,所以称之为五日节。闽南叫“五月节”,节俗活动集中在五月初五。

一些莆仙方言谚语说明端午节的民俗活动

▍五日节棕,恰一槌

图片来源于网络

莆仙端午节做粽子,会把几个粽子的线头结在一起,这样可以从线头提起,下端几个粽子挤挨成一堆,拿起来方便。这个谚语意思是把零散的东西集中起来。“恰”是莆仙话表达“捡”的那个字的对音字。

▍五月画虎蛋

涵江实验幼儿园的孩子们画的“虎蛋”

这是民歌《十二月歌》中的一句。这首歌只有十二句,每一句只说一个月的名称及这个月的最有代表性的民俗活动或物产。画虎蛋是在五月初五这一天,人们在煮熟的鸭蛋的大头画上虎头的像,装在蛋兜中,挂在小孩的脖子上。这是借猛虎以镇邪,因为虎是兽中之王。记得小时候的蛋兜很长,起码可以装五六个蛋,一嘟噜。

▍早桃四月八,晚桃五日节

吴芹芹/摄

莆仙桃子的成熟期较早。有的农历四月初就成熟了。晚桃五日节的证据之一是,端午节我们用五色线编成蛋兜,装上煮熟的鸡(鸭)蛋时,兜里还会放一两个桃子。这说明桃子是端午节的当令水果。那时杨梅、梅子刚过,荔枝未熟。不过现在莆仙地区桃子很少了。端午节的当令花儿是龙船花,俗称仙丹,这种花儿会迎来美丽的大蝴蝶。而埔姜(俗称慕香)蛋草则是当令青草,前者是初五早上人们采摘的用于煎汤沐浴的午时草中的一种,市场上有卖,后者用于煮蛋。

▍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食一日,初六嘴企企

吴芹芹/摄

这是一首儿歌,概括了莆仙端午节期间的活动。莆仙端午节,从五月初一到初五,每天都有民俗活动。糕指米糕,螺是织纹螺。初四在门框边插上艾草、菖蒲,初五赛龙舟(俗称扒龙船)。嘴企企,张大嘴巴盼望的样子。其实初五是端午节的高潮,还有用午时草煎汤沐浴,吃面,吃蛋,挂蛋兜,斗蛋,用雄*酒喷洒室内等活动。中午那丰盛的面条,现在很多家庭可能会煮成卤面的。吃完面,沐浴后,人们穿上漂亮的夏装,面貌一新,身上透出午时草的香味,挤到河岸边去看赛龙舟。刘克庄《贺新郎·端午》词:“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结束指装束打扮。可见那时候的人们也是在端午节换上节日装束,并互相夸耀。钗符是端午节避邪的一种头饰。艾虎指用艾草做成的像老虎的东西,旧俗端午节戴在儿童头上以驱邪祛秽。这两种习俗似乎没有传承下来。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人们还会在烘炉(红泥烧制而成的小火炉)内装上干橘子皮、苍术(也可以用晒干的艾草)等,洒上雄*,底上放一些干柴,点燃后,在各个房间里放一会儿,密闭门窗,以熏杀或驱除害虫。

▍闹热前,龙船后

图片来源于网络

闹热即热闹。庆典、节日、开幕式等热闹场景,最热闹的时候恰是在这些活动举行之前。那时人们在做各种准备工作,前来庆贺的人们,以及焦急等待看热闹的人们,还有主办方的宣传造势,使得场面繁盛活跃,热闹异常。而正式开始,比较正规,时间也短。活动之后,人去楼空,就静悄悄了。而赛龙舟由于关系到集体的荣誉,比赛中难免有打擦边球或作弊,到了比赛结束,引起争执、吵架甚至打架,那可热闹了!

▍有面末无处送节

莆仙民俗,已出嫁女儿每逢端午、中秋和春节都会回娘家给父母送礼,称“送节”。旧时送五日节,一般是出嫁第一年,五月初一。礼物有面粉(用于制作面条)、猪脚(带肉的猪腿)、鸡蛋等食物,以及衣服、扇子和雨伞等。这些礼物,用漆上红色的竹编礼盘(俗称花篮)装。这句谚语蕴含的意思是子欲养而亲不待,是非常沉痛的话语。面末指面粉。

▍东华闰五搭桥亭

吴芹芹/摄

每逢闰五月,从初一到初七,荔城区*石镇东华境会举行搭桥亭活动。在东华河道的各桥上搭上仿照古建筑的楼台亭阁,装饰彩灯,到了晚上华灯璀璨,与水波相映,流光溢彩。还有在河里搭水架。装架是莆仙民间流行的一种文娱活动,在游神或节日喜庆时,由儿童或演员装扮戏剧故事中的人物,骑马或站在车上游行,分别称装马架、装车架,而水乡也在河里的船上装水架,创造了一种新的娱乐方式。搭桥亭是隆重的民俗活动,本来是为了镇恶祛邪,祈求太平,到后来渐渐从避忌规范的神秘气氛中解脱出来,向娱乐方面发展,同时举行龙舟竞渡以及高跷、车鼓、十音八乐、戏曲表演等,变成了人神共欢的日子。

一些谚语说明端午节的气候农事活动

▍五日节霏

莆仙地区五六月份,属于梅雨季节,是一年中雨量最多的时候。端午节前,阴雨天气为主,细雨霏霏。霏,莆仙音梅。

梅雨季节的大洋瑞云村吴芹芹/摄

▍未食五日节棕,破袄古伓肯放

端午节前,虽已入夏,但由于阴雨连绵,久不见天,阳光与暑热无法穿过厚厚的云层到达地面。另一方面,持续的下雨又会降低气温,而且由于湿度高,水汽重,当气温较低或刮风的时候,就会觉得湿冷,特别是夜间。所以虽是夏天,还会用得着冬装。端午节是个转折点,端午节后,雨渐少,天多晴,气候稳定,进入盛夏。那一天开始,才可以把冬衣收起来。破袄(莆仙音“袅”)古指旧棉袄,伓肯意思是不肯。闽南也有“未食五月节粽,破裘伓通放”的说法。

▍端阳牛食露草,弥食弥吼,那惊长食烂草

大意是:端午节牛吃青草,边吃边叫,就怕长久吃烂稻草。谚语认为端午日湿气重,牛不安心吃草,预兆早稻成熟时多雨,稻草沤烂了。莆仙方言把稻草也说成“草”。这也反映了另一个民俗:端午节早上,太阳未出,农家会把耕牛拉出去吃带露水的青草。民间认为,端午节的百草是一年中药性最强的。

▍牛闲四月八,人闲五日节

四月八,一般已入夏,早秧已插完,薅草也快结束。旱地农忙早已过去,大豆、花生、蔬菜,长势正旺,茄子、苦瓜、丝瓜也都开花结果。这时候牛最安闲。而且据说四月初八是牛的生日。到了端午节,早稻也不用灌溉,施点肥就可以了。大豆将近成熟(端午节人们采摘的午时草中,要有整株带荚的大豆),花生开完花,正入土成果。南瓜已结果,玉米、冬瓜不久前已开花。由于经常下雨,农事活动较少,所以人们也就比较清闲,把端午节过成了防疫节,搞好个人和环境卫生,扫除五*,干干净净,迎接盛夏的到来。有的地方较早就开始龙舟训练,到端午节一决雌雄。

从莆仙方言谚语可以看出,由于莆仙地区端午节前相当一段时间阴雨连绵,潮湿闷热,容易发生瘟疫,也是各种疾病多发季节。端午节搞卫生,祛病防疫,除秽气,寄托了人们迎祥纳福、辟邪除灾的愿望,体现了绵延不绝的文化传承。

民俗活动

莆田侨乡时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部分图片来源于莆田市图书馆

作者:余学范

责编:吴芹芹

编审:郑育俊

监制:阮红

1
查看完整版本: 跟端午节有关的莆仙方言你还记得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