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廊坊一座遗址中,考古专家们发现了一件特殊的*铜制品,开始的时候,它被认为是一盏可以持在手中的灯,但经过鉴定研究发现,它居然另有妙用。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年冬季,在河北省固安县于沿村附近,一群村民正在在村东原奶奶庙(又称天仙宫)旧址挖砖时。村民们干得正起劲时,突然有人感觉铲子末端传来一阵振动,根据声音判断,其并不是一块石头,相反更类似于一件金属制品。为此,村民们开始小心翼翼的进行发掘,最终在地下找到了一件铁函,铁函被打开之后,其内藏有一批重要的文物。
当地的考古专家们听闻消息后立即赶赴现场,对地下发掘出的铁函进行了研究,并根据函上的铭刻标记确定,该铁函原本是该村宝严寺舍利塔基地宫内的文物。与此同时,经过公安机关的追查,大量同时期出土的文物也相继被追回,让遗失文物得以重新团聚,极大的保护了我国的文化财产。
值得一提的是,在众多被公安机关追缴回的文物中,有一件尤为神秘的铜器,它被考古专家们称作是“铜灯”。铜灯全身上下都由*铜打造而成,其头部为圆形,内部分为上下两层,其尾部斜插于头部下侧,形状类似于燕雀的尾巴,可以握在手中。总体来看,它的造型与古代人夜里手持的照明灯笼相似,由此考古专家们才会将其定义为“铜灯”。
此时一个问题突然出现了,“铜灯”究竟是用来做什么的?考古专家们一时说不清它的用途,但根据其推测判断,铜灯可能是古代手持灯的一种,具有极强的防风功能,换句话说,即使是提着它快速走路,铜灯内的火烛也不会因此而熄灭,反而会因为大量氧气的涌入而变得更加明亮。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真理往往是在发展中不断被发现的,“铜灯”的论断同样如此。在考古专家们一心一意研究铜灯之时,一位来自于陕西省某博物馆的老专家来到廊坊视察,他明确指出,眼前的*铜灯并非是古代的灯具,它的真实身份其实是一件炉子。
老专家的话令在场专家无不呆立当场,因为在过去的十几年中,铜灯的用途及规制已经得到了确认,老专家为何会如此肯定的对铜灯加以否定呢?原来,在山西省朔州市崇福寺弥陀殿内就存在一支相同的“铜灯”,它并不是一件实物,而是被描绘在壁画上的图案。老专家曾坦言,在他刚步入考古界的时候,甘肃省地区就曾出土过一件同样的“铜灯”,后来他又再次找到殿内的菩萨像,对其手中所持之物进行了对比,确认该物品绝非“铜灯”,而是一件“行炉”。
老专家指出,“行炉”是一种可以移动的炉子,其中的“炉”并不是指“火炉”,而是一种“香炉”。众所周知,僧人在举行仪式时,都需要香火的供奉,如此才显得尤为庄重、肃穆。但巨大的香炉无法满足供奉者对于神的崇拜,因此古代信徒们开始研制一种特殊的香炉,在其内插上香火,以手持的方式对神灵进行拜祭。在许多该教派的壁画中,都存在着大量香客手持行炉参拜的画面。至于行炉盛行的时间,几乎与该教派在中土兴起的时间重合,即从东晋到南宋时期,都曾出现过它们的身影。至于行炉为何会在后世消失?其中很大的原因在于元朝的建立,毕竟元朝统治者们拥有自己的信仰。
谈到这里,我们要表明一下自己的态度,对于古代文物,我们根本不怕张冠李戴,因为错误只是暂时的,真理才会永远存在。正是考古专家们拥有知错就改的态度,才让国人知道了关于信仰的历史,不得不说,这种精神弥足珍贵。
参考资料:《古物鉴赏》郑辉著山西文物出版社出版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