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北方屋里穿T恤、南方被窝苦哈哈的冬天。在今天,暖气和空调几乎已成过冬标配,但是在这两样东西还没有发明出来的古代,人们又是如何过冬的呢?今天,就跟无邪君一起,去了解一下古人冬天如何取暖的冷知识吧~
没棉花前穿什么过冬?
在没有羽绒服的古代,人们穿什么来保暖呢?
在原始社会,人们依靠动物皮毛御寒。到了文明社会,有钱人家还是穿由狐狸皮、貂皮等贵重兽皮制成的裘。古人穿裘,有毛的一面是露在外面的,战国初,魏国开国君主魏文侯有一回出宫巡视,路上碰见一个反穿皮裘身背柴草的人,很是纳闷,问及原因,那人回答道,“因为只有一件皮裘,如果干活时把毛穿在外面的话,毛就会被磨光了”。魏文侯大笑道,“难道你不知道,等皮板磨坏以后,毛也就掉光了吗?”
▲貂皮大氅可不是普通人家能穿得起的
平民百姓可以选择粗糙、价格低廉的羊皮、狗皮,或以丝绵、麻絮填充衣物。
唐宋时期,造纸业和造纸技术大为发展,用于取暖的纸衣、纸被相继出现。那时的纸多为以树皮为原料的皮纸,坚韧敦厚,特别是宋代纸衣、纸被用料,主要为拉力强,耐折耐磨的楮树皮纸,只要控制好一定的厚度和打浆度,就可挡雨露风寒。
纸衣价廉,方便制作,严冬时节给流落街市的乞丐散发纸衣成为宋代官方的济贫举措,有的机构直接散发纸被,节省经费。纸料的洁白轻软,“无声白似云”(陆游语)颇符合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美学趣味,着纸衣、盖纸被成为当时文人圈的一种风尚。
到宋朝时,由于棉花的种植已相当广泛,许多纺织品也都使用了棉花。苏辙有诗写道:“永漏侵春已数筹,地炉犹拥木绵裘”,诗中的“木绵裘”相当于今天的棉袄;苏辙之孙苏籀也亦有诗:“径从南浦携书笈,吉贝裳衣皂帽帷。”“吉贝裳衣”则是棉布衣。
花椒竟是取暖神物
除了穿衣保暖外,古代的富贵人家还会在冬天把花椒捣碎了和泥涂在墙壁上。比如西汉未央宫里的“温室殿”,殿内“以椒涂壁”,设有壁炉,挂有大雁羽毛做成的帷幔,地上铺放着来自西域的毛毯。皇帝经常在此与朝臣商议国家大事。因椒泥良好的保温性能,“温室殿”冬季还可陈列花木,成为一时奇观。
此外古代也有熏笼、手炉、汤婆子等取暖用具。南方常用的火笼很可能就是由熏笼演变而来。从出土实物来看,熏笼不大,高度在20厘米左右。南北朝出现的竹火笼与其类似,加上提梁后可随身携带,火笼内有红泥小炉,放置炭火用,将竹火笼放入衣袖内,周身可暖。
▲陕西扶风县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代鎏金双蜂团花纹银香囊,其实就是香球与迷你火炉的结合
铜制加外罩的手炉是明清帝后、嫔妃们常用的取暖神器。在清人陈枚为描绘宫廷嫔妃深宫生活所做的《月曼清游图》册中,嫔妃们手中的手炉,看起来跟小茶壶一样,金光闪闪。就连电视剧《甄嬛传》中的娘娘们,也是个个穿着毛领,捧着手炉。
▲《琅琊榜》中身中火寒之*的梅长苏,也几乎离不开手炉
民间常用的一种取暖神器则是起源于宋朝,名为“汤婆子”。苏轼曾给一位叫杨君素的老人家寄去一只暖脚铜缶,并写信告诉他使用方法:“某去乡二十一年,里中尊宿,零落殆尽,惟公龟鹤不老,松柏益茂,此大庆也。无以表意,辄送暖脚铜缶一枚。每夜热汤注满,密塞其口,仍以布单裹之,可以达旦不冷也。道气想不假此,聊致区区之意而已。”
苏轼的这个暖脚铜缶,跟我们今天用的暖水宝是差不多的,装入热水,拧紧盖子,夜里放进被窝里,可以暖脚。因此,宋人又戏谑地将它称为“脚婆”“汤婆子”。
▲汤婆子
苏轼的朋友*庭坚大概是听了好友的推荐,专门花了一笔钱买了个“脚婆”过冬御寒:“千金买脚婆,夜夜睡天明。”看来“脚婆”的保暖效果还不赖。
你见过的火炕早在春秋时就有了
如果是在屋子里待着,烤火大概是最好的取暖方法了。早在大约28万年前,辽宁营口金牛山人就想尽各种办法将火引入山洞,通过不断添加树枝、柴草的方式保持火的燃烧,并在固定的地方保存火种,借此抵御寒冷的侵袭与野兽的攻击。
▲烧骨,旧石器时代,辽宁营口金牛山遗址出土,考古学家曾在金牛山人居住的洞穴里发现大量用火遗迹和遗物,据推测,金牛山人已学会在火堆旁垒起圆形的石头圈,以便更好维持火势,保存火种。
新石器时代,掌握了人工取火的仰韶文化居民们,在其定居的房屋中心部位,往往会挖出一个小坑,四周垒上砖石,中间用来生火取暖、做饭,这就是火塘的由来。
相传,在春秋时期,最早的火炕原型就出现了,宋国名为柳的宦官,便是借此巴结上宋元公,成为宠臣的。时值寒冬十二月,宋元公因为要为先王守丧,按照规矩不得“衣狐裘,坐熊席”,但实际上每次元公的席位总是暖和的,原来是柳预先用炭火将席位烤暖,待元公将至再将炭火去掉。
辽金之际,火炕技术发展到相当完善的程度,“人们以土做炕床,一面联墙,一边有火门,炕内中空如盆。天冷时,开火门点火借以取暖;天热时,闭火门用以纳凉。”金人睡觉、饮食娱乐均在炕上进行,就连“金主聚诸将共食”,接见异国使臣大设国宴,也是在炕上“用矮台子,或木盘相接”。
南宋文人朱弁(朱熹叔祖)曾自荐为宋朝使节赴金,在北方被扣留多年,当他看到火炕时,简直惊呆了,原来冬天可以这么温暖!不由得写诗感叹连貂皮衣服都无法抵御的北方严寒问题,就这样被暖洋洋的火炕解决了。
▲掐丝珐琅火盆,清中期,高21厘米,口径51.7厘米,底径31.5厘米,现藏故宫博物院,火盆在冬天置于宫殿或庭院内,用以烧炭取暖,主要有掐丝珐琅和铜两种材质。
明清定都北京后,建筑师们根据火炕原理,发明了火地取暖法,即在紫禁城宫殿下面铺设地下火道,或在炕床下砌火道,然后在殿外廊下灶口处烧炭,由此产生的热气通过火道传到室内地面,从而实现地暖功效。
意大利传教士马国贤深受康熙皇帝赏识,在紫禁城待了13年,对宫中取暖方式印象深刻。他说,“北京冬天使用的炉子,不像我在德国、荷兰和英国见的炉子。欧洲的炉子立在房间里,像小灶一样。这儿的炉子在室内不占地方,热量通过火道传导到室内,这些火道完全铺设在地板的下面。按照欧洲取暖的方法,当我们双足还冷时,头已很热了。在北京双脚却总是舒适而暖和。适度的热量均匀地充满在房间的每个角落。”
当然火地取暖更多适用于寝宫而非紫禁城大殿,皇帝冬季上殿,举行殿试、宴会等大型活动,用的最多的还是烧火盆。为了防止火灾,炭盆外有制作精美的透气笼罩,时人称之为“熏笼”,现在在紫禁城三大殿里还能看见。
可见,古今虽然科技发展程度不同,但古人也想出过诸多应对凛冬的方法,把冬天变成了春天。
古代人的取暖方式
果然不一般
留言说说您的取暖秘笈吧~
本文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