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停暖之后的倒春寒都让我分分钟想去冬眠,在这穿着羽绒服还感觉到冷的春天里,好想围着暖炉吃上一顿火锅,想到那热腾腾的雾气扑面的感觉就觉得温暖。
对于火锅,大多数人会想到是元朝的产物,是由擅长吃牛羊内的蒙古人带进来的。事实并非如此,火锅的历史可追溯到战国甚至更远久的时代。
最早在新石器时代,当我们的祖先开始生产出用以煮食的器皿开始,他们就将那些生的肉啊菜啊扔到这些器皿中,在底部生火煮食了吃。虽然那时没有油盐麻酱那些佐料,但这已经是火锅的雏形了。
到了西周,随时铜器和铁器的发明,煮食用的器皿从陶制向铜制改革,样子也更接近我们现在的锅。近些年发掘的西汉海昏侯墓中出土了一个火锅形态的青铜器,被考古学家初步认定为是距今有多年的青铜火锅。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火锅形态青铜器到了三国时代,曹丕在铜炉内嵌入隔板,发明了“五熟釜”,也就是最早的“九宫格火锅”。到了唐朝,火锅又称为“暖锅”,白居易有“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的诗句。等到几百年后的宋朝,火锅已经成为民间非常流行的饮食了。
终于说到以牛羊肉为主食的元朝,传说成吉思汗发明了一种新的吃法,改煮为涮。据说成吉思汗带领蒙古大*征战期间以牛羊为食,这样倒是节省了运粮的时间和人力,但是用锅煮大块的牛羊肉却很浪费时间。于是成吉思汗就开创了这种新吃法,他命令士兵用自己的头盔当锅,再把牛羊肉切成小片涮着吃,大家发现这种吃法不但节省了时间,味道比煮也更加鲜嫩爽口。
我们的网红皇帝乾隆爷更是火锅的忠实粉丝,他六下江南,每到一地都备有火锅。非但如此,他退休后还在宫中大摆“千叟宴”,请了多名70岁以上的老人,算上其他应邀品尝者共达余人,用了多个火锅,这应该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火锅盛宴吧。
火锅发展到今天,各地域间已经形成了许多特色火锅。其中最为有名的是北京羊肉火锅、重庆麻辣火锅、广东海鲜火锅、山东肥牛火锅、江浙菊花暖锅,此五种并称“中国五大火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