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失禁是什么状况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转遍整座杭城都找不到奶奶摇起的老底子蒲扇
TUhjnbcbe - 2023/1/18 20:28:00

-07-:18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李蔚通讯员陈栋

入了伏的杭州,热得不行,在没有空调的地方,人分分钟会“洋掉”。

小时候的夏天好像没有这么热啊?

一桶井水,一张藤椅,一朵白兰花,一碗绿豆汤,还有爷爷奶奶手里的那把大蒲扇——在一摇一摇中,暑气跑了,蚊子溜了,一把蒲扇,就清凉了整个夏天。

对,就是蒲扇,风大,有劲,带着乡野的劲道——在曾经的夏日杭城,是绝对的最爆款,太阳下山后的乘凉时间,几乎人手一把,摇起来是那样的有节奏。

似乎年年都是这样的光景,可是,不知不觉间,我们却发现,蒲扇不见了。找一找身边,有折扇、绢扇、塑料扇、迷你小电扇,却没了这把扇。

这几天里,我们在杭州走街串巷,只为寻找陪伴我们摇过童年夏天的蒲扇。

最终,蒲扇找到了。

不过,不同于记忆中的那些热热闹闹在身边售卖的样子,如今,一把老底子的蒲扇,要在网上动动手指才能买到。

在城市的发展中,老蒲扇下兴兴头头的日常生活没有了。

当它归于历史,历史中却又不太会能找到太多它的影子,因为,史籍写下的多是风雅往事。

在老小区转悠两个小时后,寻扇小分队有点颓了——大伯们手上的几乎都是折扇,从《清明上河图》到“难得糊涂”;大妈们显然要时尚一些,除了各种塑料广告扇,还有迷你的折叠团扇、手持小电扇,甚至还有应援扇。

直到万能的朋友圈里,有个朋友跟了一句“好像我爷爷,去年还用过这种扇子。”

从城南小店找到环北市场

林爷爷买蒲扇的小店成了日式餐厅

今年85岁的林爷爷,家住南星桥,手头还真留着一把老蒲扇。

从柜子里翻出来的时候,浅*的扇面上有几块地方已经冒出了霉斑,靠近边缘处还裂了一个口子。扇子的边沿,包边也是一段一段的,看得出来缝缝补补了好几次。

用几年了?林爷爷说记不清了。他在家里倒是很少用,有空调又有电风扇的,就是散步遛弯时会带着,扇起来比折扇称手,风又大,还能遮个太阳挡个雨,累了还能垫着坐。

按林爷爷的话说,蒲扇真是扇子里的“万金油”,什么地方都能派上用场,老底子的蒲扇是很经用的。

蒲扇刚买来,就要交代家里的小孩儿,不能拗不能压,更不能抠着玩。还要先用碎布在扇沿上细细缝上一圈的。一来,再包一层布边更牢,用得更久,二来也是做个标记,缝上各色碎布,就不会跟别人家的拿混了。

扇子用旧了,难看归难看,可还是能用来赶角落里的蚊子,撩橱柜顶上的蛛网,拿到厨房里,还是发煤炉的一把好手。就算破得不成样子,这把扇子也还是伢儿眼里的宝,跟济公和尚手里的那把破扇子,一模一样嘛。

打听了林爷爷买蒲扇的地方,我们一路寻去。

中山中路号,这个地方要太庙再走过去一点点,通江桥站对面,是家卖木制品的小店,林爷爷还在这里还买过痰盂底子。而现在,这里是一家日式餐厅。

问了一圈周边的大伯大妈,都不知道原先这家店搬到哪里去了。他们出主意,买蒲扇,可以去环北市场看看。前几年,那里还有专门卖扇子的铺子。

我们一路靠问,总算在环北市场二楼,找到了那家扇子铺。老板是杭州本地人,已经在这里开了20多年,可是密密麻麻的各式扇子里,就是没找到蒲扇。

老板直摇头:“一开始卖的,卖了五六年就不卖了。”为什么?蒲扇的报损率太高,进一箱蒲扇,能坏小半箱。“现在卖得好的是纸扇、绢扇,好看又能当纪念品。”

从老小区菜市场找到杂货铺子

金华人开的铺子里只进了十把蒲扇

听说我们没买到蒲扇,林爷爷又给了一个线索,说是两年前,他逛菜市场时,还看到过。

林爷爷赶的是钱塘江对岸的早市,一大早坐公交车过江,换乘站下车,那附近有一座很大的菜市场,会有挑着担子的老头儿卖蒲扇,前后两个大箩筐里还兼卖其它的一些手工制品。

可是,我们一打听,萧山区换乘站的菜市场已经拆了,卖扇子老头儿也不见了踪影。但菜市场是个方向,我们打算跑几家杭城老小区的农贸市场去看看。

先来到松木场农贸市场,有朋友讲,这个菜场附近,以前开着一溜小门面的铺子,有几家卖杂货日用品的,印象中卖过蒲扇。可是找过去一看,农贸市场邻近的弥陀寺巷早已整治一新,还搞成了一个公园。

第二站,我们来到朝晖农贸市场,听说市场对面的朝晖百货店里,有卖过蒲扇。

这家店已经开了20多年,老板夫妇是金华人。

“卖光了。”老板说,今年夏天,他只进了10把蒲扇,品相好的卖10来块,差一点卖七八块,“今年也不进货了。”

为什么?“能全部卖掉就已经很好了。”老板说,现在的货源跟早些年相差太大了。以前,都是本地的农民送货上门,手工很好,浅*的扇面清清爽爽,凑近一闻,还有一股好闻的植物味道。这种扇子,一个夏天能卖掉上百把。

近些年来,很少有人做扇子了,老板只能去批发市场进货时,看到就带上几把,但是跟以前的扇子质量不能比,边角毛毛糙糙的,十把里都不一定能挑出一把表面光洁没有斑渍的。

不过,老板还是建议我们趁着早晚可以来朝晖农贸市场门口碰碰运气。“有时候会有个老头儿,带着自己做的扇子,骑着电动车来这里叫卖的,要么清早,要么傍晚,但也不是天天来,现在蒲扇没那么俏了,谁家里没个五六把扇子。”

可是,等了两个早上后,我们并没有等到卖蒲扇的老头儿。看来来往往来买菜的爷爷奶奶,手里摇的也都是塑料扇。

就这样悄声无息的,曾经的爆款已经消失在了我们的日常生活里。

从网店批发商找到制扇师傅

最好的蒲扇原来是用嫩叶做成的

好几次扑空后,我们只能求助电商平台了。

输入“蒲扇”,跳出来的杭州卖家还不少。再一问,原来蒲扇都是从外地进的货,生产地集中在广东、四川等地。

其实,蒲扇是用生长在南方的蒲葵叶子做成,而广东新会、四川内江是全国排名前两位的蒲葵种植地区,那里制作一把扇子的成本更低。

我们联系上山东一家日用品厂,他们的蒲扇就来自广东,再经由他们销往全国各地。销量最大的是山东本地,其次是南方各省,浙江也是一个大部头。

尽管在杭州已经很少见到蒲扇,但对批发商来说,蒲扇的销量并没有太大的波动,今年的价格反而还涨了,批发单价比前两年涨了4毛。

“因为人工成本上去了,现在肯做蒲扇的工人越来越少了。”这家厂子的老板说。

他解释价格上涨的原因:蒲扇的制作工续,一千多年了就没变过(注:《史记》记载,广东新会葵树种植、葵艺加工自东晋时起,至今已经有多年历史),蒲葵叶收来以后,要在火炉上烤制成型。工人不想受高温的煎熬,所以烤叶子的师傅就越来越少,人工成本也只能往上涨。

好不容易,我们终于通过一个某宝店商,联系上了给他供货的一位师傅。

师傅是杭州的,在安吉一家竹木加工场干活,空闲会收些当地的蒲葵叶,做几把扇子,但量极少,也就是送送亲友,剩下的就卖掉。

师傅讲,“蒲扇也分品相的,蒲葵叶的质量,决定了这把蒲扇成型以后的质量。”师傅说,“好的蒲扇用的是蒲葵新发出的葵叶制作出来的,那种叫‘玻璃扇’,还有一种叫‘边叶扇’,是用成熟的边皮葵叶加工出来的,成本价差了一倍都不止。外面批发的大多是边叶扇,品相差,城里人肯定不会用。玻璃扇做得少,卖得又贵,肯进货的店家也不多。”

替代物太多了,质量好的蒲扇太少——于是,如今的城市里蒲扇的身影越来越远了。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遍整座杭城都找不到奶奶摇起的老底子蒲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