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中国日报
有汉语特征的英语被叫做中式英文,有英语特征的汉语大概率就会叫做“翻译腔”。
翻译腔痕迹包括什么?有人总结了几个“要点”:
语气大惊小怪Adramatictone
Oh,God,Icantbelieveit.哦,我的老天,我简直不敢相信。
带有人名的比喻Auseofsimile
ItisassweetastheapplepiemadebyauntJulie.这像隔壁朱莉婶婶家的苹果派一样甜。
喜欢打赌Liketobet
Ibet.我跟你打赌。
不得体的英文词Anindecoroususeofwords
Damn,Imgonnakickhisass,whatastupidmarmot!该死的,我要狠狠踢他的屁股,愚蠢的土拨鼠!
喜欢发誓Liketoswear
IsweartoGod.我向上帝起誓
合起来就有内味儿了:
“哦!你知道吗,我简直不敢相信,那店里的面条硬得就像约翰家的马屁股似的,我跟你打赌,你不会想去吃第二次的,我向圣母玛利亚起誓,如果让我见到那该死的厨子桑姆,我一定用皮靴狠狠地踢他的屁股!”
豆瓣甚至专门有个翻译腔小组,组员从年的1万多人增加到了最近将近4万人。
有人曾误入该小组,想要招募译员,发帖的底下充满了小组特色的揶揄:
“可怜的外乡人,您怕是走错了路。听我一句劝吧,现在回头还来得及,趁你的灵魂还没有迷失。找翻译去别的郡吧,此处是我们乡巴佬围着火炉自娱自乐的地方。”
比喻泛滥:
“在翻译腔小组寻找翻译,就好比在水里寻找房屋,在火中寻找鱼虾,难道还有比这更使人尴尬的事吗?”
宗教经典:
“耶和华也不愿意目睹,你所发布的招募。你是小组的异端,无人所喜闻乐见的。管理员在暗中查看必在明处报复你。愿你在组内招募,如同行在天上。不管有没有组员跟随,我都常在此与众同笑。直到世界的末了。”
就连日语翻译腔也不甘落后:
“稍微有点在意呢…原来我们这样的小组是会被陌生人误会的啊。如果是这样的话,果然还是会觉得困扰呢。”
翻译腔小组不甘心只有外语翻译腔的讨论,讨论话题拓宽后,不同方言、平台、职业的语言特点都成了xx腔。如广东人普通话腔、班主任训话腔、知乎腔、王家卫腔……等等。
作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翻译腔”把有某种特点的语言风格嫁接到另一个场景里,产生错位的喜剧效果。
但外语以及翻译专业的学生一定不希望自己的英译中作业或考试里充满翻译腔。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这些Tips收好噢:
▌理解俗语、习语等文化意味强的表达
有些文化意味很强的表达是需要理解后再翻译的,不能直译。如:
ItdoesntmattertomeaslongasIgetsomethingbetweenmyribsandmybackbone.
没有关系,只要有点东西放在我的肋骨和脊骨之间就行了。
没有关系,吃点东西,填填肚子就行了。
▌词典要查准,不要随手拿第一个释义
如:
Thepricesaresubjecttochange.
价格是交易的主题。
价格经常波动。
▌不是所有的定语都要翻译过来加“的”
如:
Mymotherisagreatwomanwhoisconsideredtobeahardworkingmanagerin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