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是广义上的脑缺血病变,脑梗死和脑梗塞是一回事,包括梗塞(血栓形成)和栓塞。但二者还是有区别的。
脑梗塞是指脑血管被血栓、气栓或者其他栓子堵塞,该血管的供血区域没有血供或者血供不足。脑梗死是由于脑血管被血栓堵塞,经过一定时间后,该区域的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前者如果就医及时,可以予以一定的扩血管及溶栓药物治疗,可以挽救部分脑细胞,降低伤残率。而脑梗死的细胞是不可逆的,只能阻止其他细胞的病变发展。最好是及时就医,得到最及时的救治。
脑梗塞俗称“中风”或“脑卒中”。“中风”分为“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缺血性中风”即脑梗塞,它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脑梗塞在所有中风中占70%至80%,近几年来明显增多,且向年轻化发展。有的病人仅仅27岁,但大多数为45岁以上的中老年。
脑梗塞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在脑动脉硬化的基础上,血管内形成血栓,阻塞了血流,造成脑组织的缺血、缺氧和坏死,使病人出现偏瘫、失语、偏侧肢体麻木、走路不稳、大小便失禁、精神错乱、痴呆、甚至成为植物人,部分脑干梗塞和大面积脑梗塞可致命。
早期治疗、早期干预可以改善病人预后,减轻和减少致残。因为大量临床资料表明,发病后6小时内经过有效的溶栓治疗,可以使血栓溶解血管再通、使脑梗塞痊愈率达到70%至80%,个别资料报道可达近90%,不留有任何后遗症。
脑梗死的治疗与护理
脑梗死是由于脑供血障碍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发生坏死、软化,形成梗死灶的脑血管疾病。
其原因有两种:
①脑动脉壁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或其他因素造成管腔狭窄、甚至闭塞而导致局灶脑梗死,称为脑血栓形成;
②身体其他部位的栓子脱落,如颅外动脉壁的粥样硬化斑块脱落的血栓碎片,或心脏的附壁血栓脱落的碎片,心脏瓣膜的赘生物脱落,进入脑循环,导致某一脑血管阻塞而形成局灶脑梗死,称为脑栓塞。
脑梗死的治疗:
1治疗原则
对急性大面积梗死灶应及时应用脱水剂,消除脑水肿,对一般梗死灶则宜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钙拮抗剂、血管扩张剂以防止再形成新的梗死以及加强侧支循环,以利于病灶的修复。
2常规治疗
(一)急性期治疗。
①脱水剂,对较大面积的梗死应及时应用脱水治疗;
②抗血小板聚集药,低分子右旋糖酐,有心、肾疾患者慎用。此外,可口服小剂量阿斯匹林,有出血倾向或溃疡病患者禁用;
③钙拮抗剂,可选用脑益嗪、盐酸氟桂嗪(西比灵);
④血管扩张剂。
(二)恢复期治疗(偏瘫治疗)。
继续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钙拮抗剂等,但主要应加强功能锻炼,进行康复治疗,经过3—6个月即可生活自理。
以上药物的剂量及用法,须遵医嘱。
3手术治疗
如大面积梗死引起急性颅内压增高,除用脱水药以外,必要时可进行外科手术减压,以缓解症状。
4脑梗死的护理
(一)对风湿性心脏病引起的脑栓塞急性期应严格要求患者绝对卧床,切忌饱餐。帮助病人翻身时动作要轻,并保持大便通畅;
(二)对其他脑梗死患者应定时翻身、拍背,预防发生褥疮和肺部感染。同时配合康复治疗,促进瘫痪肢体的恢复。
5中医康复治疗
中医、中药、针灸、按摩方法对本病防治和康复有较好疗效,一般应辩证施治,使用活血化瘀、通络等方药治疗,针灸、按摩,对功能恢复,十分有利。
脑梗塞护理
脑梗塞护理措施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急性脑梗塞发作阶段,二是住院急救阶段,三是脑梗塞患者出院后回家康复防治阶段的护理。
一/脑梗塞急性发作时的护理措施
对轻型脑梗塞病人可让其平卧,头高30度左右,无论采取何种运输工具,应将病人尽可能在1-2小时医院,医院因无相应的检查设备转院而耽误时间。重症病人最好拨叫急救车,在等车时如病人已出现意识障碍、呕吐等症状,可将头侧向一边,以免呕吐物误吸入肺;应保持呼吸通畅。
二/在医院和医生的配合护理措施
1、脑梗塞偏瘫护理措施
脑梗塞病人多半肥胖、有些还合并有糖尿病,如今发生了偏瘫,局部神经营养障碍,压迫过久会引起皮肤破溃形成褥疮。一旦发生可能因感染发热而加重脑血管病,严重者还可引发败血症而致病人死亡。所以,应注意定时给病人翻身、拍背,用温水将皮肤擦洗干净,并轻轻按摩被压过的部位,尤其是骨骼较突出的部位,如脊柱、骶尾部等。翻身的频率一般在2小时左右。如果发现已有皮肤破溃要及早处理。有大小便失禁的病人要勤换尿布,每次便后应用温水清洗干净,擦干并扑上爽身粉。
2、吞咽困难护理措施
脑梗塞急性发作期病人如果出现意识障碍吞咽困难的症状,则需要鼻饲饮食,以保证足够的营养。鼻饲在一定阶段是保证治疗的必须手段,直接关系到病人抢救的成败。有的病人和家属不愿接受胃管,让病人勉强吞咽,这样很危险,如果食物误吸入呼吸道,轻者引起肺部感染造成吸入性肺炎,重者可能因窒息而死亡。
3、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脑梗死病人起病相对较缓慢,起病时症状较轻,多数不会有意识障碍。如果堵塞的血管较大,脑组织坏死的面积大,脑水肿明显时,病情可能在几小时或几天内进行性加重。病人可能逐渐出现嗜睡,严重者可进入昏迷。病人瘫痪肢体力量是否逐渐变小甚至完全不能活动,精神状态如何,如发现病人嗜睡、精神萎靡,要立即通知医生。同时,对危重病人要记录每天进食进水的量、尿量等,以便医生参考。
4、早期为病人活动肢体
发病第二天如果病情平稳即可开始做肢体的被动运动,即帮助脑梗塞病人瘫痪肢体进行伸屈活动。这样有利于促进瘫痪肢体的血液循环,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促进肌力和关节活动度,防止肢体挛缩变形。
不活动时应使病人的瘫痪肢体处于抗痉挛体位,即仰卧时患侧上肢放在一枕头上,使之稍呈外展、外旋,肘关节微屈曲,腕关节稍背伸,手握一适当大小的圆柱物体,如手纸卷。垫起背部,使之向前向上;下肢外侧臀部垫起使之髋关节内收,骨盆前挺,膝关节下垫一软枕头使膝关节屈曲,踝关节应保持90°,以防止足下垂,可让病人足顶在床或墙上或自制夹板。仰卧时头高30°为宜,不可过高。侧位时应尽可能采取瘫痪肢体在上的体位,在胸前及下肢前各放置一枕头,上肢伸展、下肢屈曲放在枕上。
5、情绪变化护理措施
脑梗塞患者从正常人突然丧失活动及语言能力,以至丧失生活自理及工作能力,在感情上难以承受,故常出现抑郁、焦虑等情绪变化,喜怒无常,甚至人格改变。家属应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安慰鼓励病人配合治疗及康复锻炼。尽量避免让病人情绪激动。
脑梗塞的并发症
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是脑梗塞的常见并发症,目前发病机制不明,有研究表明,很多脑梗塞病人,在急性期,常常伴有心肌缺血的表现,但是这种改变大部分病人在度过急性期后能够改变,有部分病人,可能发展成为心肌梗死。所以,对脑梗塞病人,我们要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如发现有心肌梗死,应对应心脑血管病症采取同时治疗方案。
肺部感染
肺部感染是脑梗塞病人最常见的并发症。有很多研究表明,肺部感染成为脑梗塞的最主要的致死因素。脑梗塞病人的肺部感染一般与以下因素有关病人长期卧床,产生的沉积性肺炎,因此,在护理工作中,提倡勤翻身,勤吸痰。照顾不当,引起病人饮水或饮食呛咳而引发的吸入性肺炎。病人使用抗生素不当,造成菌群失调,加上病人多为老年、抵抗力差,也增加了易感因素。
尿路感染
见于留置导尿管的病人,或大小便失禁,得不到良好护理的病人,常用治疗细菌性尿路感染的药有起效迅速的西药抗生素,及安全可靠,预后效果好的中药银花泌炎灵片等。
肾功能不全
是造成病人死亡的重要并发症,主要与以下方面因素有关:脑梗塞是一种"应激"状态,高肾上腺素水平容易造成肾动脉收缩,影响肾血流量。很多药物如甘露醇、抗生素也会对肾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褥疮
病人长期卧床,如果不经常翻身的话,病人的某些骨隆突部分,会对固定的组织压迫,造成局部组织长期缺血、坏死,就形成了褥疮。预防褥疮的最好方法是勤翻身,条件许可,应给病人使用气垫床。
关节挛缩
脑梗塞病人如果没有得到良好的康复训练,患侧的肌肉会发生废用性萎缩,在肌肉萎缩和张力升高的共同作用下,关节长期不能正常活动,会造成病人关节畸形、挛缩。患处的关节活动会变得很疼痛。
其他
1、应激性溃疡:出血性中风病人和大面积脑梗死病人,常常出现上消化道大出血,也是临床上常见并发症和常见死亡原因。
2、继发性癫痫:无论是出血性还是缺血性中风,在过度急性期后,原来脑内的病灶可能会留下"瘢痕",如果成为异常放电灶,就有可能诱发癫痫,以大发作为主。如果病人发生继发性癫痫,就要开始正规的抗癫痫治疗。
3、脑梗塞后的精神科问题:这个问题越来越得到了
4、痴呆:目前,有报道说,腔隙性缺血灶和血管性痴呆有一定的联系。更有的病人,出现了广泛的皮质下的动脉硬化、梗死,出现认知功能的下降。
如何防止脑梗塞的复发
脑梗塞可以复发,并且可以多次再发。我们在多年临床工作中曾遇到反复再发达九次而最后死亡的病人。
这是因为:一旦患有脑梗塞,说明机体已经具备了形成血栓的三类基础因素,血管内皮的损伤、血液质的改变、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等因素,这些因素如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就会反复再发。因此,得过脑梗塞的病人,一定要遵医嘱,及时针对脑血栓形成的基础因素进行正规系统的治疗,在有效溶栓时机内(6~24小时),及时治疗,血栓溶解,血管再通,自认为恢复正常的病人,往往因经济、人力等因素,再通后急于出院,不进行系统正规的、有效的病因治疗,而导致脑梗塞的反复再发,后悔莫及。
要防止脑梗塞复发就必须做好以下几项:
1.针对发病基础原因进行系统、正规、有效的治疗,去除或控制发病基础因素的发生是防止脑梗塞再发的关键。
2.为达到防止脑梗塞再发的目的,必须积极治疗原发病,如动脉硬化、高血压、低血压、高凝、高粘及血栓前状态。
3.生活习惯的改变,如抽烟、酗酒、熬夜、多荤少菜、久卧久坐、不运动、精神抑郁或易激动生气等不良习惯。
●医院综合康复科●
医院综合康复科以现代运动康复融合中医传统康复为核心特色,设立了中医传统康复、神经康复、老年医学康复、慢性病康复、睡眠障碍康复、肛肠康复、亚健康康复等特色专业,拥有中医传统康复技术与现代康复技术相结合的完整康复体系,开展中医传统治疗、运动治疗、物理因子治疗、言语治疗、作业治疗、心理治疗、认知功能训练、吞咽功能障碍训练、肢体功能训练等特色康复治疗,全面满足患者的康复需求。
我院康复专家团队
科室引进医院申美平教授、台湾康复治疗专家*俊民教授等行业知名康复专家领衔的专业康复团队。配备了国内一流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下肢机器人、步态分析系统、悬吊系统、虚拟现实康复系统、高压氧中心、智能水疗康复中心等高精尖的康复设备,为患者实现全面康复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科室始终将“临床为支撑,康复为品牌,疗效为口碑”作为发展理念,大力推进“医康结合”创新模式。促使康复目标、康复方案、康复治疗手段更具科学性和针对性,使临床医师、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护士等为患者及家属提供一站式康复诊疗服务,体现了“以人为本,个性化服务”的服务理念,满足患者的心理和功能康复的双重需求。
莆田医院
—铸就康复希望拥抱健康未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