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那最好 http://www.xxzywj.com/m/你是我永远的回程票,是永远为我开启的门,是永远向我敞开的怀抱;
我的母亲今年65岁,初中毕业,却说自己初中都在挨饿和劳动中度过,书没读过几本。是家中独女,最受4个哥哥宠爱,年轻时候却是兄妹几个中过得最穷的。
母亲年轻的时候心灵手巧,家中一家老小的四季衣服都是出自她的手,会缝衣,会绣花,还会赚钱,还会干农活,甚至,还会用她仅有的那点文化知识教我们读书认字。
记得小时候家里住的是一栋土砖房,大雪纷飞的冬夜,父亲外出未归,母亲一个人带着我们姐妹三个在厨房烤火。
那时候我7岁,大妹5岁,小妹2岁,母亲生了一炉柴火,火炉里煨着几个鸡蛋。我们姐妹三个围着火炉取暖,母亲用她裁衣服用的画笔在木门上写着:我家住的是低矮的草房,长大以后我要飞出这个低矮的草房,她一字一句教我们读写这几个字。
木窗外是纷飞的雪,低矮的平房里,我们跟着母亲读书识字,炉火正旺,鸡蛋在温热的灰烬里渐渐变得焦香,那样情形,是我此生再也回不去的纯粹和平静了。
上小学之后,我是最爱看课外书的那个,偏偏那时候课外书籍极其匮乏。家里贫穷,父亲极其反对我们读书,尤其是村里人都对父亲说:你家全是女孩子,迟早要嫁人,读那么多书做什么?
每每父亲听邻人这样说过之后,回来就要拉着脸呵斥我们姐妹三个:还不去采茶?还不去打猪草?还不去做饭?读什么书?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
两个妹妹年纪小,听过之后只嘻嘻哈哈去玩去了,我比较敏感,看到父亲那张冷漠的脸,只好恋恋不舍收起书,去准备做饭洗衣服。
这时候母亲总是悄悄地跟我说:“别理他,妈妈支持你读书。”
那时候书店不多,镇上的新华书店是唯一卖书的地方,离家十里地。母亲会偷偷地给我塞几块钱,让我去买喜欢的书。我那时候最喜欢的书是《格林童话》和《安徒生童话》。每一套都很厚,让我看得废寝忘食。
这种书在当时的农村来说,基本上属于无用的书,父亲是看到一次就要发一次脾气,如果知道这些书是我买的,那基本上是要挨一顿打了。
所以吓得我每次都躲到家中堆柴火的阁楼上去看,有好几次看到天黑了还浑然不觉,只听得父亲在那里骂骂咧咧说怎么还不做饭,我才恋恋不舍地从一堆柴火中爬下来去做饭。而这时,母亲刚忙完农活回来,满身疲惫,却依然收拾好之后自己去做饭,然后把我赶去看书写字。
小时候上兴趣班的孩子并不多,五年级的时候老师说镇上有开设美术班,有兴趣的可以报名。我虽然有兴趣,却不敢跟父母说,因为报名费要八十块,那时候一学期的学费才五十块。
回家后怯怯地跟母亲提了这个事,母亲没做声就出去了,老半天才回来。回来之后塞给我八十块钱。我第一次拿到这么多钱,惊呆了,问母亲哪里来的钱。母亲淡淡地说:把你外婆留给我的银元卖了。
那块银元是外婆留给母亲的,母亲珍藏良久,为了我这个可有可无的兴趣班,她毫不犹豫地把它卖掉了。记得当时,我真后悔跟母亲提了这个学画画的要求。毕竟在当时的农村,读书不能当饭吃,更何况学画画了。
母亲却说:“喜欢就去学,去镇上那么远,暑假天气又这么热,你要坚持,别喊累。”
于是那样一个酷暑,我每天背着画板,早上走十里路去镇上学画画,中午吃一个馒头,下午再走十里路回家,走得汗流浃背,晒得乌黑,却没有喊过一句累。
遗憾的是,这个爱好我没有坚持下去,只是后来在闲暇之余自娱自乐而已,却温暖了我很多年。此后多年,我临摹了很多画,虽然画技拙劣,却依然乐此不疲。这个爱好让生活多了很多温柔的色彩,陪伴我走过很多灰暗的时光。
多年过去,我依然记得那年的骄阳似火,母亲给我钱时淡定温柔的语气,给了我很多力量前行。
初中毕业,我考上了县城最好的高中,父亲和母亲因此大吵一架。父亲认为女孩子初中毕业就差不多了,出去打工还能赚钱回家贴补家用,过几年嫁个好人家就算圆满了。实在要继续读书,上个镇上的普通高中就可以了,没必要去县城上最好的高中,纯粹是浪费钱。
母亲却认为考上县城重点高中不容易,砸锅卖铁也要去上。父母争吵了一个暑假之后,以父亲的摔门离家而告终。母亲给我带上了米,到学校换成了饭票,这样省下了伙食费。兜里所剩不多的一点零钱,用来买生活用品。
高中三年,父亲从未来学校看过我,母亲每个月会坐五块钱的大巴车来给我送米送钱。钱不多,每次都是几十块,都是零钱。我知道,这是母亲一块一块攒出来的,是她在每个昏黄的夜里给别人赶制衣服换来的报酬,是她卖掉家里下蛋的母鸡换来的零钱,是她的希望和心血。
高中毕业考上大学,母亲带着我去买了一块最好的布料,为我做了一套当下最流行的衣服,虽然我穿着这套衣服走在大学校园里,依然和身边穿着时髦的同学们显得如此格格不入,我却觉得那是我穿过的最舒服别致的时装。
不管何时,只要我被生活压得想哭,我就只想去找你。
毕业后成家立业,为家里改建了低矮的平房,为父母买了房子,把他们接来城里住,每当我被生活压得想哭,我第一时间就想去找我的母亲。
到了母亲家里,和她一起坐在院子里喝茶聊天,母亲会兴致勃勃地跟我说她最近在学拼音,学网购,她说要活到老学到老,我笑称她可以去上个老年大学了,以圆她没上过大学的遗憾。
她说你很幸运啊,碰上了好时代,可以读书,有工作,自食其力,多好,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当年一无所有都熬过来了,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呢?
我听了,鼻子一酸,好像在我看来足够让我痛哭流涕的事情,在她这里,云淡风轻就过去了。她淡定自若的表情让我觉得,其实真的不过如此而已,而我有什么好哭的呢?
畅聊之后,我说:“困了,睡觉去了。”母亲说:“去吧,到点喊你起床吃饭。”
于是躺在母亲的床上沉沉睡去,母亲给我拉上窗帘,关上门,说:“放心睡吧,睡一觉起来就好了。”
睡醒之后往往到了晚上,桌上放着为我炖的萝卜排骨汤,汤清味美,是我最喜欢的味道。也许只有她,才一直记得我最爱这个味道吧。
也好像只有在她这里,我才能找到内心真正的平静和安宁,那些颠沛流离风雨飘摇,只有在她这里,才会消失不见。
也许世上只有她,才会无条件地宠我对我好吧。
都说父母与子女是一场渐行渐远的修行,我庆幸在这场修行里,我和母亲都没有迷失方向,我们走的路,虽然坎坷,但是最终阳光满屋。她懂我的追求,我懂她的爱。不管我飞的多高多远,她都是我永远的回程票。
谢谢母亲如此爱我,希望时光慢点走,让我陪她慢点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