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失禁是什么状况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抗寒神器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复制链接]

1#

今年北方寒潮来得早,十月才刚刚开始,早晚气温就已经低于10度了,再加上时不时呼啸的大风,怎一个“冷”字了得!

尤其目前暖气供应还没开始,虽然被冷空气折腾得够呛,我们也只能借助厚衣服、热水袋来抗寒。其实清朝人对付寒冷的一些方式,也和现代人相似,今天就来介绍一下清朝宫廷的各种保暖“炉”。

首先,给炉子简单分个类,如果按照是否能随身携带这个标准来划分,就把炉子分成了大的熏炉和小的火炉,而小的火炉根据使用位置不同,可以分为手炉和脚炉。

熏炉

所谓熏炉,即里面是炭盆,外面是一个罩子的一个容器,也就是说分为盆和笼两个部分。

錾胎珐琅缠枝莲纹熏炉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

清朝宫廷的熏炉往往十分华贵,外形多样,工艺精美,体现出了清朝皇家工匠高超的制作水平。

外形方面,既有正正方方的,也有做成动物形状的熏炉,比如下面这款鸡形熏炉。

雄鸡造型灵动逼真,呈现回首姿势,同时采用镂空剔雕的工艺技法。但由于这款熏炉的尺寸较小,无法放下大块的炭火,因此主要用途是熏香。

香料置于底座中,经过燃烧,带有香气的烟雾便从雄鸡的口中和翅间缓缓飘出,颇有“腾云驾雾”的气势。而鸡和“吉”谐音,有吉祥之意;也时刻提醒着皇帝“闻鸡起舞”、勤勉从政。

粉青釉鸡形熏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

熏炉在尺寸上有大有小,有上图的小尺寸,也有较大的款式,最大可以高达一米,装上炭火之后能够让房间充分受热。

手炉

能够随身携带的火炉可以分为手炉和脚炉,这种小型火炉会比大型熏炉制作更加精美,在很多影视剧中也经常出现手炉。由于手炉的文物遗存更多,此处便主要介绍手炉。

图片来源:影视剧《甄嬛传》

手炉的基本形状是圆形和椭圆形,整体结构分为内外两层,内胆即盛放炭火的装置,外壳则是用于装饰的部分。

手炉出现于明代晚期,当时是文人骚客冬季常备的取暖用品,用于缓解天寒导致的手部血液流通不畅。

清代手炉则成为了皇家御用之物,制作工艺比前朝提升了很多,愈发精致美观。

比如这款漆器的手炉,手炉腹部是朱漆质地,并描有龙凤纹,龙凤皆以黑漆点睛。这款手炉以朱漆为底色,以龙凤为纹饰,具有浓郁的皇家气息。

朱漆描金龙凤纹手炉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

以及这款用珐琅工艺制作的手炉。整体呈圆形,手炉中部以粉色为底色,绘制着二龙戏珠和云朵的纹饰,上下环是蓝底白花的对称装饰带。该手炉的盖面是鎏金铜丝编织的密网,便于通风换气。

画珐琅云龙纹圆手炉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

取暖以度过寒冷的冬季,是人类的生存本能。但古人在此基础上,运用高超的制作工艺,为实用的炉子增添了精美的外形,使火炉实现了“内外兼备”,兼具实用与美观,为寒冷的冬季增添了鲜活的色彩。

参考文章:

[1]芷天说:《古代生活趣谈:清朝时期北方人如何过冬?其都有哪些取暖方式?》

[2]傅二爷讲故事:《清朝皇宫里的取暖神器》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仅为配图表达。如有问题,请联系说明,万分感谢。转载文章需经授权。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