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吕晟君薛晓霞颜晨)3月14日,年度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召开。会议传达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全省生态环境保护暨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推进会议精神,总结去年工作,对今年重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会议强调,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关键一年。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启动在即,全市生态环保工作面临国家级“大考”,各级各部门要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为基础性、底线性任务,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推动生态环境问题整改、认真配合做好迎检工作、打牢生态环境工作基础,全力完成好各项环保工作任务,尽全力守护好蓝天碧水青山。
会议提出,今年我市确定的生态环境改善目标是,空气质量按照全省统一要求持续改善,全市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达标率%,国家重点监管水源地水质全部达到III类,地下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完成全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任务。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风险得到进一步管控。开展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试点,初步建立生态环境遥感航拍监管平台,完成国家下达的年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约束性指标。
大气:巩固提升“兰州蓝”
巩固提升“兰州蓝”,确保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稳定达标,NO2(二氧化氮)和03(臭氧)同比力争出现下降拐点,不出现人为因素导致的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深化工业治理,继续推进城市居民散煤治理,继续开展市区燃气锅炉低氮改造,减少NOx(氮氧化物)排放强度,遏制冬季NO2(二氧化氮)超标天数反弹,同时重点开展尾气监管。城市年度排名稳定退出全国后二十位。
去年我市优良天数天,考核达标率69.8%。可吸入颗粒物和细颗粒物浓度持续6年下降,并达到历史最好控制水平,空气质量同比持续改善。
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起,我市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重点将围绕以下三方面展开:一是深化工业治理,加快推进兰铝2#、3#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和兰石化新一轮挥发性有机物泄露检测与修复项目;全面完成包装印刷、表面喷涂、制药等3个重点行业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治理。二是继续推进城市居民散煤治理,完成城市建成区内9万台居民小火炉改造,城市建成区基本实现居民散煤使用“清零”,初步完成城市建成区“无煤区”建设;远郊区县全面实现洁净煤配送,农村地区逐步推行“无烟区”。继续开展市区燃气锅炉低氮改造,减少NOx(氮氧化物)排放强度,遏制冬季NO2(二氧化氮)超标天数反弹。三是重点开展尾气监管,市区主干道新建红外遥感设施,形成比较完备的高排车筛选和强制复检、维修闭环制度;生态环境、公安联动,卡口查堵和处罚超标车上路行为并形成常态;加大检测站检查频次,查处违法违规检测行为。
水:确保水质改善饮用水安全
强化重点流域综合治理,确保重点流域水质环境安全;强化涉水企业监管,确保各类工业涉水企业环保设施运行正常、污染物达标排放。对标省级、国家对我市水十条完成情况的考核任务,强化工作落实,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和水质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加快推进重点水污染物减排项目,保质完成年减排目标任务。加强枯水期联防联控工作,进一步强化灵活高效的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对黄河兰州段沿线工业企业进行全面排摸,加强监管措施和综合执法,确保黄河兰州段流域水质有效改善、居民饮用水绝对安全。
土:落实防治计划有效防范污染风险
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为核心,抓好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和风险筛查工作,持续开展污染地块治理与修复项目,采取有力措施预防工矿企业污染、控制农业生产污染、减少生活活动污染,全面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加快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稳步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制定并完善管护制度,确保整治项目发挥长效机制。强化生态环境监督管理与执法,尝试建立生态环境监管体系试点,初步掌握重点区域、县域生态保护红线区生态功能状况及动态变化,及时发现和依法处罚破坏生态保护红线的违法行为。继续加大对重点区域的排查力度,对照去年我省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数据,以重金属超标区域所在行政村和耕地土壤超标点位为中心,排查涉镉等重金属行业污染源,进一步完善更新排查整治清单。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持续优化环评放管服
会议提出,要持续优化环评放管服,将规划环评和项目审批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之一,不断强化服务意识,保障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要在加快审批速度、提高审批质量、提高审批效率上下功夫,最大限度为办事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全面落实生态环境监管职责,环境执法不搞“一刀切”,让守法企业安心生产,违规企业无处遁形。持续加强危险废物生产处置管理,实现处置“零风险”。开展工业集聚区环保专项行动。坚持源头管控,大力推进工业集聚区环保设施标准化建设,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积极开展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保障和提升自然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清查和整改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环境违法问题和环境风险隐患。
副市长左龙出席当天的会议并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