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皮炎最好医院 http://m.39.net/disease/a_9506104.html轮回千载时光去,历史长歌代相传,大家好,我是轮回千百。
立秋,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三个节气,秋的到来也寓意着暑去凉来,从文字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出,秋是由禾与火组成,这也代表着秋的到来是禾谷成熟的季节,到了立秋,树木开始落叶,所以也有了落叶知秋的说法。那么,在中国古代,在立秋的这一天都有哪些好玩的习俗呢,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看一看:
首先我们先说说立秋的由来:在古时候人们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立秋后,我国许多地区开始刮偏北风,偏南风逐渐减少。小北风给人们带来了丝丝凉意。
二侯白露降,由于白天日照仍很强烈,夜晚的凉风刮来形成一定的昼夜温差,空气中的水蒸气清晨室外植物上凝结成了一颗颗晶莹的露珠。
三候寒蝉鸣,这时候的蝉,食物充足,温度适宜,在微风吹动的树枝上得意地鸣叫着,好像告诉人们炎热的夏天过去了。
一候为五天,立秋十五天,逐渐变凉。变凉是气候趋势,根据立秋三候的描述,或许处在气候偏冷周期时,就有这种情况。
而且,在封建社会时期,还有立秋迎秋之俗,每到此日,封建帝王们都亲率文武百官到城郊设坛迎秋。此时也是*士们开始勤操战技,准备作战的季节。由此可见立秋日为何种天气是如此的重要。下面,我们就来说说,古时候在立秋这天的习俗。
一,立秋节
在古时候立秋节,也称七月节,时间是在公历每年八月七日或八日开始。
周朝时期,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并举行祭祀少嗥、蓐收仪式,汉代仍承此俗。据《后汉书祭祀志》记载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祭白帝蓐收,车旗服饰皆白,歌《西皓》、八佾舞《育命》之舞。并有天子入圃射牲,以荐宗庙之礼,名日躯刘。杀兽以祭,表示秋来扬武之意。
到了唐代,每逢立秋日,也祭祀五帝。《新唐书礼乐志》记载,立秋立冬祀五帝于四郊。宋代,立秋之日,男女都戴楸叶,以应时序。
有以石楠红叶剪刻花瓣簪插鬓边的风俗,也有以秋水吞食小赤豆七粒的风俗(见《临安岁时记》),明承宋俗。
清代在立秋节这天,悬秤称人,和立夏日所秤之数相比,以验夏中之肥瘦。民国以来,在广大农村中,在立秋这天的白天或夜晚,有预卜天气凉热之俗。还有以西瓜、四季豆尝新、奠祖的风俗。又有在立秋前一日,陈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饮等风俗。
二,秋忙会
秋忙会一般在农历七八月份举行,是为了迎接秋忙而做准备的经营贸易大会。有的是与庙会活动结合起来举办的,也有单一为了秋忙而举办的贸易大会。其目的是为了交流生产工具,变卖牲口,交换粮食以及生活用品等。其规模和夏忙会一样,设有骡马市、粮食市、农具生产市、布匹、京广杂货市等。现今把这类集会,都叫做经济贸易交流大会。过会期间还有戏剧演出、跑马、耍猴等文艺节目助兴。
三,食秋桃
这主要是浙江杭州一带有在立秋日食秋桃的习俗。每年到立秋的时候,人人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桃子吃完要把桃核留藏起来。等到除夕,不为人知地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四,贴秋膘
什么是贴秋膘,在古时候,人们会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苦夏。因为人到夏天,本就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那个时候人们对健康的评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标准,瘦了当然需要补。等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时,就要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在立秋这天各种各样的肉,炖肉烤肉红烧肉等等,以肉贴膘。所以,贴秋膘,我们就可以理解为,补充营养。
五,啃秋”
所谓啃秋,有钱人和穷人的啃秋是不一样的,有钱人会在立秋当日买个西瓜回家,全家围着啃。而穷人则是在瓜棚里,在树荫下,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着红瓤西瓜啃,抱着绿瓤香瓜啃,抱着白生生的山芋啃,抱着金**的玉米棒子啃。尽管方式不同,但是都是抒发了丰收的喜悦。
六,秋社
所谓秋社,就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于汉代,后来人们将秋社定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此时收获已毕,官府与民间皆于此日祭神答谢。宋时秋社有食糕、饮酒、妇女归宁之俗。唐韩偓《不见》诗中写道:此身愿作君家燕,秋社归时也不归。在一些地方,至今仍流传有做社、敬社神、煮社粥的说法。
7,摸秋
所谓摸秋,就是说在八月十五日中秋节这天晚上,婚后尚未生育的妇女,在小姑或其他女伴的陪同下,到田野瓜架、豆棚下,暗中摸索摘取瓜豆,这就是摸秋。
如果说这天摸到南瓜,就说明会生男孩;摸到扁豆,会生女孩;如果是摸到白扁豆则更是吉利,除了生女孩外,还是白头到老的好兆头。
按照传统风俗来说,这一天夜瓜豆任人采摘,田园主人不能责怪,回家再晚,家长也不能责难。
说完了立秋的风俗,下面小编给大家说说立秋以后要注意的东西了:
第一,立秋以后,早晚温差很大,要注意防止寒气侵袭;
第二,严防立秋以后回热,也就是我们说的秋老虎,一般这种情况会发生在八九月之交汇的时候,持续日数约7-15天。
第三,立秋不要大补特补,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立秋一到,气候虽然早晚凉爽,但仍有秋老虎肆虐,故人极易倦怠、乏力、纳呆等。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此时进补十分必要。但是立秋不宜特补,立秋前后适合吃一些祛湿的食物。从中医的观点来讲,夏季养气,冬季养阴,夏季比较适宜进补。
第四,关于穿衣方面,古人云:春捂秋冻,不生杂病。立秋之后,要正确领会薄衣御寒,不要气温稍有下降就立马添衣加裤,把自己捂得严严实实,而应该尽可能晚一点增衣,能穿短袖衬衫,尽量不要穿长袖;能穿单衣,尽量不加外套。
民间有句话说二八月,乱穿衣,说的就是穿衣感受。但是从保健意义上说,应该是二月多穿衣,八月少穿衣。不过,凡事都应有个限度,薄衣御寒也不能过头。到了深秋时节,气温很低,仍然穿得很单薄,就没道理了。尤其要提的是,对于年老体弱及慢性病患者,薄衣御寒应该慎重一点。
第五,俗话说:食补不如锻炼,运动永远是健康的唯一法则,立秋时节,几场秋雨,气温大大下降,这种凉爽舒怡的天气正是锻炼身体的*金季节,小编认为爬山和慢跑最为合适。
好了,这篇文章就到这里了,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欢迎留言。